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节段后路腰椎融合术前静注氨甲环酸的作用与风险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闫学茂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5年第7期810-812,共3页
目的观察两节段及以上后路椎体融合术中静注氨甲环酸对失血量控制的作用及其对其它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按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80例两节段及以上后路椎体融合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切皮之前15 min静脉滴注15 mg/kg氨甲环酸,B组不静注氨... 目的观察两节段及以上后路椎体融合术中静注氨甲环酸对失血量控制的作用及其对其它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按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80例两节段及以上后路椎体融合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切皮之前15 min静脉滴注15 mg/kg氨甲环酸,B组不静注氨甲环酸。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失血量及并发症被统计比较。结果因需要其它治疗、失访等其它原因12例被排除,其余68例病人中A组35例,B组33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前血液学、术中失血量、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后失血量和总血量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两节段及以上后路椎体融合术中注射15 mg/kg氨甲环酸有效减少术后失血,但同时也没有增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死亡等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腰椎退变 内固定 出血
下载PDF
头钉位置在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作用
2
作者 闫学茂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5年第8期995-997,共3页
目的总结并分析头钉位置在髓内钉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作用,并提出较为合理的头钉位置。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自2006年7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52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以髓内钉治疗;以尖顶距为参考,对于尖顶距≤25 mm的分... 目的总结并分析头钉位置在髓内钉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作用,并提出较为合理的头钉位置。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自2006年7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52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以髓内钉治疗;以尖顶距为参考,对于尖顶距≤25 mm的分为A1组(113例),>25 mm的B1组(39例);同时以螺钉位置为参考,螺钉位于股骨头中央的A2组(96例),偏离股骨头中央3 mm以上的B2组(56例);螺钉位于股骨头中央同时尖顶距≤25 mm为C组(78例)。通过术后骨折相关并发症(头切割、股骨干内移、髋内翻、螺钉断裂、退钉)发生率、髋短缩发生率、术后Harris评分、SF-36评分来综合分析螺钉位置对于治疗预后的影响。结果术后骨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A1组(3.5%,4/113)优于A2组(23.1%,9/39),P<0.05;B1组(3.1%,3/96)小于B2组(17.9%,10/56),P<0.05;C组最低(0/78)。髋短缩发生率:A1组(23.9%,27/113)优于A2组(33.3%,11/39),P<0.05;B1组(20.8%,20/96)小于B2组(29.3%,19/56),P<0.05;C组最低(14.1%,11/78)。术后Harris评分,A1组(85.3±3.7分)优于A2组(77.6±4.2分),P<0.05;B1组(86.3±2.3分)小于B2组(80.6±4.3),P<0.05;C组(86.8±1.9分)与A1、B1组无显著差异,P>0.05;SF-36评分:A1、A2、C组间无显著差异,优于A2、B2组,P<0.05。结论不稳定转子间骨折手术相关并发症预后与螺钉位置密切相关,目前还不能区别尖顶距或螺钉位置更重要,术中需要将头钉在正侧位均位于股骨头中央同时满足尖顶距<25 mm能够有效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不稳定 髓内钉 尖顶距 头钉位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