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NAi下调MMP-14表达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振杰 张丹丹 +3 位作者 李涛 徐宁 李曼 黄丽英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342-2345,共4页
目的探究能否通过RNA干扰(RNAi)沉默膜型基质蛋白酶-14(MMP-14)从而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成纤维滑膜细胞(RA-FLS)炎症因子的分泌。方法体外化学合成MMP-14序列特异性双链siRNA,与脂质体混合后转染RA-FLS,实验分为3组,MMP-14-siRNA组转... 目的探究能否通过RNA干扰(RNAi)沉默膜型基质蛋白酶-14(MMP-14)从而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成纤维滑膜细胞(RA-FLS)炎症因子的分泌。方法体外化学合成MMP-14序列特异性双链siRNA,与脂质体混合后转染RA-FLS,实验分为3组,MMP-14-siRNA组转染MMP-14特异性siRNA的RA-FLS,No target组转染MMP-14非特异性siRNA的RA-FLS,Control组为未经处理的RA-FLS。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相关基因转录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MP-14蛋白水平,Human IL-1βimmunoassay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炎症因子IL-1β分泌。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MMP-14-siRNA组细胞中MMP-14基因表达0.290±0.026,明显比No target组和Control组低(P<0.001),而No target组细胞的MMP-14基因表达0.984±0.016与Contro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Ai抑制MMP-14基因转录后,MMP-14-siRNA组细胞MMP-1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ontrol组和No target组。QRT-PCR结果显示MMP-14-siRNA组的炎症因子TNF、IL-1β基因转录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Control组的73%和52%,而COX-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man IL-1βimmunoassay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进一步验证了MMP-14-siRNA组细胞向胞外释放的IL-1β显著减少,约为Control组的50%,而No target组与Contro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RNA干扰技术可有效抑制RA-FLS炎症因子分泌,提示RNAi技术沉默MMP-14有可能缓解RA滑膜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MMP-14 类风湿关节炎 成纤维滑膜细胞 炎症因子
下载PDF
2014年广州登革热患者流行病学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邓勤勤 刘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21-123,共3页
目的分析2014年广州地区登革热的流行病学及实验室特征,为提出预防措施、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9~12月该院确诊的2 178例登革热患者做流行病学分析,并抽取芳村地区的200例患者统计其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登革热... 目的分析2014年广州地区登革热的流行病学及实验室特征,为提出预防措施、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9~12月该院确诊的2 178例登革热患者做流行病学分析,并抽取芳村地区的200例患者统计其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登革热疫情高峰期为9~10月,以21~〈31岁发病率最高,男女比例为1.00∶1.14。患者临床特征为发热、头痛等轻型登革热症状。实验室特征为登革热NS1抗原和(或)登革病毒核酸检测均阳性、登革热IgM抗体和(或)IgG抗体阳性、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较明显、肝功能及心肌酶标志物异常较多,肾功能、凝血及尿常规异常较少。结论对疑似病例检测登革热NS1抗原和(或)登革病毒核酸有助于登革热的早期确诊,若发病5天后则可检测登革热IgM/IgG抗体,对登革热患者进行早期中西医治疗及护理,患者的病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登革病毒 登革热NS1抗原 登革病毒核酸检测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组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肝功能关系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振杰 曹永坚 +1 位作者 岑子华 徐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3期1784-1786,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HBV-DNA)、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肝功能的相关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401例患者的HBV-DNA、HBe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对HBVDNA与HBeAg进行相关性...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HBV-DNA)、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肝功能的相关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401例患者的HBV-DNA、HBe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对HBVDNA与HBeAg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患者的HBV-DNA、HBeAg水平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ALT、AST水平差异。