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声图像特征的列线图模型预测乳腺叶状肿瘤Ki-67表达水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余丽惠 陈泳愉 +2 位作者 伍卫如 何艳萍 黄伟俊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基于超声图像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探讨其预测乳腺叶状肿瘤(PTB)Ki-67表达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PTB患者119例,根据Ki-67表达水平分为Ki-67低表达组(Ki-67≤10%)82例和Ki-67高表达组(Ki-67>10%)37例。比... 目的基于超声图像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探讨其预测乳腺叶状肿瘤(PTB)Ki-67表达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PTB患者119例,根据Ki-67表达水平分为Ki-67低表达组(Ki-67≤10%)82例和Ki-67高表达组(Ki-67>10%)37例。比较两组超声图像特征的差异,包括最大径、纵横比、形态、边缘、实质回声、囊变、钙化、后方回声、血流信号、阻力指数、收缩期峰值流速;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Ki-67高表达水平的独立预测因子,基于独立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自助抽样法进行内部验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区分度;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并绘制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两组最大径、囊变、血流信号、收缩期峰值流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纵横比、形态、边缘、实质回声、钙化、后方回声、阻力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大径、囊变和收缩期峰值流速均为预测Ki-67高表达水平的独立影响因子(OR=1.164、0.078、1.404,均P<0.05),根据上述独立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PTB患者Ki-67高表达水平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2(95%可信区间:0.704~0.920);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0);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曲线与校准曲线的校准度较高,C-index为0.814(95%可信区间:0.710~0.913);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阈值为0.10~0.48时,该模型的临床获益较高。结论基于超声图像特征的列线图模型可用于预测PTB患者Ki-67表达水平,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叶状肿瘤 KI-67表达 列线图
下载PDF
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100例初产妇行选择性剖宫产后的盆底变化 被引量:13
2
作者 曹韵清 黄伟俊 +1 位作者 温影红 曹进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965-2966,共2页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100例初产妇行选择性剖宫产后的盆底变化。方法对100例选择性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于产后6—8周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观察Valsalva动作时前、中、后盆腔有无器官脱垂并测量膀胱颈下移距离、尿道转移角度等参...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100例初产妇行选择性剖宫产后的盆底变化。方法对100例选择性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于产后6—8周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观察Valsalva动作时前、中、后盆腔有无器官脱垂并测量膀胱颈下移距离、尿道转移角度等参数,观察静息、缩肛动作、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的变化并测量其面积。再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病例分为有脱垂、无脱垂两组,对两组结果的影像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受检病例中有盆腔器官脱垂34例,无盆腔器官脱垂66例,有脱垂组初产妇在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下移距离、尿道转移角度均大于无脱垂组(P〈0.05),有脱垂组在静息、缩肛动作及Valsalva动作时其肛提肌裂孔的面积均大于无脱垂组(P〈0.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不能完全避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轻度的盆腔器官脱垂,是产后筛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一项客观而简单且值得推广的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选择性剖宫产 初产妇 盆腔器官脱垂 肛提肌裂孔
下载PDF
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复合右美托咪啶用于老年人超声支气管镜检查 被引量:21
3
作者 杨子文 周桥灵 +2 位作者 洪美娟 刘剑 王汉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221-2223,2227,共4页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复合右美托咪啶用于老年人超声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拟行超声支气管镜检查患者8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布托啡诺组(B组),每组40例。C组患者术前10min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2...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复合右美托咪啶用于老年人超声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拟行超声支气管镜检查患者8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布托啡诺组(B组),每组40例。C组患者术前10min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2μg/kg,并在2%利多卡因表麻下入镜。B组患者镜检前给予布托啡诺15μg/kg,右美托咪啶(Dex)0.6μg/kg,待Dex负荷量给予后靶控输注盐酸瑞芬太尼,达到靶浓度后开始入镜。分别记录给药前(T_0)、入镜前(T_1)、通过喉腔时(T_2)、通过隆突时(T_3)及镜检结束时(T_4)、镜检结束后5min(T_5)、10 min(T_6)及15 min(T7)患者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并在T_0及T_5、T_6及T_7进行警觉/镇静(OAA/S)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B组患者MBP在T_2和T_3时降低,在T_2时HR降低,在T_3时SpO_2升高,镜检时间和利多卡因用量减少。镜检医师满意度评分和患者舒适度评分B组高于C组。两组患者OAA/S评分在T_5镜检结束时,B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复合右美托咪啶可以安全有效用于老年人超声支气管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支气管镜 布托啡诺 右美托咪啶 老年患者
下载PDF
