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社区公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调查 被引量:12
1
作者 潘岽生 王海京 +3 位作者 李玉华 邹建平 周丽华 龚世平 《野生动物》 2010年第4期218-220,224,共4页
2008年6月,对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社区公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匮乏,缺乏野生动物保护法制意识;(2)公众普遍对野生动物面临的威胁有较明确的认识,具有保护意愿,但缺乏保护野生动物的... 2008年6月,对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社区公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匮乏,缺乏野生动物保护法制意识;(2)公众普遍对野生动物面临的威胁有较明确的认识,具有保护意愿,但缺乏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公众接受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本文针对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公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自然保护区 社区 公众意识 保护 广东
下载PDF
广东大峡谷常绿阔叶林主要植物种间关系、生态位及其群落稳定性研究
2
作者 肖以华 付志高 +4 位作者 许涵 邹建平 贲春丽 史欣 曹国松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5-704,共10页
探究特殊生境中常绿阔叶林主要植物的种间关系、生态位状态及群落稳定性,可为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和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基于广东大峡谷森林生物多样性固定监测样地野外调查数据和2×2列联表,测定了主要植物的... 探究特殊生境中常绿阔叶林主要植物的种间关系、生态位状态及群落稳定性,可为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和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基于广东大峡谷森林生物多样性固定监测样地野外调查数据和2×2列联表,测定了主要植物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应用方差比率法和χ^(2)检验分析主要植物间的种间联结、OI指数、DI指数,并依据Godron法评价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群落共记录104种植物,隶属于39科74属,其中木荷(Schima superba)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最大,华润楠(Machiluschinensis)、鸭脚木(Scheffleraoctophylla)、罗浮柿(Diospyrosmorrisiana)和黄杞(Engelhardia roxburghiana)次之,5种树在群落资源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并且与群落中其他植物产生了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占总数的67.16%)。群落主要26优势种325种对中,负联结大于正联结。χ^(2)检验结果表明种间相对独立性强,联结较为松散;但5种主要优势种间呈现紧密的关联性,相伴出现率大。Godron法分析表明,群落处于不稳定状态,群落物种间呈现显著负关联。因此,广东乳源大峡谷常绿阔叶林群落种间联结不强,群落不稳定,亟待加强保育和经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大峡谷 常绿阔叶林 种间关系 生态位 群落稳定性
下载PDF
广东南岭国家重点保护与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及其分布的地形格局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西贝阳 郑飞舟 +4 位作者 梁晓东 李钰桦 付琳 王发国 邢福武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2-57,共6页
对广东南岭地区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与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进行调查,参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标准对各物种在南岭地区的濒危状况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区系特点与部分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并总结了各物种分布的地形格局。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 对广东南岭地区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与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进行调查,参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标准对各物种在南岭地区的濒危状况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区系特点与部分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并总结了各物种分布的地形格局。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共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与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目的物种)34种,隶属于23科28属,其中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各半,孑遗物种丰富。2)区域内目的物种大部分种类数量较少,生态位宽度普遍较小,全部被评估为地区性受危等级。3)随着海拔的升高,目的物种的数量呈现"中间膨胀型"的特点。目的物种主要分布于50°以下的缓坡,但在60°以上险坡仍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 保护植物 物种多样性 区系 分布 地形格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