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荔枝和龙眼尺蛾科害虫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全林发 陈炳旭 +4 位作者 梁盛曦 乔方 刘凯 池艳艳 姚琼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34,共19页
鳞翅目(Lepidoptera)尺蛾科(Geometridae)成虫多为中型蛾类,其幼虫称为“尺蠖”,是荔枝和龙眼梢期的重点防控对象之一。目前,我国已报道的危害荔枝和龙眼的尺蛾科害虫共有10种,广东省内常见的有8种,分别为:粗胫翠尺蛾Thalassodes immiss... 鳞翅目(Lepidoptera)尺蛾科(Geometridae)成虫多为中型蛾类,其幼虫称为“尺蠖”,是荔枝和龙眼梢期的重点防控对象之一。目前,我国已报道的危害荔枝和龙眼的尺蛾科害虫共有10种,广东省内常见的有8种,分别为:粗胫翠尺蛾Thalassodes immissaria、大造桥虫Ascotis selenaria、大钩翅尺蛾Hyposidra talaca、油桐尺蛾Biston(Buzura)suppressaria、波纹黄尺蛾Perixera illepidaria、樟翠尺蛾Thalassodes quadraria、荔枝青尺蛾Berta chrysolineata hainanensis和间三叶尺蛾Sauris interruptaria。至今,国内外围绕荔枝和龙眼尺蛾科害虫开展的研究报道仅为15篇,其中粗胫翠尺蛾最多(7篇),而为害较普遍的荔枝青尺蛾和间三叶尺蛾尚未见研究报道。本文基于文献检索结果,着重综述了粗胫翠尺蛾、大造桥虫、大钩翅尺蛾、绿额翠尺蛾Pelagodes proquadraria和油桐尺蛾5个尺蛾科优势种的研究现状,并且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4个方面概述了国内外荔枝和龙眼尺蛾科害虫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进展。目前,尺蛾科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集中于天敌的保护利用、生物源农药和昆虫性信息素的开发与应用。至今,已有粗胫翠尺蛾、大造桥虫、槐尺蛾Chiasmia cinerearia和油桐尺蛾4种尺蛾的性信息素有效组分被成功鉴定。但当前针对尺蛾科害虫仍以化学防治为主,而且我国用于荔枝和龙眼尺蛾科害虫防治的杀虫剂尚无登记,对农技推广人员指导用药提出了巨大挑战。本综述旨在帮助广大科研工作者全面了解此类害虫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尺蛾科害虫的深入研究及综合防控新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蛾科 荔枝 龙眼 防治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荔枝蝽生物学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姚琼 全林发 +3 位作者 徐淑 董易之 李文景 陈炳旭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5-654,共10页
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是荔枝和龙眼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危害严重。该虫以若虫及成虫吸食寄主植物的嫩芽、嫩梢、花穗和幼果,成虫和3龄以上若虫是传播龙眼鬼帚病病原体的传病介体昆虫。本文综述了近60年来国... 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是荔枝和龙眼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危害严重。该虫以若虫及成虫吸食寄主植物的嫩芽、嫩梢、花穗和幼果,成虫和3龄以上若虫是传播龙眼鬼帚病病原体的传病介体昆虫。本文综述了近60年来国内荔枝蝽的研究情况,旨在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更详尽的荔枝蝽研究现状,以期为该虫的深入研究及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荔枝蝽为不完全变态昆虫,一年发生1代,若虫期80 d左右,成虫寿命为203~371 d,单雌产卵总量190粒左右,在习性上表现出明显的聚集性、趋光性、趋色性和趋嫩梢性。近年来,通过荔枝蝽触角感受器分类及分布观察,触角转录组数据测定和分析,臭腺解剖观察以及臭腺分泌物组分分析,对该虫触角和臭腺两大器官组织已有较深入研究及了解。目前,荔枝蝽的发生期主要通过卵巢发育分级法进行预测预报,对该虫的防治仍然是以化学防治为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辅的策略。其中,荔枝蝽生物防控技术研究报道最多,主要集中在天敌的保护利用和生物源农药的应用。由于荔枝蝽虫源的季节性制约和发生为害地域限制,对该虫的研究进展缓慢,深层次的研究较少,且所涉及到的研究领域也比较窄。从组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多角度探明荔枝蝽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机制,与寄主植物、天敌及共生菌间的互作关系,以及抗药性机理等,将为荔枝蝽绿色防治技术带来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蝽 生物学特性 触角 臭腺 预测预报 害虫防治
下载PDF
丙溴磷在柑桔和土壤中的残留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思威 孙海滨 +2 位作者 曾繁娟 刘明津 刘艳萍 《农学学报》 2013年第1期26-31,共6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50%丙溴磷·炔螨特乳油在柑桔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趋势。样品采用甲醇提取,石油醚液液分配萃取,弗罗里硅土柱层析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了丙溴磷在柑桔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丙溴磷在柑桔和...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50%丙溴磷·炔螨特乳油在柑桔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趋势。样品采用甲醇提取,石油醚液液分配萃取,弗罗里硅土柱层析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了丙溴磷在柑桔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丙溴磷在柑桔和土壤中半衰期分别为4.3~7.2天、5.5~8.1天。施药剂量333mg/kg,施药2次,药后21天,柑桔全果中丙溴磷最终残留量<0.01~0.04mg/kg,柑桔果肉中丙溴磷的最终残留量均<0.01mg/kg,均低于中国规定的丙溴磷在柑桔上的最大残留限量值0.2mg/kg,果皮中的残留量为0.03~0.30mg/kg,可知,施用后的丙溴磷大部分残留于柑桔果皮中。按照推荐施药剂量333mg/kg,施药次数不超过2次,安全间隔期为21天,不会对柑桔和土壤造成残留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溴磷 柑桔 残留 气相色谱
