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6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害虫生物防治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灿 张宝鑫 +3 位作者 袁曦 宋子伟 刘子欣 李敦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1期93-102,共10页
生物防治是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重要手段。天敌昆虫及捕食螨作为传统的生物防治产品,在控制农作物害虫害螨,保证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赤眼蜂、平腹小蜂、捕食螨等害... 生物防治是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重要手段。天敌昆虫及捕食螨作为传统的生物防治产品,在控制农作物害虫害螨,保证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赤眼蜂、平腹小蜂、捕食螨等害虫天敌的规模化扩繁技术,田间应用技术及示范推广中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目前以天敌为主的生物防治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主要成就包括:研制出全国首台全自动控制生产人造卵卡机,解决了连续传代防污染的问题;首次应用大卵(蓖麻蚕卵)人工繁殖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成功,为国内应用柞蚕卵繁殖赤眼蜂提供了宝贵经验;首次在国内应用无人机释放赤眼蜂;完善和提高了平腹小蜂人工大量繁殖技术和田间应用技术,提高了平腹小蜂防治效果,降低了平腹小蜂应用成本;从荷兰引进胡瓜新小绥螨,成功应用于防治柑橘红蜘蛛和园艺作物上的蓟马等。极大地推动了华南地区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及示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平腹小蜂 捕食螨 规模化扩繁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发展模式与新时期发展路径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静 聂新志 +2 位作者 程俊峰 薛志洪 陈琴苓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1期257-263,共7页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发展需求驱动下,加强农业科技合作成为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加快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重要抓手。广东作为农业大省和科技强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全力推进,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沿线国...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发展需求驱动下,加强农业科技合作成为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加快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重要抓手。广东作为农业大省和科技强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全力推进,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沿线国家和港澳地区的农业科技合作,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农业对外开放,实现广东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总结了近年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政府搭台与院所积极参与相结合、整合创新资源与共建合作基地相结合发展模式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在争取政府及科研项目支持、选择合作伙伴、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培养国际合作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广东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探索广东省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新路径,包括落实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战略,打造华南地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桥头堡”;整合国家和省各类平台和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构筑科技交流新格局;加大力度培养有全球视野的科技人才及团队,切实提升科技创新实力;集聚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建立“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国际合作新模式,以期为广东农业对外合作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农业科技 国际合作模式 科技创新
下载PDF
畜牧兽医领域的院地合作和院企合作模式探讨--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湛江分院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元 吴彩艳 +4 位作者 庞冰 卢爵广 陈敏忠 黄胜 邓铭光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0年第5期7-9,28,共4页
本文结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湛江分院就畜牧兽医领域在湛江地区开展的科技推广工作,探讨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在新形势下开展院地合作和院企合作模式,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等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畜牧兽医 湛江 院地合作 院企合作
