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适护理在基层医院儿科加床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冯冬梅 黄丽文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6期138-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基层医院儿科加床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2012年收治的609例加床患儿进行舒适护理,分别从环境的改善、流程的管理、护理的质量三个方面提高患儿和家属的舒适感,出院时统计相关护理隐患,并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将结果与...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基层医院儿科加床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2012年收治的609例加床患儿进行舒适护理,分别从环境的改善、流程的管理、护理的质量三个方面提高患儿和家属的舒适感,出院时统计相关护理隐患,并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将结果与2011年的患儿资料(对照组)比较。结果舒适护理后患儿平均加床天数由3.2 d下降到1.8 d,护理隐患数由2011年的38例下降至2012年的8例,患者不满反馈由185例下降至67例,分别下降78.95%和63.78%。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提升基层医院儿科加床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和家属舒适感,是防范相关加床护理隐患的一个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基层医院 儿科 加床 护理隐患 满意度
下载PDF
鼻腔冲洗辅助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立浩 陈利娟 +4 位作者 吴勇 蔡俊伟 李景霞 张艳红 付四毛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鼻腔冲洗对上呼吸道感染儿童的疗效。方法选择上呼吸道感染并有发热的患儿18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7例,对照组9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加用鼻腔冲洗治疗,记录两组病例治疗前的白细胞计数(WBC)、发热... 目的探讨鼻腔冲洗对上呼吸道感染儿童的疗效。方法选择上呼吸道感染并有发热的患儿18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7例,对照组9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加用鼻腔冲洗治疗,记录两组病例治疗前的白细胞计数(WBC)、发热时间、C反应蛋白(CRP)、最高体温,治疗前后的咳嗽、流涕、鼻塞评分,抗生素使用率,治疗后的每天平均体温,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以上指标。结果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发热峰值、鼻塞评分、抗生素使用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咳嗽评分、流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冲洗辅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可以缩短发热时间,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冲洗 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
下载PDF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肺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吴勇 蔡俊伟 +3 位作者 李立浩 陈利娟 李景霞 何锦荣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3期2743-2744,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肺功能的动态变化,为研究其转归及远期效应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检测23例重症MPP患儿的急性期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的肺功能,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重症MPP...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肺功能的动态变化,为研究其转归及远期效应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检测23例重症MPP患儿的急性期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的肺功能,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重症MPP患儿急性期的FVC、FEV1、PEF、FEF25、FEF50、FEF75、FEF25-75与预测值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MPP患儿出院后3个月代表大气道通气功能的指标FVC、PEF、FEV1与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MPP患儿出院后3次代表小气道通气功能的指标FEF25、FEF50、FEF75、FEF25-75与急性期比较均明显上升,但重症MPP患儿出院1年时FEF75、FEF25-75两项小气道通气功能指标仍显著低于预测值(P<0.05)。结论:重症MPP患儿急性期大、小气道受损,出院后3个月大气道损伤逐渐恢复正常,但重症MPP患儿出院后1年小气道损伤仍持续存在,定期随访肺功能有利于了解其肺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炎 肺功能 重症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影响肾功能、免疫应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华 张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233-1236,共4页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患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肾功能、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和惠州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并根据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分为Hp(+)和Hp(-)HSP患儿,测定肾功能及免疫应答。结果:Hp(+)HS...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患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肾功能、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和惠州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并根据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分为Hp(+)和Hp(-)HSP患儿,测定肾功能及免疫应答。结果:Hp(+)HSP患儿血清中Scr、BUN、CysC、TM、vWF、sVCAM-1、CTGF、MMP9、IL-17、IL-23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含量显著高于Hp(-)HSP患儿,Hp(+)HSP患儿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含量及血清中TGF-β1、IL-10的含量显著低于Hp(-)HSP患儿,Hp(+)HSP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OCS1、Tim1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Hp(-)HSP患儿,SOCS3、Tim3的mRNA表达量与Hp(-)HSP患儿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加重肾功能损伤及自身免疫应答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幽门螺旋杆菌 肾功能 免疫应答
下载PDF
