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科抢救护理配合流程的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高雪伟 王妙珍 林伟茹 《甘肃中医》 2009年第5期55-56,共2页
目的:提高护士抢救应急能力,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效率。方法:制定出规范化的抢救护理配合程序和流程,分组强化培训、实施。结果:护士的抢救应急能力及抢救工作效率都明显提高。结论:规范化的抢救护理配合程序和流程使抢救工作更... 目的:提高护士抢救应急能力,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效率。方法:制定出规范化的抢救护理配合程序和流程,分组强化培训、实施。结果:护士的抢救应急能力及抢救工作效率都明显提高。结论:规范化的抢救护理配合程序和流程使抢救工作更加急而有序、行之有效,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 护理流程 急救医疗服务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优质服务在提高急诊病人满意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梁巧萍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5年第4期319-319,共1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优质服务举措,提高急诊病人满意度。方法:运用人性化情感关怀的需要理论,根据问卷调查分析我院急诊室留观、输液病人增多的工作性质特点及护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果: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实行自身培养...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优质服务举措,提高急诊病人满意度。方法:运用人性化情感关怀的需要理论,根据问卷调查分析我院急诊室留观、输液病人增多的工作性质特点及护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果: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实行自身培养良好的职业服务心态、逐步建立和完善细节方面的优质服务系列措施和创造美好内环境等方法的应用。结论:重视人性化护理优质服务,可有效开发与提升护理服务空间与质量,使病人满意度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 护理 优质服务 病人满意度
下载PDF
QC小组干预缩短输液患者等候时间 被引量:20
3
作者 高雪伟 刘罗薇 +1 位作者 钟翠芳 林静宜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3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QC)小组干预对缩短输液患者等候时间的效果。方法采用QC小组干预程序,即选择课题、现状调查、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效果评价及制定巩固措施等,对输液中心操作流程进行干预。结果干预后输液患者在忙时...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QC)小组干预对缩短输液患者等候时间的效果。方法采用QC小组干预程序,即选择课题、现状调查、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效果评价及制定巩固措施等,对输液中心操作流程进行干预。结果干预后输液患者在忙时、闲时等候时间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患者对输液等候时间的满意度由87.10%提高到93.75%,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QC小组干预改进了输液中心操作流程,缩短了输液患者等候时间,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小组 输液中心 流程管理 输液等候时间
下载PDF
吴茱萸热敷治疗急性腹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林伟茹 郑芳 高雪伟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24期4933-4933,共1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热敷治疗急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腹痛患者7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试验组采用吴茱萸热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山莨菪碱静脉滴注。观察用药后30 min、1 h、4 h疗效。结果:治疗30 min后,对... 目的:探讨吴茱萸热敷治疗急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腹痛患者7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试验组采用吴茱萸热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山莨菪碱静脉滴注。观察用药后30 min、1 h、4 h疗效。结果:治疗30 min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1.4%)高于治疗组(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h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7.1%)与对照组(68.5%)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h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2.8%)高于对照组(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吴茱萸热敷腹部可以有效地缓解急性腹痛,疗效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腹痛 吴茱萸 中药外敷
下载PDF
早期冷疗联合定痛膏热敷治疗软组织闭合性损伤120例护理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郑芳 林伟茹 潘兰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19期169-169,共1页
软组织损伤是指包绕在人体骨骼周围的软组织因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劳损及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损伤[1].急性软组织闭合性损伤是临床常见病,如处理不当,会导致患处组织修复、治愈延期,甚至发展为陈旧性损伤.急性软组织损伤在临床中属发病率... 软组织损伤是指包绕在人体骨骼周围的软组织因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劳损及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损伤[1].急性软组织闭合性损伤是临床常见病,如处理不当,会导致患处组织修复、治愈延期,甚至发展为陈旧性损伤.急性软组织损伤在临床中属发病率较高的病种之一,中医学称之为"伤筋",根据中医"四诊、八纲"的理论,软组织损伤的早期属实症,其病机为经脉受伤、气血受损、血离经脉、瘀积不散口[2].所以早期治疗应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临床上软组织损伤后多使用传统的跌打药酒擦敷,实践中笔者发现传统的跌打药酒外用效果欠佳,为此我院采用早期冷疗联合定痛膏热敷治疗软组织闭合性损伤,并经精心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痛膏 热敷 软组织损伤 护理观察
下载PDF
胃肠舒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8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周红 钟灵 钟毅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2-354,共3页
