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标1级优质稻新品种黄丝粤占的选育
1
作者 王志东 周少川 +8 位作者 陈宜波 李宏 黄道强 周德贵 赵雷 龚蓉 潘阳阳 周靖波 王重荣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32,共4页
在保障粮食安全和消费者对稻米品质要求日益提高的双重背景下,为了培育高产、优质、广适性大品种,笔者在核心种质育种理论指导下,通过将传统系谱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运用先进仪器设备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部标(NY/T 83—2017)... 在保障粮食安全和消费者对稻米品质要求日益提高的双重背景下,为了培育高产、优质、广适性大品种,笔者在核心种质育种理论指导下,通过将传统系谱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运用先进仪器设备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部标(NY/T 83—2017)1级优质稻新品种黄丝粤占。黄丝粤占在不同年度和不同区域试验中表现出株型理想、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稻瘟病、食味品质优异的特性,实现了高产、优质和抗病等优良基因的有效聚合。2023年黄丝粤占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广东粤北以外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具有很大的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籼稻 黄丝粤占 优质 高产 优异基因
下载PDF
耐盐水稻新品种广红3号的选育与应用
2
作者 张强 江奕君 +4 位作者 林青山 余宁 魏娟 高云 刘志霞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35,共3页
广红3号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金桂华占为母本、广红1号为父本选育的常规籼稻红米品种,具有高产稳产、较耐盐碱的特性,201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以广红3号作父本配... 广红3号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金桂华占为母本、广红1号为父本选育的常规籼稻红米品种,具有高产稳产、较耐盐碱的特性,201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以广红3号作父本配置的杂交稻组合深两优红3、两优红3和莹两优红3先后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文章介绍了广红3号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配组利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籼稻 红米 耐盐 广红3号
下载PDF
水稻叶形态的建成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贾彬 陈可 +7 位作者 叶婵娟 郭洁 周新桥 陈达刚 刘娟 姜姝 刘冠明 刘传光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9,共11页
水稻叶片形态是决定理想株型的关键因素。根据“源库”理论,水稻叶片形态通过影响光合效率等“源”流影响水稻产量。其中,叶片大小、卷曲度以及叶倾角是植物整体株型和叶型中决定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近年来,已有许多控制叶片形态的基... 水稻叶片形态是决定理想株型的关键因素。根据“源库”理论,水稻叶片形态通过影响光合效率等“源”流影响水稻产量。其中,叶片大小、卷曲度以及叶倾角是植物整体株型和叶型中决定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近年来,已有许多控制叶片形态的基因被克隆与鉴定。水稻叶片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水稻叶原基的形成、极性的建立及维持、叶片的扩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众多调控水稻叶片形态的关键基因的重要功能已被阐明。譬如,PLA1、PLA2等基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协同作用,NAL1、NAL9、NRL1、NRL2等基因在叶脉发育中的协同调控,SLL1、SRL2等基因对厚壁组织细胞结构的精细调控,OsPIN1、OsWOX3A等基因对植物激素的极性运输和分配等,共同构成了水稻叶片形态复杂调控网络的基石,为深入理解作物叶片形态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研究影响水稻叶片形态的分子机制,对于利用“源库”理论实现水稻的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片大小 叶片卷曲 细胞分裂 植物激素
下载PDF
抗稻瘟病杂交水稻组合金泰优1521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4
作者 曾文斌 李金华 +8 位作者 王丰 江滔 钟春喜 王波 黄凯 欧家科 李淦华 杨文庆 李越 《中国种业》 2024年第8期128-130,共3页
金泰优1521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三系不育系金泰A与恢复系广恢1521组配育成的杂交水稻组合,于2021年7月27日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210024。该组合具有抗病性强、丰产稳产、抗倒力强、食味... 金泰优1521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三系不育系金泰A与恢复系广恢1521组配育成的杂交水稻组合,于2021年7月27日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210024。该组合具有抗病性强、丰产稳产、抗倒力强、食味品质好等特点,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介绍了金泰优152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金泰优1521 抗稻瘟病 选育 栽培 制种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形势下广东粮食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
5
