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菁 吴若彬 +3 位作者 肖学钧 郑少忆 卢聪 张镜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189-191,共3页
[目的]评估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性。[方法]2000年7月至2003年7月 间,19例心脏手术后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接受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年龄32~76岁,平均(58.5±8.2)岁;心脏瓣膜替换手术 9例,冠状动脉旁... [目的]评估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性。[方法]2000年7月至2003年7月 间,19例心脏手术后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接受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年龄32~76岁,平均(58.5±8.2)岁;心脏瓣膜替换手术 9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8例,主动脉复合带瓣管道替换术2例。[结果]术后0.6~7.0 d,平均(2.3±1.2)d开始透析;持续 2.0-37.0 d,平均(7.3±3.2)d,生存8例。透析期间肾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指标均有改善。[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 疗法是治疗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应尽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急性肾功能衰竭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心脏术后 透析 带瓣管道 替换术 法治 手段 目的
下载PDF
全肺静脉异位回流的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庄建 张镜芳 +4 位作者 陈伟达 罗征祥 蔡增欣 杨小慧 陈欣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02-403,共2页
报告手术治疗21例小儿全肺静脉异位回流,年龄6个月~14岁(平均6.7岁);体重4.9~30kg(平均15.8kg)。3周岁10kg以下的婴幼儿5例。心上型10例,心内型8例,混合型3例,手术死亡3例,手术死亡率为14.3%。本文介绍了根据不同病变类型的各种手术... 报告手术治疗21例小儿全肺静脉异位回流,年龄6个月~14岁(平均6.7岁);体重4.9~30kg(平均15.8kg)。3周岁10kg以下的婴幼儿5例。心上型10例,心内型8例,混合型3例,手术死亡3例,手术死亡率为14.3%。本文介绍了根据不同病变类型的各种手术方法,并就吻合口大小、术前肺动脉高压、术后心律失常、术后吻合口狭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异位回流 外科手术 儿童 手术方式
下载PDF
1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菁 张镜芳 +6 位作者 罗征祥 蔡增欣 吴若彬 肖学钧 何竟功 陈伟达 杨小慧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8期476-478,共3页
从1989年9月至1993年9月期间,我们为1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行心脏直视手术,其中12例为瓣膜替换手术,1例瓣膜替换并冠状动脉扩张术。术后早期死亡1例,其余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我们认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可... 从1989年9月至1993年9月期间,我们为1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行心脏直视手术,其中12例为瓣膜替换手术,1例瓣膜替换并冠状动脉扩张术。术后早期死亡1例,其余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我们认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行心脏直视手术,关键在于围术期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肾功能不全 心脏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下载PDF
CT引导下硬化剂联合术中体表定位在外周性早期肺腺癌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4
作者 何成昌 陈建明 +2 位作者 郭海江 廖信志 谢亨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硬化剂联合术中体表定位在外周性早期肺腺癌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4年3月在赣州市立医院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的外周性早期肺腺癌患者92例,按照手术定位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硬化剂联合术中体表定位在外周性早期肺腺癌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4年3月在赣州市立医院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的外周性早期肺腺癌患者92例,按照手术定位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5)采用术中体表定位,联合组(n=47)联合CT引导下硬化剂定位。比较两组定位效果,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定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定位探查时间、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但联合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硬化剂联合术中体表定位能提高外周性早期肺腺癌患者手术定位效果,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并减轻肺组织损伤,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性早期肺腺癌 术中体表定位 CT引导 硬化剂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治疗 被引量:8
5