重症支原体肺炎儿童肺功能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勇 蔡俊伟 李立浩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7期114-116,共3页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肺功能动态变化,了解重症MPP患儿肺功能损害的转归。方法 检测分析2012年6月~2013年9月我院儿科住院的21例重症MPP、21例轻症MPP患儿的急性期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1年6个月、2年的常规...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肺功能动态变化,了解重症MPP患儿肺功能损害的转归。方法 检测分析2012年6月~2013年9月我院儿科住院的21例重症MPP、21例轻症MPP患儿的急性期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1年6个月、2年的常规肺功能和21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小儿(对照组)的常规肺功能,并加以比较。结果 重症MPP患儿急性期代表大气道通气功能的指标(FVC、PEF、FEV1)与轻症MPP患儿、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MPP患儿出院后3个月的FVC、PEF、FEV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MPP患儿与轻症MPP患儿急性期代表小气道通气功能的指标(FEF25、FEF50、FEF75、FEF25~75)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出院后两组患儿代表小气道通气功能的指标均出现逆转;轻症MPP患儿出院后6个月的FEF25、FEF50、FEF75、FEF25~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MPP患儿出院后1年6个月的FEF25、FEF50、FEF75、FEF25~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MPP患儿急性期大气道受损,出院后3个月大气道损伤逐渐恢复正常。重症MPP与轻症MPP急性期均能引起患儿小气道功能的损害,但出院后小气道功能的损害均出现逆转;重症MPP患儿小气道功能恢复较轻症MPP患儿缓慢,但大部分可以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炎 肺功能 重症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佐治合并细菌感染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利娟 杨光路 +2 位作者 商杰 李化兵 李琳琳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1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在佐治合并细菌感染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合并细菌感染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病例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使用甲强龙。比较各组典型症状消失的...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在佐治合并细菌感染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合并细菌感染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病例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使用甲强龙。比较各组典型症状消失的时间、影像学改变及住院时间。结果在合并细菌感染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实验组患儿症状消失快,影像学表现改善明显,住院时间缩短。结论甲强龙在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强的松龙 佐治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细菌感染
下载PDF
推拿疗法用于小儿支气管炎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冯冬梅 黄丽文 陈维雅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2326-2327,共2页
目的:分析使用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择86例支气管炎小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基础治疗,以此为基准,观察组联合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法治疗,分析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 目的:分析使用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择86例支气管炎小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基础治疗,以此为基准,观察组联合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法治疗,分析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P <0. 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 56±1. 24) d,观察组为(6. 25±1. 11) d,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更短(P <0. 05)。结论:对于小儿支气管炎者,以常规治疗为基础,使用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法进行治疗,安全性强,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推拿 支气管炎 安全性 脾虚征
下载PDF
早期应用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惊厥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志勇 陈洁 李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7X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苯巴比妥能否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惊厥发生,改善预后。方法:对102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入院时即肌注苯巴比妥,观察和比较两组发生惊厥和激惹的情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苯巴比妥能否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惊厥发生,改善预后。方法:对102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入院时即肌注苯巴比妥,观察和比较两组发生惊厥和激惹的情况,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消失的情况,住院天数,3-6月时复查头颅CT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惊厥和激惹发生率低,在规定时间内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消失快,住院天数短,3-6月时头颅CT报告异常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苯巴比妥能有效预防HIE患儿发生惊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巴比妥 婴儿 新生 脑缺氧 脑缺血 惊厥
下载PDF
