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F在糖尿病性冠心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林坚 刘惠霞 +3 位作者 谭宁 邓春玉 林秋雄 余细勇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9-63,共5页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一种前炎症细胞因子,具有生长因子和多种酶活性的特点。近年研究表明:MIF参与了体内血糖调节和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在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中,用抗MIF治疗策略可减...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一种前炎症细胞因子,具有生长因子和多种酶活性的特点。近年研究表明:MIF参与了体内血糖调节和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在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中,用抗MIF治疗策略可减轻糖尿病高血糖及胰岛炎的程度。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MIF水平升高,且MIF的单核苷酸多态性C等位基因rs1007888与女性患者的2型糖尿病发病率密切相关。MIF还参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影响斑块稳定性,选用MIF抗体、敲除MIF基因或影响MIF基因表达均可望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有益探索。MIF基因-173G/C位点多样性与冠心病易感性有关,血MIF水平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有差异。因此,MIF如何参与糖尿病性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仍有待进一步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糖尿病
下载PDF
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重症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2
作者 詹文锋 黄俊 +5 位作者 陈纯波 曾文新 孙诚 叶珩 詹伟锋 江稳强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3094-3096,共3页
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重症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诊断与病情评估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CHF患者(CHF组)和38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并排除心脏疾病患者(对照组),入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时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NT... 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重症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诊断与病情评估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CHF患者(CHF组)和38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并排除心脏疾病患者(对照组),入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时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浓度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CHF组患者行肺动脉漂浮导管置管测定心脏指数(CI)和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结果 CHF组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组患者中,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不同LVEF分级、不同Forrest血流动力学分级的各亚组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浓度分别与LVEF、CI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重症患者左室功能状态,有助于重症患者CHF的诊断与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端脑利钠肽前体 充血性心力衰竭 诊断
下载PDF
3.0T MRI相位对比法评价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后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信息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辉 王秋实 +4 位作者 梁长虹 黄美萍 谢兆丰 郑君惠 谭绍恒 《磁共振成像》 CAS 2012年第4期270-274,共5页
目的评价3.0TPC-MRI定量测量法乐四联症(TOF)术后随访患者肺动脉返流的准确性,并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肺动脉返流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共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10~51岁,平均年龄18.7岁)TOF根治术患者在1个月内先后进行了肺动脉血流的超... 目的评价3.0TPC-MRI定量测量法乐四联症(TOF)术后随访患者肺动脉返流的准确性,并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肺动脉返流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共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10~51岁,平均年龄18.7岁)TOF根治术患者在1个月内先后进行了肺动脉血流的超声心动图及3.0T心脏MRI检查,计算PC-MRI测量得到的肺动脉返流分数(PRF)、肺动脉平均反向血流量(ANF)。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C-MRI与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返流严重程度的关联程度。采用Mann-WhtineyU检验分析右室流出道补片组与跨瓣环补片组PRF及ANF的差异。结果超声心动图显示轻度肺动脉返流10例(23.8%),中度32例(76.2%);MRI显示轻度、中度、重度肺动脉返流分别为10例(23.8%),8例(19.0%)及24例(57.1%),PC-MRI与超声心动图结果具有明显正相关性(rs=0.606,P<0.01)。右室流出道补片组及跨瓣环补片组PRF中位数分别为7.96%、48.60%,ANF中位数分别为5.45ml/每个心动周期(beat)、45.70ml/beat,与右室流出道补片组相比,跨瓣环补片组的PRF更高(U=52.000,P=0.001),ANF更多(U=55.000,P=0.002)。结论 3.0TPC-MRI测量肺动脉返流严重程度与超声心动图有很好相关性,同时可提供定量测量信息。3.0TPC-MRI能准确反映右室流出道补片及跨瓣环补片手术所致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法乐四联症 肺动脉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下载PDF
