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市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符丽华 罗小婉 +3 位作者 罗燕艳 孙佳星 林钰叶 米贤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7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究中山市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亚型分布状况。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中山博爱医院收治的2756例HPV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宫颈疾病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宫颈炎组(n=34)、单纯HPV感染组(n=702... 目的探究中山市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亚型分布状况。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中山博爱医院收治的2756例HPV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宫颈疾病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宫颈炎组(n=34)、单纯HPV感染组(n=702)、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n=1564)、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n=425)及宫颈癌组(n=31),分析各组的HPV亚型分布及感染状态。结果中山市HPV阳性患者的高危型HPV感染率为28.96%,以HPV16、18型为主,分别为18.98%、9.98%;感染类型以单一感染为主,占99.85%。其中,高危型HPV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宫颈癌组、HSIL组、LSIL组、单纯HPV感染组、宫颈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疾病程度的加深,HPV16型感染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HPV16型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感染类型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16、18型为中山市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妇女HPV亚型的常见高危亚型,以单一感染类型为主,双重或多重感染不增加疾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亚型 感染
下载PDF
293例宫颈细胞学ASCUS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钟守军 米贤军 +4 位作者 段立锋 杨伟洪 陈志强 黄兆华 黄永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3期127-129,192,共4页
目的分析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结果为未有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6月在我院接受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并报告为ASCUS的293例患者,同时进... 目的分析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结果为未有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6月在我院接受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并报告为ASCUS的293例患者,同时进行13种高危型HPV-DNA检测及阴道镜评估与镜下活检。结果在293例ASCUS患者中,高危型HPV-DNA检测阳性235例(80.20%),阴性58例(19.80%);经组织病理学证实:高级别CIN24例,宫颈癌1例,湿疣19例,CIN1和宫颈炎分别为62例、187例;HPV阳性组CIN检出率高于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检查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57.62%。结论宫颈细胞学报告为ASCUS患者,其组织病理活检结果差异大,应引起重视;HPV检测及阴道镜评估、活检可以进一步帮助明确诊断,并可为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液基细胞学 ASCUS 病理学 HPV—DNA检测 阴道镜
下载PDF
39例结节性筋膜炎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米贤军 余昆英 +1 位作者 陈瑞圣 黄永霞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 :探讨结节性筋膜炎 (NDF)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用光镜、免疫组化方法观察 3 9例NDF病理组织学特点 ,分析其临床资料 ,并文献复习。结果 :临床上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即结节生长迅速、体积小 ,且境界不清。光镜下NDF的... 目的 :探讨结节性筋膜炎 (NDF)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用光镜、免疫组化方法观察 3 9例NDF病理组织学特点 ,分析其临床资料 ,并文献复习。结果 :临床上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即结节生长迅速、体积小 ,且境界不清。光镜下NDF的特点是 :疏松的粘液样基质中有丰富的增生活跃核肥硕的梭形细胞 ,基质常有小裂隙形成 ;有丰富的新生的毛细血管、红细胞外渗和少量的炎性细胞 ;间质中可有少量胶原带。根据组织学可以分为三型 :粘液型 ( 13例 ) ,肉芽肿型 ( 2 0例 ) ,纤维瘤型 ( 6例 )。免疫组化标记显示梭形细胞对Vimentin和Actin呈阳性反应。结论 :NDF是一种少见的肌纤维母细胞增生性良性瘤样病变 ,在病理形态学上具有多态性 ,熟悉其临床和组织学特点对避免误诊为恶性软组织肉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筋膜炎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肌纤维线细胞瘤样病变 自限性疾病 病理分析
下载PDF
广东省中山地区2011年43567例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莹 孙广范 +4 位作者 栾峰 米贤军 肖琳 符丽华 陈昂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中山市育龄妇女宫颈病变的现状及临床意义,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对中山市地区43567例35~59岁育龄妇女(组织组)采用妇科常规检查和液基细胞学检查进行宫颈癌筛查,用TBS诊断系统进行分析,做出... 目的探讨中山市育龄妇女宫颈病变的现状及临床意义,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对中山市地区43567例35~59岁育龄妇女(组织组)采用妇科常规检查和液基细胞学检查进行宫颈癌筛查,用TBS诊断系统进行分析,做出诊断。对细胞学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并与同期因各种妇科疾病就诊于中山市博爱医院妇科门诊的4416例患者(机会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组织组宫颈细胞学异常者1381例,检出率为3.17%;机会组宫颈细胞学异常者390例,检出率为8.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会组中40—44岁和45—49岁组宫颈细胞学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2.10%和9.23%,高于其他年龄组。②组织组中细胞学检查阳性者共1381例,接受阴道镜检查和活检875例,确诊为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CIN)者249例,宫颈鳞癌15例,腺癌3例,CIN检出率为28.45%,宫颈癌检出率为2.05%。机会组中细胞学检查阳性共390例,均接受阴道镜检查和活检,确诊为CIN者123例,宫颈癌10例,CIN检出率31.53%,宫颈癌检出率2.56%。⑧组织组宫颈癌患病率0.041%(18/43567),低于机会组约0.23%(10/44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组与机会组Ia1期患者分别为14例、2例,占同组宫颈癌总数的(88.88%及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会性筛查宫颈病变检出率高于组织性筛查。对有经济实力的地区应采用TCT检查开展宫颈癌普查工作,对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流行病学意义,可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细胞学 TBS诊断 宫颈癌筛查