作者 黄劲松 吴若彬 +5 位作者 郑少忆 郭惠明 谢斌 黄克力 麦明杰 张镜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67-106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室间隔穿孔的病因、病理生理、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7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病人施行室间隔穿孔修补,其中8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根据不同的病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11例患...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室间隔穿孔的病因、病理生理、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7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病人施行室间隔穿孔修补,其中8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根据不同的病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11例患者治愈出院,其中2例存在残余分流,另外6例术后死于低心排或心律失常。结论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情的严重程度、手术时机及围术期处理方法等多因素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间隔穿孔 冠状动脉搭桥术
下载PDF
超声诊断二叶主动脉瓣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 被引量:5
6
作者 马青艳 陈欧迪 +4 位作者 费洪文 简旭华 林琼雯 谢秋 许瑞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3-507,共5页
目的观察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D-TEE)诊断二叶主动脉瓣(BAV)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BAV合并IE患者的超声图像,超声表现包括赘生物、瓣膜穿孔、脓肿和瘘道。以外科手术所见作为金标准... 目的观察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D-TEE)诊断二叶主动脉瓣(BAV)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BAV合并IE患者的超声图像,超声表现包括赘生物、瓣膜穿孔、脓肿和瘘道。以外科手术所见作为金标准,评估TTE和3D-TEE的超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结果3D-TEE检出赘生物、瓣膜穿孔、脓肿和瘘道的敏感度(100%vs.90.20%,96.87%vs.90.62%,92.86%vs.67.86%,94.12%vs.70.59%)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TTE(100%vs.95.83%,100%vs.93.55%,96.30%vs.86.36%,100%vs.85.71%,P均<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BAV合并IE的总体检出率高。3D-TEE的可视性和空间分辨率比TTE更好,诊断BAV合并IE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叶主动脉瓣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内膜炎
下载PDF
成人法洛四联症141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陆巍 卢聪 +2 位作者 黄劲松 李开河 赵之乔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外科根治治疗成人法洛四联症的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从1994年1月至2005年6月,141例14周岁以上成人法洛四联症外科根治治疗情况,手术技巧及围术期的处理方法。[结果]住院死亡5例,住院病死率为3.55%,包括术后发... [目的]探讨外科根治治疗成人法洛四联症的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从1994年1月至2005年6月,141例14周岁以上成人法洛四联症外科根治治疗情况,手术技巧及围术期的处理方法。[结果]住院死亡5例,住院病死率为3.55%,包括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12.1%,心率失常12_8%,胸内出血需再次开胸止血7.8%,胸腔积液7.1%,肺部感染5.7%,感染性心内膜炎0.7%。[结论]成人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有其自身特点,手术良好的右室流出道疏通,心肌保护是根治手术的成功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外科根治治疗
下载PDF
经心外膜向心肌移植自体骨髓单核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黄劲松 郑少忆 +1 位作者 麦明杰 吴若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49-851,共3页
目的在小型猪动物模型上探讨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到心肌梗死局部对心功能和梗死心肌代谢的影响。方法结扎小型猪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心肌梗死1周后处理组及心肌梗死2周后处理组,处理组经心... 目的在小型猪动物模型上探讨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到心肌梗死局部对心功能和梗死心肌代谢的影响。方法结扎小型猪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心肌梗死1周后处理组及心肌梗死2周后处理组,处理组经心外膜向心肌注射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然后检测各项指标。结果空白对照组与处理组心尖室间隔下部室壁增厚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显影细胞区域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测定,证实自体骨髓单核细胞分化细胞转化为心肌或内皮细胞并证实其存活增殖功能。结论经心外膜向梗死区域的心肌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可以改善梗死区域心肌的收缩功能。移植的单个核细胞可以在梗死区域中存活,增殖,分化和迁移,增加梗死区域的微血管数量,再生、再造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单个核细胞 自体移植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Loop技术在全胸腔镜二尖瓣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黄维佳 韦成信 +2 位作者 谢斌 曹健斌 龚勇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72-75,共4页
