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内固定瞄准器的研制及其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1
作者 罗伟初 曾笑风 +4 位作者 周建安 罗培生 崔金爱 李翠芳 张效良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11期786-786,共1页
关键词 骨科内固定 骨折治疗 瞄准器 研制 手术患者 效果满意
下载PDF
两种便盆在骨折卧床病人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月英 李小红 +1 位作者 汤秀清 黄敏芳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3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小型便盆在骨折卧床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骨折卧床病人,现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使用小型便盆,对照组使用普通便盆在床上大小便。比较两组病人使用便盆时是否感觉疼痛、舒适感、是否有皮肤损伤、便后是否污染协助人手... 目的探讨小型便盆在骨折卧床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骨折卧床病人,现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使用小型便盆,对照组使用普通便盆在床上大小便。比较两组病人使用便盆时是否感觉疼痛、舒适感、是否有皮肤损伤、便后是否污染协助人手等。结果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折卧床病人中使用小型便盆能有效减轻病人大小便时疼痛,减少皮肤擦伤,患者感觉舒适,有效降低了护理人员手的污染率,对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卧床病人 小型便盆 应用
下载PDF
高屈膝体位在股骨及髌骨骨折术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翠芳 罗伟初 +5 位作者 杨月英 林庆培 白杨平 黄小军 黄宝林 谢道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3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及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采用高屈膝体位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2010年1月~2012年10月的49例股骨及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5~7 d内将患肢膝关节间断放置于≥105°的高屈膝体位,并予以止痛治疗及个性化的舒适护理,5... 目的探讨股骨及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采用高屈膝体位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2010年1月~2012年10月的49例股骨及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5~7 d内将患肢膝关节间断放置于≥105°的高屈膝体位,并予以止痛治疗及个性化的舒适护理,5~7 d后嘱患者加强患侧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锻炼。结果本组49例患者在术后5~7 d内均能按高屈膝体位放置的要求进行放置,术后伤口全部愈合良好,从膝关节的关节活动范围看,术后除1例膝关节有伸直受限外,48例患者膝关节伸直均达到0°,术后1个月膝关节屈曲角度≥145°甚至正常活动的患者有43例,膝关节平均屈曲角度为143°。结论股骨及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5~7 d内间断应用高屈膝体位放置的治疗方法,结合有效的镇痛方案,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髌骨骨折 术后体位 90 90 90 标准体位 高屈膝体位 功能恢复
下载PDF
内固定治疗75例股骨粗隆骨折的体会 被引量:7
4
作者 罗伟初 李翠芳 +2 位作者 黄小军 黄宝林 林庆培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5期64-65,共2页
目的 总结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经验教训。方法 对75例采用DHS、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及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患者的手术过程及术后体位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对比。结果 有61例获得6~24个月随访,骨性愈合时间为3~9个月,平均6.4个月... 目的 总结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经验教训。方法 对75例采用DHS、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及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患者的手术过程及术后体位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对比。结果 有61例获得6~24个月随访,骨性愈合时间为3~9个月,平均6.4个月,发生螺钉松动7例,髋内翻畸形3例,无切口感染、深静脉栓塞、骨不连及股骨头坏死病例;在功能恢复方面:舒适位放置的患者有5例屈髋屈膝100°,其余患者屈髋屈膝功能正常,绝大多数患者日常生活自理。结论 (1)只要掌握好内植物的适应证及手术技巧,DHS、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等内植物均是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有效方法(;2)术后患肢间断90°屈膝位放置并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度锻炼,更有利于患者髋、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隆骨折 内固定 手术技巧、术后体位 功能恢复
下载PDF
内固定治疗32例肱骨近端骨折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罗伟初 谢道远 +4 位作者 张效良 曾笑风 周初松 黄小军 崔卫洪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11期912-913,共2页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疗技。近端骨折。对17例NcerⅡ型骨折.采用克氏针固定6例,空心螺钉固定11例;对10例NcerⅢ型骨折.采用克氏针及螺钉固定6例,T型钢板固定3例.三叶草型钢板固定1例;对5例NcerⅣ型,均采用克氏...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疗技。近端骨折。对17例NcerⅡ型骨折.采用克氏针固定6例,空心螺钉固定11例;对10例NcerⅢ型骨折.采用克氏针及螺钉固定6例,T型钢板固定3例.三叶草型钢板固定1例;对5例NcerⅣ型,均采用克氏针、螺钉及钢板联合固定。结果32例均骨性愈合.无肱骨头坏死病例。结论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健康教育路径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月英 鲁群英 +3 位作者 罗艳芬 汤秀清 陈淑琴 欧阳礼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7期111-112,共2页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中的效果。方法: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患者防假体脱...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中的效果。方法: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患者防假体脱位知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半年假体脱位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能有效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临床护理路径 髋关节置换术后 预防 假体脱位
