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例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后残余漏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4
1
作者 申俊君 张智伟 +4 位作者 王树水 石继军 潘微 钱明阳 李渝芬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3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um defects,ASD)封堵后残余漏再次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8月至2012年3月,9例PDA介入手术后残余漏患者,2例ASD介入手术后残余漏患者,... 目的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um defects,ASD)封堵后残余漏再次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8月至2012年3月,9例PDA介入手术后残余漏患者,2例ASD介入手术后残余漏患者,术后随访发现封堵器械的分流,11例患者再次行介入治疗。术后即刻及长期应用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随访。结果 9例PDA及2例ASD患者中,8例再次置入蘑菇封堵器,3例弹簧圈,术后复查超声6例无残余分流;5例术后即刻存在少量残余分流,3例在术后1个月随访时残余分流消失,2例PDA患者置入弹簧圈后短期溶血,1例经内科治疗后好转,1例行外科急诊手术。结论先天性心脏病PDA、ASD介入治疗后出现残余漏行介入封堵的处理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房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下载PDF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镶嵌治疗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智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1-374,共4页
近年随着小儿心导管技术的迅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已从以往的单纯手术治疗转变为手术和介入共同治疗。对于一些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内科介入技术与外科手术相互结合的镶嵌治疗模式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在围手术期应用介入技术支... 近年随着小儿心导管技术的迅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已从以往的单纯手术治疗转变为手术和介入共同治疗。对于一些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内科介入技术与外科手术相互结合的镶嵌治疗模式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在围手术期应用介入技术支持外科手术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通过镶嵌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手术和介入治疗各自的风险,同时有利于手术方法的改良,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复杂性 镶嵌治疗
下载PDF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与干预策略 被引量:12
3
作者 潘微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4期268-270,共3页
  1 概述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占活产儿的0.8%~1.2%.我国每年新增先心病人15万~20万,其中严重、难治及生后易早期死亡的占20%~30%.……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产前诊断 超声心动图 胎儿
下载PDF
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后肺动脉瓣置换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兆丰 张智伟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9年第2期230-233,共4页
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后肺动脉瓣置换术手术时间,目前尚存在争议。指征包括显著的肺动脉瓣反流合并重度右心室扩大(右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150 ml/m2或>2倍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持续性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及QR... 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后肺动脉瓣置换术手术时间,目前尚存在争议。指征包括显著的肺动脉瓣反流合并重度右心室扩大(右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150 ml/m2或>2倍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持续性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及QRS间期>180 ms等。术后右心室功能迅速改善,表现为右心室容量、质量的减少,QRS间期缩短等。反流的肺动脉瓣常用同种移植物、生物瓣、机械瓣代替。经导管人工肺动脉瓣置换手术及镶嵌治疗可作为外科手术的补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氏四联症 肺动脉瓣置换术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患儿行心腔内超声监测介入治疗的护理
5
作者 刘利香 严秋萍 +1 位作者 陈玫 陈雄英 《护理学报》 2008年第1期58-60,共3页