原文传递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5
作者 钟守军 米贤军 +1 位作者 段立锋 杨伟洪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21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P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确诊的VPA患者病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34岁,因性生活后阴道流血就诊,妇检宫颈见一息肉样赘生物,超声提示宫颈外口占位性病变,辅助检查1... 目的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P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确诊的VPA患者病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34岁,因性生活后阴道流血就诊,妇检宫颈见一息肉样赘生物,超声提示宫颈外口占位性病变,辅助检查13种高危型HPV-DNA阳性。临床行宫颈赘生物切除术。镜下观察,肿瘤由复杂的分支乳头和腺管组成绒毛腺性结构,表面被覆上皮细胞为高柱状,呈假复层或复层排列。结论 VPA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宫颈高分化腺癌,好发于年轻女性,预后良好。其常见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分泌物增多或阴道排液等。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临床处理倾向于采取保守性手术或者创伤性小的手术治疗,并应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绒毛管状腺癌 病理学
下载PDF
VEGF-C表达及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与宫颈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钟守军 刘祥玉 +3 位作者 米贤军 段立锋 陈志强 黄永霞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2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和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MLVD)与宫颈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全自动多功能组织病理检测系统检测80例宫颈癌组织中VEGF-C及D2-40表达,对D2-40阳性脉管进行MLVD计数。结果宫颈癌组织中VEG...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和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MLVD)与宫颈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全自动多功能组织病理检测系统检测80例宫颈癌组织中VEGF-C及D2-40表达,对D2-40阳性脉管进行MLVD计数。结果宫颈癌组织中VEGF-C表达明显增高(49/80),而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中未见VEGF-C表达;宫颈癌有淋巴结转移组(20/26)VEGF-C表达水平较无转移组(29/54)增高。宫颈癌组织中MLVD较正常黏膜组织增高;有淋巴结转移组MLVD高于无转移组,且宫颈癌组织中VEGF-C表达与MLVD呈正相关。结论 VEGF-C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及MLVD计数增高与宫颈癌浸润、淋巴道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宫颈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VEGF-C可能促进淋巴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C 微淋巴管密度 宫颈癌 淋巴道转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流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春苑 杨璞 +2 位作者 梁杏芬 张碧宏 刘祥玉 《实用医技杂志》 2018年第12期1328-1329,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3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32例为对照组,2组均予以彩色...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3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32例为对照组,2组均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2组的血流参数和MVD计数。结果研究组的PI和RI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MVD计数均大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RI值与MVD计数呈负相关(r=-0.501,P<0.05),PI值与MVD计数无相关性(r=0.250,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的RI值与MVD计数呈负相关,而PI值与MVD计数无明显的相关性,可为诊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血流参数 微血管密度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NA错配修复基因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徐秀梅 米贤军 +1 位作者 代新珍 陈志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期190-191,200,共3页
目的:探究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NA错配修复基因(MMR)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作为内膜癌组,其中包括疑似Lynch内膜癌患者8例,以同期20例内膜癌非典型增生患者作为增生组和子宫... 目的:探究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NA错配修复基因(MMR)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作为内膜癌组,其中包括疑似Lynch内膜癌患者8例,以同期20例内膜癌非典型增生患者作为增生组和子宫内膜正常患者20例作为正常组,比较MMR蛋白在各组中的不同表达情况。结果:三组MMR蛋白表达缺失率分别为36.00%、30.00%和0%,内膜癌组和增生组表达缺失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疑似Lynch内膜癌与其他内膜癌患者相比、≤45岁与≥60岁的患者相比,其MMR蛋白表达的缺失率显著较高(P<0.05),内膜癌患者的病理分级则与MMR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50例内膜癌患者的hMLH1、hMSH2、hPMS2以及hMSH6的表达缺失率分别为24.00%(12/50)、10.00%(5/50)、20.00%(10/50)和8.00%(4/50)。结论:MMR蛋白表达的缺失会导致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以及内膜癌,特别是低龄内膜癌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DNA错配修复基因 表达意义
