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i指数联合心电图、颈动脉超声与冠心病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光德 刘培中 +1 位作者 李深福 陈益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6期1353-1355,共3页
目的探讨Tei指数联合心电图、颈动脉超声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随机的方式选择120例拟行冠脉造影的疑诊冠心病患者,观察超声心动图Tei指数、心电图、颈动脉超声的变化,与冠脉造影对照,分析三种指标的联合模式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 目的探讨Tei指数联合心电图、颈动脉超声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随机的方式选择120例拟行冠脉造影的疑诊冠心病患者,观察超声心动图Tei指数、心电图、颈动脉超声的变化,与冠脉造影对照,分析三种指标的联合模式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颈动脉内膜增厚敏感度87.0%,特异度75%,阳性预测值92.0%,阴性预测值63.7%;颈动脉斑块形成敏感度82.6%,特异度52.9%,阳性预测值81.6%,阴性预测值54.5%;心电图异常敏感度87.5%,特异度50%,阳性预测值72.4%,阴性预测值72.7%;冠脉造影阴性和阳性患者的Te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ei指数联合心电图异常、颈动脉内膜增厚、颈动脉斑块敏感度95.7%,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ei指数、心电图、颈动脉超声对冠心病的早期无创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其中敏感度、阳性预测值较高,特异度、阴性预测值略低,三者联合对于冠心病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达到100%,可以初步预测冠心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TEI指数 心电图 颈动脉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超声联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诊断早期糖尿病正中神经损伤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华 胡怡 刘光德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12期941-94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诊断早期糖尿病正中神经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早期糖尿病患者,根据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30例(DPN组)和糖尿病非周围神经病变组34例(非...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诊断早期糖尿病正中神经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早期糖尿病患者,根据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30例(DPN组)和糖尿病非周围神经病变组34例(非DPN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32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正中神经的超声特征,以及FBG、HbA1c水平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FBG、HbA1c水平单独及联合应用对正中神经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 DPN组、非DPN组、对照组正中神经长径、短径、横截面积(CS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显示,DPN组正中神经长径、短径、CSA均高于非DPN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正中神经血流情况、内部结构及回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显示,DPN组与非DPN组、DPN组与对照组正中神经血流情况、内部结构及回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PN组、非DPN组、对照组FB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显示,DPN组FBG、HbA1c水平均高于非DPN组和对照组,对照组FBG、HbA1c水平均低于非D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超声联合FBG、HbA1c水平诊断早期糖尿病患者正中神经损伤曲线下面积为0.969,均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均P<0.05)。结论超声联合FBG、HbA1c水平有助于提高对早期糖尿病正中神经损伤的诊断效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糖尿病 2型 周围神经病变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肌骨超声在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文金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21期3441-3442,共2页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在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N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1例疑似浅表型NF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于术前接受肌骨超声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并分析肌骨超声在浅表型NF诊断中的...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在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N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1例疑似浅表型NF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于术前接受肌骨超声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并分析肌骨超声在浅表型NF诊断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一致性。结果经手术结果得知,91例疑似浅表型NF患者中63例诊断为阳性,占69.23%,28例为阴性,占30.77%;肌骨超声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51%、96.83%、89.29%、95.31%、92.59%;且肌骨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70)。结论浅表型NF采用肌骨超声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并与手术结果具有极高的一致性,诊断价值较高,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浅表型NF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 肌骨超声 超声特征 诊断 价值
下载PDF
肌骨超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华 刘光德 胡怡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0期159-160,共2页
目的:评价肌骨超声用于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早期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双侧腕关节X射线和肌骨超声检查,并检查患者血清hs-CRP、ESR和RF水平... 目的:评价肌骨超声用于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早期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双侧腕关节X射线和肌骨超声检查,并检查患者血清hs-CRP、ESR和RF水平,统计X射线和肌骨超声检查对腕关节早期病变的检出率,比较不同腕关节滑膜厚度和滑膜血流信号分级患者血清hs-CRP、ESR和RF水平差异,分析腕关节滑膜厚度分级和滑膜血流信号分级与上述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肌骨超声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腕关节骨侵蚀、滑膜增生和关节积液等早期病变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射线水平(P<0.05)。不同腕关节滑膜厚度分级患者血清hs-CRP、ESR和RF水平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滑膜血流信号分级患者血清hs-CRP、ESR和RF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滑膜厚度分级与血清hs-CRP、ESR和RF水平均呈弱正相关性(r值在0.284~0.371,P<0.05),而腕关节滑膜血流信号分级与血清hs-CRP、ESR和RF水平均呈强正相关性(r值在0.682~0.775,P<0.05)。结论:肌骨超声可有效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早期病变的检出率,并且通过滑膜血流信号分级可有效监测和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腕关节早起病变 肌骨超声 X射线 临床价值