下载PDF
荔枝龙眼卷叶蛾科害虫及其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姚琼 全林发 +3 位作者 李文景 徐淑 董易之 陈炳旭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43-1153,共11页
荔枝龙眼卷叶蛾是荔枝龙眼生产中的重要害虫防控对象,该类害虫幼虫取食寄主植物的嫩梢、叶片、花穗和幼果,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危害严重。目前针对该虫的防治措施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化学农药的滥用造成的问题众多,迫切需要研发推广... 荔枝龙眼卷叶蛾是荔枝龙眼生产中的重要害虫防控对象,该类害虫幼虫取食寄主植物的嫩梢、叶片、花穗和幼果,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危害严重。目前针对该虫的防治措施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化学农药的滥用造成的问题众多,迫切需要研发推广绿色且高效的防控技术。目前荔枝龙眼卷叶蛾研究不够深入,而且关于危害较多且寡食性的圆角卷叶蛾Eboda cellerigera Meyrick和灰白卷叶蛾Argyroploce aprobola Meyrick的研究尚无报道。本文总结了荔枝龙眼卷叶蛾科害虫的种类和发生危害情况,论述了三角新小卷叶蛾Olethreutes leucaspis Meyrick和荔枝异形卷叶蛾Cryptophlebia ombrodelta Lower等6种主要优势种的研究概况。此外,本文还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四个方面对该类害虫防治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描述,对该类害虫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其相关的研究及综合防控新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叶蛾 荔枝 龙眼 防治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玉米及玉米田3种杂草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和产卵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道慧 李宜儒 +5 位作者 王思勤 陈国华 齐国君 陈婷 柳青 张晓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6-121,134,共7页
为研究草地贪夜蛾在玉米田周围杂草上的生长发育情况,对草地贪夜蛾田间防控提供参考,本研究在(28±1)℃,相对湿度(70±5)%,光周期L∥D=16 h∥8 h的人工气候箱条件下,选用玉米Zea mays及玉米田常见的主要杂草扁穗雀麦Bromus cath... 为研究草地贪夜蛾在玉米田周围杂草上的生长发育情况,对草地贪夜蛾田间防控提供参考,本研究在(28±1)℃,相对湿度(70±5)%,光周期L∥D=16 h∥8 h的人工气候箱条件下,选用玉米Zea mays及玉米田常见的主要杂草扁穗雀麦Bromus catharticus、白花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探究了草地贪夜蛾在这4种植物上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蛹重以及卵的孵化率、1~3龄幼虫对4种植物的选择性等。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4种植物上均可完成整个世代的生长发育。其中三叶鬼针草处理的草地贪夜蛾幼虫期和蛹期最长,分别为15.97 d和8.33 d;三叶鬼针草处理下草地贪夜蛾蛹重为107.90 mg,显著低于其他3种植物处理的蛹重(P<0.05),玉米、白花三叶草、扁穗雀麦处理的蛹重分别为243.50、239.97、235.80 mg;草地贪夜蛾在4种植物上产卵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白花三叶草上最高,为2302粒,三叶鬼针草上最低,为827粒;草地贪夜蛾1~3龄幼虫在玉米、扁穗雀麦和白花三叶草上的发育适合度高于三叶鬼针草。草地贪夜蛾在玉米田周围常见3种杂草上可完成生长发育,在防治草地贪夜蛾时,玉米收获后应尽快清除田边杂草,以减少第二季或者次年玉米上的种群基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玉米 扁穗雀麦 白花三叶草 三叶鬼针草 发育历期 蛹重 适合度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荔枝果肉中甲基硫菌灵及其代谢物残留量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思威 刘艳萍 +2 位作者 王潇楠 徐能莉 孙海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5期174-176,共3页