不典型乳腺癌52例超声图像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泳愉 徐庆华 +4 位作者 谭咏韶 崔伟珍 谢守松 黄伟俊 方慧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69-1570,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表现不典型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对52例经手术证实的不典型乳腺癌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52例不典型乳腺癌中,36例超声检查发现乳腺实性结节,其中5例后方回声轻度衰减,18例结节内可见血流信号,RI值0.55-0.70。不... 目的探讨超声表现不典型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对52例经手术证实的不典型乳腺癌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52例不典型乳腺癌中,36例超声检查发现乳腺实性结节,其中5例后方回声轻度衰减,18例结节内可见血流信号,RI值0.55-0.70。不典型乳腺癌的超声图像主要包括:低回声结节,边缘较模糊,微小钙化灶等,4例结节内可见点状强回声。7例呈囊性结构。9例局部乳腺结构紊乱,未发现明显结节。结论超声检查对不典型乳腺癌容易漏诊或误诊,对可疑病例可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以及时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图像 不典型
下载PDF
经导管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的疗效随访 被引量:10
5
作者 蒋威 胡晖 +2 位作者 王飞 莫展 黄葆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9-123,共5页
目的随访观察经导管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患儿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4年12月该院使用国产封堵器行介入治疗的PMVSD患儿52例,所有患儿在X线透视及超声下行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治疗,术后即刻... 目的随访观察经导管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患儿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4年12月该院使用国产封堵器行介入治疗的PMVSD患儿52例,所有患儿在X线透视及超声下行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治疗,术后即刻行左心室、升主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效果。术后1d、1、3、6、12及24个月及以后每隔1年定期复查,评价短期及中远期疗效,包括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分流和返流情况,心脏大小及心功能情况。同时行心电图检查观察有无心律失常。结果①48例患儿治疗成功,4例未能封堵成功,手术成功率92.31%。②对48例患儿进行了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3.6个月(12-48个月)。其中,4例患者术后1d存在微量或少量残余分流,即刻残余分流率8.33%,术后残余分流量逐渐减少,术后1个月2例分流完全消失,2例仍存在微量或少量分流,残余分流率4.17%。6例患儿出现传导阻滞,其中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1例患儿出现交界性室性异搏心率,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4.58%。术后24个月新出现微量或少量返流2例,无封堵器脱落、血栓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或猝死等。③患儿术后12和24个月的心脏大小均较术后1 d增大(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而术后12个月、24个月、术后1 d与术前的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成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中远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封堵器 介入 随访
下载PDF
超声引导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直接穿刺引流术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崔伟珍 苏树英 +1 位作者 许卓明 蔡云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688-269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直接穿刺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98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于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经肝胆囊直接穿刺引流术。结果除1例由于胆囊壁过厚、直接穿刺引流术无法突破囊壁、改为经典穿刺引流术外...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直接穿刺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98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于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经肝胆囊直接穿刺引流术。结果除1例由于胆囊壁过厚、直接穿刺引流术无法突破囊壁、改为经典穿刺引流术外,其余患者均行直接穿刺引流术成功置管,一次成功率达98.98%;其中65例术后12h内症状明显缓解,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直接穿刺引流术可迅速缓解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引起的严重症状,明显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充分发挥了超声微创技术创伤少、安全准确等优势,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穿刺引流
下载PDF
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诊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3
7
作者 曹韵清 黄伟俊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887-1889,共3页
目的比较血管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部动脉超声及DSA检查,以及对诊断颈部血管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对硬化斑块检出率的差异。结果超声与DSA在诊断... 目的比较血管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部动脉超声及DSA检查,以及对诊断颈部血管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对硬化斑块检出率的差异。结果超声与DS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上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尤其是对重度狭窄及闭塞动脉的诊断(经Kappa检验,K值分别为0.82和0.88);超声检查对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SA,尤其是颈动脉分叉处的斑块。结论在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检查方面,超声检查与DSA检查已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在斑块的检测方面,超声检查明显优于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超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血肿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凤 黄伟俊 +1 位作者 张蔚蓝 陈杰林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多种不同因素对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肾周及肾包膜下血肿发生的影响,以减少术后血肿的产生。