下载PDF
创新植保科技,服务南粤大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建所五十周年记
4
作者 何自福 高燕 隋晶晶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09-1112,共4页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成立于1973年8月,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下属15个研究机构之一,为省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前身可追溯到1950年1月成立的华南区农业推广繁殖站石牌试验场病虫害组及1960年1月成立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成立于1973年8月,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下属15个研究机构之一,为省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前身可追溯到1950年1月成立的华南区农业推广繁殖站石牌试验场病虫害组及1960年1月成立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系。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研究所持续为广东省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作物健康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研究 植保科技 农业推广 农业生产安全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华南区 发展历程
原文传递
广东省农业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调查与危害评估 被引量:20
5
作者 岳茂峰 樊蓓莉 +3 位作者 田兴山 冯莉 周先叶 李伟华 《生物安全学报》 2011年第2期141-146,共6页
为了掌握广东省农业生态系统中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状况,本文通过定点调查和线路调查的方法对广东省21市农业生态系统中205个样点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分析,共发现外来入侵植物28科90种。其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有27种,草本植物有7... 为了掌握广东省农业生态系统中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状况,本文通过定点调查和线路调查的方法对广东省21市农业生态系统中205个样点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分析,共发现外来入侵植物28科90种。其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有27种,草本植物有71种,它们分别占入侵植物总数的30.00%和78.89%。处于重度危害的入侵植物有22种;处于中度危害的植物有15种;处于轻度危害的植物有53种。在90种外来入侵植物中,71种来自美洲,占总数的78.89%;其他各洲相对较少。广域分布种最多,为40种,占总数的44.44%;全域分布种则最少,仅有7种,占总数的7.78%。由此可见,广东省农业生态系统入侵植物种类多,分布广,危害严重,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外来入侵植物 广东省
下载PDF
TBS技术对广东省部分农区害鼠监测和防控效果研究
6
作者 林涛 黄立胜 +3 位作者 钟宝玉 秦姣 叶华姬 李广仪 《生物灾害科学》 2024年第3期467-472,共6页
【目的】为保障广东省水稻安全生产,减轻农区害鼠为害损失,总结农区鼠害TBS技术试验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防控技术模式。【方法】对TBS技术在广东省农区害鼠监测和防控效果进行了研究,在江门市台山市和河源市连平县设置5005 m TBS围... 【目的】为保障广东省水稻安全生产,减轻农区害鼠为害损失,总结农区鼠害TBS技术试验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防控技术模式。【方法】对TBS技术在广东省农区害鼠监测和防控效果进行了研究,在江门市台山市和河源市连平县设置5005 m TBS围栏、502个捕鼠桶。【结果】共捕获害鼠478只,捕获鼠种包括小家鼠151只,黄毛鼠126只,板齿鼠109只,褐家鼠76只,黄胸鼠16只,其中,小家鼠、黄毛鼠、板齿鼠、褐家鼠为当地农田主要鼠种,分别占捕获总量的31.6%、26.4%、22.8%和15.9%,捕获鼠种构成分别与2023年当地使用鼠夹法进行的鼠情监测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对不同生境捕获鼠数量的比较,结果显示,水稻苗期香蕉树区域TBS围栏捕获鼠数量显著高于河道区域,黄熟期荷花池区域捕获鼠数量显著高于河道区域。在连平县和台山市试验区均未捕获到害鼠,台山市对照区害鼠捕获率为10.50%,连平县对照区害鼠捕获率为9.50%,TBS技术对害鼠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台山市试验区和对照区的调查丛数、有效穗数和受害穗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TBS围栏防治效果95.41%;连平县试验区和对照区有效穗数和受害穗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TBS技术防治效果85.35%。【结论】TBS技术的应用,减轻了害鼠危害,减少稻谷损失。TBS技术具有安全、环保、可持续利用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S技术 农区害鼠 鼠密度 防控效果
下载PDF
广东省草地贪夜蛾冬季发生特征及周年繁殖区域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齐国君 黄德超 +16 位作者 王磊 章玉苹 肖汉祥 石庆型 肖勇 苏湘宁 黄少华 邹寿发 陈科伟 周振标 钟宝玉 郑静君 张志祥 江腾辉 吕利华 陆永跃 张振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3-582,共10页
