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倩 李劲高 +7 位作者 周茂华 廖鹏军 彭琪 陈景 陈少贤 魏姗姗 黄晖婷 佘妙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289,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阐明CD56抗原表达在预测AML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71例年龄14~60岁、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IA)方案首次诱导化疗的初治AML(AML-M3除外)患...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阐明CD56抗原表达在预测AML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71例年龄14~60岁、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IA)方案首次诱导化疗的初治AML(AML-M3除外)患者的临床资料,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的表达。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研究患者CD56阳性率与总生存时间(OS)间的关系。根据CD56抗原表达将患者分为CD56+组(n=52)和CD56-组(n=119),同时根据CD56阳性表达率,以50%为界限,将CD56+组分为CD56阳性表达率≥50%组(n=39)和CD56阳性表达率〈50%组(n=13),比较CD56+组和CD56-组、CD56阳性表达率≥50%组和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完全缓解率(CRR)、复发率、中位OS、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和生存率。结果:CD56+组患者中位OS(14.2个月)低于CD56-组(39.4个月)、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中位OS(11.7个月)低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20.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56+组患者1年和2年生存率(61.5%、46.2%)低于CD56-组(75.6%、63.9%)(P〈0.05);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1年生存率(53.8%)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8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2年生存率(41.0%)明显低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61.5%)(P〈0.05)。CD56+组患者CRR(63.5%)与CD56-组(68.9%)以及CD56阳性表达率≥50%组(58.9%)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76.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6+组患者总复发率和1年内复发率(64.3%、37.5%)均高于CD56-组(34.3%、17.9%)(P〈0.05),而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总复发率、1年内复发率(75.0%、42.9%)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37.5%、1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6+组患者中位DFS(12.7个月)低于CD56-组(34.1个月)(P〈0.05);CD56阳性表达率≥50%组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中位D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阳性是AML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且阳性率越高,提示其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CD56 预后 总生存时间 无病生存时间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地西他滨治疗后DNA甲基化水平变化 被引量:9
2
作者 赖沛龙 杜欣 +6 位作者 翁建宇 耿素霞 王玉春 陆泽生 钟立业 邓程新 林绍泽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地西他滨治疗后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方法 7例MDS患者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Ⅰ型或Ⅱ型(RAEBⅠ/Ⅱ)接受规律的地西他滨治疗,5天方案(4例)和3天方案(3例),每个疗程分4个时间点采集其外周血,实时... 目的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地西他滨治疗后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方法 7例MDS患者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Ⅰ型或Ⅱ型(RAEBⅠ/Ⅱ)接受规律的地西他滨治疗,5天方案(4例)和3天方案(3例),每个疗程分4个时间点采集其外周血,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Q-PCR)方法检测外周血P15和CDH1基因的甲基化水平。结果用药前3例患者(例2、例4和例7)P15甲基化水平较高(20%~65%),CDH1均较低(0.5%~5%)。无论5天还是3天方案,用药前甲基化水平越高,用药后下降越明显,患者用药第5/7天后P15、CDH1甲基化水平下降幅度最大,达20%~60%,P15可维持在下降后的水平,在随后的治疗中未再出现明显的下降,但是CDH1的波动较大,用药期间CDH1甲基化水平可升至≥用药前水平。目前的数据表明甲基化的变化与血象变化不一致。应用重复测量方法分析5天与3天方案两个基因甲基化水平变化,两种不同方案组间去甲基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血液学改善的患者与未改善患者的去甲基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西他滨治疗后P15和CDH1的甲基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甲基化水平与治疗方案和疗效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聚合酶链反应 地西他滨 DNA甲基化
下载PDF
白血病干细胞免疫表型在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倩 彭琪 +2 位作者 夏平方 魏姗姗 佘妙容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2-466,共5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类严重致死性疾病,其复发或耐药的根源在于白血病干细胞(LSCs)的存在,故清除LSCs成为治疗AML的关键。近年来发现一些免疫表型在LSCs上特异表达或者高表达,而在正常造血干细胞(HSCs)上不表达或者低表达,这就为特...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类严重致死性疾病,其复发或耐药的根源在于白血病干细胞(LSCs)的存在,故清除LSCs成为治疗AML的关键。近年来发现一些免疫表型在LSCs上特异表达或者高表达,而在正常造血干细胞(HSCs)上不表达或者低表达,这就为特异杀伤LSCs提供了靶点,因此,研究LSCs的免疫表型,有助于识别并杀伤LSCs,从而为彻底治愈白血病提供可能。本文针对近年来LSCs免疫表型在AML治疗及其预后方面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白血病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免疫表型 靶向治疗