结果 (1)HBV-DNA与HBeAg的阳性率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r=0.671(P<0.01);(2)HBV-DNA载量达105 copies/mL时,血清ALT、AST较HBV-DNA阴性组及低载量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HBV-DNA载量相当时,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ALT、AS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HBeAg与HBV-DNA具有相关性;(2)HBV-DNA载量较高的患者容易出现肝功能异常;(3)HBeAg的存在情况与肝功能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下载PDF
醛固酮肾素定量比值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子安 谢清娇 +2 位作者 徐宁 谭志容 尹芳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8-11,共4页
目的 探讨醛固酮肾素定量比值(PAC/PRC以下简称AARR)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为原醛症)的价值.方法 使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32例原醛症和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立、卧位醛固酮和肾素浓度,计算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ARR),构建A... 目的 探讨醛固酮肾素定量比值(PAC/PRC以下简称AARR)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为原醛症)的价值.方法 使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32例原醛症和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立、卧位醛固酮和肾素浓度,计算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ARR),构建AARR对原醛症的ROC曲线,确定AARR筛查原醛症的最佳切点.结果 原醛症患者组立位肾素浓度为4.55 (15.67) pg/ml,卧位为2.85(5.34) pg/ml,立位醛固酮浓度为213.70 (237.38) pg/ml,卧位为207.52(137.90)pg/ml,立位AARR为61.53(182.84),卧位为100.69(254.0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组立位肾素浓度为6.80(11.90)pg/ml,卧位为4.79(8.36) pg/ml,立位醛固酮浓度为121.20(31.94)pg/ml,卧位为112.47(23.99) pg/ml,立位AARR为17.49(28.57),卧位为22.67(37.43).立位AARR筛查原醛症的ROC曲线AUC为0.802,Youden&#39;s指数提示最佳切点为54.40 pg/ml,灵敏度为0.719,特异度为0.852;卧位AARR筛查原醛症的ROC曲线AUC为0.848,最佳切点为64.18 pg/ml,灵敏度为0.750,特异度为0.818.卡方检验提示立、卧位AARR筛查原醛症的诊断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醛固酮肾素定量比值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进行筛查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且立、卧位AARR诊断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 肾素定量 醛固酮肾素定量比值
下载PDF
长期使用邦亭所致的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机制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苑林 钟伟国 +1 位作者 邓勤勤 徐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7期2401-2403,共3页
目的研究邦亭体内外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对与FIB合成相关的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实验随机选取50份健康体检者混合血浆充分混匀后,随机平均分为7组,加入不同水平稀释的邦亭注射液后置于37℃温箱孵育,每... 目的研究邦亭体内外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对与FIB合成相关的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实验随机选取50份健康体检者混合血浆充分混匀后,随机平均分为7组,加入不同水平稀释的邦亭注射液后置于37℃温箱孵育,每12h检测FIB水平;动物实验选取6周龄健康昆明小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各组按剂量腹腔注射邦亭3周后处死,分别检测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FIB和IL-6水平。结果邦亭在体外有很强的降低FIB的作用,并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邦亭长时间小剂量使用,可降低小鼠体内的FIB水平,但对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PT、凝血酶时间(TT)并无明显影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的FIB、IL-6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的APTT轻微延长,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邦亭体内外均有较强的降低FIB的作用,临床长期用药时应密切检测患者的FIB水平,邦亭体内不仅直接分解FIB,可能还影响FIB合成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其具体机制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邦亭 纤维蛋白原 白介素-6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下载PDF
