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N及HGF在结直肠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陆勇文 黄仕尧 陈婉仪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928-930,共3页
目的探讨多效生长因子(PTN)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保存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51例(病例组),同时选取正常结直肠组织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TN和HGF蛋白表达。结果病例组PTN蛋白和HGF蛋白阳... 目的探讨多效生长因子(PTN)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保存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51例(病例组),同时选取正常结直肠组织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TN和HGF蛋白表达。结果病例组PTN蛋白和H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1%和62.7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中低分化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TN蛋白和H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74%和89.47%、92.31%和92.31%、95.24%和85.71%,明显高于Ⅰ~Ⅱ期、高分化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PTN蛋白表达与HG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704,P<0.05)。结论 PTN及HGF在结直肠癌中呈高表达,且存在相关性,可能参与了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生长因子 肝细胞生长因子 结直肠癌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黄仕尧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0期26-28,共3页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采用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在常规治...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采用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营养液中加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外周血中内毒素(ET)水平,并记录两组的症状缓解时间、体征缓解时间、首次排气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CRP、IL-6、TNF-α、E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症状缓解时间、体征缓解时间、首次排气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治疗中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疗效,且可以降低常规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营养治疗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下载PDF
82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腺瘤的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唐志凌 陆勇文 温舒茵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8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佛山市三水地区近10年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腺瘤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方法总结并分析本院2004-2013年经病理确诊的82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4-2013年共检出大肠腺瘤985例,其中伴高级别上皮... 目的探讨佛山市三水地区近10年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腺瘤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方法总结并分析本院2004-2013年经病理确诊的82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4-2013年共检出大肠腺瘤985例,其中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瘤82例(8.32%),男43例,女39例,男∶女为1.10︰1,平均年龄63.6岁。2012-2013年与2004-2005年比较,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腺瘤患者的比例从1.94%上升到12.24%;≤30岁组与71岁-组比较,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腺瘤患者的比例从5.00%上升到11.11%。≥2.0 cm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比例37.84%,无蒂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比例10.45%。结论近10年来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瘤的比例逐渐上升,无蒂、体积大的腺瘤发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危险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结直肠腺瘤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炎性肠病活动期血脂和炎性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陆勇文 姚凡保 +2 位作者 黄仕尧 唐志凌 温舒茵 《罕少疾病杂志》 2018年第3期53-55,共3页
目的研究炎性因子、血脂肪水平和脂肪酸(fatty acid FA)组成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隆恩氏病(Crohn’s disease,CD)的相关性。方法对28例UC和30例CD患者的饮食、Harvey-Bradshaw活动指数(HBAI)、炎性因子、脂... 目的研究炎性因子、血脂肪水平和脂肪酸(fatty acid FA)组成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隆恩氏病(Crohn’s disease,CD)的相关性。方法对28例UC和30例CD患者的饮食、Harvey-Bradshaw活动指数(HBAI)、炎性因子、脂蛋白和脂肪酸组成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两组间患者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血浆总胆固醇水平与肠蠕动频率成反比。CD患者血浆总脂蛋白和HDL与CRP成反比,而UC患者HDL与CRP成反比。UC和CD患者中CRP、IL-6与饱和FA均具有相关性;另CRP与n-6 MUPF和HDL具有正相关性,而与n-3 MUPF呈负性相关。结论 UC和CD患者发生脂蛋白、脂肪酸等代谢变化,均与全身性炎症状态相关,与饮食的摄入和胃肠道的运动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克隆恩肠病 活动期 血脂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