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参观香港“无线电视台”的启发
- 1
-
-
作者
冯锡增
-
机构
广东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
-
出处
《世界广播电视》
2004年第12期80-80,共1页
-
文摘
今天年9月广州举办的南方国际广播电视设备展(GDBN)期间,我跟与会的数十名代表再次参观了香港电视广播公司(TVB,在广东俗称”无线电视台”)在将军澳的新台址,很有启发。
-
关键词
无线电视台
TVB
电视设备
电视广播
广州
香港
公司
广东
南方
将军
-
分类号
TN948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TN949.197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
-
题名工程技术人员的考核
- 2
-
-
作者
冯锡增
-
机构
广东广播电影电视局原副局长兼总工程师
-
出处
《世界广播电视》
2005年第2期83-83,共1页
-
文摘
去年12月,广州一家报纸转载了一条新闻,大意是说一个骗子,只是个高中毕业生,他从地摊买了张大学毕业的文凭后,居然混到某大学里当了教师,还当了教研室的主任。事情败露了以后,蹲了两年监狱。出来后,他给自己“升了级”,说是东京帝国大学的毕业生,通晓英、日两种外语,在另外一所大学里又当起教师,并兼任班主任。由于他以保送学生出国留学为由骗学生的钱,结果再次败露。
-
关键词
教师
大学
班主任
出国留学
报纸
毕业生
教研室
广州
工程技术人员
考核
-
分类号
G648.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高科技的比武——我看数字电视的制式
- 3
-
-
作者
冯锡增
-
机构
广东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
-
出处
《世界广播电视》
2004年第1期80-80,共1页
-
-
关键词
数字电视
ATSC
DVB—T
制式
-
分类号
TN949.197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
-
题名也谈监测
- 4
-
-
作者
冯锡增
-
机构
广东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
-
出处
《世界广播电视》
2005年第4期85-85,共1页
-
文摘
监测工作对广播电视是非常重要的。近几年.从国家广电总局到各省广电局都有比较大的投入.为的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广播电视监测系统。可是.人们对监测工作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这么重视的。记得我刚到广电系统时.在一个外国专家援建的发射台工作,里面仪器仪表还算比较齐全.动手做试验也挺顺当的。而我上世纪80年代初到电视台的时候.就发现尽管电视技术比中波发射技术复杂得多,但配备的仪器却很不完善,
-
关键词
电视监测系统
国家广电总局
监测工作
广播电视
外国专家
广电系统
仪器仪表
发射技术
电视技术
80年代
广电局
发射台
电视台
中波
-
分类号
TN948.7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G229.23
[文化科学]
-
-
题名技术和艺术
- 5
-
-
作者
冯锡增
-
机构
广东广播电影电视局原副局长兼总工程师
-
出处
《世界广播电视》
2005年第5期97-97,共1页
-
文摘
表面看来,技术和艺术似乎是人类学问的两头,它们相差甚远。但如果深究起来,艺术和技术是有渊源的。美学里讲究的比例就是一种数学关系,成功的技术产品往往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既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就算是在20世纪,很多大科学家对艺术也有很深的造诣。今天,很多计算机以数学方法画出来的图画十分吸引人,可见科学与美学以至艺术是有某些共通之处。
-
关键词
文艺复兴时期
数学关系
技术产品
20世纪
数学方法
多计算机
科学家
人类学
艺术家
美学
-
分类号
TQ053.2
[化学工程]
I561.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风、头脑发热和身在江湖
- 6
-
-
作者
冯锡增
-
机构
广东广播电影电视局原副局长兼总工程师
-
出处
《世界广播电视》
2005年第10期113-113,共1页
-
文摘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使得一些与科技紧密相关的行业有时会“刮风”。我们广播电视和IT行业是“刮风”比较多的,一会儿是网络计算机,一会儿又是平板计算机,一会儿是维纳斯计划,刮得人们眼花缭乱。可风过去以后,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当然,有些东西刚起来的时候还不是风,可后来就势不可挡了,例如MP3。我们要把技术进步和“刮风”区别开来,不要随风倒,所以能不能把风分辨清楚的确非常重要。
-
关键词
江湖
发热
科技发展
IT行业
网络计算机
平板计算机
维纳斯计划
广播电视
技术进步
-
分类号
F426.6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TV882.964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穿起袈裟事更多
- 7
-
-
作者
冯锡增
-
机构
广东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
-
出处
《世界广播电视》
2004年第6期101-101,共1页
-
文摘
那是上世纪的事情了,当时邮政和电信没有分家,电信也没有改革.邮电和广电的纷争不断,争论的焦点是广播电视的有线电视网络。这种纷争不是这次的话题,我只想说说当年争论过程中带出来的一个话题。
