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例IgA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胡海棠 张堃芳 +1 位作者 潘健怡 简汝堃 《中国医药》 2007年第6期344-345,共2页
目的 探讨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分析。方法 对经肾活检证实为IgA肾病患者的3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IgA肾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病理类型与免疫荧光之间无明显关系。结论 IgA肾病的临床表现以蛋白尿... 目的 探讨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分析。方法 对经肾活检证实为IgA肾病患者的3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IgA肾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病理类型与免疫荧光之间无明显关系。结论 IgA肾病的临床表现以蛋白尿和血尿多见,且2者合并存在的机会多见;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压升高及肾功能恶IgA肾病临床类型多样,表现复杂,宜尽早做肾活检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肾穿刺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活检
下载PDF
狼疮肾炎患者血清晚期蛋白氧化产物水平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
作者 陈进忠 潘健怡 +2 位作者 张炜 窦献蕊 胡海棠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15-1818,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标志物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在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水平变化及其与LN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LN患者29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分为eGFR≥60 m L/(min·1.73m2)组16例、eGFR<60 m L/(min·1.73 m2)...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标志物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在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水平变化及其与LN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LN患者29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分为eGFR≥60 m L/(min·1.73m2)组16例、eGFR<60 m L/(min·1.73 m2)组13例。同期选择性别、年龄、体重匹配的健康对照者21例(对照组),测定各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白蛋白(ALB)、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补体C3、C4以及24h尿蛋白定量(24h UPQ)、eGFR;ELISA法测定各组患者的AOPP、丙二醛(MDA)、抗ds DNA抗体;运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表对LN患者的疾病活动性进行评分。结果 LN组患者CRP、ESR、24h UPQ、抗ds DNA抗体、AOPP、MDA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C4、eGFR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患者eGFR<60组ESR、MDA较eGFR≥60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AOPP、抗ds DNA抗体、SLEDAI积分、24h UPQ均较eGFR≥60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OPP与MDA呈显著正相关(r=0.942,P<0.05),与抗ds DNA抗体呈显著正相关(r=0.982,P<0.05),与SLEDAI积分呈正相关(r=0.653,P<0.05),与eGFR呈负相关(r=-0.298,P<0.05)。结论 LN患者血清AOPP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肾功能损害而进一步升高,可作为一种评估LN氧化应激状态的指标。AOPP与LN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氧化应激 晚期蛋白氧化产物 疾病活动性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及其联合血液吸附对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细胞因子清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胡海棠 窦献蕊 +4 位作者 张炜 谢文祯 潘键怡 简汝堃 梁瑞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10-1213,共4页
目的:探讨日间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联合血液吸附治疗对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细胞因子的清除作用。方法:37例MODS患者分为日间CRRT组(26例)及日间CRRT+吸附组(11例)。在治疗初始及3次治疗结束后取血,分离血清待检,同时每次治... 目的:探讨日间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联合血液吸附治疗对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细胞因子的清除作用。方法:37例MODS患者分为日间CRRT组(26例)及日间CRRT+吸附组(11例)。在治疗初始及3次治疗结束后取血,分离血清待检,同时每次治疗过程2、4、6、8h留取滤液待检。EILSA法测定血清及超滤液中细胞因子水平(TNF-α、IL-10)。结果:(1)治疗前,MODS患者血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37例患者经治疗后5例好转。对病情好转的患者,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时APACHEⅡ评分均<20,两种治疗方法都可明显降低细胞因子水平。(2)37例患者经治疗后32例死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改变,但治疗后两组间细胞因子水平有明显差别,日间CRRT+吸附组明显低于日间CRRT组。(3)各时间点滤液中不能检测到细胞因子。(4)两种治疗方法的病死率分别为88.5%和81.8%。结论:(1)MODS患者TNF-α、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2)两种治疗方法都有明显降低细胞因子的作用,且联合血液吸附对炎症因子的清除效果更好,不论是致炎或抗炎因子均能从循环中被清除。(3)虽然日间CRRT联合血液吸附加强了对炎症因子的清除,但与单纯日间CRRT相比,并没有增加其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衰竭 血液滤过 血液吸附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10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窦献蕊 胡海棠 +5 位作者 刘燕芬 麦慧芬 肖建平 张坤方 张炜 简如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88-159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广东省佛山市顺德第一人民医院透析中心行血液透析患者25例,10例行单纯血液透析治疗,15例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选择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广东省佛山市顺德第一人民医院透析中心行血液透析患者25例,10例行单纯血液透析治疗,15例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选择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单纯血液透析,血液透析串连血液灌流治疗4次后患者血清TNF-α及IL-10的改变。