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板下棘的影像学表现(附110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梁俊生 谭晓明 +3 位作者 李兆勇 蔡越飞 钟胜 路婧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8期1384-1387,共4页
目的观察椎板下棘CT、MRI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为椎板下棘的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脊椎64层MSCT扫描发现有椎板下棘的110例患者进行了CT冠状位三维重建,并测量其长度,其中51例进行了MRI扫描,观察椎板下棘的部位、形态及其与椎管... 目的观察椎板下棘CT、MRI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为椎板下棘的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脊椎64层MSCT扫描发现有椎板下棘的110例患者进行了CT冠状位三维重建,并测量其长度,其中51例进行了MRI扫描,观察椎板下棘的部位、形态及其与椎管、椎间管毗邻关系的影像学表现。结果椎板下棘出现于T2~L5,出现率较高段在T11、T12及L1、L5,达76.9%。侧别、性别及相邻节段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长度最大均值区间男性为T11、T12,女性为T11、T12和L5,最大均值均位于T12,分别为(4.67±1.2)mm和(5.02±2.11)mm。椎板下棘位置固定,形态特征鲜明,胸段及大部分上腰段的椎板下棘多为长条状,相对窄基底,位于黄韧带的外侧缘,尖端指向下方,一般只对硬膜囊形成压迫,压迫程度相对较重,对椎间管压迫较少。而下腰段的椎板下棘多为相对宽基底的锥状,尖端指向前外下方,常常超过黄韧带的范围,对硬膜囊和椎间管均可形成压迫,且对椎间管压迫相对明显。结论脊椎64层MSCT矢状位重建及冠状位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椎板下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其与椎管、椎间管的毗邻关系,脊椎MRI扫描则能直观显示椎板下棘对硬膜囊的压迫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下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椎间管 硬膜囊
下载PDF
基底节区Ⅲ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MR诊断 被引量:4
2
作者 朱刚明 谭琦瑄 +2 位作者 李扬彬 邹玉林 吴绍腾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0-464,共5页
目的分析基底节区Ⅲ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MR I表现,探讨MR I的诊断优势及价值,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基底节区Ⅲ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MR I平扫及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扩散加权成像(DW I)表现,... 目的分析基底节区Ⅲ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MR I表现,探讨MR I的诊断优势及价值,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基底节区Ⅲ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MR I平扫及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扩散加权成像(DW I)表现,比较其中12例CT、9例MR随访及对照组表现。结果 34例中,28例单发,共44个病灶,其中前联合24个,豆状核8个,外囊4个,丘脑4个,内囊2个,苍白球2个;直径均>3 mm,边界清楚,3例呈簇状聚集,其余孤立分布;病灶均呈长T1、长T2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35个病灶呈完全低信号,9个边缘呈环状高信号;7例DW I无异常;4例合并脑萎缩;9例MRA提示动脉硬化;12例CT均表现为囊状水样低密度,体积小于MR I测量值;9例随访无明显变化,对照组信号无差异。结论 MR I对基底节区Ⅲ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 血管周围间隙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