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肿瘤患者中医证候与术后疲劳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宋亚民 陈振欣 +4 位作者 庞凤舜 张晓波 陈经宝 林展宏 秦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07-1212,共6页
目的对甲状腺腔镜手术后出现术后疲劳综合征的患者的中医证型及术后疲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明确证型分布及与术后疲劳之间的关系。方法结合中医理论和外科临床实际,制定《甲状腺肿瘤患者中医证候及术后疲劳调查表》,对腔镜甲状腺术后出... 目的对甲状腺腔镜手术后出现术后疲劳综合征的患者的中医证型及术后疲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明确证型分布及与术后疲劳之间的关系。方法结合中医理论和外科临床实际,制定《甲状腺肿瘤患者中医证候及术后疲劳调查表》,对腔镜甲状腺术后出现术后疲劳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201例患者中,肝郁气滞71例(35.32%),痰瘀互结78例(38.81%),气血两亏24例(11.94%),脾肾阳虚28例(13.93%)。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的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的术后疲劳症状中,出现周身疼痛或术区疼痛(54.73%)、失眠(49.25%)、气短懒言(39.30%)、神疲乏力(37.31%)和恶心呕吐(33.33%)等症状的患者频率最高。失眠、焦虑和肝郁气滞显著相关;嗜睡和脾肾阳虚显著相关(P<0.05);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和气血两亏显著相关(P<0.05);周身疼痛或术区疼痛和痰瘀互结显著相关(P<0.05)。结论腔镜甲状腺术后疲劳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及其与术后疲劳相关性的研究对临床辨证治疗及术后促进快速康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候 临床调查 甲状腺肿瘤 腔镜甲状腺手术 术后疲劳综合征
下载PDF
10%水合氯醛与2%戊巴比妥钠在建立术后疲劳综合征大鼠模型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红燕 庞凤舜 +4 位作者 陈经宝 冼敏玲 杨艳婷 胡琼 秦有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05-1808,共4页
目的比较10%水合氯醛与2%戊巴比妥钠在建立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大鼠模型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70%中段小肠切除后端端吻合法建立术后疲劳综合征大鼠模型。将SPF级健康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10%水合氯醛组(A组)、2%戊巴比妥钠组(B组)麻... 目的比较10%水合氯醛与2%戊巴比妥钠在建立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大鼠模型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70%中段小肠切除后端端吻合法建立术后疲劳综合征大鼠模型。将SPF级健康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10%水合氯醛组(A组)、2%戊巴比妥钠组(B组)麻醉,观察比较麻醉指标(麻醉死亡率、麻醉状态、麻醉时间、首剂麻醉成功率),术后疲劳综合征评测指标(术前、术后6 h、2、4、6、8 d大鼠的肛温,术后第2~7天进行水迷宫实验结果,术后1、3、5、7 d测试最大抓力结果)。结果两组大鼠的死亡率未见明显差异,与B组比较,A组麻醉诱导时间和深度麻醉时间更短(P<0.05),术后肛温恢复更快(P<0.05),最大抓力在术后第1、3、5、7天明显更大(P<0.05),在水迷宫实验中总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更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更多(P<0.05)。结论在POFS大鼠模型制备中,与2%戊巴比妥相比较,采用10%水合氯醛麻醉,麻醉诱导时间更短,深度麻醉时间适中,首剂麻醉成功率高。麻醉可能对POFS的程度有一定影响,选用10%水合氯醛作为麻醉剂,大鼠模型的POFS程度更轻,质量控制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疲劳综合征 大鼠模型 水合氯醛 戊巴比妥钠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中段小肠切除大鼠模型发生术后疲劳的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黄烈城 陈红燕 +1 位作者 庞凤舜 秦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45-1549,共5页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中段小肠切除大鼠模型发生术后疲劳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与正常组,利用L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获取大鼠血浆代谢图谱,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多变量...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中段小肠切除大鼠模型发生术后疲劳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与正常组,利用L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获取大鼠血浆代谢图谱,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筛选出区分术后疲劳大鼠与正常大鼠的重要差异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途径。结果术后疲劳大鼠与正常大鼠相比,得到差异性代谢离子5 680个,两组大鼠血浆代谢谱存在明显差异,同时色氨酸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的相互转化,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化合物代谢的影响,卟啉和叶绿素、叶酸合成、维生素B6、亚油酸代谢等代谢通路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中段小肠切除大鼠模型发生术后疲劳与色氨酸、精氨酸、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的相互转化等代谢途径变化引起的脑内5-HT合成增多、血液循环功能减弱、能量供给障碍相关。由于目前非靶向代谢物的鉴定仍有不足,具体各种代谢物定性及定量分析仍需进一步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术后疲劳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下载PDF
