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腰池恒压灌注林格氏液加侧脑室外引流治疗实验性犬脑室出血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卫华 徐如祥 +4 位作者 汪宝贞 梁兆煜 姜晓丹 潘汉杰 陈保忠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25-127,共3页
目的验证腰池恒压灌注林格氏液加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纯种比格犬10只均做成脑室内出血的模型,模型建立后4h开始治疗,实验组5只,以2.96kPa的压力经腰池灌注林格氏液,同时行侧脑室外引流;对照组5只,... 目的验证腰池恒压灌注林格氏液加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纯种比格犬10只均做成脑室内出血的模型,模型建立后4h开始治疗,实验组5只,以2.96kPa的压力经腰池灌注林格氏液,同时行侧脑室外引流;对照组5只,用常规侧脑室外引流的方法。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严格监测颅内压及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引流量及灌注量,经12h治疗后处死动物并收集脑室内全部残余积血,比较两组标本的含铁血红蛋白的光密度值。结果两组动物从模型建立后至处死前生命体征平稳,颅内压波动不太。实验组的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脑内残余积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2.96kPa的压力恒压灌注林格氏液于腰池内,同时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的方法是安全可行的,该方法能更快地清除脑室内积血,更快地消除脑室内积血对脑室周围结构的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腰池灌注 脑室外引流
下载PDF
微剂量肝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前DIC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汪宝贞 余永卫 +4 位作者 周少雄 吴庆庆 周润圻 徐学群 上官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7-158,共2页
目的 探讨微剂量肝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pre DIC)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 将 1997- 0 6~ 2 0 0 4 - 0 6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性白血病前DIC患者 36例 ,随机分成两组 ,微剂量肝素治疗组18例 (A组 ) ,常规治疗组 18例... 目的 探讨微剂量肝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pre DIC)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 将 1997- 0 6~ 2 0 0 4 - 0 6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性白血病前DIC患者 36例 ,随机分成两组 ,微剂量肝素治疗组18例 (A组 ) ,常规治疗组 18例 (B组 )。结果  10d内 ,A组转化为DIC的患者少于B组 (P <0 0 5 ) ,D D二聚体转阴率A组高于B组 (P <0 0 5 )。结论 微剂量肝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前DIC状态能有效的阻止其向DIC发展 ,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治疗 DIC 急性白血病 肝素 剂量 临床观察 D-D二聚体 结论 目的 转化
原文传递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脂及乳酸脱氢酶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汪宝贞 余永卫 +1 位作者 周少雄 张小青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5年第4期228-22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脂及乳酸脱氢酶(LDH)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学法动态检测68例AL患者化疗前、完全缓解期的空腹晨血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脂及乳酸脱氢酶(LDH)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学法动态检测68例AL患者化疗前、完全缓解期的空腹晨血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LDH。结果化疗前组TC,LDL-C,HDL-C,APOA1,APOB比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明显降低(P<0.05),而LDH和TG则比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明显升高(P<0.05)。完全缓解组7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若复发则再次出现上述改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血脂及乳酸脱氢酶水平无差别。结论动态监测AL的血脂及乳酸脱氢酶水平有助于判断其疗效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血脂 乳酸脱氢酶
原文传递
急性白血病患者动态检测血脂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汪宝贞 周少雄 余永卫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1-232,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学法动态检测 6 8例AL患者化疗前、完全缓解期的空腹晨血血清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甘油三酯 (TG)、载脂蛋白A1(apoA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学法动态检测 6 8例AL患者化疗前、完全缓解期的空腹晨血血清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甘油三酯 (TG)、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结果 化疗前组TC、LDL C、HDL C、APOA1、APOB比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而TG则比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明显升高 (P <0 0 5 )。完全缓解组 6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若复发则再次出现上述改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血脂水平无差别。外周血白细胞≥ 2 0× 10 9/L组较 <2 0× 10 9/L组血脂改变更显著。结论 动态监测AL的血脂水平有助于判断其疗效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动态检测 血脂变化 AL 血脂代谢
原文传递
终池引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血管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卫华 黄勤 +4 位作者 林广斌 汪宝贞 张继平 彭文辉 陈保忠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11-1512,共2页
