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内科病房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婷婷 黄金华 刘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061-1061,共1页
目的分析探究呼吸内科病房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住院的144例呼吸内科的老年患者,其中72例患者发生了院内感染为实验组,没有发生院内感染的72例患者属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析... 目的分析探究呼吸内科病房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住院的144例呼吸内科的老年患者,其中72例患者发生了院内感染为实验组,没有发生院内感染的72例患者属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析研究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发生率在有创性操作、长期卧床以及吞咽困难等因素间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期卧床、创性操作以及吞咽困难是呼吸内科病房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以及给予针对性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老年患者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微型呼气峰流速仪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病情及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金华 林群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微型呼气峰流速仪是否可用于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情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门诊、呼吸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依据肺功能检查把病情分级为1-4级,患者无呼吸衰竭,无需使... 目的探讨微型呼气峰流速仪是否可用于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情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门诊、呼吸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依据肺功能检查把病情分级为1-4级,患者无呼吸衰竭,无需使用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用肺功能仪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的FEV1%、FVC%、FEV1/FVC,作为评价病情、治疗效果的客观指标;同时用微型呼气峰流速仪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的PEF%。观察PEF%是否与肺通气功能一样可以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病情及治疗效果。结果 40例患者,治疗第3天FVC%、FEV1%、FEV1/FVC与PEF%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提示病情恶化,治疗效果差。根据肺通气功能调整治疗方案后,于治疗第7天再测定FVC%、FEV1%、FEV1/FVC与PEF%,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提示病情好转,治疗效果良好。60例患者,治疗第3天的FVC%、FEV1%、FEV1/FVC与P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第7天的FVC%、FEV1%、FEV1/FVC与PEF%较治疗第3天明显升高(P〈0.05),提示病情持续好转,治疗效果良好。PEF%变化与FVC%、FEV1%、FEV1/FVC变化是一致的,随病情及治疗效果而变化。结论用微型呼气峰流速仪测定的PEF%能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是一个可信指标,测定PEF的方法简易、经济,可随时随地进行,患者易耐受,值得在临床,特别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但需注意PEF有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峰流速仪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 病情及治疗效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与尘螨过敏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郑华婴 陈颖 何方方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3期1736-1737,共2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尘螨过敏情况并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方法对23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50例正常人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检测粉尘螨和屋尘螨过敏情况。结果哮喘患者尘螨过敏的总阳性率为66.9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尘螨过敏情况并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方法对23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50例正常人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检测粉尘螨和屋尘螨过敏情况。结果哮喘患者尘螨过敏的总阳性率为66.9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组尘螨的阳性率高于成人组(P<0.05);158例对尘螨过敏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133例(84.18%)对粉尘螨和屋尘螨均呈阳性反应,仅对粉尘螨或屋尘螨过敏者分别只有10.13%和5.70%,成人组与儿童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尘螨是支气管哮喘重要的过敏原,占绝大多数的患者同时对粉尘螨和屋尘螨均呈阳性反应,加强居室环境尘螨控制,可减轻和减少支气管哮喘发作,尘螨检测亦可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 哮喘 皮肤点刺试验
下载PDF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其切换点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黄金华 黎教武 陈伟建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4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其切换点。方法选择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ICU及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其切换点。方法选择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ICU及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气管插管及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直至拔管撤机;治疗组患者给予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的转换,直至撤机。记录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并发症发生情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气胸〕、治疗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撤机成功率、再插管率、抢救成功率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气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撤机成功率和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再插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提高撤机成功率和抢救成功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VAP发生率,且肺部感染控制窗是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较佳切换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不全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 切换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