广东省是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的桥头堡和主要的北迁虫源地之一,明确该虫在广东省的冬季发生特征及越冬存活情况,对广东省乃至全国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及源头治理意义重大。为准确掌握广东省草地贪夜蛾的周年繁殖区范围及冬季发生为害情... 广东省是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的桥头堡和主要的北迁虫源地之一,明确该虫在广东省的冬季发生特征及越冬存活情况,对广东省乃至全国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及源头治理意义重大。为准确掌握广东省草地贪夜蛾的周年繁殖区范围及冬季发生为害情况,2020年1-3月在粤东、粤西、粤北及珠三角地区,利用成虫性诱、挖土查蛹、幼虫密度及植株为害率普查等方法,分析广东省草地贪夜蛾冬前、冬后种群发生为害情况及冬季发生特征。调查结果表明:(1)广东省冬玉米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湛江、茂名、阳江、惠州等地,冬玉米种植区均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主要为害冬玉米,极少为害甘蔗;(2)不同地区冬种玉米上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程度差异较大,湛江、茂名、阳江发生为害较为严重,平均为害率30%左右,而珠三角及粤东地区发生较轻,为害率低于10%;较冬前调查,冬后草地贪夜蛾发生量和为害程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3)广东省大部分地区的冬种玉米田和空闲地均可持续诱捕到草地贪夜蛾成虫,而挖土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蛹密度较低。本调查明确了草地贪夜蛾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冬玉米区可以周年繁殖,无明显的滞育越冬现象,粤西茂名、阳江以南至雷州半岛一带为典型冬种玉米区,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较为严重,珠三角及粤东大部分地区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相对较低,调查结果为广东省乃至全国草地贪夜蛾的早期预警和精准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周年繁殖区 冬季发生特征 冬玉米
下载PDF
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23
8
作者 孙大元 杨祁云 +3 位作者 张景欣 蒲小明 沈会芳 林壁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02-105,共4页
基于广东省1995-2013年的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利用时间序列验证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EKC"倒U型"曲线,并运用VAR模型进一步考察它们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结果表明: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确实存在... 基于广东省1995-2013年的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利用时间序列验证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EKC"倒U型"曲线,并运用VAR模型进一步考察它们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结果表明: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确实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并进入转折期;而VAR实证结果则验证了EKC结果,并发现面源污染对经济发展具正向影响,而负向效应较滞后。因此,要重视农业面源污染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治理力度,提高农户生态环保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经济增长 动态分析
下载PDF
广东省橘园黄龙病发生与危害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程保平 彭埃天 +3 位作者 宋晓兵 凌金锋 崔一平 陈霞 《生物安全学报》 2017年第3期224-230,共7页
【目的】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探明广东省橘园黄龙病发生与危害的影响因素,可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广东省惠州、肇庆、云浮、江门、阳江、清远、韶关等柑橘产区,调查了不同柑橘品种、不同气候和地... 【目的】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探明广东省橘园黄龙病发生与危害的影响因素,可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广东省惠州、肇庆、云浮、江门、阳江、清远、韶关等柑橘产区,调查了不同柑橘品种、不同气候和地理条件、不同种植模式和不同管理水平果园的黄龙病发病率,并以常规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样品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不同柑橘栽培品种发病率:红江橙为78.05%,马水橘为76.04%,砂糖橘为73.20%,贡柑为69.30%,年橘为63.00%,沙田柚为58.68%,柠檬为56.96%;砧木品种发病率:酸橘为15.30%,枳壳为6.57%,柠檬为4.43%;低纬、高温、多台风地区果园的黄龙病发病率较高;山地果园的黄龙病发病率低于平地果园;连片种植果园的黄龙病发病率高于零散种植果园;管理不善的果园中黄龙病发病率高于管理较好的果园。【结论】除了自然因素(低纬、高温、多台风、平原地形)外,聚集种植和管理不善等因素也有利于黄龙病的发生与流行。因此,有针对性地安排果园布局和加强果园管理可以减轻黄龙病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病 发病率 流行规律 柑橘品种
下载PDF
信息化管理生态补偿机制在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实践与成效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祁云 孙大元 +5 位作者 刘平平 张景欣 蒲小明 沈会芳 胡学应 林壁润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0-177,共8页