下载PDF
6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罗伟初 谢道远 +4 位作者 李翠芳 黄小军 黄宝林 林庆培 白杨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0期28-30,共3页
目的总结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3月实施的6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手术过程及术后体位与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本组63例无感染、脱位及假体松动病例,术后90°屈膝位放置的患者的膝... 目的总结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3月实施的6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手术过程及术后体位与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本组63例无感染、脱位及假体松动病例,术后90°屈膝位放置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明显较外展中立位放置的患者恢复快。结论 (1)手术选用何种切口应根据术者的熟练程度及手术操作的器械而定,对采用外侧切口者术中可适当减小假体的前倾角度,如采用后外侧切口则术中应适当加大假体的前倾角度,可减少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2)术后将膝关节间断放置于90°屈膝位并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更有利于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手术切口 前倾角 术后体位 功能恢复
下载PDF
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在颈椎骨折脱位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谢道远 罗伟初 +1 位作者 黄小军 黄宝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8期81-83,共3页
目的报告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手术经验,分析手术成功要素,探讨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方法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56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X线、CT及MRI检查并根据测量结果对每一椎弓根钉实施个体化置入... 目的报告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手术经验,分析手术成功要素,探讨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方法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56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X线、CT及MRI检查并根据测量结果对每一椎弓根钉实施个体化置入。若术中置钉有困难时则综合利用其他置天然橡胶技术协助置钉。结果56例全部获得6~12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近期死亡。其中置入螺钉278枚,有253枚(91%)位置正确;25枚存在不同程度偏差,其中2枚造成神经根损伤,1枚疑有血管损伤。有53例获得满意复位并骨性愈合,有3例因系陈旧骨折脱位术中未完全复位,术后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其中1例术后因退钉而改行前路手术。22例脊髓损伤病例中有6例系脊髓完全损伤,术后均无恢复;其余16例为脊髓不全损伤,术后神经功能均获明显改善甚至恢复正常。结论①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一种有效且相对较安全的方法之一,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②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熟悉颈椎解剖结构,术中规范操作以及置钉个体化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③以个体化置钉为主适当辅以其他置钉技术可提高置钉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折脱位 椎弓根 内固定器
下载PDF
电话随访对预防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月英 鲁群英 +2 位作者 王小爱 汤秀清 欧阳礼英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2年第8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防假体脱位的效果。方法对3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出院后连续6月进行电话随访,比较出院前、出院半年时患者防髋关节假体脱位知识掌握程度、家居环境改造、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值。结果患者出院...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防假体脱位的效果。方法对3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出院后连续6月进行电话随访,比较出院前、出院半年时患者防髋关节假体脱位知识掌握程度、家居环境改造、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值。结果患者出院半年时防髋关节假体脱位知识掌握程度、家居环境改造情况、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值明显优于出院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话随访有助于患者提高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其家居环境改造,提高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值,从而达到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话随访 预防 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脱位
下载PDF