[目的]建立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在荔枝果肉中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分析方法。[方法]样品采用甲酸-乙腈作为提取溶剂、乙二胺N-丙基硅烷吸附剂(PSA)进行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荔枝果肉基质中的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残留量。[结果]... [目的]建立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在荔枝果肉中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分析方法。[方法]样品采用甲酸-乙腈作为提取溶剂、乙二胺N-丙基硅烷吸附剂(PSA)进行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荔枝果肉基质中的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残留量。[结果]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在为0.01~1.00 mg/kg添加水平下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78.9%~97.6%、79.8%~94.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08%~3.95%、3.04%~5.27%;最低检出量均为0.1 ng,最小检出浓度均为0.01 mg/kg。[结论]该前处理方法简便、有机溶剂用量少,准确度、精密度等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硫菌灵 多菌灵 荔枝果肉 高效液相色谱法 代谢物 残留量
下载PDF
叉角厉蝽2个章鱼胺受体的基因克隆及化学农药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姚琼 全林发 +4 位作者 徐淑 董易之 李文景 池艳艳 陈炳旭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2-161,共10页
章鱼胺(OA)是无脊椎动物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单体胺,作为神经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共同参与调节昆虫的嗅觉、产卵、运动、学习、记忆和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理功能。为了探究叉角厉蝽章鱼胺受体功能,为捕食性天敌昆虫叉角厉蝽应对逆境胁迫响应... 章鱼胺(OA)是无脊椎动物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单体胺,作为神经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共同参与调节昆虫的嗅觉、产卵、运动、学习、记忆和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理功能。为了探究叉角厉蝽章鱼胺受体功能,为捕食性天敌昆虫叉角厉蝽应对逆境胁迫响应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利用转录组测序结果和RACE技术获得2个OctβRs基因,在对其序列特征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之后,通过RT-qPCR技术分析2个OctβRs基因的发育模式以及在亚致死剂量的高效氯氟氢菊酯和毒死蜱处理后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扩增得到EfOctβ1R和EfOctβ2R的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245和1230 bp,分别编码414和409个氨基酸,均属于疏水性蛋白,蛋白序列包含有7个跨膜结构域,序列中存在半胱氨酸残基位点、蛋白激酶C、配体结合位点和糖基化位点等高度保守结构域,属于典型的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成员。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2个EfOctβRs基因分属于Octβ1R和Octβ2R两个明显分支。在叉角厉蝽整个发育周期的不同发育阶段中,均可检测到2个EfOctβRs基因,但二者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有所差异,在叉角厉蝽成虫期均有较高量表达,其中EfOctβ2R在卵期表达要高于若虫期,而EfOctβ1R则相反。亚致死剂量高效氯氟氢菊酯和毒死蜱处理后,2个EfOctβRs基因响应强烈,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表达上升变化,分别在2种药剂处理后24 h和36 h时,EfOctβ1R和EfOctβ2R表达上升高达12倍以上。本研究结果表明,EfOctβRs可能参与叉角厉蝽在杀虫剂肋迫下的应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角厉蝽 章鱼胺受体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胁迫响应
下载PDF
粗胫翠尺蛾视蛋白基因的克隆及灯光对其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姚琼 全林发 +4 位作者 徐淑 董易之 李文景 池艳艳 陈炳旭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16期103-109,共7页
灯光防控技术在国内荔枝和龙眼主要产区被推广应用,为了探究该项技术对于荔枝龙眼梢期头号害虫——尺蛾的视觉刺激响应的影响,笔者以粗胫翠尺蛾为研究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结果和RACE技术获得2个视蛋白基因,并通过RT-qPCR技术分析2个视... 灯光防控技术在国内荔枝和龙眼主要产区被推广应用,为了探究该项技术对于荔枝龙眼梢期头号害虫——尺蛾的视觉刺激响应的影响,笔者以粗胫翠尺蛾为研究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结果和RACE技术获得2个视蛋白基因,并通过RT-qPCR技术分析2个视蛋白基因的发育模式以及在光照处理后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扩增得到TiLW和TiUV视蛋白基因分别编码374个和378个氨基酸,其序列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随机卷曲组成,均包含不同数量的视蛋白家族所特有的多个保守氨基酸位点。在粗胫翠尺蛾整个发育周期的不同发育阶段中,均可检测到2个视蛋白基因,但两者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有差异。在光照处理后,成虫头部TiLW和TiUV的表达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光照处理后24 h,TiLW在雌、雄虫头部分别上升12.96倍和降低8.61倍,而TiUV在雌雄虫头部分别上升1.75倍和降低3.10倍。TiLW和TiUV参与粗胫翠尺蛾在光照刺激下的应激过程,光刺激可引起粗胫翠尺蛾2个视蛋白基因表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胫翠尺蛾 视蛋白 光刺激 灯光干扰技术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14种高效低风险农药在水稻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思威 孙海滨 +2 位作者 段劲生 高同春 逯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9期105-113,共9页