下载PDF
硫氧还蛋白-2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罗琼 陈景 +1 位作者 黄志新 杜欣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61-1364,共4页
目的探讨TRX-2基因表达水平与急性白血病及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适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试验组120例急性白血病和对照组120例非血液病的其他疾病患... 目的探讨TRX-2基因表达水平与急性白血病及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适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试验组120例急性白血病和对照组120例非血液病的其他疾病患者骨髓TRX-2基因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RT-PCR检测,试验组TRX-2 mRNA骨髓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08±0.52)×102 vs.(0.91±0.15)×102,P<0.05]。其中试验组中原始细胞≥90%的样本TRX-2表达量比原始细胞<90%患者明显增多,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79±0.51)×102 vs.(3.26±0.58)×102,P<0.05]。而骨髓中TRX-2的表达量与年龄、性别和急性白血病的类型无相关性;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试验组骨髓原始细胞不同程度表达TRX-2,阳性表达率78.2%,而对照组无阳性表达;TRX-2的RT-PCR检测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种方法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但一致性较差(κ=0.26)。结论 TRX-2在急性白血病骨髓中呈现高表达,其与急性白血病原始细胞的负荷量存在相关性,而与临床特征无明显相关;RT-PCR与间接免疫荧光法两种方法检测TRX-2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但一致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还蛋白-2 急性白血病 适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下载PDF
TRX-2基因表达在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监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罗琼 黄志新 +1 位作者 罗柳萍 肖定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3-387,共5页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2(TRX-2)基因表达在急性白血病(AL)微小残留病灶(MRD)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反应(RQ-PCR)检测AL初发组(68例)、血液学完全缓解(CHR)组(57例)和复发组(25例)TRX-2基因表达的变化,25名骨髓捐献...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2(TRX-2)基因表达在急性白血病(AL)微小残留病灶(MRD)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反应(RQ-PCR)检测AL初发组(68例)、血液学完全缓解(CHR)组(57例)和复发组(25例)TRX-2基因表达的变化,25名骨髓捐献者作为正常对照组,TRX-2基因表达量的上限(91)为参考值上限,回顾分析复发组在CHR期(骨髓原始细胞计数<5%)TRX-2基因表达的水平,比较其与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的MRD的相关性。结果:TRX-2基因表达在完全缓解组与初治组和复发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患者CHR期(骨髓原始细胞<5%),21例(21/25)TRX-2基因呈高表达(>91),与流式细胞术检测的MRD具有相关性(r=0.874,P=0.0005)。结论:TRX-2基因为急性白血病新的广谱标志,适用于MRD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X-2基因 急性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灶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反应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增生异常性改变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劲高 胡皓 +4 位作者 张华斌 宛霞 黄湖辉 徐安平 佘妙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30-1531,共2页
目的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髓增生异常的特性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SLE初次诊治患者4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1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 目的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髓增生异常的特性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SLE初次诊治患者4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1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10例。所有患者都因血细胞减少予骨髓穿刺。骨髓涂片Wright-Gimsa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同时对比观察10例MDS和ITP患者的骨髓,评价骨髓增生异常的情况。临床和实验室资料通过病历记载获得,SLE疾病的活动性根据SLEDAI标准评估。结果48例SLE患者中白细胞减少12例,贫血43例,血小板减少28例,Coombs’试验阳性17例。31例患者有骨髓发育异常,以派-胡畸形最常见,还有红系和巨核细胞系发育异常。而10例MDS患者至少可以发现一系的病态造血。而ITP患者只是巨核细胞明显增多,出现幼稚产血小板巨核细胞,而粒系和红系没有病态造血。骨髓病态造血的出现和SLE活动明显相关,5例有狼疮性肾炎的患者骨髓均有病态造血。15例复查骨髓的患者中,12例疾病控制良好的患者骨髓病态造血消失。结论血细胞减少是SLE常见的表现,骨髓的各系包括粒系、红系和巨核细胞系均可以有病态造血,疾病控制后病态造血可消失。SLE患者骨髓的病态造血和SLE的严重性相关,可作为评价SLE活动性的指标。同时,对没有染色体异常的骨髓病态造血,诊断MDS时需排除S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发育异常 细胞减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下载PDF
MIF活性区域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 被引量:1
7
作者 肖定璋 陈少贤 +3 位作者 陈景 罗琼 黄曙方 丁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61-1867,共7页