断指/肢再植组织血运观察专科护理单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月英 汤秀清 +1 位作者 黄敏芳 陈淑琴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4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断指/肢再植组织血运观察专科护理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断指/肢再植组织血运观察专科护理单对58例断指/肢再植病人进行护理及记录,在病人出院时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与去年同期对比;对护士在使用专科护理表格前后进行... 目的探讨断指/肢再植组织血运观察专科护理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断指/肢再植组织血运观察专科护理单对58例断指/肢再植病人进行护理及记录,在病人出院时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与去年同期对比;对护士在使用专科护理表格前后进行断指/肢再植组织血运观察专科知识掌握情况对比。结果病人对护理的服务满意率从去年同期的82%上升到95%,护士使用专科护理表格后对断指/肢再植组织血运观察专科知识掌握有显著提高。结论应用断指/肢再植组织血运观察专科护理单对断指/肢再植病人进行护理及记录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护士更好地掌握专科护理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肢 再植 血运观察 护理
下载PDF
股骨骨折术后早期的体位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伟初 李翠芳 林庆培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2期185-187,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43例股骨骨折术后患者因早期采用不同的体位放置而对膝关节功能恢复造成的差别,以寻找能使患者的功能恢复得更快、更好的方法和措施,为规范术后的体位提供指导。方法:选用43例股骨骨折术后患者,在术后5天内按舒适位、持续9... 目的:通过研究43例股骨骨折术后患者因早期采用不同的体位放置而对膝关节功能恢复造成的差别,以寻找能使患者的功能恢复得更快、更好的方法和措施,为规范术后的体位提供指导。方法:选用43例股骨骨折术后患者,在术后5天内按舒适位、持续90°屈髋屈膝位及间断90°屈膝位分成3组,5天后嘱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锻炼,并对其术后当天、术后1、3、5、7、10天及术后第2、4周患肢膝关节屈曲的角度或关节活动度、疼痛情况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通过对三组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寻找其异同点,为规范术后的体位提供依据。结果:本组43例,其中感染3例,无血管损伤及栓塞病例。在术后5天内,舒适位患者的疼痛感最轻,持续90°屈髋屈膝位患者的体位感最难受,但其肢体的肿胀是最轻的,而间断90°屈膝位患者早期的疼痛介于以上两者之间,患者对体位的耐受性较好,但肢体低垂部分的肿胀相对较重;5天后进行膝关节屈伸锻炼时,舒适位患者的疼痛感最明显,锻炼时关节活动度的恢复缓慢,慢性疼痛持续的时间最长,恢复功能所需的时间也最多,而持续90°屈髋屈膝位及间断90°屈膝位患者的疼痛感明显较舒适位患者轻,患者可很快恢复膝关节的正常活动。结论:股骨骨折术后患者早期放置的体位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确实有重要影响,如术后即将患膝间断地放置于90°屈膝位,待肢体的炎症高峰期过后,尽早进行膝关节的活动度锻炼,并做好术后镇痛的处理,既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更有利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早期 术后体位 功能恢复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皮肤严重撕脱伤回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范清华 邹远兵 +4 位作者 黄宝林 郑从华 罗伟初 黄小军 林庆培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1187-1189,共3页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肢体皮肤严重撕脱伤回植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20例肢体皮肤严重撕脱伤患者,男15例,女5例 年龄18~86岁(平均32.2岁).皮肤撕脱部位:由肩部到腕部全程皮肤脱套伤合并休...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肢体皮肤严重撕脱伤回植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20例肢体皮肤严重撕脱伤患者,男15例,女5例 年龄18~86岁(平均32.2岁).皮肤撕脱部位:由肩部到腕部全程皮肤脱套伤合并休克1例,全小腿脱套伤合并休克2例,小腿合并腓骨骨折2例,足部3例,足部合并骨折3例,肘及手部7例,大腿、膝部、小腿外侧2例.撕脱类型:皮肤撕脱伤14例,脱套伤4例,潜行撕脱伤2例.撕脱面积为8 cm×10 cm~30 cm×40 cm.20例患者均联合VSD技术行撕脱皮肤回植术. 结果 20例行皮肤撕脱伤回植术的患者中,回植皮肤18例疗效为优,2例为良.经3~6个月随访,回植皮肤肤色好、弹性好、感觉好,皮毛生长,关节活动好. 结论在肢体皮肤撕脱伤回植术中联合应用VSD技术,操作简单、回植皮肤成活率高、疗效满意,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 撕脱伤 引流术
原文传递
组合式可调节支架的研制及其在下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伟初 李翠芳 +5 位作者 白杨平 黄宝林 黄小军 林庆培 曾笑风 谢道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7期655-656,共2页
目的研制一种适合下肢骨折临床治疗需要的组合式可调节支架。方法将研制的组合式可调节支架应用于103例下肢骨折的治疗中,分别从调节并维持髋膝关节的屈曲功能、抬高患肢及牵引治疗等方面进行检测。结果本组无压疮、血管神经损伤及血管... 目的研制一种适合下肢骨折临床治疗需要的组合式可调节支架。方法将研制的组合式可调节支架应用于103例下肢骨折的治疗中,分别从调节并维持髋膝关节的屈曲功能、抬高患肢及牵引治疗等方面进行检测。结果本组无压疮、血管神经损伤及血管栓塞的情况,经临床应用显示该支架可依据临床治疗的需要,针对患者不同身高、部位及用途等具体情况,由医生临时组装成治疗所需要的各式支架。结论此支架不但具有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调节并维持髋、膝关节各种屈曲角度的作用,还具有抬高患肢及牵引的功能,是一种经济实用、使用简便、易于移动的器械。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 可调节支架 器械 屈膝体位 牵引
原文传递
新型单侧骨外固定器的研制和初步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伟初 李翠芳 +5 位作者 曾笑风 谢道远 黄小军 黄宝林 林庆培 白杨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1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新型单侧骨外固定器的复位效果及固定性能。方法利用自制的单侧骨外固定器治疗3例胫腓骨骨折。结果本组3例均无断钉及断棒,术中通过调节连接杆的调节螺栓,能满意的使骨折断端撑开及加压,将5枚螺钉均拧紧固定后,支架固定可靠,抗... 目的探讨新型单侧骨外固定器的复位效果及固定性能。方法利用自制的单侧骨外固定器治疗3例胫腓骨骨折。结果本组3例均无断钉及断棒,术中通过调节连接杆的调节螺栓,能满意的使骨折断端撑开及加压,将5枚螺钉均拧紧固定后,支架固定可靠,抗旋转能力强。结论该单侧骨外固定器在三维空间不但具有调节复位的功能,而且固定效果可靠、抗旋转能力强、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骨外固定器 复位 抗旋转 胫腓骨骨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