评价使用Loop技术在全胸腔镜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科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因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而接受全胸腔镜二尖瓣成形术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使用Loop技术进行腱索重建,配合成形环的应... 评价使用Loop技术在全胸腔镜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科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因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而接受全胸腔镜二尖瓣成形术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使用Loop技术进行腱索重建,配合成形环的应用来完成二尖瓣综合整复,分析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及随访心脏彩超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1例术中二次进行成形,无瓣膜置换、中转开胸及围术期死亡发生。其中总手术时间(163.32±41.5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5.21±13.55)min, ICU 停留时间(24.31±5.65)h,引流量(156.21±22.61)ml,输血量(1.67±0.35)U,线圈数 2~8(5.28±1.35)个,成形环大小 28~34(30.72±1.41)mm。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5例患者存在二尖瓣轻度返流,无中度以上二尖瓣返流及SAM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心脏彩超提示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EF)及胸片提示的心胸比例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全胸腔镜下使用Loop技术进行二尖瓣成形疗效确切,Loop具有制作简便、使用方便的优势,简化了胸腔镜下手术操作,具有良好的近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op技术 二尖瓣成形 胸腔镜 微创
下载PDF
心血管外科术后阿加曲班与肝素动静脉冲洗抗凝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芳芳 谢恩泽华 +11 位作者 秦竹韵 徐飞 杜雨 陈祖君 赵锐 丘俊涛 吴进林 邱家伟 戴路 宋剑 高伟 于存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2168-2174,共7页
目的比较心血管外科术后使用阿加曲班与肝素动静脉冲洗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并评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3至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根... 目的比较心血管外科术后使用阿加曲班与肝素动静脉冲洗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并评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3至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根据术后动静脉冲洗抗凝方式分为阿加曲班组(阿加曲班2.5 mg+生理盐水250 ml)和肝素组(肝素10 mg+生理盐水250 ml),观察两组血小板计数、出血和血栓形成情况,评估HIT的4T评分、HIT抗体阳性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491例患者,男307例,女184例,年龄(52.3±13.7)岁,阿加曲班组245例,肝素组246例。阿加曲班组与肝素组术前血小板计数M(Q_(1),Q_(3))[198.0(161.0,248.0)×10^(9)/L比194.0(157.2,243.8)×10^(9)/L,P=0.4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阿加曲班组与肝素组术后12 h[127.0(100.0,154.0)×10^(9)/L与121.5(90.2,149.0)×10^(9)/L]、术后1 d[126.0(97.0,162.0)×10^(9)/L与123.5(88.0,151.0)×10^(9)/L]和5 d[168.0(130.0,215.0)×10^(9)/L与161.0(101.0,210.5)×10^(9)/L]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F=3.327,P=0.069;时间比较:F=532.523,P<0.001;组间×时间交互作用:F=0.675,P=0.512)。阿加曲班组与肝素组4T评分≥4分的比例[9.8%(24/245)比10.6%(26/246),P=0.777]、HIT抗体阳性率[1.63%(4/245)比1.63%(4/246),P=0.7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肝素组相比,阿加曲班组机械通气时间缩短[13.0(11.0,21.0)比15.5(12.0,21.0)h,P=0.020]。结论心血管外科术后常规使用阿加曲班动静脉冲洗抗凝与普通肝素相比,不影响HIT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手术 抗凝药 阿加曲班 肝素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正压通气拔管法对心内直视术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心血管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柔妹 宋义英 周卫红 《护理学报》 2008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 观察两种拔管方法 对心内直视术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心血管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34例心内直视术后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17例,在两组患者均达到撤机拔气管插管(简称拔管)指征,采取同样的拔管前后的干预措... 