总结14例患者心腔内超声监测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经验。认为护理人员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中、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心率、心律、血压、心电图ST-T段和T波的改变,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肿胀,肢体的皮温、颜色等情... 总结14例患者心腔内超声监测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经验。认为护理人员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中、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心率、心律、血压、心电图ST-T段和T波的改变,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肿胀,肢体的皮温、颜色等情况,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本组14例患者,13例堵闭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1例封堵不成功改行外科手术,成功率为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心腔内超声 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镶嵌治疗
6
作者 张智伟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8年第3期338-340,共3页
关键词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治疗 复杂先心病 外科手术 资料统计 流行病学 手术风险 发病率
下载PDF
产前诊断与生后治疗一体化模式救治新生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潘微 张智伟 +5 位作者 庞程程 陈寄梅 周成斌 庄建 何少茹 韩凤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22期7079-7081,共3页
目的介绍一体化模式的流程并探讨其对新生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诊治的影响。方法 2004年8月至2012年3月38例产前诊断的重症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被保留并于出生后得到内、外科治疗,随访6个月至8年。孕妇年龄(25.4±2.2)岁(21~43岁),产前... 目的介绍一体化模式的流程并探讨其对新生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诊治的影响。方法 2004年8月至2012年3月38例产前诊断的重症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被保留并于出生后得到内、外科治疗,随访6个月至8年。孕妇年龄(25.4±2.2)岁(21~43岁),产前诊断时的孕周为(26.6±2.6)周(22~40周)。结果出生后超声心动图诊断与产前诊断符合率为98%。13例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新生儿期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38例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在新生儿期接受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治疗时间为出生后(14±2.1)d(1~27d)。其中外科手术29例,均为Ⅰ期手术,介入治疗9例。38例接受治疗的患儿存活35例,占92%(35/38),死亡3例,占8%(3/38)。存活患儿中29例心脏结构恢复正常,占76.4%(29/35),6例心脏瓣膜存在轻微改变,占23.3%(6/35)。结论产前诊断、生后治疗一体化模式为重症先天性心脏病争取了诊断、治疗时间,有利于选择最佳治疗方式、降低术前、术后死亡率、改善疗效,是新生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救治的最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产前诊断 胎儿
原文传递
新生儿动脉导管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利香 陈玫 +1 位作者 汪鄤 胡沛仪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S1期257-257,共1页
动脉导管支架植入术即通过经皮导管介入方式,将血管支架植入尚未关闭的动脉导管以维持动脉导管长期开放,对于部分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患儿,如肺动脉瓣闭锁合并室间隔完整(pulmonaryatresia with intiact ventricul... 动脉导管支架植入术即通过经皮导管介入方式,将血管支架植入尚未关闭的动脉导管以维持动脉导管长期开放,对于部分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患儿,如肺动脉瓣闭锁合并室间隔完整(pulmonaryatresia with intiact ventricular septum,PA/IVS)等,若能维持动脉导管持续开放,就能够保证患者肺循环血流量,使低氧血症、紫绀等情况得到改善,从而赢得外科手术机会。我科于2010年12月对1例肺循环依赖动脉导管型的PA/IVS的患儿植入动脉导管支架术,经过护理人员充分的术前准备,做好对家长的心理支持,严格规范操作过程,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尤其是SPO_2,体温,心率,血压以及心肺功能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使患儿的病情得到极大的改善并顺利出院,为下一步外科手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 外科手术 支架植入术 患儿 先天性心脏病 导管介入 肺动脉瓣闭锁 肺循环血流量 低氧血症 支架术
下载PDF
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韩咏 李俊杰 +3 位作者 王树水 张智伟 钱明阳 谢育梅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第8期445-450,共6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介入治疗并发症及影响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PMVSD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早期和晚期并发症类型及发生率。将患者分为有、无早期并发症... 目的探讨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介入治疗并发症及影响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PMVSD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早期和晚期并发症类型及发生率。将患者分为有、无早期并发症组,有、无心律失常组,有、无主动脉瓣反流组,有、无三尖瓣反流组,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与各组并发症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在完成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1288例中,出现各类早期并发症148例,总发生率为11.5%。