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骨科护生的临床带教
1
作者 徐雁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09年第4期93-95,共3页
总结了基层医院骨科护生的临床带教方法,包括科学合理安排带教、实施双向带教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带教计划、实施科学目标带教法及带教效果的评价。认为应根据骨科护理的特点进行临床带教,使护生全方位了解骨科护理。
关键词 基层医院 骨科 护生 临床带教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大面积缺损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8Z期149-149,共1页
足背的皮下组织少,一旦皮肤缺损,容易导致肌腱、神经和血管等组织的外露,这就要求早期手术封闭创面,否则,可能导致上述暴露组织的坏死,从而影响其功能。我院于2002年12月~2006年12月期间,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9例,疗... 足背的皮下组织少,一旦皮肤缺损,容易导致肌腱、神经和血管等组织的外露,这就要求早期手术封闭创面,否则,可能导致上述暴露组织的坏死,从而影响其功能。我院于2002年12月~2006年12月期间,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9例,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清创 皮片移植
下载PDF
应用腹股沟带蒂皮瓣修复多指中节软组织缺损
3
作者 林芳 陈长河 +2 位作者 赵科 陈文恒 罗仕杰 《实用骨科杂志》 2004年第6期534-535,共2页
目的 探讨多指中节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 2 9例应用腹股沟连蒂皮瓣修复多指中节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  2 9例皮瓣全部成活 ,3周后断蒂分指 ,一期剔薄皮瓣修复手指外形。随访 3~18个月 ,除 4例出现... 目的 探讨多指中节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 2 9例应用腹股沟连蒂皮瓣修复多指中节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  2 9例皮瓣全部成活 ,3周后断蒂分指 ,一期剔薄皮瓣修复手指外形。随访 3~18个月 ,除 4例出现屈肌腱 区粘连 ,3个月后行粘连松解术 ,手的抓捏握持功能和外观均恢复满意。结论 腹股沟连蒂皮瓣是修复多指中节软组织缺损实用有效且可靠的方法 ,技术要求不高 ,适宜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蒂 多指 缺损 修复
下载PDF
医院与社区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1例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昌明 刘烈斌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2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医院骨科联合社区卫生服务站共同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实行治疗及康复一体化,观察疗效。方法3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由医院骨科行骨折椎体成形术后3d,转社区卫生服务站行降钙素注射治疗,并指导患者... 目的探讨医院骨科联合社区卫生服务站共同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实行治疗及康复一体化,观察疗效。方法3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由医院骨科行骨折椎体成形术后3d,转社区卫生服务站行降钙素注射治疗,并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结果转社区卫生服务站治疗1个月后,31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8例,轻微缓解1例,有效率96.8%(30/31)。结论医院骨科联合社区卫生服务站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既发挥了医院设备和技术的优势,又方便了患者就近治疗,节约了开支,增进了社区与患者沟通、就近观察和指导,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降钙素 椎体成形术
原文传递
计算机辅助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虹 丁焕文 +3 位作者 刘宝 涂强 刘辉亮 沈健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8期686-688,共3页
目的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对22例股骨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行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探讨数字化骨科手术新方法及优越性。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手术组:22例股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行CT扫描,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解剖模型,设计... 目的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对22例股骨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行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探讨数字化骨科手术新方法及优越性。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手术组:22例股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行CT扫描,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解剖模型,设计骨折复位辅助模板,在模板辅助下骨折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对照组:25例股骨髁粉碎性骨折行常规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率、术后恢复程度。结果计算机辅助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骨折愈合率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术实现了骨科手术的数字化、个性化、精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股骨髁粉碎性骨折 逆行交锁髓内钉
原文传递
射频热凝与神经阻滞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及头痛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漆海如 曾宪明 +3 位作者 陈强 刘宝 赵家安 王晶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9期138-141,共4页
目的比较射频热凝与神经阻滞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及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共89例确诊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颈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颈神经后支神经阻滞治疗,以视... 目的比较射频热凝与神经阻滞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及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共89例确诊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颈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颈神经后支神经阻滞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并纪录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末次随访时按"划线法国际标准"比较两组疗效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有效率为84.78%,对照组显著有效率为67.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神经后支诱发慢性颈肩痛及头痛,神经阻滞以及脊神经后支介入射频热凝治疗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相比而言,射频热凝能够取得更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缓解时间长、可重复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痛 肩痛 头痛 颈神经后支 射频 神经阻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