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癌伴脾亢双介入治疗
1
作者 骆佳 凌云志 郝风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4-385,共2页
目的 评价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同时结合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临床价值。方法  3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肝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 ,同时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决定脾脏栓塞的范围 ,脾脏栓塞最大范... 目的 评价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同时结合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临床价值。方法  3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肝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 ,同时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决定脾脏栓塞的范围 ,脾脏栓塞最大范围不超过 70 % )。结果  32例患者共进行 5 0例次栓塞 ,其中 4 8例次出现发热 ,持续 3~ 5d ,4 6例次术后上腹部不同程度疼痛 ,4例次出现胸腔反应性积液 ;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术后 2 4h外周白细胞、血小板均回升 ;术后 1个月临床症状改善 ,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结合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 ,它能提高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及免疫功能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原发性肝癌 脾功能亢进 栓塞 术后 脾亢 双介入治疗 合并 结论 范围
下载PDF
肝脓肿误诊为肝癌分析(附四例报告)
2
作者 蓝博文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5年第1期53-72,共2页
肝脓肿的典型CT表现是低密度影,增强后有环状强化,即“靶征或双靶征”诊断并不困难。但我院自CT应用于临床后,收治了30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脓肿有四例误诊为肝癌,误诊率为13.3%,现报告如下。 例1 41岁,女性。右上腹痛一周。B超检查:肝右... 肝脓肿的典型CT表现是低密度影,增强后有环状强化,即“靶征或双靶征”诊断并不困难。但我院自CT应用于临床后,收治了30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脓肿有四例误诊为肝癌,误诊率为13.3%,现报告如下。 例1 41岁,女性。右上腹痛一周。B超检查:肝右叶巨大血管瘤。省级某医院CT报告肝右叶巨块型肝癌。CT检查于肝右叶见—6.5cm×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肝右叶 巨块型肝癌 低密度区 CT检查 CT诊断 B超检查 后边缘 右上腹痛 CT值
下载PDF
婴幼儿外伤后偏瘫的CT表现
3
作者 周辅昔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9年第2期104-105,共2页
随着CT应用的普及,婴幼儿头部外伤后行CT检查日趋普遍。作者在实践中观察到,凡婴幼儿外伤后发生偏瘫的,头CT检查均有阳性发现,且CT表现颇具特征,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本文报告婴幼儿外伤后偏瘫的CT所见,并就其CT特征和病理机制作初步... 随着CT应用的普及,婴幼儿头部外伤后行CT检查日趋普遍。作者在实践中观察到,凡婴幼儿外伤后发生偏瘫的,头CT检查均有阳性发现,且CT表现颇具特征,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本文报告婴幼儿外伤后偏瘫的CT所见,并就其CT特征和病理机制作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头部外伤 偏瘫 CT 诊断
下载PDF
脂肪性病变的脂肪抑制技术诊断——附13例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锦文 黄尧生 +2 位作者 孟悛非 黄旭东 赵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724-726,共3页
目的:利用脂肪抑制技术诊断脂肪性病变。方法:13例脂肪性病变患者在国产低场磁共振机上作SE序列及脂肪抑制扫描。结果:脂肪性病变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中等高信号,或病变含有T1WI高信号、T2WI中等高信号结构... 目的:利用脂肪抑制技术诊断脂肪性病变。方法:13例脂肪性病变患者在国产低场磁共振机上作SE序列及脂肪抑制扫描。结果:脂肪性病变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中等高信号,或病变含有T1WI高信号、T2WI中等高信号结构;STIR脂肪抑制均呈低信号。结论:由于多种情况下均可出现T1WI高信号,而脂肪抑制技术能特异性认定脂肪组织,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抑制技术 脂肪性病变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及其介入治疗 被引量:5