按并发症种类统计,心律失常85例(6.6%),主动脉瓣反流(AR)20例(1.6%),三尖瓣反流(TR)36例(2.8%),其他并发症7例(0.5%)。按并发症程度统计,严重并发症31例(2.4%),轻微并发症117例(9.1%),包括右束支传导阻滞64例(5.0%)、轻度AR 19例(1.5%)、轻度TR 34例(2.6%),均无需特殊处理。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OR 1.025,95%CI 1.012~1.038,P<0.001)、封堵器直径(OR 1.225,95%CI 1.102~1.361,P<0.001)、年龄(OR 0.532,95%CI 0.356~0.793,P=0.002)是封堵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封堵器直径(OR 1.224,95%CI 1.068~1.404,P=0.004)和合并肺动脉高压(OR 0.183,95%CI 0.074~0.456,P<0.001)是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手术时间(OR 1.041,95%CI 1.022~1.060,P<0.001)和VSD直径(OR 1.436,95%CI 1.192~1.730,P<0.001)为术后TR发生的危险因素;手术时间(OR 1.042,95%CI 1.005~1.081,P=0.025)是术后A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PMVSD介入治疗并发症主要以轻微并发症为主;年龄小、手术时间过长、VSD直径过大以及使用直径较大封堵器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严格把握适应证和规范操作可降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晚期并发症的情况需进行长期严格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小儿心源性晕厥57例治疗及随诊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树水 李渝芬 +4 位作者 张智伟 曾少颖 徐衍梅 梁东坡 叶钜亨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36-838,共3页
目的总结小儿心源性晕厥病例的治疗经验。方法研究对象为1997年1月至2008年3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心源性晕厥患儿57例,其中男25例,女32例;年龄平均(3.0±3.9)岁(0.6~14岁)。35例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晕厥的病例予B受体... 目的总结小儿心源性晕厥病例的治疗经验。方法研究对象为1997年1月至2008年3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心源性晕厥患儿57例,其中男25例,女32例;年龄平均(3.0±3.9)岁(0.6~14岁)。35例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晕厥的病例予B受体阻滞剂及心脏手术治疗。9例Ⅲ度房室阻滞晕厥病例予心室起搏及针对基础心脏疾病治疗。5例长QT综合征(LQTS)晕厥发作的病例分别予美西律、β受体阻滞剂及联合起搏治疗。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及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晕厥的病例予电击复律、索他洛尔、胺碘酮等治疗。室颤及电机械分离病例予除颤等复苏急救及治疗原发心脏病。患儿出院后均予随诊。结果50例住院期间晕厥得到控制,住院期间死亡3例。本组随访时间1个月至10年,5例出院后失访。随访中45例无晕厥发作,1例晕厥发作减少,2例仍反复发作,1例死亡。结论心源性晕厥除治疗引发晕厥的直接因素外,还应积极治疗原发心脏疾病。单纯药物治疗只对部分病倒有效,药物联合起搏或联合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有望在恶性心律失常晕厥病例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晕厥 缺氧发作 心律失常 起搏治疗 小儿
原文传递
应用血管塞栓塞治疗婴儿肺隔离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颖 谢育梅 +2 位作者 张智伟 李渝芬 曾国洪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89-990,共2页
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或持续性肺部感染,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传统治疗方式主要为外科手术切除。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方法的发展,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 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或持续性肺部感染,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传统治疗方式主要为外科手术切除。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方法的发展,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nal embolization,TAE)治疗新生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治疗 肺隔离症 疗效分析 先天性肺发育畸形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婴儿 血管 应用
原文传递
儿童白塞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树水 张智伟 +3 位作者 曾少颖 石韫珍 黄美萍 沈娜君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82-384,i0003,共4页
白塞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累及多系统的全身疾病。由土耳其医生Behcet于1937年首次报道。除口腔、生殖器和眼三联征外,尚有各种不同的全身或内脏表现,包括皮肤损害、关节症状、心血管病变等,现将我院收治儿童白塞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 白塞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累及多系统的全身疾病。由土耳其医生Behcet于1937年首次报道。除口腔、生殖器和眼三联征外,尚有各种不同的全身或内脏表现,包括皮肤损害、关节症状、心血管病变等,现将我院收治儿童白塞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白塞病 儿童 全身疾病 心血管病变 反复发作 首次报道 皮肤损害 关节症状 多系统
原文传递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树水 庄建 李渝芬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47-749,共3页