针对以往生态补偿机制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补贴目标不明确、监管不足和挤占挪用等难题,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生态补偿机制。该机制2014—2020年在广东省的27个县推行实践,53.47万户农... 针对以往生态补偿机制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补贴目标不明确、监管不足和挤占挪用等难题,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生态补偿机制。该机制2014—2020年在广东省的27个县推行实践,53.47万户农户参加,实施面积达34.02万公顷,发放补贴金额达16406.57万元。结果表明:(1)项目实现补贴精准发放;(2)有效引导农户形成良好的种植习惯;(3)该机制协调项目各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和监管补贴流程;(4)项目区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比项目实施前分别减少30.6%和30.9%,有效控制农业污染源头;(5)该机制可复制、可推广,目前在广东省财政支持下继续在省内推广应用。该项目的实践成效可为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及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 生态补偿机制 种植业 面源污染治理 应用成效
下载PDF
广东省农业鼠害治理的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6
11
作者 邱俊荣 冯志勇 隋晶晶 《农业科技管理》 2007年第2期44-46,共3页
文章介绍了广东省农业害鼠的种类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并对该省农业鼠害防治领域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持续治理鼠害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广东省 农业鼠害 治理 对策
下载PDF
广东省番茄白尖曲叶病病原鉴定及其致病性分析
12
作者 王愿 都梦丹 +6 位作者 李正刚 佘小漫 于琳 蓝国兵 丁善文 何自福 汤亚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50-2363,共14页
【目的】洋桔梗耳突曲叶病毒(lisianthus enation leaf curl virus,LELCV)是2015年发现的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病毒新种。论文旨在探究入侵中国内地的首个LELCV分离物Tomato-2022的分子特征、亲缘关系、致病性及有效传播介... 【目的】洋桔梗耳突曲叶病毒(lisianthus enation leaf curl virus,LELCV)是2015年发现的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病毒新种。论文旨在探究入侵中国内地的首个LELCV分离物Tomato-2022的分子特征、亲缘关系、致病性及有效传播介体,为防控该病毒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2年,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发生一种番茄新病害,病株表现叶小、卷曲、叶尖白化症状,采集两份病样提取总DNA,利用Begomovirus通用引物AV494/CoPR进行PCR检测。选取PCR检测为阳性的样品进行RCA扩增、酶切、克隆及测序,获得分离物Tomato-2022的基因组全长序列。采用BLASTn程序对病毒序列进行相似性检索并下载相似性较高的代表分离物序列,进一步用SDTv1.2的MUSCLE alignment方法进行序列相似性比对;利用软件MEGA7.0对获得的Tomato-2022基因组序列及已报道的相似性较高的代表分离物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应用酶切连接法构建Tomato-2022的侵染性克隆pGreenII0229-1.6A,通过农杆菌介导注射接种本氏烟叶片和番茄茎秆,测定其致病性。采取室内人工传毒方法,测定烟粉虱MEAM1隐种对分离物Tomato-2022的传播效率。利用LELCV的PCR特异引物对2021—2023年采集于广东省番茄主产区的135份番茄病样进行检测,明确该病毒在广东省的分布。【结果】PCR检测结果表明,两份表现叶小、卷曲、叶尖白化症状的番茄病样感染了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属病毒。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分离物Tomato-2022基因组仅含DNA-A,大小为2757 nt,含有6个ORF。序列相似性比较表明,分离物Tomato-2022基因组序列与已登录GenBank的LELCV各分离物相似性较高,其中与LELCV中国台湾洋桔梗分离物(LC091539、LC091538)相似性最高,为98.33%。系统发育分析显示,Tomato-2022与LELCV的19个分离物聚在一个独立的分支,亲缘关系较近。利用构建的Tomato-2022侵染性克隆pGreenII0229-1.6A,农杆菌介导注射接种本氏烟和番茄,10 dpi,本氏烟上部叶叶缘轻微上卷,1株番茄的新叶轻微卷曲;18 dpi,本氏烟和番茄植株均表现较为明显的卷曲症状;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接种植株的症状越来越明显,30 dpi,本氏烟表现叶脉肿大、叶片严重卷曲,番茄植株的叶片表现卷曲、叶尖白化;PCR检测表明,在接种发病本氏烟和番茄植株中均能检测到LELCV。室内传毒试验证明,烟粉虱MEAM1隐种能高效传播Tomato-2022,当每株番茄接1、5、10头饲毒48 h的烟粉虱时,MEAM1的平均传毒效率分别为26.67%、93.33%、96.67%。PCR检测结果表明,采集的135份番茄病样中,8份样品检测到LELCV,说明LELCV已在广东省定殖。【结论】Tomato-2022是洋桔梗耳突曲叶病毒的一个新分离物,也是在中国内地发现的第一个分离物,其基因组为单链环状DNA,全长为2757 nt,编码6个ORF;该病毒分离物是引起广东省番茄曲叶、叶尖白化病的病原,可被烟粉虱MEAM1隐种高效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桔梗耳突曲叶病毒 番茄 侵染性克隆 致病性 介体传毒效率 烟粉虱
下载PDF
广东省雷州市捕获鼠的物种鉴定及抗性水平评估
13
作者 孙婷 姚丹丹 +7 位作者 乔妍婷 闫浩杰 李彤彤 徐建婷 应亚奇 王大伟 刘晓辉 宋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28,共9页