下载PDF
P16及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秀梅 钟守军 +2 位作者 陈志强 陈莹莹 邓文同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7期195-197,210,共4页
目的分析P16及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肿瘤(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确诊为慢性宫颈炎、低级别上皮内肿瘤、高级别上皮内肿瘤的患者100例,进行病变部位的组织活检、HE染色,并且利用免疫组化S... 目的分析P16及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肿瘤(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确诊为慢性宫颈炎、低级别上皮内肿瘤、高级别上皮内肿瘤的患者100例,进行病变部位的组织活检、HE染色,并且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患者体内P16与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病变患者P16的表达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P16阳性表达若为+,病变细胞胞核和胞浆均着色,主要分布于基底部,若为++,下1/3出现病变细胞,若为+++,超过1/3出现病变细胞;宫颈病变患者Ki67的表达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呈增高趋势,Ki67阳性表达若为+,病变细胞胞核和胞浆均着色,主要分布于基底部,若为++,下1/3出现病变细胞,若为+++,超过1/3出现病变细胞。结论P16、Ki67的表达与宫颈癌前病变程度正相关,确定P16、Ki67的表达量,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 KI67 癌前病变 表达情况 临床诊断
下载PDF
自然绝经后妇女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症状分析与诊治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晓玲 林云霞 米贤军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年第4期448-450,共3页
目的分析自然绝经后妇女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探讨雌三醇乳膏局部给药的疗效。方法①将100例绝经后期的具有泌尿生殖症状的门诊患者按绝经时间≤5年和>5年分为二组,比较二组患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症状和体征;②将100例患者随... 目的分析自然绝经后妇女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探讨雌三醇乳膏局部给药的疗效。方法①将100例绝经后期的具有泌尿生殖症状的门诊患者按绝经时间≤5年和>5年分为二组,比较二组患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症状和体征;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二组,A组每晚雌三醇乳膏(欧维婷,南京欧加农制药有限公司)阴道局部给药,每次0.5g(含0.5mg雌三醇);B组应用甲硝唑200mg放入阴道,每晚1次。用药2周后观测泌尿生殖道症状改善情况及妇科检查情况。结果①绝经时间>5年的患者,阴道干涩、外阴瘙痒等症状的发生率与绝经时间≤5年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尿急、尿痛等尿道刺激症状、脓性白带等症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绝经时间≤5年患者(P<0.05);绝经时间>5年的患者阴道粘膜充血、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绝经时间≤5年患者(P<0.05)。阴道粘膜萎缩、伴宫颈糜烂或附件炎的发生率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硝唑阴道局部给药治疗相比,局部用欧维婷处理2周后,在阴道干涩、阴道瘙痒、粘膜充血等方面的治愈率有显著提高(P<0.01或<0.05),但在尿道刺激症状和阴道触痛的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5年后妇女泌尿系统疾病的症状及病情比绝经后≤5年的发生率更高、更严重;雌三醇局部给药疗效比甲硝唑抗菌消炎治疗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老年妇女
下载PDF
839例宫颈TCT细胞学检测结果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守军 米贤军 +3 位作者 段立锋 黄永霞 黄兆华 陈志强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88-490,共3页
目的:应用Thinprep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及TBS诊断系统,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细胞学特点。方法:对839例受检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TCT检测和TBS分类诊断,将ASCUS以上病变列为细胞学阳性病例,分析不同宫颈病变及其与... 目的:应用Thinprep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及TBS诊断系统,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细胞学特点。方法:对839例受检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TCT检测和TBS分类诊断,将ASCUS以上病变列为细胞学阳性病例,分析不同宫颈病变及其与临床的关系。结果:839例受检者TCT标本满意率为96.36%,细胞学阳性病例103例,总检出率12.28%,其中ASC-US+AGUS占6.32%;LSIL占2.74%;HSIL占3.10%;CA占0.12%;HPV感染87例(10.37%)。在103例TCT阳性病例中:宫颈光滑-轻糜组与中-重糜组分别占51.74%和48.26%;正常或轻度炎组占40.05%,中度炎组占27.53%,重度炎组占32.42%。结论:TCT和TBS系统能准确反映宫颈病变情况,HPV是宫颈CIN的重要相关因素,预防HPV感染、筛查和监测HPV感染对象、治疗及阻止CIN病变升级是防止宫颈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 TBS系统 宫颈病变 临床细胞学
下载PDF
Bmi-1、P选择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伟洪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587-588,共2页
目的研究莫罗尼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P选择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50例宫颈癌组织标本与5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Bmi-1和P选择素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Bmi-1、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 目的研究莫罗尼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P选择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50例宫颈癌组织标本与5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Bmi-1和P选择素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Bmi-1、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宫颈癌组织中,中低分化程度、TNM分期Ⅱ~Ⅲ期、有淋巴结转移时Bmi-1、P选择素的阳性率高于高分化程度、TNM分期Ⅰ期、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或P〈0.01)。结论宫颈癌组织中BMI-1、P选择素阳性表达明显上调,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BMI-1 P选择素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宫颈细胞hTERC基因扩增及其临床意义