近年来随着心脏治疗及监护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在新生儿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然而对于左心发育不良等一些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如果在胎儿期未给予相关干预措施,部分病例在出生前心脏及大血管... 近年来随着心脏治疗及监护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在新生儿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然而对于左心发育不良等一些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如果在胎儿期未给予相关干预措施,部分病例在出生前心脏及大血管已经出现了不可逆病变”,从而失去了根治的机会。同时,患有严重先心病的胎儿比较容易出现宫内死亡或自发性流产。因此胎儿心脏病的治疗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对近年来胎儿先心病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期 先天性心脏畸形 左心发育不良 不可逆病变 自发性流产 胎儿心脏病
原文传递
小儿缓慢型心律失常起搏治疗的若干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虹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2-94,共3页
关键词 起搏治疗 缓慢型心律失常 小儿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 频率应答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 心脏传导阻滞 人体新陈代谢
原文传递
幼儿心内膜心肌纤维化一例
15
作者 李江林 李渝芬 +3 位作者 庄建 许刚 王树水 曾少颖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5-226,共2页
患儿 男,汉族,1岁9个月.因"气促1年余,加重伴尿少、浮肿、食欲差、咳嗽10 d"入院.患儿平时有气促,易感冒,吃奶费力,易出汗,生长发育正常.从5个月龄起曾先后4次因浮肿、腹胀、咳嗽(其中两次合并肺炎)入住本院.既往一直被诊断为"心... 患儿 男,汉族,1岁9个月.因"气促1年余,加重伴尿少、浮肿、食欲差、咳嗽10 d"入院.患儿平时有气促,易感冒,吃奶费力,易出汗,生长发育正常.从5个月龄起曾先后4次因浮肿、腹胀、咳嗽(其中两次合并肺炎)入住本院.既往一直被诊断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T)",长期予地高辛、螺内酯、卡托普利、小剂量泼尼松及营养心肌药物口服,症状无缓解.患儿于39+5周经剖腹产娩出,出生体重3.2 kg.母孕期无特殊不适或特殊物质接触史,常规产检未见异常.患儿有一姐姐,11岁,体健,一哥哥,8个月时死于"E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幼儿 小剂量泼尼松 生长发育 合并肺炎 卡托普利 药物口服
原文传递
经导管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近期并发症及其防治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俊杰 张智伟 +2 位作者 钱明阳 王慧深 李渝芬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91-994,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小儿膜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PMVSDs)介入治疗近期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2年3月—2005年12月间223例小儿PMVSDs介入治疗术中和术后(随访1~18个月)发生并发症的60例进行... 目的探讨经导管小儿膜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PMVSDs)介入治疗近期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2年3月—2005年12月间223例小儿PMVSDs介入治疗术中和术后(随访1~18个月)发生并发症的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并发症分为严重并发症和轻微并发症两组。结果全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9%(60/223)。严重并发症9例(4.0%),包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0.9%),机械性溶血3例(1.3%),需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4例(1.8%),其中术中封堵器卡在二尖瓣1例,术后封堵器移位1例(引起溶血),术后封堵器造成主动脉瓣中量反流2例,三度AVB经置入临时起搏器和糖皮质激素及白蛋白等治疗后7天恢复正常心律,2例溶血病例给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溶血消失。轻微并发症51例(22.8%),包括不同类型的束支传导阻滞(bundle branch block,BBB)37例(16.6%),一度AVB2例(0.9%),二度AVB1例(0.4%),新出现主动脉瓣少量反流5例(2.2%),新出现少量至中量以下三尖瓣反流6例(2.6%),除右束支传导阻滞外,其他类型的传导阻滞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白蛋白等治疗,绝大多数于短期随访内恢复或好转,新出现的瓣膜反流均未做特殊处理。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经导管小儿PMVSDs介入治疗近期并发症以轻症为主,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远期并发症的情况需进行长期严格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心脏导管插入术
原文传递