目的 观察两种拔管方法 对心内直视术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心血管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34例心内直视术后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17例,在两组患者均达到撤机拔气管插管(简称拔管)指征,采取同样的拔管前后的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边吸引边拔管方法 ,观察组在患者吸气期给予0.5~1.5 kPa(5~15 cmH2O)正压通气,于呼气时拔管。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前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的基础值,监测拔管后1 min、5 min、10 minMAP、HR、SpO2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拔管后MAP、HR上升明显,持续到拔管后10 min仍高于基础值水平(P〈0.05),SpO2下降,拔管后10 min仍低于基础值水平(P〈0.05);观察组拔管后1 min MAP、HR均有所增加(P〈0.05),至拔管后5 min基本恢复到基础值水平,且到拔管后10 min始终保持在基础值水平(P〉0.05),SpO2在各时点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 正压通气拔管法拔管后MAP、HR、SpO2等心血管指标更为平稳,提示该法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拔管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直视术 气管拔管 心血管反应 护理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与混合现实技术在复杂先心病外科术中的应用初步探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勇 岑坚正 +8 位作者 温树生 黄美萍 顾闻达 陈寄梅 许刚 刘晓冰 崔虎军 李晓华 庄建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总结虚拟现实技术与混合现实技术手段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术中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开展的虚拟现实技术与混合现实技术手段评估的11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决策、术中经过以及早期预后,分... 目的总结虚拟现实技术与混合现实技术手段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术中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开展的虚拟现实技术与混合现实技术手段评估的11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决策、术中经过以及早期预后,分析比较现有技术手段的优、缺点,总结出一套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影像学评估手段,为更加合理有效的影像学评估手段提供理论支撑。结果11例患儿术前均行虚拟现实技术与混合现实技术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制订个性化的手术策略,手术实施过程顺利。手术时间34~121min,体外循环26~101min,主动脉阻断18~56min。1例延迟关胸。无手术死亡。结论虚拟现实技术与混合现实技术手段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术中评估中具有明显优势,可以优化手术策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3D打印 虚拟现实 混合现实
原文传递
腹膜透析在新生儿心脏直视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以群 朱卫中 +4 位作者 曾嵘 陈寄梅 岑坚正 许刚 温树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51-754,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术后腹膜透析在治疗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方面的应用。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我院共有131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其中男88例,女43例;年龄1h至28d;体重1.1345.10kg,平均(3.3...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术后腹膜透析在治疗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方面的应用。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我院共有131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其中男88例,女43例;年龄1h至28d;体重1.1345.10kg,平均(3.34±0.54)kg;其中13例患儿在术后因罹患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男9例,女4例;年龄1h至28d;体重为1.13~4.80k,平均(3.25±0.72)kg。3例患儿在术中经胸骨正中切口下方的腹膜切口间接放置腹膜透析管,另外1(1例患儿则在术后经脐旁腹壁切口直接放置。透析液采用百特专用腹膜透析液,并根据病情的需要选择不同渗透压的液体。常规透析方案为:首次透析选用1.5%腹膜透析液,剂量为10-30ml/kg;输入15min,滞留30min,引出15min;根据患儿病情变化调整腹膜透析液的浓度、滞留时间比。结果全部患儿均无腹膜透析禁忌证。11例肾功能恢复,2例死亡。无腹膜透析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膜透析是治疗新生儿心脏直视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简单,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新生儿 腹膜透析 肾功能衰竭 急性
原文传递