【目的】为提高农药对水稻上靶标生物的活性,延缓抗药性,降低其生态风险性,研究了14种高效低风险农药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毒性大小及使用后稻米中的残留水平。【方法】参照《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开展14种农药田间残留试验,... 【目的】为提高农药对水稻上靶标生物的活性,延缓抗药性,降低其生态风险性,研究了14种高效低风险农药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毒性大小及使用后稻米中的残留水平。【方法】参照《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开展14种农药田间残留试验,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开展田间药效试验,采用HPLC-MS/MS、GC等仪器检测残留试验中稻谷、糙米等样品中的农药残留水平。【结果】2%阿维菌素水乳剂、70%噻嗪酮水分散粒剂、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10%烯啶虫胺水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25%杀虫单·毒死蜱可湿性粉剂等9种杀虫剂和5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5%稻瘟灵展膜油剂、40%嘧菌酯可湿性粉剂、75%肟菌酯可湿性粉剂、20%噻森酮悬浮剂等5种杀菌剂在水稻上使用后,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良好,大米、稻谷和糙米中上述14种农药的残留水平均低于我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针对水稻生产结构特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14种高效低风险农药的作用方式、持效期等关键因素,构建了水稻安全生产中高效低风险农药准入谱。【结论】上述14种农药均可作为水稻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推荐药剂。高效低风险农药是今后水稻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技术支撑,对促进水稻病虫害可持续控制、延缓农药抗性产生、提高农药利用率、保障稻米质量安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病虫害防治 高效低风险农药准入谱 抗药性 农药残留
下载PDF
43%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的HPLC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思威 常虹 +2 位作者 王潇楠 孙海滨 刘艳萍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2年第1期36-42,共7页
建立HPLC测定43%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中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选用WondaSil C 18-WR反相色谱柱,以乙腈-水(体积比为60:40)为流动相,在波长220nm条件下测定试样中氟吡菌酰胺和肟菌酯的含量。结果表明:氟吡菌酰胺和肟菌酯的线性... 建立HPLC测定43%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中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选用WondaSil C 18-WR反相色谱柱,以乙腈-水(体积比为60:40)为流动相,在波长220nm条件下测定试样中氟吡菌酰胺和肟菌酯的含量。结果表明:氟吡菌酰胺和肟菌酯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2,变异系数分别为0.29%和0.4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8%和100.24%。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精密度和准确度高,适用于复配制剂中氟吡菌酰胺和肟菌酯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吡菌酰胺 肟菌酯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下载PDF
褐飞虱两个糖转运蛋白的功能分析及调控海藻糖代谢的影响
11
作者 罗雨嘉 邱玲玉 +5 位作者 刘永康 庞晓青 姚琼 王世贵 唐斌 徐彩娣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35-945,共11页