目的:筛选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催化巯基蛋白质氧化还原酶(TPOR)活性域相互结合的蛋白。方法: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进行筛选。首先构建pBTM116-MIF诱饵质粒,转化酵母菌株L40;将表达MIF催化TPOR活性域的L40酵母菌株制备成感受态菌,... 目的:筛选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催化巯基蛋白质氧化还原酶(TPOR)活性域相互结合的蛋白。方法: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进行筛选。首先构建pBTM116-MIF诱饵质粒,转化酵母菌株L40;将表达MIF催化TPOR活性域的L40酵母菌株制备成感受态菌,在人骨肉瘤cDNA文库中筛选。通过组氨酸(HIS3报告基因活性和β半乳糖苷酶实验,初步确定与催化TPOR活性域片段相互作用的蛋白,最终通过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技术来确认。结果:分别构建含野生型MIF的pBTM116-MIF和野生型硫氧还蛋白样蛋白2(TXNL2)的pACT2-TXNL2质粒,将其共转染L40酵母菌。HIS3报告基因活性检测和β半乳糖苷酶阳性实验结果提示TXNL2可能是与MIF催化TPOR活性片段相互作用的蛋白。将重组质粒pcDNA3.1-Myc-TXNL2转染MCF7细胞,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表明MIF抗体能够共沉淀Myc-TXNL2蛋白;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yc-TXNL2与MIF在细胞质中位置分布相同。结论:TXNL2可能是与MIF催化TPOR活性片段相互作用的蛋白。本研究为MIF氧化还原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巯基蛋白质氧化还原酶 酵母双杂交系统 蛋白质相互作用 硫氧还蛋白样蛋白2
下载PDF
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herg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耿素霞 杜欣 +4 位作者 翁建宇 郭荣 钟立业 陆泽生 吴穗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67-1369,共3页
目的:了解hergmRNA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初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48例初诊AML患者和15例正常人外周血herg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hergmRNA的表达水平与AML患者的... 目的:了解hergmRNA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初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48例初诊AML患者和15例正常人外周血herg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hergmRNA的表达水平与AML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以及患者的疗效和复发的关系。结果:48例初诊AML患者检测到38例(79.17%)外周血表达hergmRNA,初诊AML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hergmRNA表达水平的中位值分别为0.03(0.00~2.49)%和0.35(0.04~1.09)%,AML患者明显低于正常人(P=0.00),AML患者外周血hergmRNA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无明显相关性。不表达hergmRNA患者的完全缓解率(9/10,90%)高于表达的患者(31/38,81.58%),复发率前者低于后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0.27)。结论:初诊AML患者外周血herg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尚未发现hergmRNA的表达情况与疾病预后的明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HERG 实时定量PCR 预后
下载PDF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检测JAK2基因V617F突变及其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郑卫东 方伟 +3 位作者 刘艳辉 罗盈 杜欣 陈志红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02-604,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定量PCR方法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HRM)在检测JAK2基因V617F突变中的应用。方法以JAK2基因V617F发生纯合突变的人红白血病细胞株(HEL)及不含JAK2基因V617F突变的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优化HRM法检测条... 目的探讨实时定量PCR方法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HRM)在检测JAK2基因V617F突变中的应用。方法以JAK2基因V617F发生纯合突变的人红白血病细胞株(HEL)及不含JAK2基因V617F突变的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优化HRM法检测条件,分别以优化的HRM法和直接测序法对63例临床疑似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DNA标本进行JAK2基因V617F突变检测,评价2种检测方法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HRM法可检出系列混合样本中5%的突变型等位基因突变,且重复性较高。以测序法为金标准,HRM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两种方法结果一致。结论 HRM法能够在单一闭管体系中实现对JAK2基因V617F突变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JAK2基因V617F突变的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 JAK2基因 V617F突变 骨髓增殖性肿瘤
下载PDF
手霉素通过上调P53诱导22Rv1前列腺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劲高 陈景 佘妙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12-1815,共4页
目的探讨手霉素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细胞株22Rv1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MTT细胞毒性测定法评价人22Rv1细胞的活性,使用Annexin v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料标记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免疫... 目的探讨手霉素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细胞株22Rv1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MTT细胞毒性测定法评价人22Rv1细胞的活性,使用Annexin v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料标记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Caspase-3、H2AX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手霉素有效杀伤前列腺癌22Rv1细胞,随着手霉素剂量的增加,细胞活性逐渐下降。手霉素能诱导22Rv1细胞凋亡,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均增加。手霉素通过caspase途径有效诱导22Rv1细胞凋亡。同时手霉素快速增加22Rv1细胞H2AX磷酸化和上调P53的表达。结论手霉素通过上调P53的表达和激活H2AX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杀伤前列腺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凋亡 手霉素 H2AX P53