目的 探讨终池持续引流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内皮素 (ET)及降钙素基因相类肽 (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5 2例 ,随机分成终池持续引流组2 6例 (A组 )和常规腰穿组 2 6例 (B组 )。正常对照组 12例 (C组 ... 目的 探讨终池持续引流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内皮素 (ET)及降钙素基因相类肽 (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5 2例 ,随机分成终池持续引流组2 6例 (A组 )和常规腰穿组 2 6例 (B组 )。正常对照组 12例 (C组 )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B两组不同时点及C组的脑脊液 (CSF)中ET及CGRP的含量。结果 A组引流量明显多于B组 (P <0 .0 1)。第 1天A、B两组CSF中ET及CGR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但两组ET含量均高于C组 (P <0 .0 5 ) ,CGRP含量均低于C组 (P <0 .0 5 )。第 3、5天 ,ET含量B组高于A组 (P <0 .0 5 ) ,A组高于C组 (P <0 .0 5 ) ,CGRP含量B组低于A组 (P <0 .0 5 ) ,A组低于C组 (P <0 .0 5 )。第 7天 ,ET含量B组高于A组 (P <0 .0 1) ,A组略高于C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CGRP含量B组低于A组 (P <0 .0 1) ,A组略低于C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终池持续引流较常规治疗方法能更有效抑制CSF中ET含量的上升趋势 ,能抑制CGRP含量的下降幅度 ,对减轻脑血管痉挛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池引流 重型颅脑损伤 脑脊液 血管活性物质 含量检测 脑血管痉挛
原文传递
丙戊酸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2例 被引量:3
6
作者 上官辉 汪宝贞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0年第9期555-557,共3页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入组患者22例,其中:难治性贫血(RA)4例,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RS)1例,RA并多系发育异常(RCMD)10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伴有多系...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入组患者22例,其中:难治性贫血(RA)4例,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RS)1例,RA并多系发育异常(RCMD)10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伴有多系发育异常和环状铁粒幼细胞(RCMD-RS)1例,RA伴原始细胞增多-1(RAEB-1)3例,RA伴原始细胞增多-2(RAEB-2)3例.患者入组后给予丙戊酸钠0.2 g/次,3次/d起,1周后加量至0.4 g/次,3次/d;丙戊酸钠使用1周后开始联用全反式维甲酸,10mg/次,3次/d,每2周连用1周.治疗持续至少3个月,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疾病明显进展时停用,治疗后每4周复查一次骨髓,评价疗效.结果 22例患者治疗有效6例,有效率27.3%,平均8周开始显效,其中无完全缓解病例,2例患者部分缓解,4例血液学改善,9例治疗期间病情稳定,7例治疗失败.部分患者有轻微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丙戊酸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MDS治疗有效,不良反应轻微,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丙戊酸 维甲酸
原文传递
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相关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汪宝贞 余永卫 +2 位作者 周少雄 郑菊芬 童秀珍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30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前的相关因素,以便早期诊断和积极预防DIC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8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确诊并发DIC 46例,将确诊DIC前3~5 d可能相关的17个因素与未发生DIC患者比较.结果外周...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前的相关因素,以便早期诊断和积极预防DIC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8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确诊并发DIC 46例,将确诊DIC前3~5 d可能相关的17个因素与未发生DIC患者比较.结果外周血白细胞计数、M3在两组中所在比例差异显著(P<0.01),D-二聚体含量、血浆组织因子、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6个因素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血红蛋白、血小板、血脂、血糖、肌酐、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年龄、性别和体温等因素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白细胞计数升高及D-二聚体、血浆组织因子、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水平高,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以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M3)患者应注意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原文传递
腰大池灌注林格氏液加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张卫华 徐如祥 +4 位作者 汪宝贞 梁兆煜 姜晓丹 潘汉杰 陈保忠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9-520,共2页
目的 探讨腰大池恒压灌注林格氏液加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选用纯种比格犬 10条做成脑室内出血的模型 ,模型建立后 4h开始治疗 ,实验组 5条 ,以 2 .96kPa( 1kPa =7.5mmHg)的压力经腰大池灌注林格氏... 目的 探讨腰大池恒压灌注林格氏液加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选用纯种比格犬 10条做成脑室内出血的模型 ,模型建立后 4h开始治疗 ,实验组 5条 ,以 2 .96kPa( 1kPa =7.5mmHg)的压力经腰大池灌注林格氏液 ,同时行侧脑室外引流 ;对照组 5条 ,用侧脑室外引流的方法。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严格监测颅内压 (ICP)及生命体征 ,记录引流量及灌注量 ,经 12h的治疗后处死动物并收集脑室内全部残余积血 ,比较两组标本含铁血红蛋白的吸光度值。结果 两组动物从模型建立后至处死前生命体征平稳颅内压波动不太。经12h的治疗 ,实验组的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P <0 .0 5 ) ,实验组脑内残余积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以 2 .96kPa的压力恒压灌注林格氏液于腰大池内 ,同时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的方法安全可行 ,能更快地消除脑室内积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林格氏液 脑室外引流 治疗 腰大池灌注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