作者 陈荣彬 潘俊峰 +3 位作者 何秀英 涂从勇 李健雄 刘婉卿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3,共7页
广东是经济强省,也是人口大省,保障粮食安全对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研、查阅资料和系统分析,发现广东粮食生产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人均粮食产量和粮食自给率低、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下降、各地市发展不平衡、种... 广东是经济强省,也是人口大省,保障粮食安全对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研、查阅资料和系统分析,发现广东粮食生产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人均粮食产量和粮食自给率低、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下降、各地市发展不平衡、种粮普遍亏损和种粮主体老龄化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广东粮食安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保证粮食安全和产业发展的建议:首先是全省一盘棋,制定粤粮提升战略,建立粮食产业综合管理部门,从粮食产业链发展角度,制定约束性发展目标和落实措施;其次是突出重点,补齐各地产能短板,包括口粮为先、水稻为主、稳定水稻面积、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和以平均单产低于全省平均的地级市为重点等;三是精准施策,实现“政府要粮安和农民要效益”的协调,包括“藏粮于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藏粮于技”科技驱动、多措并举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合理补贴提高种粮效益与积极性,扶持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同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全产业链 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科技创新 政策制定 广东
下载PDF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稻种子分类方法
6
作者 王晓飞 刘维 +4 位作者 巫浩翔 陈浩 张丽婷 潘朝阳 何秀英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6,共8页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子质量特别是纯度直接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传统的种子分类方法主要依靠人工视觉,效率低、误差率高。为了提高水稻种子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建立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稻种子分类方法。本研究自行拍...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子质量特别是纯度直接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传统的种子分类方法主要依靠人工视觉,效率低、误差率高。为了提高水稻种子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建立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稻种子分类方法。本研究自行拍摄并构建了5个不同水稻品种含有80000张水稻种子图片数据集,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从水稻种子图像中提取特征,然后利用自建RiceFastNet模型对提取的特征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识别外观相似度较高的不同品种水稻种子时,分类准确率超过96%,优于传统的种子分类方法。本研究提出的新方法在提高水稻种子检测准确率方面具有潜力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子分类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水稻开颖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克隆
7
作者 毛兴学 郑晓钰 +7 位作者 潘大建 孙炳蕊 江立群 张静 吕树伟 于航 李晨 陈文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4-1121,共8页
花器是种子生成的基础,水稻花器发育直接影响稻谷产量与品质。源美丝苗与P704杂交后代中发现一株开颖突变体(oh,open-hull),其穗部发育有缺陷,主要表现为:开颖,结实率显著下降,种子变小。遗传分析发现开颖表型由一对隐性细胞核基因控制... 花器是种子生成的基础,水稻花器发育直接影响稻谷产量与品质。源美丝苗与P704杂交后代中发现一株开颖突变体(oh,open-hull),其穗部发育有缺陷,主要表现为:开颖,结实率显著下降,种子变小。遗传分析发现开颖表型由一对隐性细胞核基因控制。通过BSA分析,开颖基因被定位于水稻第3染色体上,检索发现候选区间与Os MADS1(LOC_Os03g11614)基因重合,与蜀恢498参考基因序列进行比对,oh中OsMADS1的第一外显子第118位发生碱基颠换,导致编码的天冬氨酸变成酪氨酸,将该等位基因命名为OsMADS1^(oh)。从oh中克隆OsMADS1^(oh)并构建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入易转化材料(中花11)中,转基因后代出现开颖表型,证实OsMADS1^(oh)导致开颖。另外,RNA定量分析结果表明,MADS8和YABB5的表达受OsMADS1调控。本研究从育种材料中筛选到开颖突变体,并从中鉴定了新的Os MADS1等位基因,为阐明花器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特异种质和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开颖突变体 基因克隆
下载PDF
面向育种应用的高州野生稻片段导入系构建与产量性状QTL分析
8
作者 霍兴 柳武革 +8 位作者 刘迪林 廖亦龙 付崇允 朱满山 李金华 曾学勤 马晓智 孔乐 王丰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6,71,共6页
