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急性心肌梗死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0
1
作者 谢荣迪 陈林莉 赵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9期141-143,共3页
目的调查深圳市急性心肌梗死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深圳市9684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病季节、时间分布、发病诱因、梗死部位等因素,并将其发病率与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情况及生活习惯进行相关性... 目的调查深圳市急性心肌梗死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深圳市9684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病季节、时间分布、发病诱因、梗死部位等因素,并将其发病率与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情况及生活习惯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冬季与春季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季节,7∶00~12∶59发病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发病诱因中以过度劳累为主,而梗死部位以前壁梗死为主,其发病率均高于其他诱因及梗死部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65岁、男性、伴发基础疾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及不良生活习惯(吸烟指数〉100、饮酒指数〉150、无锻炼习惯及高盐高脂饮食)均与心肌梗死密切相关,其均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深圳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季节、时间分布及诱因、梗死部位均有其特点,且相关因素较多,应给予这些方面以充分的重视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分布 诱因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强 秦崇臻 +1 位作者 于海龙 王亚沙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02-106,128,共6页
目的:探究和预测深圳市新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指导深圳市以及其他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法:通过传染病动力学中的C-SEIR模型拟合已有数据,使用随机梯度下降法估计参数,对深圳市的疫情发展趋势进行模拟和预测,... 目的:探究和预测深圳市新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指导深圳市以及其他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法:通过传染病动力学中的C-SEIR模型拟合已有数据,使用随机梯度下降法估计参数,对深圳市的疫情发展趋势进行模拟和预测,并选择湖北省、广东省和我国湖北域外地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深圳市疫情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与湖北省存在明显的差异,与广东省、湖北省域外地区也存在一定不同,预测深圳市现有确诊病例数趋向于0人的时间是2020年4月。结论:预测深圳市疫情可于2020年4月底结束,不同地区疫情模式的不同,需要因地制宜的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丰富的医疗资源,及时的收治患者,全面的排查和严格的隔离措施,能够更好的控制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SARS-CoV-2 疫情预测 疫情分析
下载PDF
深圳市院外心脏骤停流行病学特点及复苏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许波 何晴 +2 位作者 朱虹 侯剑锋 周强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分析深圳市院外心脏骤停(OHCA)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院前复苏成功的因素,探索本地区现阶段如何提高OHCA复苏成功率。方法:参照Utstein模式,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深圳市急救中心调度的所有OHCA并行CPR的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深圳市院外心脏骤停(OHCA)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院前复苏成功的因素,探索本地区现阶段如何提高OHCA复苏成功率。方法:参照Utstein模式,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深圳市急救中心调度的所有OHCA并行CPR的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生年龄、性别、时间、地点、病因、急救反应时间、初始心律、有无目击者、目击者CPR、AED使用、院前高级生命支持情况等流行病学特征,分为复苏有效组和复苏无效组,比较OHCA院外生存链关键环节对两组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分析影响院前复苏成功的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93例OHCA患者,男1385例(73.16%),女508例(26.84%),平均年龄(54.17±20.01)岁,复苏成功率为8.87%。OHCA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17-24点,以20-22点最甚,住宅发生率最高(66.77%),其次分别为娱乐场所(9.19%)、交通枢纽(7.03%)、工作场所(6.18%)、学校(4.07%)、体育场馆(1.64%)和公园(1.43%)等。OHCA病因主要为心源性疾病(39.51%),其次为创伤(9.09%)、呼吸系统(8.77%)等。OHCA初始心律表现为大多数是不可除颤心律(95.62%),OHCA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为(9.23±6.29)分,37.51%的OHCA有目击者,但目击者实施CPR及AED率仅为2.32%和0.63%。在OHCA院前高级生命支持中,肾上腺素使用率(52.4%)远高于气管插管率(10.99%)。与复苏无效组比较,院前ROSC组在平均年龄、OHCA发生地点、病因、初始心律、急救反应时间、目击者CPR及AED、肾上腺素的使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市OHCA在流行病学上形成了一定的区域特点,院前复苏成功率的提高有赖于进一步完善院外生存链的各个关键环节,构筑全民急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TSTEIN模式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生存链 自主循环恢复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深圳市院外心脏骤停发生地点特征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朱虹 刘俊鹏 +2 位作者 许波 王雪梅 余涛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521-523,共3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运用乌斯坦因模式(Utstein Style)评估和分析深圳市3年院外心脏骤停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其发生地点特征,为AED的布放提供指导。方法:回顾和整理深圳市急救中心2015-2017年救护车调度记录及院前病历,运用乌斯坦因2015模版... 目的:本研究通过运用乌斯坦因模式(Utstein Style)评估和分析深圳市3年院外心脏骤停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其发生地点特征,为AED的布放提供指导。方法:回顾和整理深圳市急救中心2015-2017年救护车调度记录及院前病历,运用乌斯坦因2015模版进行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数据汇报。通过对比院外复苏成功或失败的病例,卡方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探究OHCA患者分布的地点特征。结果:筛选出共计8191例院外心脏骤停病例,深圳市总体发病率为22.94/100,000人/年。其中2339例为女性(29.29%),5792例为男性(70.71%),年龄中位数为60岁(IQR45-78岁)。心脏骤停最常发生在家中(72.36%),最多的病例发生于宝安区(22.59%)。其中共有426例(5.20%)接受了旁观者心肺复苏,共计83例(2.58%)院外恢复自主循环(ROSC),225例(7.00%)为可除颤心律。结论:深圳市总体院外心脏骤停发生率不高,发病地点主要以住宅为主,其次为公共场所/街道以及工作场所,应该重点在上述区域实施AED布放数量和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乌斯坦因模式 地点 自动体外除颤仪