下载PDF
高频超声与MRI诊断儿童肘关节微小骨折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9
5
作者 吴琴芙 黄培楷 +1 位作者 肖梦强 李文金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2期325-328,332,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HFUS)与核磁共振成像(MRI)在儿童肘关节微小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57例疑似肘关节微小骨折患儿,均行HFUS与MRI检查,根据MRI诊断结果将患儿分为骨折组(n=26)、无骨折组(n=31),比...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HFUS)与核磁共振成像(MRI)在儿童肘关节微小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57例疑似肘关节微小骨折患儿,均行HFUS与MRI检查,根据MRI诊断结果将患儿分为骨折组(n=26)、无骨折组(n=31),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超声征象和参数,分析超声征象和参数与儿童肘关节微小骨折关系,探究超声征象和参数诊断儿童肘关节微小骨折的价值。结果 HFUS与MRI诊断儿童肘关节微小骨折的一致性为96.49%,Kappa值为0.942,95%CI:0.765~1.118(P<0.05);骨折组、无骨折组肌肉损伤或血肿、脂肪垫征阳性、关节积液、骨皮质连续性中断分布及肘前脂肪垫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损伤或血肿、脂肪垫征阳性、关节积液、骨皮质连续性中断分布及肘前脂肪垫厚度均与儿童肘关节微小骨折相关(P<0.05);脂肪垫征阳性诊断儿童肘关节微小骨折的敏感度、特异度均为100%;肌肉损伤或血肿、关节积液、骨皮质连续性中断、肘前脂肪垫厚度诊断儿童肘关节微小骨折的AUC分别为0.766、0.699、0.673、0.835。结论 HFUS诊断儿童肘关节微小骨折与MRI结果具有一致性,可直观显示脂肪垫阳性征、肌肉损伤征,为临床诊治儿童肘关节微小骨折提供有效影像学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微小骨折 高频超声 核磁共振成像 脂肪垫阳性征
下载PDF
不同病情程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超声参数和血清FSH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琴芙 黄培楷 《医师在线》 2022年第12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程度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超声参数、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VC患者98例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98例为对照组,均行超声检查其平静呼吸时精索内静脉内径(DR)、反流持续时间(TR),并抽取血...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程度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超声参数、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VC患者98例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98例为对照组,均行超声检查其平静呼吸时精索内静脉内径(DR)、反流持续时间(TR),并抽取血液样本测FSH水平;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不同病情程度、不同亚型(单纯VC、VC伴不育)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VC病情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DR、TR、F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病情程度VC患者在年龄、高血压病史、吸烟情况、DR、TR、FSH水平、不育比例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C不育患者DR、TR、血清FSH水平均高于单纯V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高血压病史、吸烟情况、DR、TR、FSH均为VC病情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超声参数(DR、TR)及血清FSH水平与精索静脉曲张病情程度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应用可从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层面为临床评价VC病情程度提供参考,有助于指导临床完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卵泡刺激素 精索静脉曲张 相关性
下载PDF
颈动脉硬化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光德 刘培中 +1 位作者 李深福 陈益彩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10期62-64,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超声表现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疑诊冠心病患者83例,行颈动脉高频彩超探查并与冠脉造影结果比较,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表现与冠心病诊断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其冠脉造影的阳性率明显大于颈动脉正...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超声表现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疑诊冠心病患者83例,行颈动脉高频彩超探查并与冠脉造影结果比较,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表现与冠心病诊断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其冠脉造影的阳性率明显大于颈动脉正常组,特别是颈动脉弥漫性粥样硬化患者的冠心病发生率较高。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弥漫性硬化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可以初步预测冠心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颈动脉硬化 冠状动脉造影 超声
下载PDF
术前MRI对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渗漏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培楷 吴琴芙 +3 位作者 刘海龙 肖梦强 黄乐生 刘天柱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12期1436-1440,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成像(MRI)对经皮椎体强化术(PVA)中骨水泥渗漏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共88个手术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均行PVA术。术前行MRI检查,术后行DR进...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成像(MRI)对经皮椎体强化术(PVA)中骨水泥渗漏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共88个手术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均行PVA术。术前行MRI检查,术后行DR进行复查。计算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临床因素[包括不同性别、不同年龄(≤70岁、>70岁)、手术方式[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椎体部位(胸椎、胸腰段、腰椎)、骨水泥注入量[(≤4 m L、>4m L)]及MRI征象(包括终板损伤、达终板骨折线、椎间盘损伤、椎体裂隙)对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MRI征象对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预测价值。结果:性别、年龄、椎体部位及骨水泥注入量对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PKP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26.67%(16/60),低于PVP的50%(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MRI检查显示椎体终板损伤、椎体裂隙、椎间盘损伤、达终板骨折线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分别为27.40%、57.89%、30.30%、54.55%,高于无上述征象椎体的14.73%、27.54%、15.22%、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合并上述任意两种MRI征象、任意3种MRI征象、任意4种MRI征象患者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分别高达43.59%、56.00%、100%。同时合并任意两种MRI征象预测骨水泥渗漏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818、0.553;同时合并任意3种MRI征象预测骨水泥渗漏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727、0.763;同时合并4种MRI征象预测骨水泥渗漏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727、1.000。