Ⅰ~Ⅱ期肺癌患者术前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丹丹 钟伟国 +1 位作者 邓勤勤 徐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3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Ⅰ~Ⅱ期肺癌患者术前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Ⅰ~Ⅱ期肺癌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正常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FIB和D-D水平,比较两组血浆FIB、D-D水平及观察... 目的探讨Ⅰ~Ⅱ期肺癌患者术前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Ⅰ~Ⅱ期肺癌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正常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FIB和D-D水平,比较两组血浆FIB、D-D水平及观察组患者不同分期、病理分型血浆FIB、D-D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浆FIB(4.45±1.02)g/L、D-D(0.39±0.11)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4±0.58)g/L、(0.14±0.09)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期肺癌患者与Ⅱ期肺癌患者的血浆FIB、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鳞癌和小细胞癌患者的血浆FIB、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Ⅰ~Ⅱ期肺癌患者,早期检测其血浆FIB、D-D水平,能更好的评估患者的机体高凝状态和纤溶状态,以预测血栓的发生风险,并进行有效干预,最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Ⅱ期肺癌 早期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下载PDF
2011—2013年广州芳村地区患者标本中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涛 黄迪 +1 位作者 徐宁 罗强 《职业与健康》 CAS 2015年第10期1314-1316,共3页
目的通过了解广州芳村地区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3年来芳村医院就诊患者的支原体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 913患者例标本中检出支原体2 807例,培养阳性率... 目的通过了解广州芳村地区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3年来芳村医院就诊患者的支原体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 913患者例标本中检出支原体2 807例,培养阳性率为40.6%。2 807例阳性标本中单纯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有2 384例(84.93%),单纯人型支原体(Mh)感染的有59例(2.10%),Uu合并Mh感染的有364例(12.97%)。药敏结果显示、支原体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敏感性较高,不同感染类型的药敏结果不同。结论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应根据感染支原体的类型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泌尿生殖道感染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利用降钙素原判断细菌感染的临床符合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罗强 邓勤勤 +3 位作者 易四维 蓝锴 陈茶 徐宁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通过实验室数据和临床综合诊断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判断细菌感染中的临床符合性。方法对诊断感染的常规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和细菌培养与PCT进行判断感染的临床符合性分析,再对PCT与临床... 目的通过实验室数据和临床综合诊断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判断细菌感染中的临床符合性。方法对诊断感染的常规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和细菌培养与PCT进行判断感染的临床符合性分析,再对PCT与临床综合诊断结论进行统计学分析来判断感染和非感染,以及不同部位感染的差异。结果当PCT大于0.5 ng/ml时与常规指标的符合性大于92%,而且随着PCT的增大符合性进一步增加;PCT与常规指标之间除CRP外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全部常规指标;细菌感染与非感染组间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肿瘤合并感染情况较难判断;PCT全身感染与局部感染之间除伤口感染外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不同部位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T与临床广泛应用判断感染的常规指标具有较好的吻合性,PCT在判断细菌感染方面选各医院适用的CUTOFF值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可以替代常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细菌感染 符合性 常规指标
原文传递
脂肪乳对PT、APTT和Fib凝血结果的影响与对策
9
作者 刘振杰 李涛 +3 位作者 曹永坚 钟伟国 吴子安 徐宁 《职业与健康》 CAS 2015年第9期1182-1186,共5页