鼻腔冲洗佐治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利娟 李立浩 关秀杯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0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鼻腔冲洗辅助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儿科临床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伴有发热的患儿16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1例,对照组8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加... 目的探讨鼻腔冲洗辅助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儿科临床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伴有发热的患儿16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1例,对照组8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加用鼻腔冲洗治疗。记录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热退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咳嗽时间、流涕时间,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以上指标。结果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最高体温(38.83±0.52)℃,热退时间(28.06±16.32)h,抗生素使用天数(1.73±1.89)d,住院天数(4.07±1.10)d,住院费用(1087.15±268.43)元,少于对照组最高体温(39.02±0.55)℃,热退时间(39.49±19.1)h,抗生素使用天数(2.58±1.90)d,住院天数(4.60±1.09)d,住院费用(1226.73±347.1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时间(23.89±10.60)h及流涕时间(49.33±26.87)h,较对照组咳嗽时间(24.35±14.02)h及流涕时间(57.14±28.24)h无明显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冲洗辅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可以缩短发热时间,减轻患儿症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缩短疗程,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冲洗 佐治 儿童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小榄镇学龄前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铁营养和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华 吴起武 +1 位作者 蔡俊伟 秦樱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0期158-159,共2页
目的通过因子分析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小榄镇学龄前儿童铁营养状况和发育水平的影响,为HP感染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对小榄镇学龄前儿童进行身高、13C呼气试验(UBT)测定HP,同时,检测血清铁蛋白(SF)研究... 目的通过因子分析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小榄镇学龄前儿童铁营养状况和发育水平的影响,为HP感染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对小榄镇学龄前儿童进行身高、13C呼气试验(UBT)测定HP,同时,检测血清铁蛋白(SF)研究小榄镇学龄前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以及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2010年1月~2012年12月小榄镇学龄前儿童216例,其中,IDA并存Hp感染106例,单纯HP感染54例,单纯IDA 56例。IDA并存Hp感染组与单纯Hp感染组儿童血清蛋白比较,P<0.01,IDA并存Hp感染组与单纯IDA儿童组血清蛋白比较,P<0.05;IDA并存Hp感染组与单纯Hp感染组儿童身高比较,P<0.05,IDA并存Hp感染组与单纯IDA儿童组身高比较,P<0.05。结论建议对小榄镇学龄前儿童采取科学而卫生的喂养,同时,需要儿童家长积极配合,实施儿童喂养和营养改善的健康教育,开展对小榄镇学龄前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营养监测与干预,控制和防治小榄镇学龄前儿童发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营养不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榄镇 儿童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博利康尼、盐酸氨溴索和普米克令舒气泵联合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华 吴洪涛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博利康尼、盐酸氨溴索、普米克令舒三种药物气泵联合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人,对照组30人,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博利康尼及盐酸氨溴索、普米克令用舒气泵吸... 目的观察博利康尼、盐酸氨溴索、普米克令舒三种药物气泵联合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人,对照组30人,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博利康尼及盐酸氨溴索、普米克令用舒气泵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一周内的治愈率分别为87.00%、63.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经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症状缓解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在24 h内、24-48 h内缓解率明显提高,经x2检验,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博利康尼、盐酸氨溴索、普米克令舒三种药物气泵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尤其适合婴幼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利康尼 盐酸氨溴索 普米克令舒 气泵吸入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
下载PDF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不合理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志勇 陈洁 苏素良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709-710,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急性发作期 不合理治疗
下载PDF
新生儿颅内出血病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薛湘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0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病因。方法收集本院2000-2007年经头颅CT检查确诊的6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对其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颅内出血的原因:出生时缺氧30例,早产15例、产伤8例,其他原因5例,维生素K缺乏症2例。结论2000-2003...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病因。方法收集本院2000-2007年经头颅CT检查确诊的6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对其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颅内出血的原因:出生时缺氧30例,早产15例、产伤8例,其他原因5例,维生素K缺乏症2例。结论2000-2003年缺氧是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病因,其次为产伤;2004-2007年早产是造成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缺氧。做好围产期保健,加强对高危儿监护,预防早产,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是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病因 新生儿
下载PDF
