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内镜椎板间隙入路与BEIS入路术式治疗腰骶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汉辉 赵晓东 陈光福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椎板间隙入路与椎间孔镜(BEIS)入路手术治疗腰骶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脊柱中心400例腰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摸球法分成甲组(200例)与乙组(200例)。甲组应用...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椎板间隙入路与椎间孔镜(BEIS)入路手术治疗腰骶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脊柱中心400例腰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摸球法分成甲组(200例)与乙组(200例)。甲组应用脊柱内镜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治疗,乙组采用BEIS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脊柱稳定性、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照射次数、卧床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腰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曲度、平均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50%)、复发率(1.50%)与甲组(1.50%、2.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内镜椎板间隙入路与BEIS入路在腰骶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均各有自身独特优势,前者主要体现在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X线照射次数方面,后者主要体现在缩短术后卧床时间方面。以上两种入路均对脊柱稳定性无显著影响,安全性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入路 椎板间隙入路 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症患者TLIF术后应用特立帕肽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汉辉 赵晓东 +1 位作者 陈光福 付美奇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9期12-16,共5页
目的观察特立帕肽联合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2例腰椎滑脱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特立帕肽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入选患... 目的观察特立帕肽联合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2例腰椎滑脱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特立帕肽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入选患者均行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特立帕肽组术后第1天起给予特立帕肽注射液20μg/次,皮下注射,1次/d,疗程6个月,并口服钙尔奇D3片600 mg,1次/d。对照组仅口服钙尔奇D3片600 mg,1次/d。术后随访1年,分别于3、6、9、12个月时复查,比较两组的ODI功能评分、影像学评价、腰椎骨密度及骨代谢标志物βCross Laps和N-MID Osteocalcin。结果两组术后的ODI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9、12个月时特立帕肽组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立帕肽组椎弓根螺钉松动、椎间融合器下沉及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术后12个月时,特立帕肽组的融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立帕肽组的融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立帕肽组术后3个月时的骨密度(L1~4)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9、12个月时,特立帕肽组的骨密度(L1~4)高于术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的骨密度(L1~4)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各时间点,特立帕肽组的血清βCross Laps、N-MID Osteocalcin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血清βCross Laps、N-MID Osteocalcin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立帕肽联合TLIF治疗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症有确切效果。特立帕肽可有效提高腰椎骨密度,促进植骨融合,降低内固定移位及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骨质疏松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特立帕肽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液超前镇痛用于胸腰椎后路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邓立明 陈光福 +2 位作者 赵晓东 付美奇 王建波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03-205,共3页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液超前镇痛方案治疗胸腰椎后路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将170例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分层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和B组(罗哌卡因复合液组),每组85例,分别按照各自组内用药方案予以镇痛,记录每例患者术中出血量...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液超前镇痛方案治疗胸腰椎后路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将170例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分层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和B组(罗哌卡因复合液组),每组85例,分别按照各自组内用药方案予以镇痛,记录每例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6 h、12 h、24 h、36 h、48 h、3 d及7 d的疼痛评分、术后首次补救镇痛药物时间、补救镇痛药物的总人次和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各时间点镇痛效果显著优于A组(P<0.05);术后首次补救镇痛药物时间B组长于A组(P<0.05);B组使用曲马多的次数显著少于B组(P<0.05),但两组使用哌替啶的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不良反应例数B组显著少于A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液超前镇痛方案治疗胸腰椎后路手术患者,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显著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超前镇痛 胸腰椎后路手术 术后疼痛
下载PDF
高龄患者PLIF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睿 王锋 +1 位作者 赵晓东 龙耀武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4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腰椎后路PLIF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治PLIF术后发生感染的高龄患者43例。对比同期采取相同的手术方式、高龄、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459例。结果:术前合并糖尿病、高血脂、肥胖中>2个合并症、术中出血>...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腰椎后路PLIF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治PLIF术后发生感染的高龄患者43例。对比同期采取相同的手术方式、高龄、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459例。结果:术前合并糖尿病、高血脂、肥胖中>2个合并症、术中出血>400 m L及术后出现低蛋白血症是高龄患者PLIF手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高龄接受PLIF的患者,为避免术后感染的可能,对术前合并糖尿病、高血脂、肥胖中>2个合并症、术中出血>400 m L以及术后出现低蛋白血症的患者,需要格外谨慎,预防术后感染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IF术 术后感染 高龄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