个体化治疗成人腹股沟疝5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蔡北源 杨丽明 +1 位作者 庞凤舜 秦有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2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个体化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46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个体化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复发5例,复发率为0.92%;术后阴囊肿胀27例;术后慢性疼痛26例,慢性疼痛率4.76%;术后恢复活动时间4.3±0.5小时,住院... 目的分析个体化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46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个体化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复发5例,复发率为0.92%;术后阴囊肿胀27例;术后慢性疼痛26例,慢性疼痛率4.76%;术后恢复活动时间4.3±0.5小时,住院时候4.1±0.7天。结论采用个体化的方案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可确保患者术后复发率低和术后并发症少,术后下床及进食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各项医疗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个体化 手术
下载PDF
预防高危胃管意外脱管的规范化管理体会
5
作者 杨丽明 《当代医学》 2014年第23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预防普外科高危胃管意外脱管(拔管)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方法,预防患者意外脱管率,回避脱管带来的风险。方法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微创外科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对高危胃管的识别、标识、固定方法、约束方法、健康宣教等规... 目的:探讨预防普外科高危胃管意外脱管(拔管)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方法,预防患者意外脱管率,回避脱管带来的风险。方法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微创外科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对高危胃管的识别、标识、固定方法、约束方法、健康宣教等规范化管理进行流程改造,采取积极预防措施。结果规范化管理后普外科住院患者高危胃管的意外脱管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规范化管理可有效预防高危胃管意外脱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胃管 意外脱管 规范化管理
下载PDF
两种不同环境中使用脑室镜手术清除脑室内血肿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沈有碧 黄涛 +2 位作者 薛道金 郑都 彭子壮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580-583,共4页
目的探讨在两种不同环境(空气环境及水环境)中使用脑室镜手术清除脑室内血肿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42例,均在脑室镜辅助下行脑室血肿清除术;其中观察组21例在空气环境中行脑室内血肿清除术... 目的探讨在两种不同环境(空气环境及水环境)中使用脑室镜手术清除脑室内血肿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42例,均在脑室镜辅助下行脑室血肿清除术;其中观察组21例在空气环境中行脑室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21例在水环境中行脑室内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手术的时间、脑室内血肿清除率、带管时间、颅内感染发生率、GCS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2±1.1)h,对照组手术时间(4±0.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脑室内血肿清除率为(63.35±11.35)%,对照组为(70.12±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感染率为4.7%,对照组为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带管时间为(4.8±0.7)d,对照组带管时间为(5.1±0.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GCS评分(11±2.3)分,对照组GCS评分(10±3.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空气环境中使用脑室镜手术清除脑室内血肿较在水环境中所需的手术时间少、术后的感染率低,但术后第1天脑室内血肿清除率比水环境中低,两者术后带管时间、术后7 d GCS评分无明显差异,各有优缺点,两种手术方式可在临床中相结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镜 高血压性脑出血 梗阻性脑积水 脑室
下载PDF
降浊升清颗粒对术后疲劳大鼠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红燕 庞凤舜 +2 位作者 陈经宝 蔡北源 秦有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7年第6期370-374,398,共6页
目的探讨降浊升清颗粒对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SPF级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8只。中药组大鼠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降浊升清颗粒(2.0 ml/100 g)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药物为0.85... 目的探讨降浊升清颗粒对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SPF级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8只。中药组大鼠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降浊升清颗粒(2.0 ml/100 g)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药物为0.85%氯化钠溶液。观察比较三组大鼠的一般情况,测定学习与记忆重现能力、体力耐力情况、评估免疫功能,监测血清营养学指标及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评估各组大鼠疲劳程度及变化。结果(1)对照组未见明显疲劳,模型组的疲劳程度明显重于中药组。(2)术前各组体质量、肛温未见明显差异;模型组、中药组和对照组比较,术后1~7 d体质量更低,术后2、4 d肛温更低,术后1、3、5 d最大抓力更小,大鼠隐藏平台潜伏期更长,目标象限穿越平台次数更少,炎症指标更高,营养水平更低,血清SOD活性更低,血清MDA质量浓度更高(均P<0.05)。(3)中药组和模型组比较,术后1~7 d体质量增加,术后2、4 d肛温上升,术后1、3、5 d最大抓力增加,大鼠隐藏平台潜伏期缩短,目标象限穿越平台次数增加,炎症指标减少,营养水平增加,血清SOD活性增加,血清MDA质量浓度减少(均P<0.05)。结论中药降浊升清颗粒有改善术后疲劳的作用,其抗术后疲劳作用机制可能为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术后营养水平,遏制术后高代谢恶性循坏状态,增加术后机体免疫力,抑制氧自由基对全身细胞及酶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综合征 慢性 中草药 模型 动物 降浊升清颗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