经导管介入法治疗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9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树水 张智伟 +5 位作者 李渝芬 王慧深 谢育梅 潘微 区曦 石继军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91-593,T0001,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法治疗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广东省人民医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儿9例,先行心导管检查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瘘管的形态及引流情况,建立达到或通过瘘管欲堵闭处的输...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法治疗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广东省人民医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儿9例,先行心导管检查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瘘管的形态及引流情况,建立达到或通过瘘管欲堵闭处的输送轨道。6例瘘管最窄处内径≤3mm的病例选用可控弹簧圈进行堵闭,3例内径>3mm的病例应用Amplazter动脉导管堵闭器进行堵闭。结果8例堵闭成功,1例瘘管扭曲严重的病例堵闭失败而行外科手术。全部病例随诊2个月至3年,随诊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创伤性小、疗效确切的方法,但必须严格掌握介入治疗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先天性 心导管插入术 儿童
原文传递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小儿室间隔缺损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7
18
作者 严秋萍 刘利香 +1 位作者 叶敏 陈娇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1-432,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162例 Amplatzer 封堵器进行 VSD 封堵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并发症38例(占23.46%)。其中脑空气栓塞2例,血栓形成和栓塞3例,左前束支或... 目的探讨小儿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162例 Amplatzer 封堵器进行 VSD 封堵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并发症38例(占23.46%)。其中脑空气栓塞2例,血栓形成和栓塞3例,左前束支或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3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室性停搏7例,机械性溶血2例,穿刺口出血5 例,臂丛神经损伤2例,主动脉关闭不全1例,残余分流3例。结论 VSD 封堵术具有创伤性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护士应熟悉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诱因,掌握有效的护理对策,促进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并发症 护理
原文传递
经导管介入治疗23例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智伟 王树水 +5 位作者 王慧深 李新明 沈向前 李渝芬 谢育梅 石继军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2-494,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法治疗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经验。方法 男13例,女10例,年龄2.5~14.0岁。右冠状动脉右房瘘11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6例,左冠状动脉右房瘘4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右室瘘1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肺动脉瘘1例。瘘...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法治疗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经验。方法 男13例,女10例,年龄2.5~14.0岁。右冠状动脉右房瘘11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6例,左冠状动脉右房瘘4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右室瘘1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肺动脉瘘1例。瘘管最窄处大小1.8~6.5mm。建立达到或通过瘘管的输送轨道,选择瘘口处或接近瘘口处的瘘管狭窄部位为封堵处。16例瘘管最窄处内径〈3mm的病例选用弹簧圈进行封堵,7例内径〉3mm的病例分别应用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及国产对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进行封堵。结果 21例封堵成功,2例封堵不成功者外科手术成功缝扎冠状动脉瘘口。结论 经导管治疗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创伤性小、疗效确切的方法。此技术首先必须系统地评价冠状动脉瘘的解剖类型及冠状动脉走向,保证欲封堵的血管的下游不能有正常血管的分支。同时必须严格掌握介入治疗适应证,对于瘘管扭曲严重,经导管封堵有困难的病例可行外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瘘 先天性 心脏导管插入术 儿童
原文传递
特发性婴儿动脉钙化症二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小碧 曾少颖 +2 位作者 李渝芬 潘微 张智伟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74-876,共3页
例1 女,1个月,因“发现心脏杂音1个月,拒奶、气促伴皮肤花斑半个月”就诊于我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出生胎龄35+4周,纠正胎龄40+6周,因胎膜早破,经剖宫产臀位娩出.出生体重2.4 kg,出生情况可,1 min Apgar评分8分,5 min Apgar评分10分.... 例1 女,1个月,因“发现心脏杂音1个月,拒奶、气促伴皮肤花斑半个月”就诊于我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出生胎龄35+4周,纠正胎龄40+6周,因胎膜早破,经剖宫产臀位娩出.出生体重2.4 kg,出生情况可,1 min Apgar评分8分,5 min Apgar评分10分.入院前半个月出现拒奶、气促伴皮肤发花,当地医院诊断为“新生儿心力衰竭”,经强心、利尿等处理后,症状缓解不明显,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母亲曾患妊娠糖尿病,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GAR评分 钙化症 特发性 动脉 婴儿 皮肤花斑 出生胎龄 妊娠糖尿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