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现代语言学理论解构传统语文学名著——评《〈广雅疏证〉词汇研究》
1
作者 朱习文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广雅疏证》乃清代朴学大师王念孙依托《广雅》一书以述其音韵、文字、训诂之学的集大成之作,堪称传统小学著作之典范。段玉裁《〈广雅疏证〉·序》誉之为:"怀祖氏能以三者互求,以六者互求,尤能以古音得经义,盖天下一人而已矣。... 《广雅疏证》乃清代朴学大师王念孙依托《广雅》一书以述其音韵、文字、训诂之学的集大成之作,堪称传统小学著作之典范。段玉裁《〈广雅疏证〉·序》誉之为:"怀祖氏能以三者互求,以六者互求,尤能以古音得经义,盖天下一人而已矣。假《广雅》以证其所得,其注之精粹,再有子云,必能知之。敢以是质于怀祖氏,并质诸天下后世言小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雅疏证》 现代语言学理论 词汇研究 文学名著 传统 解构 《广雅》 王念孙
下载PDF
王国维意境论与康德美学中国化 被引量:6
2
作者 蓝国桥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0-146,共7页
王国维提出文学意境论,在立论中融合了康德的思想。受中外文化的共同影响,王国维奉行知行并重原则,但在受影响的西学中,叔本华的知与行均有问题,而且知与行两相背离,而康德能做到知行合一,此是王国维告别叔本华,走向康德并视康德为精神... 王国维提出文学意境论,在立论中融合了康德的思想。受中外文化的共同影响,王国维奉行知行并重原则,但在受影响的西学中,叔本华的知与行均有问题,而且知与行两相背离,而康德能做到知行合一,此是王国维告别叔本华,走向康德并视康德为精神导师的理由。王国维将意境的创造推给天才,天才创造的意境具有"真(所见者)—深(所知者)"的两重性意蕴。康德美学中的天才,是美学理念的创造主体,它的机能是想象力与知性的协调,转化过来即是王国维意境"真—深"的两重性意蕴。王国维的文学意境与康德的美学理念可以相通。康德是王国维西学的根基,其意境论的建构生成中融合了康德的思想,两者构成圆融一体的关系,足以表明康德对王国维精神世界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论 “真—深” 两重性 康德美学 天才
下载PDF
关爱留守儿童 广播大有可为——以《乡村少年》栏目为例
3
作者 赵敏 《视听》 2014年第9期15-17,共3页
《乡村少年》栏目以指导性、陪伴性、服务性为特色,在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发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专业电台进一步细分受众是广播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留守儿童是广播未来发展必须争取的听众群体。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广播 责任 乡村少年
下载PDF
口语诗:谱系、症候、可能性
4
作者 程继龙 张德明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29,共9页
了解当下中国诗歌的人就会知道,口语诗几乎占据了诗歌生态的大半个版图,且仍在滞涨中,正如女诗人安琪所说:“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在口语写作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恍然间已压倒书面语成为主流”。而近年来几乎每一次引发广大网民参与... 了解当下中国诗歌的人就会知道,口语诗几乎占据了诗歌生态的大半个版图,且仍在滞涨中,正如女诗人安琪所说:“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在口语写作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恍然间已压倒书面语成为主流”。而近年来几乎每一次引发广大网民参与的诗歌事件,都渗透着关于诗歌“口语”的论争。冷静来看,口语诗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诗 可能性 中国诗歌 谱系 症候 女诗人 书面语 安琪
原文传递
康德论审美功用
5
作者 蓝国桥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158-173,319,共17页
很少有人轻易提及康德审美的功用性,事实上审美的功用性,是康德美学内部的原有话题,它可体现于两方面。其一是康德眼中的审美,可趋向于目的、意图。审美在目的性的使用中,逐渐蜕变为手段、工具,此即是康德所说的依待美。依待美展现的路... 很少有人轻易提及康德审美的功用性,事实上审美的功用性,是康德美学内部的原有话题,它可体现于两方面。其一是康德眼中的审美,可趋向于目的、意图。审美在目的性的使用中,逐渐蜕变为手段、工具,此即是康德所说的依待美。依待美展现的路径,要而言之有二,路径之一,是对象作为美的整体,与预设的目的概念相牵连;路径之二,是对象作为美的部件,被有目的地使用着,并参与到目的实现的过程当中。依待美因充当着工具而具有功用性。其二则是康德美学中,审美的最后趋向,是社会性的交流。康德的反思判断,一方面就审美的对象与主体看,表现出对差异性的高度尊重,另一方面就审美的普遍性与必然性说,则体现出对共通性的极度向往,因而能促进交流的有效展开。若离开社会交流,审美将失去它的魅力。审美因作为交流的媒介而具有功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美学 审美功用论 依待美 审美交流
原文传递
也说粤方言文化特征
6
作者 陈李茂 《汉字文化》 2015年第2期84-86,共3页
可以说,语言为最常用、最重要、最有效的信息载体之一。因为无论是语言的音义结合,乃至文字的形音义结合,共通点都是承载意义信息,实质上是在传递信息。而这些信息当中就包含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关于粤方言文化,学者也进行了讨... 可以说,语言为最常用、最重要、最有效的信息载体之一。因为无论是语言的音义结合,乃至文字的形音义结合,共通点都是承载意义信息,实质上是在传递信息。而这些信息当中就包含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关于粤方言文化,学者也进行了讨论。如:甘于恩、贺敏洁、黄碧云(2004)对广府文化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方言与文化的内容。李如龙(1999:4)指出,方言的文化特征就是方言在内外关系和古今流变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特征 粤方言 信息载体 音义结合 意义信息 传递信息 文化内涵 广府文化
原文传递
课堂教学目标的把握与拟定
7
作者 陈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6年第8X期22-24,2,共4页
教学目标,是关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后的行为、情感、思维等方面的预期描述,是关于教学程序的计划、意向。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核心要素,是师生活动的重要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连在一起,制定的教学目标、提出的教学要求,必须... 教学目标,是关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后的行为、情感、思维等方面的预期描述,是关于教学程序的计划、意向。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核心要素,是师生活动的重要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连在一起,制定的教学目标、提出的教学要求,必须在教学中兑现、落实。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科学、有效,其表述必须具体、明确,内容要表明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目标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程序 文言文 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单元 课程标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