海藻糖转运蛋白(Trehalose transporter,Tret)可将昆虫“血糖”——海藻糖由脂肪体转运到血淋巴中,是维持昆虫体内海藻糖平衡的重要转运蛋白。本研究通过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两条糖转运蛋白序列(NlTret1、NlTret1 X1)进行生物信... 海藻糖转运蛋白(Trehalose transporter,Tret)可将昆虫“血糖”——海藻糖由脂肪体转运到血淋巴中,是维持昆虫体内海藻糖平衡的重要转运蛋白。本研究通过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两条糖转运蛋白序列(NlTret1、NlTret1 X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RNAi技术沉默NlTret1与NlTret1 X1基因,探讨其对褐飞虱调控海藻糖代谢的生物学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NlTret1与NlTret1 X1分别有1353 bp和148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具有450和495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量大小为49.984 kDa和53.059 kDa,理论等电点pI为6.53和7.46;保守结构域分析NlTret1和NlTret1 X1分别包含10个和12个跨膜结构域,属于MFS超家族;二级结构以及三级结构预测NlTret1和NlTret1 X1主要包含无规卷曲和α螺旋结构。进化树分析显示NlTret1和NlTret1 X1皆与同为半翅目昆虫的Tret1蛋白亲缘关系接近。与注射dsGFP相比RNAi后显著抑制了靶标基因的表达量。荧光定量检测海藻糖代谢通路TRE和TPS基因,结果显示注射dsNlTret148 h后NlTRE1-1、NlTPS2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下调,NlTRE1-2、NlTRE2与NlTPS1、NlTPS3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上调;而注射dsNlTret1 X1则为NlTRE1-1、NlTRE2与NlTPS1、NlTPS2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降低,NlTRE1-2和NlTPS3基因表达量极显著增高。注射dsNlTret1与dsNlTret1 X1后海藻糖酶活性均显著性降低,同时NlTret1的沉默显著抑制了糖原含量和海藻糖含量,NlTret1 X1的沉默仅使葡萄糖含量显著增高。褐飞虱两条糖转运蛋白序列经初步分析确定为海藻糖转运蛋白,这两个海藻糖转运蛋白在转运糖类物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NlTret1 X1可能参与葡萄糖运输功能,而NlTret1则更可能参与海藻糖特异性转运。研究结果有利于探究海藻糖转运蛋白Tret调控海藻糖代谢的作用机制,为将来通过其调控昆虫海藻糖代谢平衡治理褐飞虱等害虫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海藻糖代谢 海藻糖转运蛋白 RNA干扰
下载PDF
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在水稻环境中的残留行为与合理使用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思威 孙海滨 刘艳萍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99-902,共4页
【目的】明确氯虫苯甲酰胺在水稻上的残留行为,为氯虫苯甲酰胺的合理使用及其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进行了氯虫苯甲酰胺在水稻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研究。样品采用甲醇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 【目的】明确氯虫苯甲酰胺在水稻上的残留行为,为氯虫苯甲酰胺的合理使用及其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进行了氯虫苯甲酰胺在水稻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研究。样品采用甲醇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结果】水稻植株、糙米、稻壳和土壤中氯虫苯甲酰胺添加质量浓度为0.005-0.1mg/L时,其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2.71%-85.47%;相对标准偏差为0.87%-3.96%。方法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05mg/L。氯虫苯甲酰胺在施用5—6d后植株中的含量达到最大值r0.018-0.025mg/kg);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5.53-8.58d;在水稻糙米中的最终残留量均小于0.01mg/kg。【结论】建议氯虫苯甲酰胺0.4%颗粒剂防治钻蛀性害虫应在防治适期前5—6d施药,按推荐剂量42ga.i./thm^2,施用2次,最后1次施药距离收获间隔期为1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水稻 残留行为
原文传递
水稻上4种常用杀虫剂的施药因子与其残留水平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思威 刘艳萍 +2 位作者 段劲生 高同春 孙海滨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3-365,共3页
[目的]明确杀虫剂在水稻上的使用剂量、时期和次数与糙米、稻壳和稻秆中农药残留水平的关系。[方法]供试农药为阿维菌素、虫螨腈、吡蚜酮和茚虫威,田间小区设置施药剂量为推荐剂量及其1.5倍,施药次数为2、3次,采收间隔期为14、21 d,调... [目的]明确杀虫剂在水稻上的使用剂量、时期和次数与糙米、稻壳和稻秆中农药残留水平的关系。[方法]供试农药为阿维菌素、虫螨腈、吡蚜酮和茚虫威,田间小区设置施药剂量为推荐剂量及其1.5倍,施药次数为2、3次,采收间隔期为14、21 d,调查糙米、稻壳和稻秆中4种农药的残留水平。[结果]糙米中4种农药的残留水平为<0.001~0.04 mg/kg,稻壳中0.002~0.32 mg/kg,稻秆中0.001~0.12 mg/kg。[结论]施药剂量越大、次数越多、采收间隔期越短,农药的残留水平越高;农药的应用时期会影响其残留水平;稻壳和稻秆中承载了大部分的农药残留,稻壳中4种农药的残留水平均高于稻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杀虫剂 施药因子 残留水平
原文传递