下载PDF
深圳市120出诊空返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许波 余益民 +1 位作者 张洪 张福林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68-169,共2页
目的:分析深圳市院前急救空诊病例的成因,探讨防范措施,提高院前急救效率和水平。方法:以深圳市急救中心调度系统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的急救派车数据库为基础,收集全市120网络医院的救护车空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市近一年以来... 目的:分析深圳市院前急救空诊病例的成因,探讨防范措施,提高院前急救效率和水平。方法:以深圳市急救中心调度系统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的急救派车数据库为基础,收集全市120网络医院的救护车空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市近一年以来院前急救出诊记录共173852车次,其中空返54006车次,总空返率为31.06%。造成救护车空返的主要原因有患者拒绝来院、来电取消、车到人走、死亡不送、其它。结论:我市院前急救空返率高,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急救资源的浪费,影响急救效率,应通过建立现代化急救网络体系、推动急救立法、加强公众的急救知识普及,努力提高急救人员的抢救水平等措施来降低空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空返率 急救效率
下载PDF
专业化和“两栖型”院前急救模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毛志森 周强 +3 位作者 罗玉梅 王合金 唐从耀 陈朝东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专业化和“两栖型”院前急救模式对急救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3年1月至10月由急诊科兼院前(两栖型)急救出车的1301例“两栖型”院前急救病例作为对照组,2004年1月至10月由专职院前科出诊的1574例专业化院前急救病... 目的:研究专业化和“两栖型”院前急救模式对急救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3年1月至10月由急诊科兼院前(两栖型)急救出车的1301例“两栖型”院前急救病例作为对照组,2004年1月至10月由专职院前科出诊的1574例专业化院前急救病例作为研究组。比较和分析两组间救治效果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间的平均急救半径,病情分级无显著差异(P<0.01);院前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现场处置率、救治有效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院前急救模式对患者的救治效果有明显的影响,专业化院前急救救治效果明显优于“两栖型”,专业化院前急救模式也是院前急救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模式 效果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急救护理程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1
7
作者 赵小斐 何满红 胡银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效的急救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将8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急救护理程序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效的急救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将8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急救护理程序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急救护理程序应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中,可以提高急救水平,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护理程序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2735例交通事故伤的院前急救护理
8
作者 简洁 彭彩环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合理的、良好的院前急救护理对减少交通事故伤的致死率及致残率的重要性。方法:我院急救中心自成立院前急救科以来,2002年5月~2004年7月院前急救护理交通事故伤2735例患者,与对照组2000年1月~2002年3月无院前护理的交通事故... 目的:探讨合理的、良好的院前急救护理对减少交通事故伤的致死率及致残率的重要性。方法:我院急救中心自成立院前急救科以来,2002年5月~2004年7月院前急救护理交通事故伤2735例患者,与对照组2000年1月~2002年3月无院前护理的交通事故伤急救病例2667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交通事故伤后患者接受急救护理时间:研究组10~52min,平均31.6min,死亡221例(8.1%);对照组急救护理时间54~190min,平均90.4min,死亡408例(15.3%)。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除了先进的医疗设备、精湛的医疗技术外,良好的护理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伤 院前急救 护理 死亡率
下载PDF
车祸致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途中转运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雪梅 陈楷珠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年第11期1675-1676,共2页
目的探讨建立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机制以降低车祸患者的伤残率和伤死率。方法收集我科2007年因交通事故致伤的1245例伤者,其中危重抢救126例,现场抢救无效死亡17例,所有伤者受伤部位均在2个以上,从伤者受伤至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5~15min... 目的探讨建立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机制以降低车祸患者的伤残率和伤死率。方法收集我科2007年因交通事故致伤的1245例伤者,其中危重抢救126例,现场抢救无效死亡17例,所有伤者受伤部位均在2个以上,从伤者受伤至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5~15min,急救半径3~5km。结果除17例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外,1228例伤者均给予快速伤情评估、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及心理护理,成功转送回院,为临床救治羸得了宝贵的时间。结论院前急救的快速反应、迅速准确地评估伤情、优先处理致命性损伤、在保证早期急救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院前时间、让患者在"黄金1h"内得到专科治疗,是减少患者伤残率和伤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车祸 创伤 转运 心理护理
下载PDF
严重多发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被引量:7
10