心脏瓣膜手术后并发透析依赖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娜 肖学钧 熊卫萍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手术后并发透析依赖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requiringdialysis,ARF-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心脏瓣膜手术、年龄≥18岁、术前血肌酐<300 μmol/L的病例资料.术后30天内并...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手术后并发透析依赖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requiringdialysis,ARF-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心脏瓣膜手术、年龄≥18岁、术前血肌酐<300 μmol/L的病例资料.术后30天内并发ARF-D者为病例组,共55例.随机抽取同期未并发ARF-D的2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并发ARF-D的危险因素.结果 心脏瓣膜术后ARF-D发生率为1.78%,早期病死率65.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二次手术、术前血肌酐、心功能(NYHA)Ⅳ级、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为心脏瓣膜术后并发ARF-D的独立危险因素.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二次手术、术前血肌酐、心功能Ⅳ级、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为心脏瓣膜术后并发ARF-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手术后并发症 肾功能衰竭 急性 肾透析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心脏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中长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顾闻达 郭惠明 +5 位作者 卢聪 黄焕雷 谢斌 张晓慎 郑少忆 黄劲松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6年第3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中长期手术疗效及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4年3月1003例心脏直视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临床资料。以随访期内死亡、房颤或房扑复发作为复合终点,分...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中长期手术疗效及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4年3月1003例心脏直视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临床资料。以随访期内死亡、房颤或房扑复发作为复合终点,分为复合终点组和窦性心律组,使用单因素、多因素比较,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可能影响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1例,其余992例患者顺利出院。有效随访895例(90.2%),中位随访时间(30.0±22.4)个月。术后1、2、3年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88.9%、81.8%、72.6%。影响心脏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疗效的危险因素包括出院心律为房颤或房扑(HR=3.20,95%CI:2.53~4.05)、术前左心房内径≥50mm(HR=1.36,95%CI:1.06-1.75),术前右心房内径≥55mm(HR=1.60,95%CI:1.24~2.07),患者年龄〉160岁(HR=1.39,95%CI:1.09-1.77)。结论心脏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手术效果满意,出院心律为房颤或房扑、术前左心房内径≥50mm,术前右心房内径t〉55mm,患者年龄〉160岁是影响手术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心脏外科手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新型诊疗模式:单中心40例经验 被引量:7
16
作者 顾闻达 岑坚正 +7 位作者 黄美萍 温树生 许刚 崔虎军 滕云 张勇 陈寄梅 庄建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49-452,共4页
目的评估3D打印技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4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资料,完善心脏CT后经三维建模产生STL文件并通过3D打印机打印物理模型,用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决策... 目的评估3D打印技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4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资料,完善心脏CT后经三维建模产生STL文件并通过3D打印机打印物理模型,用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决策与手术导航。结果30例患者具备外科手术指征并行手术矫治,其中单心室矫治3例,双心室矫治27例。经术中探查证实,所有患者真实解剖与3D打印模型所示一致。所有患者手术方案与术前决策一致。结论3D打印技术可有效提高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先天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2019年度中国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统计 被引量:11
17
作者 魏来 陈楠 +9 位作者 杨晔 郑哲 董念国 郭惠明 梅举 薛松 刘立明 郭应强 徐学增 王春生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9-153,共5页
近年来,微创心血管外科的发展呈现迅猛势头。为促进我国微创心血管外科紧跟国际发展脚步,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微创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Chinese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ovascular Surgery Committee,CMICS)自成立以来,逐步规范中... 近年来,微创心血管外科的发展呈现迅猛势头。为促进我国微创心血管外科紧跟国际发展脚步,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微创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Chinese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ovascular Surgery Committee,CMICS)自成立以来,逐步规范中国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数据统计及报告工作。2019年度我国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总量实现大幅增长,微创医疗观念的普及呈现良好势头。本年度我国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数据首次以论文形式发布,供各位同仁及相关专业人士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 微创手术 数据 手术量