抗凝血灭鼠剂在广东已使用40多年,评估不同鼠类种群的抗药性对于科学合理使用抗凝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亚基1(vitamin K epoxide reductase complex subunit 1,Vkorc1)上的错义突变可以导致鼠类对抗凝剂的抗性... 抗凝血灭鼠剂在广东已使用40多年,评估不同鼠类种群的抗药性对于科学合理使用抗凝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亚基1(vitamin K epoxide reductase complex subunit 1,Vkorc1)上的错义突变可以导致鼠类对抗凝剂的抗性。本研究首先根据鼠类的外部形态特征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ydase subunitⅠ,COⅠ)基因对广东省雷州市乌石镇捕获的91只鼠进行物种鉴定,然后根据不同鼠类种群内的Vkorc1错义突变频率,评估当地种群对抗凝剂是否产生抗性。结果表明,COⅠ基因支持形态分类的结果,捕获的鼠种包括黑缘齿鼠Rattus andamanensis、黄毛鼠R.losea、黄胸鼠R.tanezumi和褐家鼠R.norvegicus。Vkorc1多态性分析显示,22只黑缘齿鼠中检测到1种沉默突变Ala18Ala,52只黄胸鼠中检测到2种沉默突变Ala18Ala和Ala41Ala,16只褐家鼠中检测到2种沉默突变His68His和Ile82Ile。目前乌石镇的鼠类种群没有产生与抗性相关的Vkorc1错义突变,表明当地种群对抗凝血剂的抗性水平较低,第一代抗凝剂仍可用于当地鼠害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属 Vkorc1多态性 DNA条形码 抗药性
下载PDF
TBS技术控制广东省农区害鼠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立胜 隋晶晶 +1 位作者 姚丹丹 冯志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65-70,共6页
为降低化学防治带来的杀鼠剂生态风险,针对广东省农区的害鼠发生动态和生境特征,对国内外兴起的围栏捕鼠技术(TBS)进行优化设计,并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开展农区灭鼠试验。结果表明:排灌渠、机耕路两侧和高大田埂的百米有效鼠洞口数分别... 为降低化学防治带来的杀鼠剂生态风险,针对广东省农区的害鼠发生动态和生境特征,对国内外兴起的围栏捕鼠技术(TBS)进行优化设计,并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开展农区灭鼠试验。结果表明:排灌渠、机耕路两侧和高大田埂的百米有效鼠洞口数分别为36.2(±6.77)个、37.4(±6.39)个和17.3(±4.13)个,是农田害鼠的主要栖息地和TBS围栏的布放地点;将围栏洞口改为10 cm×12 cm的方形口、并在围栏顶部及洞口周边加装挡鼠片后,TBS围栏每月平均捕鼠10.00(±1.12)只,8个月捕获害鼠的总生物量为7 898.0 g,均明显高于常规TBS试验区;应用优化的TBS技术后,鼠密度降低75.11%,水稻鼠害率为1.23%,控害效果略低于化学灭鼠但具有显著的生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S技术 农区害鼠 鼠密度 生物量 鼠害率
下载PDF
广东省运用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立胜 李敦松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4期113-113,115,共2页
为了解稻螟赤眼蜂对水稻螟虫的实际防治效果,在广东省南雄市开展了释放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的试验。在合适时机释放稻螟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后,辅以化学防治,此项技术集成了2种防治方法的优点,达到了最佳的增产效果。此研究为在广东... 为了解稻螟赤眼蜂对水稻螟虫的实际防治效果,在广东省南雄市开展了释放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的试验。在合适时机释放稻螟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后,辅以化学防治,此项技术集成了2种防治方法的优点,达到了最佳的增产效果。此研究为在广东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螟赤眼蜂 水稻螟虫 防效 广东省
下载PDF
稻瘟病主效抗性基因对广东省籼稻稻瘟病菌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34
16
作者 杨健源 陈深 +3 位作者 曾列先 李亦龙 陈珍 朱小源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0-196,共7页
对来自不同抗源的30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进行了小种专化抗性及田间抗性的分析和评价。30个单基因系对163个广东省稻瘟病菌株的抗谱介于0.6%~89.6%,大多数单基因系对测试的病菌表现出较窄的抗谱,在病区表现为高度感病,但含有Pikh... 对来自不同抗源的30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进行了小种专化抗性及田间抗性的分析和评价。30个单基因系对163个广东省稻瘟病菌株的抗谱介于0.6%~89.6%,大多数单基因系对测试的病菌表现出较窄的抗谱,在病区表现为高度感病,但含有Pikh和Pil(t)的单基因系表现出广谱抗性,抗谱分别为89.6%和82.2%,在病区表现出较好的田间抗性。基于抗性基因与163个稻瘟病菌的抗感互作聚类分析,将30个单基因系的小种专化抗性划分为15个类型。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其中9个类型的小种专化抗性表现出较大差异,可解释总变异的81.3%。含有Pik、Piz^5、Pi9、Pish的单基因系在小种专化抗性上有别于广东省骨干亲本,这些基因在今后抗性育种中可重点引入。Pik^h[或Pil(t)]、Pi9(或Piz^5)及Pish(或Pita2)的基因聚合有利于提高广东省水稻品种对该地区稻瘟病菌的抗谱。并就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及利用策略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小种专化抗性 田间抗性 稻瘟病菌 抗性基因
下载PDF
广东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研究 被引量:34
17
作者 冯夏 陈焕瑜 +4 位作者 吕利华 莫严 卢悦昌 谢齐贺 张小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5-38,共4页