方法收集于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155例,术后2d进行超声检查是否有肾周及肾包膜下血肿发生,记录患者能否配... 目的探讨多种不同因素对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肾周及肾包膜下血肿发生的影响,以减少术后血肿的产生。方法收集于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155例,术后2d进行超声检查是否有肾周及肾包膜下血肿发生,记录患者能否配合操作、肾脏深度、肾脏大小、肾下极厚度、肾下极皮质厚度、穿刺针数、穿刺用时等,研究以上多种不同因素对肾穿刺活检术后血肿发生的影响。结果根据穿刺术后是否出现肾周及肾包膜下血肿将患者分为有血肿组和无血肿组,两组对比有血肿组肾脏深度小于无血肿组[(26.5±7.2)mm对(29.5±8.5)mm],33例患者不能配合操作,比能配合操作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血肿(87.9%对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01)。穿刺针数、穿刺用时、肾脏大小、肾下极厚度、肾下极皮质厚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方法,不同的因素会影响穿刺术后肾周及肾包膜下血肿的发生。肾穿刺术后血肿的发生与患者肾脏深度及能否配合操作有关,穿刺术前训练患者呼吸配合操作、术后腹带或沙袋加压可以减少血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肾穿刺 血肿 因素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等回声肝癌局部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崔伟珍 谢守松 +1 位作者 陈焕伟 陈泳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47-114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等回声肝癌局部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术前患者的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彩超反复检查均未能发现病灶,加做增强MR(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CEMR)检查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等回声肝癌局部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术前患者的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彩超反复检查均未能发现病灶,加做增强MR(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CEMR)检查13例均证实肝内有癌灶;以CEMR图片为参照,于同一肝区行CEUS,成功检出肝内病灶;后于CEUS引导下对13例13个肝癌病灶行局部射频消融治疗术。术后用CEUS评价疗效,并与同期CEMR对比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复查CEUS提示病灶完全消融为92.3%(12/13)、不完全消融为7.7%(1/13),与CEMR提示相符。术后11例AFP下降至正常水平;2例下降不正常:其中1例为不完全消融,另1例病灶完全消融,但CEUS意外发现新增直径约6 mm小卫星灶,后CEMR加以证实。结论:CEUS不仅使等回声肝癌局部射频消融治疗用超声引导手段得以实施,而且各方面效果堪与CEMR相媲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超声造影 局部消融治疗
下载PDF
介入封堵术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肌损伤心肌收缩功能及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蒋威 黄葆莹 +1 位作者 王飞 胡晖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204-1207,共4页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为儿科常见心脏疾病,调查显示,小儿CHD发病率高达4.2‰~6.0‰[1],我国每年新出生CHD患儿数量达15万,且以女性居多。外科手术是治疗CHD的常用方案,其适用证广,且疗效确切,但外科治疗通常需...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为儿科常见心脏疾病,调查显示,小儿CHD发病率高达4.2‰~6.0‰[1],我国每年新出生CHD患儿数量达15万,且以女性居多。外科手术是治疗CHD的常用方案,其适用证广,且疗效确切,但外科治疗通常需开胸、切开心脏或体外循环,对患儿机体创伤较大,且并发症发生风险大[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封堵术 心肌收缩功能 先天性心脏病 炎症状态 常用方案 外科手术 CONGENITAL 输送长鞘 机体创伤 封堵器
下载PDF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体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泳愉 徐庆华 +4 位作者 谭咏韶 崔伟珍 谢守松 黄伟俊 方慧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7期88-88,共1页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体表软组织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6例静脉畸形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结果:静脉畸形具有不同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31例共计41处病变,36处病变PSV为0.12~0.36m/s,平均流速...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体表软组织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6例静脉畸形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结果:静脉畸形具有不同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31例共计41处病变,36处病变PSV为0.12~0.36m/s,平均流速0.24m/s,RI:0.67~0.84;5处病变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体表软组织静脉畸形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 彩色多普勒 体表 静脉畸形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评价氩氦刀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疗效 被引量:4
12
作者 崔伟珍 陈焕伟 +2 位作者 谢守松 甄作均 张海雄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6期533-53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价氩氦刀消融治疗肝癌局部疗效的意义。方法超声引导下对27例肝癌患者的27个病灶行氩氦刀消融治疗术,用CEUS评价其局部疗效;并以同期增强CT(CECT)作为对比。结果术后1个月复查CEUS示病灶完全消融21个(77.7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价氩氦刀消融治疗肝癌局部疗效的意义。方法超声引导下对27例肝癌患者的27个病灶行氩氦刀消融治疗术,用CEUS评价其局部疗效;并以同期增强CT(CECT)作为对比。结果术后1个月复查CEUS示病灶完全消融21个(77.78%),不完全消融为6个(22.22%);CECT提示病灶完全消融为22个(81.48%),不完全消融5个(18.52%)。同CECT比较,CEUS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80.00%(4/5)、90.91%(20/22)、66.67%(4/6)、95.24%(20/21)和88.89%(24/27)。结论CEUS可作为评价氩氦刀消融治疗肝癌局部疗效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氩氦刀 肝肿瘤 疗效评价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评价慢性肾脏病分期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凤 张蔚蓝 +2 位作者 陈统清 李惠施 黄伟俊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9年第8期608-612,共5页