野生稻是水稻育种的宝贵基因库,但基因组杂合性高,与栽培稻差异大,为育种上直接利用野生稻带来了困难。构建野生稻片段导入系为挖掘和利用野生稻基因资源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本研究以广东高州野生稻为供体,粳稻品种中花11为受体,通... 野生稻是水稻育种的宝贵基因库,但基因组杂合性高,与栽培稻差异大,为育种上直接利用野生稻带来了困难。构建野生稻片段导入系为挖掘和利用野生稻基因资源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本研究以广东高州野生稻为供体,粳稻品种中花11为受体,通过多代杂交和自交,以育种目标性状为筛选标准,甄选出100个片段导入系。对这100个导入系的产量相关性状(单株有效穗数、总实粒数、千粒重、每穗实粒数和单株产量)进行考察,发现它们至少有1个性状要优于对照品种中花11,显示出在产量改良上的应用潜力。导入系全基因组覆盖度46.9%,共识别出20个产量相关QTL。这些片段导入系作为高州野生稻新型种质资源,为利用野生稻助力水稻种质创新提供了资源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野生稻 片段导入系 产量性状 QTLS
下载PDF
水稻粒型调控基因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堂 曹华盛 +6 位作者 熊亮 王福军 李曙光 顾海永 罗文永 何高 梁世胡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2期12-28,共17页
水稻是世界上的重要谷类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一直都是育种学家关注的重点,关系到全球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水稻粒型主要包括粒长、粒宽、粒厚等,是受多基因控制的重要数量性状,不仅直接影响水稻产量,还与水稻品质密切相关。深入... 水稻是世界上的重要谷类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一直都是育种学家关注的重点,关系到全球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水稻粒型主要包括粒长、粒宽、粒厚等,是受多基因控制的重要数量性状,不仅直接影响水稻产量,还与水稻品质密切相关。深入了解水稻粒型的形成与调控机理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水稻单株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基因组学的研究为探究水稻内部调控机制带来了新的变革。大量水稻粒型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成功被鉴定与解析,并验证了与之有关的基因功能。目前,已有几条调控粒型的通路得到鉴定,如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G蛋白信号途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转录因子调控途径、植物激素途径以及表观遗传途径等。然而,粒型调控网络极其复杂,多数基因上下游的调控组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甚至影响粒型的各条通路间均存在一定的交叉互作。本文综述了影响水稻粒型的不同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研究进展及关键粒型基因间的互作关系,总结了近年来粒型基因在育种上的应用情况,并提出结合多组学解析水稻粒型的调控机理研究,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分子设计育种,为开发新的高产优质稻育种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粒型 信号通路 交叉互作 育种 功能 调控
下载PDF
国内外旱稻研究现状及对广东的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展华 刘维 +5 位作者 王石光 巫浩翔 王晓飞 陈浩 潘朝阳 何秀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2期62-72,共11页
旱稻是水稻长期驯化演变形成的一种生态类型,主要分布在夏季雨水稳定但缺乏灌溉条件的旱地、山坡地。目前,全世界旱稻种植面积约1900万hm^(2),约占水稻栽培总面积的12.7%。旱稻在我国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种植历史,在国内不同稻作区... 旱稻是水稻长期驯化演变形成的一种生态类型,主要分布在夏季雨水稳定但缺乏灌溉条件的旱地、山坡地。目前,全世界旱稻种植面积约1900万hm^(2),约占水稻栽培总面积的12.7%。旱稻在我国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种植历史,在国内不同稻作区均有分布。农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其中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建立较长时期的水层,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农业的16%。而旱稻种植在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光温条件和降雨量总体相对平衡,广东各生态区以双季水稻种植为主,旱稻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水资源短缺,以及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的不断发生,广东乃至华南稻作区对旱稻品种的需求逐年增加。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旱稻抗旱机制、品种培育及配套技术研究进展,对广东旱稻研究和种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广东旱稻研究的建议,以期为广东旱稻品种的分子育种、低碳栽培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育种 干旱 低碳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稻瘟病菌效应蛋白与水稻互作研究现状及展望
11