22例成人房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术后重症监护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莉 陈东早 《护理学报》 2014年第14期55-56,共2页
总结22例成人房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术后重症监护措施。19例术后应用漂浮导管的患者重点检查管路是否正确、通畅,每天做好管道维护工作;术后进行一氧化氮吸入治疗,避免较长时间中断辅助呼吸,尽量缩短吸痰时间等;口服降肺... 总结22例成人房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术后重症监护措施。19例术后应用漂浮导管的患者重点检查管路是否正确、通畅,每天做好管道维护工作;术后进行一氧化氮吸入治疗,避免较长时间中断辅助呼吸,尽量缩短吸痰时间等;口服降肺压药物后密切观察肺压以及血压情况;尽量避免所有诱发肺动脉高压危象因素,如缺氧、低血压、镇静不足患者躁动、各种侵入性操作时间过长等。经精心治疗与加强患者的术后重症监护,22例患者中治愈出院20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房间隔缺损 重度肺动脉高压 术后重症监护
下载PDF
温度对异氟醚和七氟醚在Oxygent^(TM)中的分配系数的影响
5
作者 王晟 黄卫 项明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18-1720,共3页
目的测定异氟醚和七氟醚在氟碳化合物乳剂OxygentTM中的分配系数,评价分配系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异氟醚和七氟醚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分配系数。方法采用注射器-锥形瓶二次顶空平衡法,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一个大气压下,4、22、27、32℃... 目的测定异氟醚和七氟醚在氟碳化合物乳剂OxygentTM中的分配系数,评价分配系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异氟醚和七氟醚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分配系数。方法采用注射器-锥形瓶二次顶空平衡法,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一个大气压下,4、22、27、32℃及37℃五个温度条件下,异氟醚和七氟醚在OxygentTM中的分配系数,分析分配系数与温度的相关性。结果一个大气压,4、22、27、32℃和37℃温度时,异氟醚为85.30±5.60,40.48±1.09,37.14±3.64,27.38±2.28和24.66±1.03;七氟醚在OxygentTM中的分配系数分别为91.54±5.40,42.50±0.91,37.21±2.76,25.43±1.03和28.05±1.74。异氟醚和七氟醚分配系数和温度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893X+89.20(R2=0.942);Y=-2.075X+95.58(R2=0.951)。两个分配系数均与温度呈显著性相关。在4、22℃以及37℃条件下,七氟醚在OxygentTM中的分配系数高于异氟醚(P<0.05)。结论随着温度升高,异氟醚和七氟醚在OxygentTM中的分配系数逐渐下降。七氟醚在OxygentTM中的溶解性高于异氟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系数 异氟醚 七氟醚 氟碳化合物
下载PDF
低出生体质量儿先天性心脏病非体外循环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5
6
作者 曾琳玲 王晟 +2 位作者 何少茹 梁杰贤 张永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06-1810,共5页
目的:总结53例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及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麻醉管理,并探讨其围术期的危险因素。方法2003年6月~2013年7月共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53例低出生体质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其中49例为早产儿。本组病例孕周26~40周(3... 目的:总结53例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及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麻醉管理,并探讨其围术期的危险因素。方法2003年6月~2013年7月共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53例低出生体质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其中49例为早产儿。本组病例孕周26~40周(30.96±3.09)周,出生体质量640~2460(1429.90±455.08)g。手术时日龄4~87(32.81±20.76)d;手术时体质量650~2460(1750.20±481.59)g。所有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下完成先心病非体外循环矫治手术。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对呼吸参数、患儿体内酸碱平衡及电解质进行调整,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控制血压并维持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持续机械通气,置暖箱保温。结果本组病例中有47例为PDA结扎术,其中有1例未行手术即发生心跳骤停,未能心肺复苏;1例由于术前诊断有误,术中经食管超声诊断后修正诊断为主动脉瓣及升主动脉重度发育不良,不能行PDA结扎术,放弃治疗;2例COA矫治术,其中1例于手术中发生心跳骤停,术中死亡;2例为PDA结扎同期COA矫治术;其余2例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分别行A-P分流术+Broch术和B-T分流术。本组病例术中死亡2例,死亡率3.77%,术后早期死亡(72 h内)1例,总死亡率5.66%。结论低出生体质量儿可实施早期非体外循环下先心病手术;良好的麻醉管理有助于降低围术期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术后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早产儿 低出生体质量 先天性心脏病 麻醉 非体外循环
下载PDF
2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术后护理 被引量:6
7
作者 杨艳青 刘英红 《护理学报》 2012年第2期44-45,共2页
总结2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术后护理经验,认为本组患者的病情特点是:心功能差,对容量和压力负荷敏感,病情变化快;低心排发生率高,且致死风险高;患者年龄偏大,加之应用镇静剂,易掩盖病情变化。护理要点:严密监测患者呼吸、... 总结2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术后护理经验,认为本组患者的病情特点是:心功能差,对容量和压力负荷敏感,病情变化快;低心排发生率高,且致死风险高;患者年龄偏大,加之应用镇静剂,易掩盖病情变化。护理要点:严密监测患者呼吸、循环系统功能;预防感染;加强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漂浮导管等特殊管道的安全管理。经积极的治疗护理,本组未发生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本组21例,治愈出院16例,死亡5例,死亡率24%,较文献报道的死亡率(46%)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间隔穿孔 术后 危重症护理