原文传递
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术后血小板降低与患者死亡率关联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芳芳 张海涛 +10 位作者 吴进林 丘俊涛 赵锐 邱家伟 戴路 姜文翔 谢恩泽华 范舒雅 宋剑 高伟 于存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99-505,共7页
目的:评估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体外循环术后血小板降低与患者死亡率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498例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50例,女148例,年龄(51.7±... 目的:评估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体外循环术后血小板降低与患者死亡率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498例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50例,女148例,年龄(51.7±12.0)岁。根据术后72 h内最低血小板计数将患者分为血小板降低组(血小板计数<75×1015/L,n=178)与血小板正常组(血小板计数≥75×1015/L,n=320),对其围手术期院内死亡率及相关并发症行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终点为院内死亡率,次要终点包括二次开胸止血、肺部感染、术后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截瘫、心力衰竭、住院时间及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结果: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体外循环术后血小板降低发生率为35.7%(178/49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血小板计数降低与1项主要终点(院内死亡率)、7项次要终点明显相关(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主动脉夹层术后血小板计数降低会提高术后死亡率(OR=12.57,95%CI:2.26~69.93,P=0.004)、二次开胸止血率(OR=6.21,95%CI:1.31~29.46,P=0.022)、持续肾脏替代治疗率(OR=7.51,95%CI:2.53~22.34,P<0.001)、截瘫(OR=23.99,95%CI:1.47~392.21,P=0.026)、心力衰竭发生率(OR=4.71,95%CI:1.19~18.62,P=0.027)及住ICU时间(OR=1.86,95%CI:1.11~3.12,P=0.019)。结论: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体外循环术后血小板降低(72 h内出现过最低值)与术后院内死亡率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主动脉夹层 血小板降低 回顾性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一氧化碳高压保存离体心脏的研究
19
作者 黄成锋 黄帅 +4 位作者 郑少忆 卢聪 郭惠明 庄建 朱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 探索一种全新的器官保存方法,并通过检测实验指标探讨其对器官离体保存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以BALB/c 7周雄性小鼠为供受体,将供体心脏取出后,离体保存24 h,通过颈部异位移植移植到受体BALB/c 7周雄性小鼠中.实验分为3个实验组,分别... 目的 探索一种全新的器官保存方法,并通过检测实验指标探讨其对器官离体保存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以BALB/c 7周雄性小鼠为供受体,将供体心脏取出后,离体保存24 h,通过颈部异位移植移植到受体BALB/c 7周雄性小鼠中.实验分为3个实验组,分别为一氧化碳(CO)高压保存24 h移植组(CO组);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盐液(HTK)浸泡保存24 h移植组(HTK组);即刻移植组(正常组).移植后记录心脏的复跳率;24h取异位心脏检测.检测心肌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及羟基脱氧鸟苷(8-OHdG)检测.结果 Ho-1(ho-1/α-tubulin比值):CO保存组(0.245)表达明显高于HTK保存移植组(0.168)和即刻移植组(0.058,P<0.05),而iNOs(即iNOS/α-tubulin值)的表达量最高是HTK保存移植组(0.268),其次是CO保存移植组(0.124)及即刻移植组(0.082).心肌凋亡百分比中,HTK保存移植组凋亡百分比明显高于CO保存移植、即刻移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源性的CO保存心脏,能通过有效的抗凋亡和减轻氧化损伤,减轻炎性反应等作用而对离体心脏起保护作用,而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高心肌组织中的HO-1含量、抑制iNOs产生以及CO本身联合作用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心脏保存
原文传递
实现logistic与Cox回归相乘相加交互作用的临床实践宏程序 被引量:9
20
作者 聂志强 欧艳秋 +4 位作者 庄建 曲艳吉 麦劲壮 陈寄梅 刘小清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7-740,共4页
病例对照研究常采用条件或非条件logistic分析,生存资料分析常采用Cox比例模型,但多数文献仅纳入主效应模型,然而广义线性模型不同于一般线性模型,其交互作用分为相乘交互与相加交互作用,前者只有统计学意义而后者更符合生物学意... 病例对照研究常采用条件或非条件logistic分析,生存资料分析常采用Cox比例模型,但多数文献仅纳入主效应模型,然而广义线性模型不同于一般线性模型,其交互作用分为相乘交互与相加交互作用,前者只有统计学意义而后者更符合生物学意义。笔者以SAS9.4软件编写宏,在计算logistic与Cox相乘交互项同时计算交互对比度、归因比、交互作用指数指标及利用Wald、Delta,PL(profile likelihood)3种方法的可信区间评价相加交互作用,便于临床流行病学与遗传学大数据分析相乘相加交互作用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 COX比例风险模型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