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剖宫产率变化趋势:一项36592例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龙大坚纪 艳洁 杨茗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4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剖宫产率变化趋势。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369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008-2017年剖宫产率的变化情况及母体、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可以有效降低...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剖宫产率变化趋势。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369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008-2017年剖宫产率的变化情况及母体、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率;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母体并发症与新生儿并发症均存在明显差异,剖宫产的母体状况较差,新生儿状况优于阴道分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剖宫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应加强孕产期监护和产程观察,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转变产时服务,为自然分娩创造有利条件,降低剖宫产率,特别是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尤为重要,而VBAC可能是降低剖宫产率的一个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剖宫产率 变化趋势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马来酸麦角新碱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池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11期125-127,共3页
目的比较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马来酸麦角新碱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收治的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高危产妇160例,按照入院单双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 目的比较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马来酸麦角新碱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收治的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高危产妇160例,按照入院单双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红细胞下降值、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χ^(2)=7.827,P=0.005);观察组患者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红细胞下降值均少于对照组(P <0.01);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1,P=0.230)。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较好,对产妇自身影响较小,可有效减少出血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高危产妇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马来酸麦角新碱
下载PDF
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杏婵 何雅婷 赵愚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6期71-73,共3页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1月在本院进行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筛查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予以患者行HPV与液基薄层细胞(TCT)检查,再转诊阴道镜,并行宫颈...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1月在本院进行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筛查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予以患者行HPV与液基薄层细胞(TCT)检查,再转诊阴道镜,并行宫颈活检术,随后根据活检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健康组)、观察组A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与观察组B组(宫颈癌患者)。结果120例患者经筛查,其中,健康43例,宫颈癌前病变52例,宫颈癌25例。回顾患者的检查资料,观察A组(51.92%)与观察B组(88.00%)的HPV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0.93%),且观察B组的阳性检出率也高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8例高危型HPV感染阳性患者中,HPV16共29例,HPV18共10例,HPV33共7例,HPV52共7例,HPV58共4例,其他共1例。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会增加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发生风险,尤其是HPV16型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 高危型HPV感染 阳性检出率 筛查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护理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钟春媚 柏智 +3 位作者 纪艳洁 乔洁 王明喜 罗合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护理。方法选择广东省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产科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所选择的分娩方式进行分组,将选择阴道分娩的...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护理。方法选择广东省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产科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所选择的分娩方式进行分组,将选择阴道分娩的孕妇纳入参照组(55例),将选择剖宫产术辅助分娩的孕妇纳入研究组(45例)。比较两组的妊娠信息,分析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的临床护理对策。结果两组剖宫产与再次妊娠间隔时间、月收入、产前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分娩史、宫口扩张<5 cm、恐惧疼痛、文化程度低发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危险因素是阴道分娩史、宫口扩张<5 cm、恐惧疼痛及文化程度低。结论宫口扩张<5 cm、恐惧疼痛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其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降低孕妇剖宫产术的选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再次妊娠孕妇 宫缩疼痛 高危妊娠
下载PDF
瘢痕子宫开展规范化管理模式对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柏智 乔洁 +3 位作者 杨茗 陈敏红 龙大坚 纪艳洁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5期71-73,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瘢痕子宫开展规范化管理模式对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100例瘢痕子宫拟行阴道分娩产妇,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阴道... 目的分析探讨瘢痕子宫开展规范化管理模式对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100例瘢痕子宫拟行阴道分娩产妇,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阴道试产率、阴道分娩成功率以及中转剖宫产率、子宫破裂率,同时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试验组的阴道试产率、阴道分娩成功率分别为96.00%、82.00%高于对照组的82.00%、6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中转剖宫产率、子宫破裂率分别为10.00%、4.00%低于对照组的30.00%、1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产程时间(15.11±1.48)h短于对照组的(18.12±1.35)h,产时出血量(256.41±15.29)ml少于对照组的(488.76±20.31)ml,新生儿Apgar评分(9.41±1.37)分高于对照组的(8.18±1.1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拟行阴道分娩产妇开展规范化管理,不仅能有效提高产妇阴道自然分娩率,降低中转剖腹产及子宫破裂率,还能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时出血量,改善母婴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阴道分娩 规范化管理 剖宫产 分娩结局
下载PDF
助产士早期全程连续性分娩对瘢痕子宫妊娠阴道分娩产妇分娩方式与并发症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渊 柏智 +3 位作者 纪艳洁 乔洁 王明喜 罗合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4期130-132,207,共4页
目的分析助产士早期全程连续性分娩对瘢痕子宫妊娠阴道分娩产妇分娩方式与并发症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70例瘢痕子宫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全部产妇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分析助产士早期全程连续性分娩对瘢痕子宫妊娠阴道分娩产妇分娩方式与并发症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70例瘢痕子宫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全部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助产护理模式,研究组采取助产士早期全程连续性分娩护理模式。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的分娩情况、分娩方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长、产后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0.02±3.22)h、(150.67±13.70)mL、(3.54±1.35)d,对照组为(14.32±3.52)h、(297.63±14.36)mL、(5.09±1.18)d,研究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长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剖宫产和阴道分娩的比例分别为14.29%、85.71%,对照组为37.14%、62.86%,研究组中阴道分娩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1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早期全程连续性分娩护理模式对瘢痕子宫妊娠产妇有改善分娩情况的效果,能提高产妇的引导分娩成功率和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全程连续性分娩护理 瘢痕子宫 助产士 阴道分娩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规范化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柏智 乔洁 +3 位作者 杨茗 陈敏红 龙大坚 纪艳洁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9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规范化管理模式。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2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孕妇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管理模式,分别比较...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规范化管理模式。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2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孕妇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管理模式,分别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及满意度。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转生新生儿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后管理方法、管理效果、管理形式、管理内容及服务态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规范化管理可以明显改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 阴道分娩 规范化管理 剖宫产率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可行性与安全性 临床研究
8
作者 龙大坚 纪艳洁 杨茗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4期30-32,36,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6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孕妇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62例阴道分娩(无剖宫产史)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阴道试产成功率与失败...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6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孕妇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62例阴道分娩(无剖宫产史)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阴道试产成功率与失败率、分娩状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阴道试产成功率为88.71%低于对照组96.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17,P>0.05);对照组阴道助产发生率为9.68%高于研究组8.06%,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8.06%低于研究组1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0、0.369,P>0.05);对照组Apgar评分为8~10分的发生率为93.55%高于研究组90.32%,4~7分和0~3分的发生率分别为4.84%、1.61%,均低于研究组的6.45%、3.2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5、0.000、2.325,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母体并发症发生率低,成功率高,且未对新生儿Apgar评分产生影响,该分娩方式安全可行。但分娩前应详细评估阴道分娩指征,且对整个产程积极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可行性 安全性 并发症 APGAR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