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隐血管蒂骨(皮)瓣在儿童足踝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日景
钟桂午
+3 位作者
周凤金
闫毅
胡万华
何尚宽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年第3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足踝损伤
修复
应用
隐血管蒂骨瓣
隐血管蒂皮瓣
转位移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小东
钟桂午
+3 位作者
汪伟
陈日景
高质钢
范少地
《解剖与临床》
2003年第3期157-158,共2页
目的 :探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 89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时间 ,X线片关节面平整程度 ,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 6 6 .5d ,X...
目的 :探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 89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时间 ,X线片关节面平整程度 ,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 6 6 .5d ,X线片示关节面平整度良好 ,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达 92 .2 %。结论 :该术式手术适应证较广 ,操作简便 ,复位固定满意 ,疗效确切 ,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带钢丝
内固定术
治疗
髌骨粉碎性骨折
临床资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
7
3
作者
黄丽容
梁丽萍
韩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8Z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对36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膝关节镜下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与护理,特别注意抬高患肢的枕头放在小腿的近端后侧,以免牵拉再造的后交叉韧带,影响...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对36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膝关节镜下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与护理,特别注意抬高患肢的枕头放在小腿的近端后侧,以免牵拉再造的后交叉韧带,影响手术效果。指导其带支架将膝关节固定在屈膝位,进行踝部练习,股四头肌收缩、放松练习等。结果:全组病人顺利康复,随访12-18个月,膝关节不稳定感均消失,抽屉试验阴性,无一例发生皮肤坏死感染或股四头肌功能下降。结论:膝关节镜下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系统的康复训练和临床护理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后交叉韧带重建
康复护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一穿动脉血管蒂骨瓣在股骨上段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钟桂午
张发惠
+1 位作者
刘经南
陈日景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00年第3期157-158,共2页
目的:为应用第一穿动脉血管蒂骨瓣转位修复股骨上段骨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及手术方法。方法:在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第一穿动脉的分支分布及吻合特点。结果:发现股深动脉于小转子尖下方4.5±1.3cm处发出第一穿动脉,外径为2....
目的:为应用第一穿动脉血管蒂骨瓣转位修复股骨上段骨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及手术方法。方法:在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第一穿动脉的分支分布及吻合特点。结果:发现股深动脉于小转子尖下方4.5±1.3cm处发出第一穿动脉,外径为2.8±0.7mm。第一穿动脉分为升支和降支,升支走向大转于方向,发出外径1.0mm以上的肌骨膜支,分布于臀大肌下部和大转子等处,并参与十字吻合;降支粗长,参与股骨后部血管链的形成。自1991年始,以第一穿动脉为蒂切取骨瓣转位修复股骨上段骨缺损12例,疗效满意。结论:第一穿动脉为蒂的骨瓣,用于股骨颈、股骨距和股骨上段骨缺损的修复,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穿动脉血管蒂骨瓣
股骨上段
骨缺损
骨修复
手术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双蒂髂骨瓣转位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5
作者
陈日景
周风金
+4 位作者
钟桂午
于杰
闫毅
胡万华
范少地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01年第3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双髂骨瓣转位移植在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疾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自1998年5月~1999年2月对应用双蒂髂骨瓣移位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28侧32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根据王岩等制定的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0例,良14例,...