广东省供港菜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有逐年上升趋势 ,1992年抗性为 2倍 ,1994年为 12倍 ,1996年达 2 0倍 .广州内陆菜区与供港菜场 1992和 1999年小菜蛾对几种蔬菜常用药剂的抗性对比表明 ,2个菜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Bt制剂及昆虫生... 广东省供港菜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有逐年上升趋势 ,1992年抗性为 2倍 ,1994年为 12倍 ,1996年达 2 0倍 .广州内陆菜区与供港菜场 1992和 1999年小菜蛾对几种蔬菜常用药剂的抗性对比表明 ,2个菜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Bt制剂及昆虫生长调节剂定虫隆的抗性均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而供港菜场小菜蛾的抗性更强 ;对敌敌畏、灭多威、氰戊菊酯及杀螟丹等有机化学农药的抗性 ,1992与 1999年则差别不大 ,象氰戊菊酯这样近年较少使用的药剂 ,抗性有减弱的迹象 .抗Bt品系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无交互抗性 ,对阿维菌素敏感的小菜蛾在阿维菌素的选择压力下亦会产生抗性 ,连续选育 2 0代 ,抗性倍数达 11.5 5倍 .用阿维菌素选育的抗性品系对定虫隆产生了明显的抗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阿维菌素 抗性选育 交互抗性
下载PDF
小菜蛾取食对寄主植物蛋白质和糖含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尹飞 冯夏 +4 位作者 张德雍 李振宇 林庆胜 胡珍娣 陈焕瑜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8-173,共6页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是重要的十字花科作物害虫,寄主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变化影响小菜蛾生长发育。本研究以小菜蛾嗜好性不同的菜心、芥菜、白菜和芥蓝等4种寄主植物为材料,应用生化方法测定了被小菜蛾取食后寄主植物体内蛋...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是重要的十字花科作物害虫,寄主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变化影响小菜蛾生长发育。本研究以小菜蛾嗜好性不同的菜心、芥菜、白菜和芥蓝等4种寄主植物为材料,应用生化方法测定了被小菜蛾取食后寄主植物体内蛋白和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小菜蛾取食2、4、6、8d后,菜心体内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2%~35%,葡萄糖含量明显下降9%~33%;芥菜、白菜和芥蓝体内蛋白质和葡萄糖含量显著下降1%~38%和3%~36%。小菜蛾取食后,白菜和菜心体内蔗糖含量显著升高,以菜心为害2d后升高最显著,达23.32%;芥菜和芥蓝则随为害程度的不同蔗糖含量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蛋白质 葡萄糖 蔗糖 寄主植物
下载PDF
基于GIS与生物气候相似性的西花蓟马在广东的适生性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齐国君 高燕 +2 位作者 钟锋 赵成银 吕利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世界性的重要害虫,明确其在广东省的适生区域对该虫的科学监测及防治意义重大。本研究根据西花蓟马的生物学特性,利用气候相似距原理和ArcGIS对西花蓟马在广东省的适生性、寄主分布情况...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世界性的重要害虫,明确其在广东省的适生区域对该虫的科学监测及防治意义重大。本研究根据西花蓟马的生物学特性,利用气候相似距原理和ArcGIS对西花蓟马在广东省的适生性、寄主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广东省有广泛的适宜分布区,但存在地域性的差异,其中雷州半岛、韶关、清远、河源、梅州、惠州等地区的适生程度相对较高,而珠三角及潮汕地区适生程度较低。有效积温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广东省一年可发生18~24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生物气候相似性 地理信息系统 适生性 有效积温
下载PDF
广东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分子鉴定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汤亚飞 佘小漫 +4 位作者 李正刚 于琳 蓝国兵 邓铭光 何自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3-148,共6页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世界番茄生产上一种毁灭性病害,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引起该病害的主要病原病毒之一。本文采用滚环扩增及基因克隆方法,获得了侵染广东佛山和肇庆番茄的TYLCV 4个分离物全基因组...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世界番茄生产上一种毁灭性病害,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引起该病害的主要病原病毒之一。本文采用滚环扩增及基因克隆方法,获得了侵染广东佛山和肇庆番茄的TYLCV 4个分离物全基因组;它们均为2 781 nt,编码6个ORF,其中病毒链上编码AV1和AV2,互补链上编码AC1、AC2、AC3和AC4。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4个广东分离物基因组序列两两间同源性为99%以上;与已报道的TYLCV各分离物同源性在90%以上,而与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TYLCV分离物的同源率均在98%以上。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广东分离物与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TYLCV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并聚类在一个分支。因此,侵染引起广东佛山和肇庆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毒应来自国内其他地区。本研究是对TYLCV广东分离物分子特征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分子鉴定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