结论:PKP术后的骨水泥渗漏风险低于PVP,推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采取PKP术。另外,术前可行MRI检查,通过患者MRI征象对骨水泥渗漏风险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强化术 骨水泥 渗漏风险 磁共振成像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早期慢性肾脏病肾皮质声触诊组织定量剪切波速度参考值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深福 胡华 +2 位作者 黎晋宇 马丽 刘光德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7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运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测量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的变化与早期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分期的相关性,探索早期CKD肾皮质声触诊组织定量SWV的参考值... 目的探讨运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测量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的变化与早期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分期的相关性,探索早期CKD肾皮质声触诊组织定量SWV的参考值范围。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诊断为CKD的患者180例,运用VTQ技术对CKD患者进行SWV值测量;选择无CKD的正常志愿者100例做为对照组,进行SWV值测量。按照肾脏疾病膳食改良实验(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MDRD)方法依据肌酐清除率将180例CKD患者分为5组,其中CKD 1期组61例,CKD 2期组53例,CKD 3期组56例,CKD4期组6例,CKD 5期组4例。结果 CKD组与对照组的平均SWV值分别是(2.20±0.68)m/s和(2.38±0.84)m/s,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的分期与SWV值的变化呈一定负相关趋势,但CKD各期的SWV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KD各组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后的CKD 1~2期及CKD 4~5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各分期组的肾小球滤过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TQ技术可以测量肾脏的SWV值,SWV值与CKD损害程度差异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r=-0.422,P=0.03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价中晚期肾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剪切波速度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联合斑块钙化积分对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培楷 吴琴芙 +1 位作者 刘海龙 周桂忠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297-298,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TCA)联合斑块钙化积分对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CTCA检查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与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对狭窄血管检出率的差异。在CTCA图像中采用斑...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TCA)联合斑块钙化积分对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CTCA检查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与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对狭窄血管检出率的差异。在CTCA图像中采用斑块钙化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结果 CTCA与ICA对狭窄血管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组的斑块钙化积分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CA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825,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83.7%,斑块钙化积分曲线下面积为0.803,灵敏度为80.4%,特异度为79.5%,CTCA联合斑块钙化积分曲线下面积为0.938,灵敏度为94.5%,特异度为93.7%。结论 CTCA联合斑块钙化积分可提高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准确率,具有很高敏感度及特异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 斑块钙化积分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联合斑块钙化积分对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培楷 吴琴芙 +1 位作者 刘海龙 周桂忠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1500-1501,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TCA)联合斑块钙化积分对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CTCA检查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与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对狭窄血管检出率的差异。在CTCA图像中采用斑...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TCA)联合斑块钙化积分对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CTCA检查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与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对狭窄血管检出率的差异。在CTCA图像中采用斑块钙化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结果 CTCA与ICA对狭窄血管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组的斑块钙化积分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组(P<0.05);CTCA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825,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83.7%,斑块钙化积分曲线下面积为0.803,灵敏度为80.4%,特异度为79.5%,CTCA联合斑块钙化积分曲线下面积为0.938,灵敏度为94.5%,特异度为93.7%。结论 CTCA联合斑块钙化积分可提高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准确率,具有很高敏感度及特异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 斑块钙化积分
下载PDF
640层螺旋CT检查对病理性椎体骨折患者确诊率的影响
12
作者 黄培楷 吴琴芙 +2 位作者 刘海龙 肖梦强 周桂忠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5期536-538,共3页
目的分析640层螺旋CT检查对病理性椎体骨折患者确诊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1例疑似病理性椎体骨折患者,均行X线检查、640层螺旋CT检查,统计X线、640层螺旋CT检出病理性椎体骨折情况,并以穿刺活检、手术病... 目的分析640层螺旋CT检查对病理性椎体骨折患者确诊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1例疑似病理性椎体骨折患者,均行X线检查、640层螺旋CT检查,统计X线、640层螺旋CT检出病理性椎体骨折情况,并以穿刺活检、手术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准,比较X线、640层螺旋CT诊断病理性椎体骨折灵敏度、确诊率、特异度。结果121例患者,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组织学证实病理性骨折60例,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折61例;X线检出病理性椎体骨折58例,640层螺旋CT检出病理性椎体骨折59例,640层螺旋CT检查灵敏度、确诊率、特异度分别为95.0%、95.9%、96.7%,高于X线检查80.0%、81.8%、8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0层螺旋CT检查具有覆盖范围宽、扫描速度快、安全性高等优点,诊断病理性椎体骨折能提高确诊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骨折 自发性 确诊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