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在龙眼中的残留行为与合理使用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思威 朱光艳 +1 位作者 刘艳萍 孙海滨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明确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在龙眼上的残留行为,为氯氰菊酯和毒死蜱的合理使用及其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方法进行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在龙眼环境中的消解动态试验。样品采用甲醇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气... [目的]明确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在龙眼上的残留行为,为氯氰菊酯和毒死蜱的合理使用及其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方法进行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在龙眼环境中的消解动态试验。样品采用甲醇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测定。[结果]龙眼中氯氰菊酯和毒死蜱添加质量浓度为0.01~1 mg/L时,其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5.15%~87.84%、84.87%~85.9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45%~7.58%、2.57%~5.63%。检出限(LOD)为0.005 mg/kg;定量限(LOQ)为0.01 mg/kg。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在龙眼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75~8.27、3.17~6.87 d。采用风险商方法进行评估,喷施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后0~7 d内的龙眼对2~4岁、18~30岁和60~70岁人群的风险都很低。[结论]建议用氯氰·毒死蜱乳油防治龙眼蒂蛀虫时,质量浓度应控制在0.391 5~0.783 g/L,每株使用剂量为0.587 3~1.174 5 g,安全间隔期设定为7 d,对作物和人类健康都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氰菊酯 毒死蜱 龙眼 残留行为
原文传递
荔枝、蜜蜂及蜂蜜中7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思威 刘艳萍 孙海滨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35-837,共3页
【目的】针对目前荔枝上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使用种类的扩大,建立荔枝叶、荔枝花、荔枝蜜及蜜蜂上的7种农药的残留检测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或乙腈提取,氨基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GO-ECD)检测7... 【目的】针对目前荔枝上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使用种类的扩大,建立荔枝叶、荔枝花、荔枝蜜及蜜蜂上的7种农药的残留检测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或乙腈提取,氨基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GO-ECD)检测7种农药的残留量。【结果】荔枝叶、荔枝花、荔枝蜜及蜜蜂在添加水平为0.01、0.1、1mg/kg时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79.9%-88.5%、80.5%-90.0%、80.0%~90.1%和79.9%-90.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6%-5.73%、1.58%,6.69%、1.79%~6.77%和1.75%。6.32%。【结论】该方法能够较准确的检测荔枝叶、荔枝花、荔枝蜜和蜜蜂中的农药残留量,符合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对于研究农药在荔枝上的传导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叶 荔枝花 荔枝蜜 蜜蜂 农药 残留
原文传递
HPLC-MS/MS测定不同基质中啶酰菌胺和多杀霉素残留量
16
作者 王思威 刘艳萍 孙海滨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97-900,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苹果、香蕉和柑橘中啶酰菌胺和多杀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快速检测分析方法。[方法]样品采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氨基固相萃取小柱为净化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正离子扫描模式检测不同基质中啶酰菌... [目的]建立一种苹果、香蕉和柑橘中啶酰菌胺和多杀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快速检测分析方法。[方法]样品采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氨基固相萃取小柱为净化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正离子扫描模式检测不同基质中啶酰菌胺和多杀霉素残留量。[结果]啶酰菌胺和多杀霉素在苹果、香蕉和柑橘不同基质中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3.96%~109.78%、83.49%~99.3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38%~13.17%、1.99%~7.98%;定量限LOQ均为0.01 mg/kg,检出限LOD均为0.005 mg/L。[结论]前处理方法简洁快速、净化效果好,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的定性和基质标溶液定量分析方法精准,准确度、精密度等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酰菌胺 多杀霉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农药残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