目的 探讨分析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在评价慢性肾脏病(CKD)各分期肾皮质血流灌注情况的应用价值及其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研究80例CKD患者,根据CKD分期分为1、2、3、4~5期4组,每组各20例,另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 目的 探讨分析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在评价慢性肾脏病(CKD)各分期肾皮质血流灌注情况的应用价值及其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研究80例CKD患者,根据CKD分期分为1、2、3、4~5期4组,每组各20例,另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双肾超声造影检查,选择肾皮质区域建立时间强度曲线(TIC),获得血流灌注参数包括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绝对增强强度(△I)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各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的差异,并分析超声造影参数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超声造影显示对照组AUC明显高于CKD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KD分期增高,双肾AUC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双肾AT、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肾AI与肌酐、尿酸呈负相关(P<0.05);双肾AUC与肌酐、尿酸、尿素氮呈负相关(P<0.05);双肾AUC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P<0.05);其余超声造影灌注参数与临床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对CKD各分期肾皮质微循环血流灌注进行定量参数分析,能准确、敏感、有效地评价CKD患者的肾脏功能.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还能反映不同分期CKD肾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早期诊治CKD提供可靠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慢性肾脏病 时间强度曲线 曲线下面积
下载PDF
华支睾吸虫病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泳愉 徐庆华 +4 位作者 谭咏韶 崔伟珍 谢守松 黄伟俊 方慧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0年第3期177-178,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850例华支睾肝吸虫病患者与未查出华支睾吸虫病声像图表现作对比,探讨超声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已确诊的850例华支睾肝吸虫病患者进行肝、胆、脾、胰超声检查,观察其声像图表现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华支睾肝吸虫病声... 目的对比分析850例华支睾肝吸虫病患者与未查出华支睾吸虫病声像图表现作对比,探讨超声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已确诊的850例华支睾肝吸虫病患者进行肝、胆、脾、胰超声检查,观察其声像图表现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华支睾肝吸虫病声像图上主要表现为肝左叶增大;肝内胆管胆管壁(二级分支)增厚、轻度扩张、回声增强、以肝左叶胆管明显;另外可出现胆囊和肝实质改变。结论华支睾肝吸虫病具有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超声检查操作简便,可作为普查手段,对本病做出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肝吸虫病 超声诊断
下载PDF
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巧红 叶佩仪 陈国强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8期948-949,共2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PCP)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 回顾 2例SLE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及护理。结果 病例 1经过 13周的精心治疗、护理 ,患者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好转 ,再连续服用复方磺胺甲基...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PCP)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 回顾 2例SLE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及护理。结果 病例 1经过 13周的精心治疗、护理 ,患者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好转 ,再连续服用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片 (SMZco) 4周停用 ;病例 2经治疗 2周出现药物的副作用而停用SMZco两周 ,4天后患者病情恶化 ,多脏器衰竭死亡。结论 必须警惕SLE患者出现快速进行性低氧血症及Ⅰ型呼吸衰竭时PCP发生的可能性 ,SLE并发PCP死亡率高 ,临床上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监测、观察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护理 并发症 治疗
下载PDF
导管封堵术对儿童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左房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威 胡晖 +1 位作者 王飞 黄葆莹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5019-5021,共3页
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导管封堵术对儿童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左房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实施导管封堵术房间隔缺损(ASD)患儿56例,其中,肺动脉高压(PAH)正常者15例,轻度PAH者18例... 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导管封堵术对儿童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左房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实施导管封堵术房间隔缺损(ASD)患儿56例,其中,肺动脉高压(PAH)正常者15例,轻度PAH者18例,中度PAH者13例,重度PAH者10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导管封堵术,分别于术前、术后7d及术后1、3、6个月对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不同症状患儿接受封堵术前、后的左房结构及功能指标。结果患儿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收缩末内径(LVEDs)及左房前后径(LA)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6个月的LVEDD、LVEDS及LA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惠儿手术前、后各时期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PAH组在术前的LVEDD、LVEDS、LA水平较正常组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正常组及轻度PAH组LVEDD及LVEDS水平在术后7d至术后6个月均分别显著大于术前水平,LA水平在术后1~6个月均分别显著大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PAH组LVEDD及LVEDS水平在术后3~6个月均分别显著大于术前的水平,LA水平在术后6个月时显著大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AH组LVEDD、LVEDS及LA水平在术后6个月时显著大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封堵术对于儿童ASD合并PAH患者的术后左房结构及功能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但与患儿PAH病情症状的严重紧密相关,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高血压 肺性 导管封堵术 左房结构