下载PDF
以白血病干细胞为靶的治疗新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佘妙容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9-670,共2页
关键词 白血病干细胞 治疗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 急性髓性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 完全缓解 CELL 长期存活
下载PDF
手霉素对甲状腺癌KAT-18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12
作者 李劲高 黄晖婷 +2 位作者 李倩 宛霞 佘妙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426-2429,共4页
目的:探讨手霉素对甲状腺未分化癌KAT-18细胞株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SRB细胞毒性测定法评价KAT-18细胞的活性,使用Annexin v和一氧化氮(NO)染料标记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NO生成和细胞凋亡,二氢乙啶(DHE)方法测定细胞内超... 目的:探讨手霉素对甲状腺未分化癌KAT-18细胞株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SRB细胞毒性测定法评价KAT-18细胞的活性,使用Annexin v和一氧化氮(NO)染料标记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NO生成和细胞凋亡,二氢乙啶(DHE)方法测定细胞内超氧阴离子。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超氧歧化酶(SOD)活性,Mn-SOD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谷胱甘肽(GSH)含量采用荧光法测定。结果:手霉素有效杀伤KAT-18细胞,随着手霉素剂量的增加,细胞活性逐渐下降。手霉素诱导产生NO和超氧阴离子,降低GSH,但不影响Mn-SOD的蛋白表达和6 h的SOD活性,但24 h的SOD活性代偿性增加。手霉素诱导的凋亡与NO和超氧阴离子增加及GSH下降有关。用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抑制NO和超氧阴离子产生,提高GSH可减少手霉素诱导KAT-18细胞凋亡,从而逃避细胞被手霉素杀伤。结论:手霉素通过细胞内NO和超氧阴离子的产生诱导甲状腺癌细胞凋亡,杀伤甲状腺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未分化癌 手霉素 凋亡 反应性氧基 谷胱甘肽 超氧歧化酶
下载PDF
手霉素通过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U937白血病细胞凋亡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晖婷 李劲高 +2 位作者 肖定璋 陈景 佘妙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66-1069,共4页
目的:探讨手霉素对U937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μmol/L的手霉素处理U937白血病细胞不同时间,分别使用Annexin V/PI试剂及ROS检测试剂标记细胞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内ROS生成,免疫印迹术检测PI3K、P-Akt、Akt... 目的:探讨手霉素对U937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μmol/L的手霉素处理U937白血病细胞不同时间,分别使用Annexin V/PI试剂及ROS检测试剂标记细胞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内ROS生成,免疫印迹术检测PI3K、P-Akt、Akt等蛋白的表达。结果:与0 h对照组相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手霉素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P<0.05)及ROS生成逐渐增加(P<0.05),对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的抑制逐渐增强。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能有效抑制ROS产生的物质)可以阻断手霉素对U937细胞内PI3K/Akt信号通路的抑制及手霉素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结论:手霉素通过诱导ROS产生进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来诱导U937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霉素 U937细胞 ROS 凋亡 P1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及多瘤病毒感染相关临床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际 郑有为 +3 位作者 黄革 刘胜男 罗柳萍 侯铁英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人巨细胞病毒(HCMV)和多瘤病毒(BKV和JCV)感染相关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7年12月共53例行allo-H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移植当天开始监测患者外周血与尿的HCMV、BKV和JC...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人巨细胞病毒(HCMV)和多瘤病毒(BKV和JCV)感染相关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7年12月共53例行allo-H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移植当天开始监测患者外周血与尿的HCMV、BKV和JCV核酸载量,每周一次至100 d。分析病毒感染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相关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结果 51例患者发生病毒感染,感染率为96.23%。其中,HCMV感染率为54.72%(29/53)、BKV感染率为77.36%(41/53)、JCV感染率为28.30%(15/53)。肺部感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和出血性膀胱炎(HC)的发生率分别为54.72%、58.49%和20.75%。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发生aGVHD(OR=24.61,95%CI:2.30~46.24)、预处理采用全身照射(OR=33.39,95%CI:1.57~79.13)及使用ATG(OR=24.77,95%CI:1.16~52.58)是影响HCMV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HLA全相合(OR=0.003,95%CI:0.00~0.10)可降低发生HCMV血症的风险;预处理采用全身照射(OR=15.10,95%CI:1.14~39.27)是影响BKV尿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供受者血型相合(OR=0.07,95%CI:0.01~0.64)可降低发生BKV尿症的风险。结论移植术后应尽早监测受者血及尿中HCMV及多瘤病毒感染情况,以期及时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人巨细胞病毒 多瘤病毒 危险因素