目的:观察胃肠舒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DGP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胃肠舒和贝络纳口服,原来的控制血糖方案不变,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胃窦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 目的:观察胃肠舒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DGP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胃肠舒和贝络纳口服,原来的控制血糖方案不变,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胃窦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波(MMC)及胃电图(EGG)等变化。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肠舒组的显效率为62.50%,总有效率为91.67%;贝络纳组分别为60.42%和89.58%。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C明显改善,相持续时间、相持续时间和收缩波幅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EGG主频率比增加、主功率比增强,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胃肠舒组还可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结论:胃肠舒能明显改善DGP患者的临床症状、MMC及胃电活动,同时又能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是治疗DGP的有效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中医药疗法 胃肌轻瘫/中医药疗法 @胃肠舒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周红 王沁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ITP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7例,口服强的松片治疗;治疗组6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按血热妄行、气不摄血和脾肾阳虚型辨证施治。60天为1疗程。主要观...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ITP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7例,口服强的松片治疗;治疗组6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按血热妄行、气不摄血和脾肾阳虚型辨证施治。60天为1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止血时间、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8.25%、85.71%,对照组分别为41.17%、64.7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止血时间及血小板恢复正常值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血小板上升峰值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TP疗效显著,具有止血快,血小板上升迅速、峰值高,维持正常时间长,副作用少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中西医结合疗法 辨证分型 儿童
下载PDF
梁冰治疗血液病经验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红 刘琨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9-340,360,共3页
关键词 血液病/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梁冰
下载PDF
护士在循证护理中的角色及要求 被引量:5
9
作者 章志霞 高雪伟 +1 位作者 梁巧萍 林玉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8期955-956,共2页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护士
下载PDF
三例成人斯蒂尔病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向东 丁晓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8期1331-1332,共2页
关键词 成人斯蒂尔病 长期发热 误诊分析 临床 主要症状 变应性亚败血症 Wissler-Fanconi综合征 文献 中国 外文
下载PDF
大承气汤胃管注入治疗急性药物中毒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育文 杜宏进 +4 位作者 王严冬 张景铭 伍晓敏 唐佳微 范艳隆 《新中医》 CAS 2014年第4期80-81,共2页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胃管注入治疗急性药物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胃管注入。观察首次排便、患者意识状态转清醒和急诊留...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胃管注入治疗急性药物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胃管注入。观察首次排便、患者意识状态转清醒和急诊留观等情况。结果:2组首次排便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意识状态转清醒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急诊留观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胃管注入应用于急性药物中毒,能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毒物排泄和患者苏醒,缩短急诊留观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药物中毒 大承气汤 通腑泄浊
下载PDF
川乌、草乌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育文 《新中医》 CAS 2014年第3期231-232,共2页
草乌、川乌属于乌头碱类植物,是含多种生物碱的有毒中药。乌头碱能通过消化道或破损皮肤吸收,主经肾脏及唾液排出,因吸收快,故中毒极为迅速,可于数分钟内出现中毒症状。临床上常有因对乌头碱类中药的炮制及煎煮方法不当而引起中毒... 草乌、川乌属于乌头碱类植物,是含多种生物碱的有毒中药。乌头碱能通过消化道或破损皮肤吸收,主经肾脏及唾液排出,因吸收快,故中毒极为迅速,可于数分钟内出现中毒症状。临床上常有因对乌头碱类中药的炮制及煎煮方法不当而引起中毒者。笔者在急诊临床工作中曾经成功抢救川乌、草乌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1例,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草乌 川乌 药物中毒 医案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流行初期120救护车的感染管理
13
作者 郑芳 林伟茹 钟文慧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0年第11期92-93,共2页
总结了甲流流行初期120救护车的感染管理经验。主要包括:重视救护车管理;车内设备符合预防交叉感染要求;加强转运流程的培训:按照《珠海120甲型H1N1发热患者转运流程》转运病人;落实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执行《珠海120急救车消洗流程》;加... 总结了甲流流行初期120救护车的感染管理经验。主要包括:重视救护车管理;车内设备符合预防交叉感染要求;加强转运流程的培训:按照《珠海120甲型H1N1发热患者转运流程》转运病人;落实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执行《珠海120急救车消洗流程》;加强救护车感染的监测。通过严格管理,认真执行,有效地预防了由救护车引发的交叉感染。认为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初期,加强120救护车转运管理,能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通过救护车进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流行初期 救护车 交叉感染 预防 管理
下载PDF
从SARS看救护车感染管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芳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4年第5期16-17,共2页
