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氏正骨手法联合夹板、石膏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曾原城 黎昕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20期64-67,共4页
目的:研究陈氏正骨手法联合夹板与石膏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兴县天堂中心卫生院在2021年10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陈... 目的:研究陈氏正骨手法联合夹板与石膏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兴县天堂中心卫生院在2021年10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陈氏正骨手法联合石膏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陈氏正骨手法联合夹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结果:(1)骨折愈合情况:观察组的肿胀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腕关节活动度:两组治疗前的腕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腕关节背伸度、掌屈度、桡偏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疼痛程度: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 d、治疗7 d、治疗14 d后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陈氏正骨手法联合夹板固定治疗的整体效果显著,可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改善腕关节活动度,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氏正骨手法 夹板固定 石膏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序贯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顾钊雄 余韶伟 +1 位作者 刘奕芳 钟伟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16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组成的序贯疗法根除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6例Hp阳性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序贯治疗组前5天予奥美拉唑0.8mg/(kg·d)+阿莫西林40mc/(kg·d),每...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组成的序贯疗法根除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6例Hp阳性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序贯治疗组前5天予奥美拉唑0.8mg/(kg·d)+阿莫西林40mc/(kg·d),每天2次口服,后5天予奥美拉唑0.8mg/(kg·d)+克拉霉素20mg/(kg·d)+呋喃唑酮5mg,(kg·d),每天2次口服。对照组予奥美拉唑0.8mg/(kg·d)+阿莫西林40mg/(kg·d)+克拉霉素20mg/(kg·d),每天2次121服,疗程7天。4—5周后复查“碳-尿素呼吸试验(14C—UBT),记录药物副作用。结果序贯治疗组、对照组按治疗意向(ITT)分析的根除率为78.13%、75.00%,按完成随访病例分析(PP)的根除率为89.29%、81.82%(P〈0.05),副作用发生率为9.38%、10.71%。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组成的10天序贯疗法根除小儿Hp感染较标准的三联方案根除率高,无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根除 序贯疗法 儿童
下载PDF
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应用效果探究
3
作者 冯可权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年第8期1247-1248,共2页
目的:探究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某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采取抛硬币的方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43例,分别采取传统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 目的:探究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某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采取抛硬币的方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43例,分别采取传统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开始康复训练的时间相比常规组明显较短,P<0.05;手术完成后的6个月内实验组髋关节功能评分相比常规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实践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置换 内固定术 治疗
下载PDF
外踝后侧入路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冯可权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第24期44-45,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外踝后侧入路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奇偶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内踝后侧入路组患... 目的研究探讨外踝后侧入路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奇偶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内踝后侧入路组患者采用内踝后侧入路治疗,外踝后侧入路组患者采用外踝后侧入路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外踝后侧入路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内踝后侧入路组,外踝后侧入路组和内踝后侧入路组患者治疗后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8.0%、56.0%,外踝后侧入路组显著优于内踝后侧入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外踝后侧入路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操作更为便捷、复位容易,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 外踝后侧入路 内踝后侧入路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