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妇科手术两种麻醉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德爱 彭方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9期82-83,8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妇科手术的麻醉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ASAⅠ~Ⅱ级实施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连续硬膜外麻醉(100例),Ⅱ组为腰-硬联合麻醉(100例),两组均加静脉麻醉,全程监测BP、HR、RR、SpO2等指标,观察其变化...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妇科手术的麻醉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ASAⅠ~Ⅱ级实施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连续硬膜外麻醉(100例),Ⅱ组为腰-硬联合麻醉(100例),两组均加静脉麻醉,全程监测BP、HR、RR、SpO2等指标,观察其变化情况、麻醉效果、肌松程度及牵拉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均为优良,肌松良好,无麻醉并发症,BP、HR、RR、SpO2气腹前后监测,硬膜外麻醉波动幅度较大,气腹后与术前、麻醉后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腰-硬联合麻醉波幅小,与Ⅰ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气腹后与术前、麻醉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妇科手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保持自主呼吸,并发症少,苏醒快,且腰-硬联合麻醉运动神经阻滞更完全,降低了交感神经张力,血压、心率、呼吸、SpO2波动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妇科手术 麻醉
下载PDF
左倾位和平卧位用于麻醉前液体预扩容剖宫产术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肖明湖 朱小兵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8期127-130,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体位用于麻醉前液体预扩容剖宫产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5月广东省中山市西区医院足月妊娠择期剖宫产术的12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平卧位组(P组)和左倾位组(Z组),每组各60例。入室后分别采用平...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体位用于麻醉前液体预扩容剖宫产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5月广东省中山市西区医院足月妊娠择期剖宫产术的12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平卧位组(P组)和左倾位组(Z组),每组各60例。入室后分别采用平卧位和左侧斜卧15°,同时输注林格液6ml/kg,腰麻后产妇平卧即刻给药麻黄碱5mg,麻醉后恢复术前体位。记录术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麻黄碱的使用情况,记录产妇的不良反应及新生儿1、5min阿氏评分,胎儿娩出时脐动脉血气。结果两组产妇T0、T1、T2、T3、T4、T5的收缩压(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4时点心率高于T0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T2、T3、T5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低血压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血气分析及阿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组2例胎儿娩出时间>10min,Z组胎儿娩出时间>10min的发生率高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前液体扩容下,剖宫产产妇左倾位或平卧位临床应用效果基本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剖宫产 腰麻 效果
下载PDF
发热对全凭静脉麻醉患者顺苯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明湖 朱小兵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3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发热对全凭静脉麻醉患者顺苯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2014年12月~2018年5月中山市中医院及中山市西区医院拟在全凭静脉麻醉手术患者64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18~22kg/m^2,ASA分级Ⅱ~Ⅲ级,根据患者术前体温分为两... 目的探讨发热对全凭静脉麻醉患者顺苯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2014年12月~2018年5月中山市中医院及中山市西区医院拟在全凭静脉麻醉手术患者64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18~22kg/m^2,ASA分级Ⅱ~Ⅲ级,根据患者术前体温分为两组(n=32):对照组(术前体温正常组,C组)和发热组(术前发热组,H组)。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mg/kg,异丙酚2.5mg/kg,睫毛反射消失后,顺苯阿曲库铵0.15mg/kg后静注瑞芬太尼2μg/kg,于30s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持续输注异丙酚及瑞芬太尼维持麻醉,采用T_OF-Watch SX加速度仪监测肌松程度,记录肌松药的起效时间、肌颤搐最大抑制度、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记录患者麻醉前(T_0)、气管插管后(T_1)、手术结束时(T_2)、出手术室时(T_3)体温及心率(HR)。结果 H组1例患者因手术原因,剔除出研究。H组顺苯阿曲库铵起效时间较C组延长,起效时间为(4.9±0.1)min,肌颤搐最大抑制程度较C组降低,为(96±1)%,临床作用时间较C组缩短,为(50±3)min,恢复指数减小(10.0±0.3)min(P <0.05)。H组患者T_0、T_1、T_2体温及HR高于C组,T_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发热因素可减弱全凭静脉麻醉患者顺苯阿曲库铵肌松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全凭静脉麻醉 肌松 药效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