13
作者 钟守军 刘晓萍 +3 位作者 米贤军 段立锋 杨伟洪 陈志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6期103-104,110,共3页
目的探讨端粒酶基因(hTERC)扩增与宫颈上皮内肿瘤(CIN)和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00例存在宫颈病变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结果 100例各类宫颈细胞病变中,hTERC基因扩增比例... 目的探讨端粒酶基因(hTERC)扩增与宫颈上皮内肿瘤(CIN)和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00例存在宫颈病变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结果 100例各类宫颈细胞病变中,hTERC基因扩增比例分别为:CIN1组13.3%(4/30),CIN2组71.0%(22/31),CIN3组和宫颈癌组均为100%(19/19,20/20),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颈CIN和宫颈癌细胞hTERC基因均有扩增,且扩增率随病变的进展而增加;高级别CIN和癌的扩增率明显高于低级别CIN;检测hTERC基因扩增可以作为宫颈CIN和宫颈癌筛查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肿瘤 宫颈癌 HTERC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下载PDF
FOSB与P1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各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代新珍 米贤军 +5 位作者 钟守军 段立锋 杨伟洪 刘祥玉 徐秀梅 陈志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03-1107,共5页
目的·分析原癌基因蛋白FOSB与细胞周期蛋白P1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分子亚型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9年3月在中山市博爱医院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38例患者的肿瘤组织,... 目的·分析原癌基因蛋白FOSB与细胞周期蛋白P1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分子亚型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9年3月在中山市博爱医院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38例患者的肿瘤组织,以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FOSB和P16的表达,分析乳腺癌组织中两者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以及它们在Luminal A型、Luminal B型[根据是否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2(human epidermal receptor2,HER2)又分为HER2^-和HER2^+]、HER2阳性型及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结果·①在13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FOSB与P16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181,P=0.033)。②FOSB在Luminal A型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他亚型(P=0.028,P=0.033,P=0.001,P=0.010),而P16在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他亚型(P=0.025,P=0.005,P=0.008,P=0.011)。③FOSB与P16的表达水平在TNBC组织中呈负相关(r=-0.566,P=0.018)。结论·FOSB与P1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分子亚型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FOSB在Luminal A型中表达水平较高,P16在TNBC中表达水平较高;两者在TNB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SB P16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分子亚型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6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雁 杨伟红 《黑龙江医学》 2012年第9期687-68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收集6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特点及诊疗经过。结果 6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除有呼吸道症状外,部分合并肺外脏器受损。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为儿童呼吸道...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收集6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特点及诊疗经过。结果 6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除有呼吸道症状外,部分合并肺外脏器受损。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为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疾病,以肺部表现显著且较重,易发生肺外合并症,首选阿奇霉素治疗,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儿童
下载PDF
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米贤军 白宝敏 +5 位作者 刘勇 熊小英 万波 彭学呜 钟守军 黄兆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493-495,共3页