目的:通过对救护车进行感染的管理,达到有效切断SARS的传播途径,防止由救护车引起的交叉感染。方法:对救护车进行一系列预防交叉感染的管理:①健全救护车管理制度。②救护车内设置符合预防交叉感染和卫生学的要求。③增强随车人员... 目的:通过对救护车进行感染的管理,达到有效切断SARS的传播途径,防止由救护车引起的交叉感染。方法:对救护车进行一系列预防交叉感染的管理:①健全救护车管理制度。②救护车内设置符合预防交叉感染和卫生学的要求。③增强随车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培训。④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保证消毒隔离措施实施。⑤加强交叉感染监测。及时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播。⑥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务合理利用时间,减少延误出车的出车与防护着装流程图。结果:我院医护人员严格执行预防救护车感染的管理措施,没有随车医护人员被SARS感染。结论:加强救护车感染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由救护车引起的交叉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救护车 管理 交叉感染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下载PDF
门诊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对输液流程的影响
15
作者 林伟茹 高雪伟 郑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19期2923-2925,共3页
目的探讨门诊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对就诊输液流程的影响,提升门诊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建立门诊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建立电子诊疗卡、实行门诊电子病历、门诊电子处方及全程计算机传输处方流程。随机选取100例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探讨门诊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对就诊输液流程的影响,提升门诊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建立门诊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建立电子诊疗卡、实行门诊电子病历、门诊电子处方及全程计算机传输处方流程。随机选取100例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输液轮侯时间及满意度。结果推行门诊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后,门诊患者输液平均轮候时间为(6.82±2.88)分钟、患者满意度为96.0%,与实行前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门诊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缩短门诊患者输液轮侯时间,提升门诊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信息系统 输液流程
下载PDF
介绍一种便捷式冷、热水袋
16
作者 梁巧萍 齐国芬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1X期257-257,共1页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冷、热疗法的应用十分普遍,尤以冷、热水袋的使用最为常见。它通过在人体局部或全身施加冷和热的刺激,改变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的目的。因此,为了随时能给患者提供使用,更好地促进护理工作的开展,我们...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冷、热疗法的应用十分普遍,尤以冷、热水袋的使用最为常见。它通过在人体局部或全身施加冷和热的刺激,改变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的目的。因此,为了随时能给患者提供使用,更好地促进护理工作的开展,我们制作了一种简单轻便的冷、热水袋,经临床使用,十分方便,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袋 临床护理工作 新陈代谢 体液循环 临床使用 热疗法
下载PDF
环境因素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17
作者 郑芳 林伟茹 《按摩与导引》 2008年第12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环境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使用小儿静脉穿刺专用房间和普通病房进行穿刺作对比,观察穿刺的成功率。结果:专用操作间进行穿刺的成功率明显优于普通病房。结论:改良后的专用操作间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一... 目的:探讨环境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使用小儿静脉穿刺专用房间和普通病房进行穿刺作对比,观察穿刺的成功率。结果:专用操作间进行穿刺的成功率明显优于普通病房。结论:改良后的专用操作间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有明显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静脉 小儿 穿刺 成功率 环境
下载PDF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宏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热毒宁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拉氧头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 目的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热毒宁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拉氧头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咽喉充血、咳嗽、流涕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可更快的改善临床症状,总体疗效更高,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热毒宁 拉氧头孢注射液
下载PDF
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应急管理
19
作者 伍晓敏 《医师在线》 2016年第7期30-31,共2页
登革热、禽流感、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埃博拉病毒感染……面对众多的传染病危机,世界卫生组织曾多次向全球发出警告:我们正处在一场传染性疾病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逃避这场危机,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对此高... 登革热、禽流感、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埃博拉病毒感染……面对众多的传染病危机,世界卫生组织曾多次向全球发出警告:我们正处在一场传染性疾病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逃避这场危机,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对此高枕无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传染病 应急管理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埃博拉病毒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 登革热 禽流感 传染性
下载PDF
现场紧急救援,准确分类为首要
20
作者 伍晓敏 《医师在线》 2016年第8期29-30,共2页
现场急救是指在事发现场对伤员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护,是立足干现场的抢救。事故发生后的几分钟、十几分钟,是抢救危重伤员最重要的时刻,大宗病例统计分析发现,如果伤员能在l小时内得到有效的救治,大多数能避免死亡、残疾或严... 现场急救是指在事发现场对伤员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护,是立足干现场的抢救。事故发生后的几分钟、十几分钟,是抢救危重伤员最重要的时刻,大宗病例统计分析发现,如果伤员能在l小时内得到有效的救治,大多数能避免死亡、残疾或严重并发症,因此有学者提出了著名的“黄金1小时”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救援 分类 危重伤员 病例统计分析 严重并发症 现场急救 抢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