儿童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华 何涓 李红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3期291-292,295,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PRCA患儿9例,分析其血常规、免疫指标、预后及转归。结果 PRCA患儿平均Hb、网织红细胞、CD4+均显著低于标准值(P<0.05);其Ig A... 目的分析儿童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PRCA患儿9例,分析其血常规、免疫指标、预后及转归。结果 PRCA患儿平均Hb、网织红细胞、CD4+均显著低于标准值(P<0.05);其Ig A及Ig M均显著高于标准值(P<0.05);基本治愈2例,缓解3例,明显进步2例,无效2例(病死1例),有效率55.6%。病死患儿死因为PRCA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3年复发患儿2例,复发率22.2%;其末次随访Hb、网织红细胞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5)。结论儿童PRCA的临床特点以网织红细胞、Hb下降,体液免疫亢进、细胞衰退为主,针对性激素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贫血状态,有助于保证其临床疗效、控制复发率,而如何取得更为优异的预后仍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早产儿重症监护室高噪声防过补偿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家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中应用高噪声防过补偿策略的作用效果。方法:将96例早产儿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早产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同时采取高噪音防过补偿策略。比较两组早产儿听力、心率、血压及生活质量。结果...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中应用高噪声防过补偿策略的作用效果。方法:将96例早产儿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早产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同时采取高噪音防过补偿策略。比较两组早产儿听力、心率、血压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早产儿总反应能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kHz)内信/噪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早产儿信/噪均有一定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心率、血压较对照组稳定(P〈0.05),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体质量重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中采用高噪音防过补偿策略对噪音控制效果显著,可保护早产儿听力,有效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听力 噪声 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早期干预对缺铁性贫血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1303-1304,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缺铁性贫血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90例缺铁性贫血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5例,实验组孕妇接受早期干预措施,对照组孕妇不作处理,比较...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缺铁性贫血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90例缺铁性贫血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5例,实验组孕妇接受早期干预措施,对照组孕妇不作处理,比较两组早产儿、低体重儿、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和剖宫产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和剖宫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缺铁性贫血对产妇和新生儿造成的影响,改善产妇和新生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早期干预 产妇 新生儿
下载PDF
川崎病早期诊断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湘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6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早期诊断。方法对52例KD患儿各种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及有关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提出早期诊断KD的依据。结果发病早期≤3d卡介苗接种处发红、硬结2例(3.8%);<3岁患儿肛门、阴囊皮肤潮红、糜烂的发生率极显著高于>3... 目的探讨川崎病早期诊断。方法对52例KD患儿各种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及有关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提出早期诊断KD的依据。结果发病早期≤3d卡介苗接种处发红、硬结2例(3.8%);<3岁患儿肛门、阴囊皮肤潮红、糜烂的发生率极显著高于>3岁的患儿;>3岁患儿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极显著高于<3岁患儿。≤5d发热52例(100.0%),皮肤表现45例(86.5%),唇红皲裂40例(76.9%),球结膜充血39例(75.0%),血沉增快46例(88.5%),白细胞升高44例(84.6%),C反应蛋白升高42例(80.8%);心脏冠脉病变3例发生在5~7d;6例查D-二聚体均升高。40例(76.9%)在早期≤7d做出了明确诊断。结论卡介苗接种处发红、硬结及<3岁患儿肛门、阴囊皮肤潮红、糜烂是KD患儿早期较特异的临床表现;淋巴结肿大在>3岁患儿较常见。发热、皮肤表现、唇红、皲裂、眼结膜充血、血沉增快、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D-二聚体升高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当早期高度怀疑KD的可能时,应尽早行心脏超声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新生儿破伤风10例救治体会
18
作者 李华 吴起武 《海南医学》 CAS 2001年第7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破伤风 营养支持 镇静剂 抗毒血清 并发症
下载PDF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的治疗(附138例报告)
19
作者 薛湘平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8期95-95,共1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的治疗。方法 对138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间歇光疗及ABO溶血症患儿加用单剂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结果 住院2天好转出院26例,余112例全部治愈出院,无1例发生胆红素脑病。结论 ...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的治疗。方法 对138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间歇光疗及ABO溶血症患儿加用单剂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结果 住院2天好转出院26例,余112例全部治愈出院,无1例发生胆红素脑病。结论 间歇光疗疗效肯定,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ABO溶血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未结合胆红素 治疗 大剂量 免疫球蛋白 间歇光疗 ABO溶血症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体会(附115例报告)
20
作者 李华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72-73,共2页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呼吸系统常见病。并且可引起肺外多系统并发症,容易误诊。本文本2005年7月~2007年5月间经我院确诊并治疗的115例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治疗 多系统并发症 呼吸系统 临床资料 常见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