目的:探讨双髂骨瓣转位移植在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疾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自1998年5月~1999年2月对应用双蒂髂骨瓣移位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28侧32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根据王岩等制定的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0例,良14例,可2例,差2例。结论:双蒂髂骨瓣转位移植可改善股骨头的血运,促进坏死区的修复与重建.具有可靠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蒂髂骨瓣转位移植术
治疗
股骨头坏死
手术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题名
隐血管蒂骨(皮)瓣在儿童足踝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日景
钟桂午
周凤金
闫毅
胡万华
何尚宽
机构
广东
省
湛江市
中心医院
骨科
解放军第
广东
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教研室
出处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年第3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足踝损伤
修复
应用
隐血管蒂骨瓣
隐血管蒂皮瓣
转位移植
分类号
R726.834.2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小东
钟桂午
汪伟
陈日景
高质钢
范少地
机构
解放军第
广东湛江市中心医院骨科
解放军第
出处
《解剖与临床》
2003年第3期157-158,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 89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时间 ,X线片关节面平整程度 ,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 6 6 .5d ,X线片示关节面平整度良好 ,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达 92 .2 %。结论 :该术式手术适应证较广 ,操作简便 ,复位固定满意 ,疗效确切 ,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张力带钢丝
内固定术
治疗
髌骨粉碎性骨折
临床资料
Keywords
Tensile band with steel wires
Internal fixation
Patella
Comminuted fracture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
7
3
作者
黄丽容
梁丽萍
韩青
机构
广东
省
湛江市
中心医院
骨科
中心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8Z期75-76,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对36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膝关节镜下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与护理,特别注意抬高患肢的枕头放在小腿的近端后侧,以免牵拉再造的后交叉韧带,影响手术效果。指导其带支架将膝关节固定在屈膝位,进行踝部练习,股四头肌收缩、放松练习等。结果:全组病人顺利康复,随访12-18个月,膝关节不稳定感均消失,抽屉试验阴性,无一例发生皮肤坏死感染或股四头肌功能下降。结论:膝关节镜下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系统的康复训练和临床护理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十分重要。
关键词
膝关节镜
后交叉韧带重建
康复护理
分类号
R687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一穿动脉血管蒂骨瓣在股骨上段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钟桂午
张发惠
刘经南
陈日景
机构
解放军第
解放军南京军区临床解剖研究
中心
广东
省
湛江市
中心医院
骨科
出处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00年第3期157-158,共2页
文摘
目的:为应用第一穿动脉血管蒂骨瓣转位修复股骨上段骨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及手术方法。方法:在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第一穿动脉的分支分布及吻合特点。结果:发现股深动脉于小转子尖下方4.5±1.3cm处发出第一穿动脉,外径为2.8±0.7mm。第一穿动脉分为升支和降支,升支走向大转于方向,发出外径1.0mm以上的肌骨膜支,分布于臀大肌下部和大转子等处,并参与十字吻合;降支粗长,参与股骨后部血管链的形成。自1991年始,以第一穿动脉为蒂切取骨瓣转位修复股骨上段骨缺损12例,疗效满意。结论:第一穿动脉为蒂的骨瓣,用于股骨颈、股骨距和股骨上段骨缺损的修复,疗效可靠。
关键词
第一穿动脉血管蒂骨瓣
股骨上段
骨缺损
骨修复
手术
生物力学
Keywords
Deep femoral vessel
Perforating artery
Bone flap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双蒂髂骨瓣转位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5
作者
陈日景
周风金
钟桂午
于杰
闫毅
胡万华
范少地
机构
广东
省
湛江市
中心医院
骨科
解放军第四五一
医院
骨科
出处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01年第3期156-157,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双髂骨瓣转位移植在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疾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自1998年5月~1999年2月对应用双蒂髂骨瓣移位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28侧32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根据王岩等制定的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0例,良14例,可2例,差2例。结论:双蒂髂骨瓣转位移植可改善股骨头的血运,促进坏死区的修复与重建.具有可靠的疗效。
关键词
双蒂髂骨瓣转位移植术
治疗
股骨头坏死
手术
临床资料
Keywords
Femoral head
Aseptic necrosis
Iliac bone graft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隐血管蒂骨(皮)瓣在儿童足踝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陈日景
钟桂午
周凤金
闫毅
胡万华
何尚宽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张小东
钟桂午
汪伟
陈日景
高质钢
范少地
《解剖与临床》
200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
黄丽容
梁丽萍
韩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第一穿动脉血管蒂骨瓣在股骨上段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钟桂午
张发惠
刘经南
陈日景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00
1
原文传递
5
双蒂髂骨瓣转位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陈日景
周风金
钟桂午
于杰
闫毅
胡万华
范少地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0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