作者 陆维娣 刘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24期218-219,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严重多发创伤患者急救护理方法,以提高其院前抢救成功率。对于多发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方法我中心在2007年10至2009年3月间共抢救严重多法创伤急救患者45例。结果患者均成功转送入院,无一例院前死亡。结... 目的探讨提高严重多发创伤患者急救护理方法,以提高其院前抢救成功率。对于多发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方法我中心在2007年10至2009年3月间共抢救严重多法创伤急救患者45例。结果患者均成功转送入院,无一例院前死亡。结论在急救现场准确判断伤情及正确的救护是抢救成功的基础,运送途中密切观察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保证,熟练掌握规范的急救护理技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 护理 创伤患者
下载PDF
院前医疗急救调度行业信息标准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福林 赵晖 +4 位作者 张桦 黎盈和 练晓 周哲 孙勇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85-1586,1590,共3页
1两个标准制订的主要背景 院前医疗急救作为入院治疗的前站,是及时抢救突发患者的关键,主要工作包括寻找现场、现场抢救、途中救治、转运病患等,及时到达突发现场,缓解和控制患者病情,有效降低死亡率及减轻伤残率,为院内救治做好前期准... 1两个标准制订的主要背景 院前医疗急救作为入院治疗的前站,是及时抢救突发患者的关键,主要工作包括寻找现场、现场抢救、途中救治、转运病患等,及时到达突发现场,缓解和控制患者病情,有效降低死亡率及减轻伤残率,为院内救治做好前期准备,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医疗技术水平,同时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急救 标准解读 伤残率 现场抢救 标准制订 数据元 数据集 系统基本功能 指挥信息系统 医疗技术
下载PDF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2
作者 何芳 何慧 《临床医学工程》 2013年第12期1565-1566,共2页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我中心急救组分布据点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送院方式分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组(观察组,我中心急救车送入医院)40例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我中心急救组分布据点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送院方式分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组(观察组,我中心急救车送入医院)40例和对照组(家属直接送入医院)40例,通过对我中心院前急救组分布据点院前急救后预后情况跟踪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死亡率、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溶栓时间和抢救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质量满意度,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和减少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院前急救科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严敏怡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14期2076-2081,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院前急救科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的主要因素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3—4月我中心急救科护理人员30名为研究对象,使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职业倦怠感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分析院前急救科护理人员... 目的探讨影响院前急救科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的主要因素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3—4月我中心急救科护理人员30名为研究对象,使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职业倦怠感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分析院前急救科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相关影响因素。结果30名院前急救护理人员创伤性事件调查表各维度得分比较中,除积极应对、家庭内外支持、个人成就感外,其余维度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救应激性事件各维度、情感耗竭、去人格化、消极应对方式以及创伤性应激障碍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救治场所暴力应激、应对方式及家庭内支持均为院前急救科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应激性事件、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均为影响急救科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发生的主要因素。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如认知行为干预法、完善排班制度、组织抗压训练、家庭访谈及森田疗法等,降低其创伤后应激反应,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科护理人员 创伤后应激反应 主要因素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及急救 被引量:2
14
作者 史一焱 赵小斐 +1 位作者 赵伟 朱虹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15期191-192,共2页
分析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纠正对一氧化碳中毒的一些认识误区,探讨预防和急救的方法,降低一氧化碳中毒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预防 急救
下载PDF
城市马拉松赛事医疗急救保障的组织与实施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虹 王雪梅 +1 位作者 许波 周强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401-402,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马拉松逐渐兴起,随之带来医疗急救保障问题。城市马拉松赛事已不仅是单纯的竞技体育比赛,大量业余选手和市民的参与,比赛地的气候条件以及赛事组织的水平给医疗急救保障带来诸多挑战。针对赛事特点,做好医疗...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马拉松逐渐兴起,随之带来医疗急救保障问题。城市马拉松赛事已不仅是单纯的竞技体育比赛,大量业余选手和市民的参与,比赛地的气候条件以及赛事组织的水平给医疗急救保障带来诸多挑战。针对赛事特点,做好医疗保障任务的策划和准备,构建起八个层次的医疗急救保障体系,能够确保城市马拉松赛事的医疗安全和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松 城市 急救 保障
下载PDF