下载PDF
C5aR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
15
作者 王玉连 翁建宇 +8 位作者 赖沛龙 曾令基 陈晓梅 黄欣 耿素霞 凌伟 罗成伟 吴穗晶 杜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25-929,934,共6页
目的:探讨补体5a(C5a)及其受体(C5aR)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cGVHD患者及9例健康供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5aR的表达及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 目的:探讨补体5a(C5a)及其受体(C5aR)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cGVHD患者及9例健康供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5aR的表达及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将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脾细胞分为对照组及重组小鼠C5a蛋白(rmC 5a)刺激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Tregs在CD4^+T细胞中的表达比例;另外,提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及C5aR拮抗剂(C5aRA)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Tregs在CD4^+T细胞中的表达比例。结果:cGVH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5aR的表达明显增多,而Tregs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明显减少,两者呈显著负性相关(P<0.05);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结果显示C5a下调Tregs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而体外培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显示阻断C5aR可上调Tregs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结论:C5a/C5aR可能通过抑制Tregs的分化来介导cGVH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5a 补体5a受体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六种少见伴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液病的嗜酸粒细胞形态学观察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琼 耿素霞 +2 位作者 苏建华 姜傥 肖定璋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12期78-81,共4页
目的分析六种少见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血液病嗜酸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观察61例伴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液病患者骨髓及外周血涂片嗜酸粒细胞形态,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嗜酸粒细胞增多23例,包括:AML伴inv(16)t(16;16),(CBFβ/MYH... 目的分析六种少见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血液病嗜酸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观察61例伴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液病患者骨髓及外周血涂片嗜酸粒细胞形态,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嗜酸粒细胞增多23例,包括:AML伴inv(16)t(16;16),(CBFβ/MYH11)10例;AML伴t(8;21)(q22;q22),(AML/ETO)1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伴嗜酸粒细胞增多18例;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MML)伴嗜酸粒细胞增多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嗜酸粒细胞增多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伴嗜酸粒细胞增多6例。每组计数200个骨髓嗜酸粒细胞,分析各阶段嗜酸粒细胞比例以及形态特征。结果 AML伴inv(16)t(16;16)骨髓嗜酸粒细胞,以嗜酸中晚幼粒细胞为主,形态异常特点为颗粒增多而细小,有少量细小的嗜碱颗粒散在嗜酸颗粒上;AML伴t(8;21)(q22;q22)骨髓嗜酸粒细胞以嗜酸晚幼粒细胞为主,形态异常特点为颗粒增多,多数胞核和胞质上覆盖粗大紫红色嗜碱性颗粒;CML-CP骨髓以嗜酸晚幼粒及杆状核粒细胞为主,形态异常为颗粒多、细小、密集,少量金黄色颗粒覆盖在胞核上,少数为灰黑色嗜碱颗粒;CMML骨髓嗜酸细胞以嗜酸分叶核粒细胞为主,形态异常特点为颗粒虽少但颗粒粗大,易见双核畸形;MDS骨髓嗜酸粒细胞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形态异常特点为颗粒粗大,分布不均匀,折光性强,呈多色性改变;ALL骨髓嗜酸粒细胞以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为主,形态轻度异常,特点为嗜酸颗粒减少,浆内颗粒分布不均匀,有明显无颗粒间隙。结论六种少见伴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液病,除各自原发病形态特点外,嗜酸粒细胞数量和异常形态特征各不相同,通过形态学初步筛查可为遗传学检查和治疗提供初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嗜酸粒细胞增多 形态学
原文传递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魏姗姗 李劲高 +7 位作者 万长春 廖鹏军 彭琪 夏平方 李倩 佘妙容 陈景 陈少贤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评价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筛选获取所有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初诊AML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 目的:评价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筛选获取所有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初诊AML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1去甲氧柔红霉素组与柔红霉素组比较,二者完全缓解率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但前者可明显降低患者耐药率(P=0.006)及复发率(P=0.020),提高患者总生存率(P=0.007)及无病生存率(P=0.005);2去甲氧柔红霉素组与米托蒽醌组比较,二者完全缓解率、耐药率、复发率、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组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诊AML患者诱导缓解治疗,去甲氧柔红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与米托蒽醌组疗效及安全性均无差异,但疗效均优于柔红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系 急性 去甲氧柔红霉素 米托蒽醌 柔红霉素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靶向骨髓微环境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晖婷 彭琪 +3 位作者 夏平方 魏姗姗 李倩 余妙容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39-142,共4页