下载PDF
心脏康复对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郭金花 杜凤如 +2 位作者 刘梓贤 周小珊 麦舒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34-237,共4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心脏康复对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I)的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主题词结合自由词原则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和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心脏康复对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I)的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主题词结合自由词原则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和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5月,筛选关于心脏康复对行TAVI的患者的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自身前后对照试验。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8篇,中文文献3篇;随机对照试验4项,自身前后对照试验7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MD=-0.18,95%CI(-1.41,1.05)〕(基于随机对照试验)、握力〔MD=1.20,95%CI(-1.25,3.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MD=59.35,95%CI(53.82,64.89)〕(基于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MD=9.48,95%CI(0.78,18.17)〕。结论心脏康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行TAVI的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 心脏康复 老年人 日常生活活动 META分析
下载PDF
边缘不足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莎 严秋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44-46,共3页
目的总结边缘不足房间隔缺损患儿/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87例边缘不足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患儿/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结果84例封堵成功,3例封堵失败。84例成功患儿/患者术后发生极少-少量... 目的总结边缘不足房间隔缺损患儿/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87例边缘不足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患儿/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结果84例封堵成功,3例封堵失败。84例成功患儿/患者术后发生极少-少量残余分流15例,心律失常11例,封堵器脱落、股动静脉瘘、臂丛神经损伤各1例,均经治疗护理好转。结论边缘不足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具有可行性,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密切监护心率及节律变化,关注患者主诉,早发现、早处理并发症是围术期护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封堵器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小儿心脏移植 被引量:4
10
作者 魏立 吴若彬 庄建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9-302,共4页
一、发展与现状 1967年12月6日美国的Kantrowitz等在非体外下完成第一例小儿心脏移植,患儿是1例三尖瓣闭锁的16d婴儿,供体来自无脑儿,受体术后存活6h,之后的近20年小儿心脏移植几乎停滞。20世纪80年代环孢素的使用,病例选择和供... 一、发展与现状 1967年12月6日美国的Kantrowitz等在非体外下完成第一例小儿心脏移植,患儿是1例三尖瓣闭锁的16d婴儿,供体来自无脑儿,受体术后存活6h,之后的近20年小儿心脏移植几乎停滞。20世纪80年代环孢素的使用,病例选择和供体管理的改进,供心保存、手术技巧、围手术期处理的提高和心内膜活检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小儿 围手术期处理 三尖瓣闭锁 心内膜活检 病例选择 供心保存 手术技巧
原文传递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忠明 王晟 +4 位作者 梁杰贤 雷迁 丁以群 陈寄梅 庄建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49-652,共4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39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男246例,女147例;年龄1天-14岁,中位月龄12个月;其中最低体质量1.8kg。NYHAⅡ-Ⅳ级。回顾性总结患儿围术...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39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男246例,女147例;年龄1天-14岁,中位月龄12个月;其中最低体质量1.8kg。NYHAⅡ-Ⅳ级。回顾性总结患儿围术期应用经TEE检查的情况。结果经TEE检查对手术及治疗产生影响者60例(15.3%),其中术前对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诊断做出修正者4例(1.0%),需补充者4例(1.0%),需辅助诊断者4例(1.0%),11例(2.8%)对选择或更改手术方案产生了影响。术中发现残余问题者29例(7.4%),需辅助诊断者11例(2.8%)。术后发现残余问题者7例(1.8%),需辅助诊断者1例(0.3%)。操作过程中9例(2.3%)发生相关并发症,其中口、咽黏膜出血7例(1.8%),气管导管脱出2例(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行TEE检查,对明确术前诊断、制定手术方案、即刻评估手术效果、发现残余问题和指导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经食管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心脏外科手术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