微信平台在院前急救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波 史一焱 +1 位作者 张洪 周强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院前急救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建立微信群、订阅微信号,将微信应用到院前急救的各环节,对微信平台使用前后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进行对比。结果:微信平台使用后,院前急救的质量分值明显提高。其中制度管理...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院前急救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建立微信群、订阅微信号,将微信应用到院前急救的各环节,对微信平台使用前后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进行对比。结果:微信平台使用后,院前急救的质量分值明显提高。其中制度管理、救护车管理、院前病历和专科院前救治方面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院前急救微信平台的建立及使用,有效提高了院前急救队伍的整体医疗护理质量,并为院前急救人员提供了统一便捷的学习平台,调动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质量控制 微信
下载PDF
院前急救呼救特点分析与应用对策
17
作者 曾淑芳 麦彩玲 江婵娣 《黑龙江医学》 2012年第8期639-640,共2页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呼救特点分析与应用对策。方法选取2010-01~2012-04间,进行院前急救呼救出诊患者共389例,详细记录患者的呼救方式、救呼原因与呼救时间等信息,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而时间分布采用圆形分布分析法。...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呼救特点分析与应用对策。方法选取2010-01~2012-04间,进行院前急救呼救出诊患者共389例,详细记录患者的呼救方式、救呼原因与呼救时间等信息,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而时间分布采用圆形分布分析法。结果我院院前急救呼救依次为损伤(27.00%),中毒(23.39%),神经系统疾病(13.37%)。时间圆形分布结果显示,院前急救具有显著的集中趋势(P<0.05),不同的病种的高峰期不同。结论针对院前急救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在不同环节与层面上采取适当干预对组织管理行调整、优化,是管理体制革新的有效方式,利于建立及时、高效、专业的院前急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呼救 特点 对策
下载PDF
关节制动制作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55
18
作者 张洪 江捍平 王大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43-1844,184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制动的方法制作OA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8只,左后肢膝关节伸直位石膏管型固定,分别于制动后1、2、4和6周随机处死一只,观察其左后肢膝关节软骨病理改变,了解制动效果,其余动物6周后取左侧膝...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制动的方法制作OA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8只,左后肢膝关节伸直位石膏管型固定,分别于制动后1、2、4和6周随机处死一只,观察其左后肢膝关节软骨病理改变,了解制动效果,其余动物6周后取左侧膝关节软骨及滑膜标本为实验组,对侧肢体膝关节软骨及滑膜标本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软骨及滑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6周后,无论从大体还是镜下以及细胞凋亡情况,兔左后肢膝关节均呈典型的OA特征。结论膝关节伸直位制动5~6周是一个制作OA动物模型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动物模型 关节制动
下载PDF
地黄饮子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及对血内皮素、丙二醛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周强 冯健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及对血内皮素(ET)、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患者采用地黄饮子汤剂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舒降之、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治疗前、后分...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及对血内皮素(ET)、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患者采用地黄饮子汤剂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舒降之、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ET、MDA、CRP及颈动脉管腔直径(CCAD)、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V)、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DV)、阻力指数(R I)和搏动指数(PI),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斑块数量变化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地黄饮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T、MDA、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患者颈动脉斑块体积缩小或消失;CCAD增加、IMT变薄、SV增加、DV增加、R I减少、PI增加,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改善,但与对照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地黄饮子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明显,能明显降低ET、MDA、CRP的含量,且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硬化 地黄饮子 内皮素 丙二醛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分层换药法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田惠萍 林卫琼 +2 位作者 郑华 陈晖 黎小群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3年第8期2473-2475,共3页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换药方法对Ⅱ度烧伤创面的影响。[方法]将120例Ⅱ度烧伤病人按入选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清创消毒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分层换药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法。观察两组换药时疼痛程度、出血率、创面愈合...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换药方法对Ⅱ度烧伤创面的影响。[方法]将120例Ⅱ度烧伤病人按入选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清创消毒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分层换药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法。观察两组换药时疼痛程度、出血率、创面愈合时间、治愈1%烧伤创面所需费用。[结果]观察组创面疼痛程度、出血率、创面愈合时间及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换药法用于Ⅱ度烧伤创面治疗,能减轻换药时的疼痛,有效促进创面的愈合,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护士工作量,效果优于传统换药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分层换药法 传统换药法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磺胺嘧啶银 优拓 凡士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