急性白血病(AL)是一类起源于白血病干细胞(LSC)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且死亡率高。尽管联合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明显改善了AL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和总体生存期,但耐药和复发仍是治疗的难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白血病耐药和复发的原... 急性白血病(AL)是一类起源于白血病干细胞(LSC)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且死亡率高。尽管联合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明显改善了AL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和总体生存期,但耐药和复发仍是治疗的难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白血病耐药和复发的原因之一是骨髓微环境对LSC的保护作用,LSC隐蔽在骨髓微环境中从而逃避化疗药物的杀伤,并在骨髓微环境内自我更新,还可通过改变骨髓微环境而促进AL的发展。因此,通过靶向调控骨髓微环境与LSC间的相互作用,有望找到治疗AL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微环境 白血病 干细胞 白血病 分子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后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6
19
作者 廖娜 张慈婵 +3 位作者 林晓芬 彭国勤 郑素瑜 卓淑霞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98-1500,共3页
该文总结了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后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加强出入量的监测与护理、使用高流量湿化呼吸治疗仪、加强基础护理同时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经过早发现、早治疗并给予... 该文总结了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后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加强出入量的监测与护理、使用高流量湿化呼吸治疗仪、加强基础护理同时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经过早发现、早治疗并给予个体化的护理,4例患者均顺利转出移植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护理
原文传递
糖原合成酶激酶3抑制剂对伊马替尼诱导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家仪 陈运贤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0年第10期581-585,共5页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抑制剂对伊马替尼诱导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1μmol/L伊马替尼分别联合不同浓度的GSK3抑制剂氯化锂(1.0、2.0、4.0 mmol/L)、SB216763(0.5、1.0、5.0μmol/L)及TWS119(0.5、1....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抑制剂对伊马替尼诱导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1μmol/L伊马替尼分别联合不同浓度的GSK3抑制剂氯化锂(1.0、2.0、4.0 mmol/L)、SB216763(0.5、1.0、5.0μmol/L)及TWS119(0.5、1.0、5.0μmol/L)作用于K562细胞,分别以1μmol/L伊马替尼为相应对照组。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内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1μmol/L伊马替尼分别联合浓度梯度的SB216763、氯化锂、TWS1193组与对照组间K562细胞存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μmol/L伊马替尼+1.0μmol/L SB216763组、1μmol/L伊马替尼+5.0μmol/L SB216763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3.6±3.0)%、(77.0±3.6)%,均较对照组细胞存活率[(68.0±2.8)%]高(均P<0.05);1μmol/L伊马替尼+0.5μmol/L SB216763组细胞存活率为(70.0±2.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μmol/L伊马替尼+2.0 mmol/L氯化锂组、1μmol/L伊马替尼+4.0 mmol/L氯化锂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5.5±3.6)%、(83.4±3.9)%,均较对照组细胞存活率[(69.5±2.1)%]高(均P<0.05);1μmol/L伊马替尼+1.0 mmol/L氯化锂组[(72.3±6.0)%]与对照组间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μmol/L伊马替尼分别联合0.5、1.0、5.0μmol/L TWS119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0.0±1.1)%、(72.1±0.8)%、(73.8±0.7)%,均较对照组[(67.9±7.5)%]高(均P<0.01)。1μmol/L伊马替尼+5.0μmol/L SB216763、1μmol/L伊马替尼+4.0 mmol/L氯化锂、1μmol/L伊马替尼+5.0μmol/L TWS119三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8.16±3.59)%、(20.11±2.98)%、(16.27±2.36)%,均较对照组[(28.26±2.20)%]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单独伊马替尼作用K562细胞相比,伊马替尼分别联合3个GSK3抑制剂作用的K562细胞中t-GSK3β、t-GSK3α蛋白表达水平无差异,p-GSK3β、p-GSK3α、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GSK3抑制剂可减弱伊马替尼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水平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系 慢性 BCR-ABL 糖原合成酶激酶3 蛋白激酶抑制剂 Β连环素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伊马替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