-
关键词
数字信号
规程协议
数字化
数字电视
编码
-
分类号
G22
[文化科学]
-
-
题名从机房的调机记录谈起
- 8
-
-
作者
冯锡增
-
机构
广东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
-
出处
《世界广播电视》
2004年第5期106-106,共1页
-
文摘
我参加了多年技术职称的评定工作,觉得评职称对激励技术人员不断学习,推动技术进步是有很大作用的。在职称评定的时候.有一条很重要.那就是解决实际中不同复杂程度的问题的能力。
-
关键词
机房
调机
职称评定
复杂程度
技术进步
-
分类号
G229.23
[文化科学]
-
-
题名上网十年的感想
- 9
-
-
作者
冯锡增
-
机构
广东广播电影电视局原副局长兼总工程师
-
出处
《世界广播电视》
2005年第6期90-90,共1页
-
文摘
一转眼,互联网在中国已经有超过十年的历史了。
-
关键词
互联网
电子邮件
社会属性
垃圾邮件
BBS
-
分类号
TP393.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知识和诀窍
- 10
-
-
作者
冯锡增
-
机构
广东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
-
出处
《世界广播电视》
2004年第3期105-105,共1页
-
文摘
一个英文单词我一直放在心头,因为它的含义我觉得“只可意会”而无法直译。这个单词就是“Knowhow”。第一次接触这个单词是1980年在德国进修的时候.听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提到。那时似懂非懂.意思好像明白了.但中文怎么说,就是找不到一种贴切的表述。此后在国内不少文章中也看到这个词。
-
关键词
人才观
知识
诀窍
电器维修
-
分类号
TM925.07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科技工作的诚信问题
- 11
-
-
作者
冯锡增
-
机构
广东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
-
出处
《世界广播电视》
2004年第2期84-84,共1页
-
文摘
上个月,我说数字电视制式的选择实际上是一种现代科技的“比武”,是一种全面的比拼。也就是说,地面数字电视选用什么标准,并不完全取决于制式的技术性能,而是要从各方面进行比较,全面衡量各种利弊,才能得出结论。既然是一种全面的比拼,首先就有一个公平的问题。公平的第一步体现在“比武“(竞争)的规则上。
-
关键词
数字电视
科技工作
诚信
标准
-
分类号
G229.23
[文化科学]
-
-
题名从矿石机到DRM
- 12
-
-
作者
冯锡增
-
机构
广东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
-
出处
《世界广播电视》
2004年第4期86-86,共1页
-
文摘
科班出身的广播电视技术工作者.许多是考入大学或者专业学校才开始接触无线电技术.但也有不少在中学就是无线电爱好者了。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入学报到没几天.就发现了好几位在广州法政路认识的同学。上世纪60年代前.广州市有一个无线电俱乐部,地址就在广州市的法政路.俱乐部的教练既教我们无线电收发报,也教大家装收音机。我被学校推荐到那里后.
-
关键词
DRM
矿石收音机
数字中短波调幅广播
发展历程
-
分类号
TN934.1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
-
题名又一个教训
- 13
-
-
作者
冯锡增
-
机构
广东广播电影电视局原副局长兼总工程师
-
出处
《世界广播电视》
2005年第3期99-99,共1页
-
文摘
不久前在北京开会,有朋友说我写的札记很多都是教训。我说,成功的事早有人抢着说、而且大说特说,甚至连不成功的事也有人说它是成功的。因此,成功的事用不着我说了。至于那些不成功的事,很多人都是忌讳的,因为说出来会“影响政绩”。在这种只愿说成绩、不敢谈教训的环境下,结果是一个人失败了不够,还有第二个人去失败一次、第三个人也去失败一次,最后是愿意者都去失败一次,实在是冤枉。
-
关键词
广播电视
微波干线系统
项目建设
电视会议系统
-
分类号
G229.2
[文化科学]
-
-
题名技术人员如何面对改革?
- 14
-
-
作者
冯锡增
-
机构
广东广播电影电视局原副局长兼总工程师
-
出处
《世界广播电视》
2005年第1期84-84,共1页
-
文摘
一转眼就进入了2005年,这里首先向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也对经常给我鼓励、和我一起分享经验和教训的读者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
关键词
广播电视业
技术人员
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
-
分类号
G229.2
[文化科学]
-
-
题名所谓“实话”
- 15
-
-
作者
冯锡增
-
机构
广东广播电影电视局原副局长兼总工程师
-
出处
《世界广播电视》
2004年第11期95-95,共1页
-
文摘
最近读了一篇小文章,很有意思。文章说的是一个老师在上课,突然教室里闯进来一个人,对着老师大吵大闹,数落他的种种不是,在场的学生都愣了。这人离开教室之后,老师就请同学们分头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记下来。结果,几十位同学记录下来的情节,互相差别很大。原来,闯进教室的那个人是老师的朋友,他们俩是在做一个试验,情节是事先设计好的,但学生们不知道。他们要看看,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是怎样的。
-
关键词
非自然科学
多样性描述
处事态度
实话实说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