目的探讨减少脂肪乳对凝血酶原(PT)、部分凝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干扰的方法。方法制备正常新鲜混合血浆并检测PT、APTT、Fib;在正常新鲜混合血浆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脂肪乳并检测其PT、APTT和Fib,取均值计算干扰物影响度,同时... 目的探讨减少脂肪乳对凝血酶原(PT)、部分凝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干扰的方法。方法制备正常新鲜混合血浆并检测PT、APTT、Fib;在正常新鲜混合血浆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脂肪乳并检测其PT、APTT和Fib,取均值计算干扰物影响度,同时在强生干化学分析仪VITRO FS5.1上检测血浆指数,并分析血浆指数与脂肪乳干扰之间的关系。通过CS2000i自带的稀释功能,寻找最佳的稀释倍数,减少脂肪乳对Fib的干扰。结果当添加干扰物脂肪乳<4.76%体积分数时,对PT、APT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影响均<7.5%,未超过1/2 CLIA’88规定的允许误差;脂肪乳添加的体积与血浆指数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y=18.284x+4.557 9,R2=0.993 3;脂肪乳添加的体积与衍算纤维蛋白原(PT-der fibrinogen,PT-DFbg)添加前后的差值也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y=0.146 9x-0.891 4(x≥6),R2=0.961 7;标本稀释可以很好地消除脂肪乳对Fib检测结果的干扰。结论利用血浆指数,可以减少一定浓度内脂肪乳对PT、APTT和Fib的干扰,标本稀释可以很好地消除脂肪乳对Fib检测结果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 凝血酶原(PT)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纤维蛋白原(Fib) 对策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患者抗HBc-IgM与ALT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吴子安 梁卓欣 +3 位作者 徐宁 罗强 曹永坚 钟伟国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573-1575,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抗HBc-Ig M与谷丙转氨酶(ALT)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HBs Ag、HBs Ab、HBe Ag、HBe Ab、HBc Ab-Ig G及Ig M)和ALT,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HBs Ag+HBe Ag+HBc Ab、HBs Ag+HBe Ab+HBc Ab和HBs Ag+...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抗HBc-Ig M与谷丙转氨酶(ALT)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HBs Ag、HBs Ab、HBe Ag、HBe Ab、HBc Ab-Ig G及Ig M)和ALT,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HBs Ag+HBe Ag+HBc Ab、HBs Ag+HBe Ab+HBc Ab和HBs Ag+HBc Ab模式中,ALT在抗HBc-Ig M阳性与阴性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HBc-Ig M阳性患者中,ALT在HBs Ag+HBe Ag+HBc Ab、HBs Ag+HBe Ab+HBc Ab、HBs Ag+HBc Ab模式中的分布情况分别是70(68)、31(41)、48(10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HBc-Ig M阴性患者中,ALT在三种乙肝模式中分别是39(17)、24(20)、21(23)U/L,HBs Ag+HBe Ag+HBc Ab模式分别与HBs Ag+HBe Ab+HBc Ab及HBs Ag+HBc Ab模式的ALT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 Ag+HBe Ab+HBc Ab模式与HBs Ag+HBc Ab模式ALT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种乙肝模式中,抗HBc-Ig M阳性率在ALT正常与异常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Bs Ag+HBe Ag+HBc Ab、HBs Ag+HBe Ab+HBc Ab、HBs Ag+HBc Ab乙肝患者中,抗HBc-Ig M与ALT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对判断乙肝患者肝脏损伤情况以及了解病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肝核心抗体IgM 谷丙转氨酶
原文传递
肾素定量检测试剂盒性能验证
11
作者 吴子安 谭志容 +2 位作者 徐宁 曹永坚 刘卓源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5年第3期493-495,共3页
目的:对血浆肾素(RENIN)定量检测试剂盒进行相关的性能验证,判断该试剂盒是否能够满足笔者实验室的日常检验要求。方法:分析肾素定量检测试剂盒的精密度(包括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同时比较分别使用上述试剂盒和肾素活性方法检测患者标... 目的:对血浆肾素(RENIN)定量检测试剂盒进行相关的性能验证,判断该试剂盒是否能够满足笔者实验室的日常检验要求。方法:分析肾素定量检测试剂盒的精密度(包括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同时比较分别使用上述试剂盒和肾素活性方法检测患者标本所得结果的一致性情况。结果:肾素定量试剂盒的重复性及中间精密度验证实验中,检测2个水平质控品变异系数分别是2.7%、1.2%和3.1%、3.8%,肾素定量和肾素活性2种方法分别检测51份患者标本,结果一致的有41份,其中阳性5份,阴性36份,只有10份标本是肾素活性方法结果为阳性,肾素定量方法结果为阴性。10份不一致标本与36份一致的阴性标本的肾素定量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法的相关性分析显示,y=3.2613x+0.6091,R=0.919。结论:该肾素定量检测试剂盒性能验证有效,可应用于实验室日常检测需要,其结果与以往使用的肾素活性检测方法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定量 肾素活性 性能验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