5
作者 郑兆横 朱康顺 +1 位作者 姜在波 关守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癌肝外动脉供血规律、插管技术及介入治疗。方法 总结76 例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特征。76 例肝癌动脉栓塞术前常规腹腔动脉、肝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对位于膈顶部肿瘤还作膈动脉造影,发现肝外供血支进一步超选插管... 目的 探讨肝癌肝外动脉供血规律、插管技术及介入治疗。方法 总结76 例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特征。76 例肝癌动脉栓塞术前常规腹腔动脉、肝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对位于膈顶部肿瘤还作膈动脉造影,发现肝外供血支进一步超选插管,并同时进行肝动脉、肝外动脉双动脉内化疗栓塞术。结果 76 例肝外供血支,由肝动脉闭塞引起侧支动脉供血达21 例,其余55 例为肝脏本身固有的寄生性供血。肝外供血与肿块部位、大小密切相关。Cobra、Yashiro 导管配合SP 导管肝外动脉插管成功率为72 .4% ,随访36 例,1、2 年生存率分别为52 % 和21% 。结论 1 . 依据肿块部位积极寻找肝外供血支;2. 在介入治疗中,预防肝动脉闭塞,减少侧支供血形成至关重要;3. 对具有肝外动脉供血的肝癌采取双动脉内化疗栓塞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外供血 介入疗法
下载PDF
颅内软骨瘤的CT与MRI诊断 被引量:5
6
作者 江海燕 张世科 成官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3年第5期7-9,共3页
目的分析颅内软骨瘤的CT、MRI表现特点。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颅内软骨瘤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行颅脑CT平扫,1例同时行颅脑CT增强扫描,4例均行颅脑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4例颅内软骨瘤中,位于颅底3例(前颅窝底1例,蝶鞍1例,左侧中... 目的分析颅内软骨瘤的CT、MRI表现特点。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颅内软骨瘤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行颅脑CT平扫,1例同时行颅脑CT增强扫描,4例均行颅脑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4例颅内软骨瘤中,位于颅底3例(前颅窝底1例,蝶鞍1例,左侧中颅窝底1例),大脑镰区1例。CT平扫示3例肿瘤均边缘清楚,内均见明显钙化灶,其中2例肿瘤的未钙化部分呈不均匀的稍高密度,1例呈"石榴籽"样低密度;CT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强化;M R I平扫肿瘤均表现为混杂信号,其中钙化部分呈长T1短T2信号,未钙化部分呈不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其中1例肿瘤呈"石榴籽"样明显长T1长T2信号;MRI增强扫描肿瘤均呈不均匀强化。结论颅内软骨瘤好发于颅底、大脑镰区,密度/信号欠均匀,内可见到明显的钙化,周围无脑水肿,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大多数情况下CT、MRI诊断较困难,病理仍是主要的确诊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软骨瘤 X线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双介入化疗栓塞肝血流的测定
7
作者 张春云 涂建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14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门静脉双介入化疗栓塞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肝血流的变化。方法原发性肝癌50例分为肝动脉泵+门静脉泵灌注化疗(A组)25例,肝动脉泵化疗(B组)25例,观察彩超、增强CT、核素显像对原发性肝癌血流的变化。结果 A组92.0%高于B组84... 目的探讨肝动脉门静脉双介入化疗栓塞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肝血流的变化。方法原发性肝癌50例分为肝动脉泵+门静脉泵灌注化疗(A组)25例,肝动脉泵化疗(B组)25例,观察彩超、增强CT、核素显像对原发性肝癌血流的变化。结果 A组92.0%高于B组84.0%(χ2=3.79,P<0.05);彩超发现肿块共56个,超声造影检出肿块54个,增强CT检出肿块55个。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门静脉血流量(1303.6±98.6)mL/min低于术前(1552.7±72.3)mL/min(t=2.345,P<0.05);术后脾静脉血流量(8073.8±30.6)mL/min高于术前(1055.9±29.8)mL/min(t=2.345,P<0.05);不同显像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肝动脉门静脉双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