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汤日祥 叶庆邦 何敏锋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合甲泼尼龙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联合EPO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肾功... 目的分析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合甲泼尼龙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联合EPO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肾功能指标、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U-NAG)、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等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血尿、蛋白尿、少尿期、多年期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间质性肾炎应用EPO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症状和肾功能均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甲泼尼龙 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
下载PDF
骨化三醇冲击疗法联合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叶庆邦 卓华钦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探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联合骨化三醇冲击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治疗作用。方法 80例MHD合并SHPT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并以随机原则分为三组。A组(26例)行骨化三醇冲击疗法+常规高通量透析治疗;... 目的探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联合骨化三醇冲击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治疗作用。方法 80例MHD合并SHPT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并以随机原则分为三组。A组(26例)行骨化三醇冲击疗法+常规高通量透析治疗;B组(27例)在A组基础上加血液透析滤过治疗;C组(27例)在A组基础上加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时间段三组患者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血Ca、P、i PTH及AKP水平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月,B、C组的血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3、6个月,三组的血P、i PTH及AK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血C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B、C组变化更显著(P<0.05);但B、C组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或血液灌流能增强MHD合并SHPT患者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效果,并促进Ca、P代谢,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骨化三醇冲击疗法 血液净化
下载PDF
静脉注射维生素C对透析后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3
作者 李敏芝 熊燕移 +1 位作者 张莞灵 卓华钦 《安徽医学》 2015年第8期976-978,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维生素C对透析后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接受透析治疗的肾性贫血患者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皮下注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蔗糖铁静脉滴注,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维...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维生素C对透析后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接受透析治疗的肾性贫血患者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皮下注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蔗糖铁静脉滴注,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静脉推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红细胞指标、铁代谢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时段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数量(RBC)和未溶解红细胞比例(RB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时段的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时静脉推注维生素C可以有效改善肾性贫血患者的贫血症状和铁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透析 铁代谢 维生素C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_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敏芝 熊燕移 +2 位作者 史伟文 张莞灵 卓华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2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腹膜透析中的抗腹膜纤维化作用。方法选择40只雄性SD大鼠,编号后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 L/d+与药物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稀释的二甲亚砜)、模型组(腹腔注射4.25%的腹透液10 m L/d+与药物等...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腹膜透析中的抗腹膜纤维化作用。方法选择40只雄性SD大鼠,编号后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 L/d+与药物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稀释的二甲亚砜)、模型组(腹腔注射4.25%的腹透液10 m L/d+与药物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稀释的二甲亚砜)、实验1组(腹腔注射4.25%的腹透液10 m L/d+ATRA 2 mg/kg)、实验2组(腹腔注射4.25%的腹透液10 m L/d+ATRA 5 mg/kg),每组各10只;四组大鼠正常喂养4周后检测腹膜功能,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腹膜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第4周,模型组和实验1组的腹膜功能指标超滤量、透析液尿素浓度/血浆尿素浓度、初始腹透液葡萄糖浓度/透出液葡萄糖浓度测定值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实验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实验1组、实验2组的脏层腹膜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均发生显著的变化(P<0.05),实验1组、实验2组较模型组的表达水平更低(P<0.05)。模型组、实验1组、实验2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实验1组、实验2组的HGF、BMP-7、IL-6、VEGF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ATRA在腹膜透析中可以通过调节TGF-β_1、CTGF、α-SMA等细胞因子的表达达到抗腹膜纤维化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腹膜透析 抗腹膜纤维化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阿卡波糖与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蔡茵瑜 叶庆邦 史伟文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与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与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结果用药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血清白介素-1(IL-1)、白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或P<0.01),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h INS)水平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阿卡波糖,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更为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型2型糖尿病 餐后高血糖 阿卡波糖 瑞格列奈 二甲双胍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预防高血脂症性胰腺炎复发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李见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4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高血脂症性胰腺炎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高血脂症性胰腺炎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护理干预,观察两...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高血脂症性胰腺炎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高血脂症性胰腺炎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治疗依从性、甘油三酯、复发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甘油三酯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血脂症性胰腺炎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降低患者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脂症性胰腺炎 护理干预 复发 预防效果
下载PDF
骨化三醇胶丸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荣光 卓华钦 +2 位作者 叶庆邦 宁海欢 蔡茵瑜 《临床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114-115,共2页
目的研究骨化三醇胶丸联合替米沙坦片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30例给予替米沙坦治疗,乙组30例用替米沙坦+骨化三醇胶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临床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治疗3... 目的研究骨化三醇胶丸联合替米沙坦片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30例给予替米沙坦治疗,乙组30例用替米沙坦+骨化三醇胶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临床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尿蛋白量、C反应蛋白、尿蛋白排泄率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血肌酐高于甲组,其余各项指标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总改善率(86.7%)高于甲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骨化三醇胶丸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延缓肾损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三醇胶丸 替米沙坦片 早期糖尿病肾病
原文传递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胸腔积液78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李敏芝 熊燕移 +1 位作者 张莞灵 卓华钦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5期701-702,共2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78例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血液透析频率,并...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78例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血液透析频率,并根据胸腔穿刺液的性质进行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胸腔积液原因,包括水钠潴留、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情,增加其透析频率,可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血液透析 尿毒症
下载PDF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蔡茵瑜 叶庆邦 史伟文 《临床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C肽、餐后2 h C肽、餐后2 h血糖(2h PG)、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及总胆固醇(AG)、三酰甘油(T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抵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可显著改善其血糖、胰岛素功能指标,对于血脂调节也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 胰岛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