下载PDF
经会阴三维超声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变化的检测 被引量:23
17
作者 曹韵清 黄伟俊 +2 位作者 黄佩清 卢文琼 曹进进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患者的盆底变化。方法对62例FPFD患者(≥60岁25例、30~40岁37例)进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观察Valsalva动作时前、中、后盆腔脱垂情况,静息、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变化。结果在Valsalva动作...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患者的盆底变化。方法对62例FPFD患者(≥60岁25例、30~40岁37例)进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观察Valsalva动作时前、中、后盆腔脱垂情况,静息、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变化。结果在Valsalva动作时,≥60岁组的子宫脱垂和直肠膨出发生率、尿道转移角度、膀胱膨出距离及子宫脱垂距离明显高于30~40岁组(P<0.01或0.05)。在静息和Valsalva动作时,≥60岁组的肛提肌裂孔前后经、左右径、面积及周长均明显大于30~40岁组(P<0.01或0.05)。结论≥60岁FPFD患者的盆底病变程度明显大于30~40岁者。经会阴超声检查是评价FPFD严重程度的简单、客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盆腔脱垂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201)铊心肌灌注显像反向再分布的机制探讨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静 韦宇宁 +3 位作者 冯彦林 赵巧红 陈萍玲 胡小怀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198-200,210,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201)铊(TI)心肌灌注显像反向再分布(RR)的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48例冠心病患者行^(201)TI心肌灌注显像负荷试验后,分为RR组23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在^(201)TI心肌灌注显像负荷试验前、试验后即刻及试验后3 h测外周血... 目的探讨冠心病^(201)铊(TI)心肌灌注显像反向再分布(RR)的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48例冠心病患者行^(201)TI心肌灌注显像负荷试验后,分为RR组23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在^(201)TI心肌灌注显像负荷试验前、试验后即刻及试验后3 h测外周血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比值。所有患者负荷试验后1周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两组校正心肌梗死溶栓疗法血流帧计数(CTFC)和心肌血流灌注积分(TMPG)。结果两组不同时间点的ET-1/N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试验后即刻有所下降,试验后3 h升高;两组间ET-1/N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RR组的CTFC和TMPG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引起的血流速度以及心肌血流灌注的变化可能是影响冠心病患者^(201)TI心肌显像RR的原因。心肌显像RR现象对提示梗死血管开通、节段存在存活心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灌注显像 反相再分布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片、依巴斯汀联合复方氟美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蔡雪桃 王晓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29期85-86,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依巴斯汀联合复方氟美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慢性湿疹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口服,每天3次;依巴斯汀10mg口服,每天1次;外用复方...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依巴斯汀联合复方氟美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慢性湿疹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口服,每天3次;依巴斯汀10mg口服,每天1次;外用复方氟美松乳膏,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片治疗,用法用量同治疗组。2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高于对照组的72.1%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应用治疗慢性湿疹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复方甘草酸苷片 依巴斯汀 复方氟美松乳膏
下载PDF
凝血四项检测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袁少枝 张文斌 陈萍玲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10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相关护理因素对凝血4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09年7月~2010年7月57015例进行凝血4项检查中不合格的标本206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206例不合格标本中出现采集条件不适合13例(6.31%),溶血22例(10.67%),抗凝剂污染39例... 目的探讨相关护理因素对凝血4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09年7月~2010年7月57015例进行凝血4项检查中不合格的标本206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206例不合格标本中出现采集条件不适合13例(6.31%),溶血22例(10.67%),抗凝剂污染39例(18.93%),血液凝固或有小凝块88例(42.72%),采血量不符25例(12.13%),送检不及时19例(9.23%)。结论相关护理因素对凝血4项检测结果影响重大,应加强护士相关培训,加强与检验科的沟通,减少误差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四项 标本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