结果: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NF-α及IL-10分别为82.47±21.66、80.57±17.18和54.11±22.93、56.87±9.27;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NF-α及IL-10分别为86.35±19.25、40.07±21.40和57.64±14.10、30.21±10.54,与单纯血液透析治疗比较,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降低患者血清TNF-α及IL-10水平。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促炎因子及抗炎因子都有明显清除作用,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促炎因子 抗炎因子 血液灌流
下载PDF
维持性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潘健怡 张炜 +2 位作者 胡海棠 苏丽娟 窦献蕊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029-3031,共3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透析患者的血管钙化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96例维持性透析患者,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完善实验室检查,以X线片(腹部侧位、双手正位、骨盆平片)评价血管钙化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双能X线吸收法检查骨密度。结果 196... 目的了解维持性透析患者的血管钙化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96例维持性透析患者,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完善实验室检查,以X线片(腹部侧位、双手正位、骨盆平片)评价血管钙化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双能X线吸收法检查骨密度。结果 196例中有钙化147例,无钙化49例,其中轻度钙化83例(56.46%),中度34例(23.13%),重度30例(20.41%)。钙化评分≤3分者(134例)与钙化评分>3分者(62例)间年龄、透析龄、低密度脂蛋白、碱性磷酸酶、校正血钙、股骨密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大中动脉钙化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年龄、透析龄、低密度脂蛋白、碱性磷酸酶为中重度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年龄、透析龄、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碱性磷酸酶、校正血钙和股骨密度可能与钙化发生发展相关,糖尿病、年龄、透析龄、低密度脂蛋白、碱性磷酸酶可能是中重度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透析 血管钙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微型腹腔镜技术在放置腹膜透析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窦献蕊 胡海棠 +5 位作者 刘秀英 苏丽娟 卢瑞兴 张炜 简汝堃 剧永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647-3648,共2页
目的:利用微型腹腔镜并固定透析管尾端等改良方法行腹膜透析置管,了解手术效果。方法:选择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硬膜外麻醉联合静脉麻醉成功后,取脐下作一长约0.3cm切口(A孔),CO2气腹控制在8~10mmHg后穿入0.3cm Trocar,导... 目的:利用微型腹腔镜并固定透析管尾端等改良方法行腹膜透析置管,了解手术效果。方法:选择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硬膜外麻醉联合静脉麻醉成功后,取脐下作一长约0.3cm切口(A孔),CO2气腹控制在8~10mmHg后穿入0.3cm Trocar,导入3mm0°硬镜,在脐下2~5cm经右腹直肌位置做约0.5cm附加切口,穿入0.5cm Trocar(B孔);在左下腹的穿入0.3cm Trocar(C孔),将腹膜透析管尾端用丝线缝一个直径3mm左右的环,从B孔导入腹腔,第一个cuff固定在腹直肌内,尾端按自然弯曲放在道格拉斯腔,用一个0.3cm的钛夹穿过缝合的环将腹膜透析管头端固定在附近的腹膜皱襞上。常规皮下隧道并固定。结果:手术置管成功,麻醉成功后手术时间约10min,术后3d间歇性腹膜透析,10d后改为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无渗漏等并发症。结论:用微型腹腔镜并固定透析管尾端等改良方法行腹膜透析置管患者痛苦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无渗漏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腹膜透析 微型腹腔镜检查
下载PDF
微型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综合护理干预 被引量:3
7
作者 龚乐为 梁少平 +3 位作者 苏丽娟 李彩容 窦献蕊 莫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3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在微型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围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6年1月11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均在腹腔镜下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在微型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围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6年1月11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均在腹腔镜下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术前注重透析前教育,术后细致的评估、护理,实施住院、门诊相结合的培训考核,比较两组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11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腹膜透析管,伤口愈合好、美观。观察组住院时间(7.63±4.98)d显著低于对照组(11.85±6.02)d(t=-2.985,P〈0.05)。术后6周内并发症,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45%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18.18%(χ^2=4.274,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18%明显地高于对照组的85.45%(χ^2=5.929,P〈0.05)。结论微型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实施优质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透析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微型腹腔镜 腹膜透析 综合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