目的评价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简称TCT)及TBS系统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000例受检者的宫颈细胞采用TCT技术检测和TBS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细胞阳性病例,并进行阴道镜下... 目的评价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简称TCT)及TBS系统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000例受检者的宫颈细胞采用TCT技术检测和TBS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细胞阳性病例,并进行阴道镜下多点取材活检,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将细胞学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TCT法标本满意率为96.36%,细胞阳性病例1206例,总检出率10.96%(1206/11000):其中癌(CA)15例(占0.1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89例(占0.81%);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49例(4.08%);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73例(占0.66%);ASC-US+AGUS共580例(占5.27%)。对其中1128例进行病理检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病理阳性率和准确率分别是CA(100%,100%);HSIL(100%,91.01%);LSIL(67.12%,57.82%);ASC-H(54.17%,27.78%);ASC-US+AGUS病理阳性率是14.09%。结论TCT技术和TBS系统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以及细菌、病毒、其它病原体的感染情况,是目前一种高效的宫颈癌筛查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PREP 病变诊断 液基细胞学检查 子宫颈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细胞学检测技术 TBS系统 阳性病例 鳞状细胞 癌前病变 ASC 应用价值 分类诊断 技术检测 宫颈细胞 诊断意义 对照分析 TCT法 总检出率 病理检查 CT技术 感染情况
原文传递
卵巢原发前驱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一例
17
作者 刘祥玉 钟守军 +3 位作者 米贤军 陈志强 黄泳霞 陈莹莹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50-851,共2页
患者女,32岁。因体检发现盆腔包块于2012年4月入院。妇科检查:子宫右后方扪及一个7cm×5cm实性包块,表面不平,质偏硬,边界清,活动欠佳,后缘有触痛。患者既往无淋巴瘤和白血病病史,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身体其他部位未发现明... 患者女,32岁。因体检发现盆腔包块于2012年4月入院。妇科检查:子宫右后方扪及一个7cm×5cm实性包块,表面不平,质偏硬,边界清,活动欠佳,后缘有触痛。患者既往无淋巴瘤和白血病病史,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身体其他部位未发现明显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卵巢 盆腔包块 浅表淋巴结 妇科检查 子宫 白血病 患者
原文传递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ER-2基因扩增及其与SATB1、HR蛋白表达关系
18
作者 杨伟洪 钟守军 +2 位作者 段立锋 黄永霞 米贤军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22期3884-3887,共4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表达及其与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ATB1)、激素受体(HR)蛋白表达关系。方法选取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手术患者72例,术中采集乳腺癌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IHC)检测H...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表达及其与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ATB1)、激素受体(HR)蛋白表达关系。方法选取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手术患者72例,术中采集乳腺癌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IHC)检测HER-2、SATB1和HR蛋白表达,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结果 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率为38.89%(28/72),IHC检测HER-2蛋白阳性率为22.22%(16/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基因扩增(+)组SATB1阳性率明显高于HER-2基因扩增(-)组(P<0.05),HR阳性率明显低于HER-2基因扩增(-)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HER-2基因扩增与HR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05,P<0.05),与SATB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96,P<0.05);HER-2基因扩增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紧密相关,其中组织学Ⅲ级和临床Ⅲ期者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明显高于组织学Ⅰ、Ⅱ级和临床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者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HER-2基因扩增与年龄、肿瘤直径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荧光原位杂交检测HER-2基因扩增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率高,且与SATB1、HR蛋白表达紧密相关,三者可预示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 激素受体
原文传递
宫颈多发性息肉伴横纹肌及软骨化生1例
19
作者 米贤军 余昆英 赵华东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6-186,共1页
关键词 横纹肌化生 诊断 宫颈多发性息肉 软骨化生
原文传递
经肛门soave I期拖出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18例
20
作者 胡小华 李政 +5 位作者 王维琼 肖小强 李想 钟陈 罗世康 米贤军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S1期223-224,共2页
目的总结经肛门I期soave拖出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过程、疗效及短期随访。方法自2003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该术式治疗新生儿、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18例,其中常见型12例、短段型6例。均经钡灌肠、病理切片确诊。... 目的总结经肛门I期soave拖出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过程、疗效及短期随访。方法自2003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该术式治疗新生儿、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18例,其中常见型12例、短段型6例。均经钡灌肠、病理切片确诊。结果全部患儿均经肛门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30~250 m in,术中出血20~60 m l,4例输血。切除肠管15~35 cm,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3 d,均痊愈出院。术后扩肛3个月至半年,随访3个月至2年,患儿排便1~3次/d,生长发育正常。钡灌肠复查未见结肠扩张。结论经肛门soave I期拖出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近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巨结肠 肛门 婴儿 新生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