作者 巫浩翔 陆展华 +5 位作者 方志强 陈浩 王石光 王晓飞 刘维 何秀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2期52-61,共10页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安全生产关乎食品安全问题。由稻瘟病菌引起的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真菌病害,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相较于药物防治,抗病品种的培育与应用是控制该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然而,田间稻瘟病菌...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安全生产关乎食品安全问题。由稻瘟病菌引起的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真菌病害,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相较于药物防治,抗病品种的培育与应用是控制该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然而,田间稻瘟病菌群体复杂多样、杀菌剂过量施用、气候环境变化等因素造成小种变异迅速,品种的抗性往往只能维持3~5年。稻瘟病菌通过无毒基因的变异产生新的生理小种,逃逸或抑制水稻的免疫系统,实现侵染致病。目前已在稻瘟菌中鉴定出26个无毒基因,其中14个已被克隆,其在病原菌的侵染、定殖和干扰寄主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稻瘟菌效应蛋白和水稻抗性蛋白的互作分子机理研究也不断深入。研究稻瘟菌的致病机理及其与水稻互作的分子机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病原菌的作用途径和植物抗病基因响应的免疫反应,以制定更高效、绿色的防治措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稻瘟病菌效应蛋白在水稻细胞转运和分泌的过程、效应蛋白与抗病蛋白互作的研究进展和效应蛋白的区域性分布,讨论和展望了当前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水稻与稻瘟病菌互作的分子机理研究、抗病育种及病害防控策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效应蛋白 相互作用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华南双季稻区不同季别种植籼稻品种整精米率差异及高整精米率材料筛选
12
作者 陈洛 李学忠 +6 位作者 谢国威 杨梯丰 杨武 赵均良 王丰 周玲艳 董景芳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1,共5页
整精米率是决定稻米商品价值的重要性状之一,筛选不同环境条件下种植都具有高整精米率的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比较357个籼稻种质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大丰试验基地不同年份(2021—2023)不同季节(早、晚季)种植时的整精米率,发现2... 整精米率是决定稻米商品价值的重要性状之一,筛选不同环境条件下种植都具有高整精米率的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比较357个籼稻种质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大丰试验基地不同年份(2021—2023)不同季节(早、晚季)种植时的整精米率,发现2021年晚季的整精米率最好、2022年早季次之、2023年早季最差。其中,泰丰B、19香、广恢6200、粤黄丝苗、华新占、香雪丝苗等17份长粒籼稻的整精米率在3次不同种植环境下均达GB/T17891—2017优质稻标准,适用于高整精米率水稻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整精米率 早季 晚季 华南稻区
下载PDF
水热处理等物理改性方法对稻米淀粉组成及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
13
作者 杨旭健 孔雷蕾 +3 位作者 梁嘉燕 胡晓丹 杨武 白嵩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8,共9页
本文介绍了稻米淀粉的分类和存在形态,综述了常用物理改性方法——水热处理(包括湿热处理、退火和蒸制等)改变稻米淀粉结构和成分,以及影响稻米淀粉血糖生成指数(GI)的机制。分析了影响水热处理及后续回生过程效果的因素(原料淀粉组成... 本文介绍了稻米淀粉的分类和存在形态,综述了常用物理改性方法——水热处理(包括湿热处理、退火和蒸制等)改变稻米淀粉结构和成分,以及影响稻米淀粉血糖生成指数(GI)的机制。分析了影响水热处理及后续回生过程效果的因素(原料淀粉组成、温度、时间、含水量、处理次数等),并讨论了高静压、超声和微波等新型非加热淀粉物理改性方法改变稻米淀粉GI的技术特点。文章最后指出,采用加压蒸煮、高静压、超声及微波复合处理准确控制淀粉迁移、重组、糊化和回生过程,可能是未来采用物理改性方法生产低GI食物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淀粉 物理改性 水热处理 GI
下载PDF
粤北地区不同留桩高度下适宜再生稻品种筛选及产量构成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振标 胡香玉 +4 位作者 钟旭华 梁开明 潘俊峰 叶群欢 尹媛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2期160-171,共12页
【目的】评价不同留桩高度下再生稻生育期和产量表现,筛选适宜粤北地区不同留桩高度下的水稻品种。【方法】以广东省培育或审定的34个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设中桩和低桩2种留桩高度,研究不同留桩高度下品种间生育期、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差... 【目的】评价不同留桩高度下再生稻生育期和产量表现,筛选适宜粤北地区不同留桩高度下的水稻品种。【方法】以广东省培育或审定的34个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设中桩和低桩2种留桩高度,研究不同留桩高度下品种间生育期、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差异。【结果】头季稻产量为5210.9~8566.8 kg/hm^(2),其中黄广华占1号最高;低桩再生季产量为3335.0~6357.3 kg/hm^(2),较中桩(2084.4~5940.5kg/hm^(2))提高16.1%,2种留桩高度下均以青香优19香再生季产量最高。聚类分析表明,中桩条件下,再生季产量和两季总产(头季+再生季)可分为高产、中高产、中产和低产4大类群,二者各类群数量分别为4、7、18、5个和1、14、14、5个;低桩条件下,再生季产量仍分为4大类群,数量分别为2、17、14和5个,两季总产则分为高产(10个)、中产(21个)和低产(3个)3大类群。与中桩再生稻相比,低桩条件下再生季生育期平均延长9.1 d,每穗粒数增加,但有效穗数和结实率降低。倒3节位、倒4节位和倒5及以下节位再生稻对产量的贡献率在中桩条件下分别为4.7%、33.3%和62.0%,在低桩条件下分别为0%、11.9%和88.1%。【结论】以再生季产量属中高产以上类群,同时两季总产属高产类群作为标准,筛选出黄广油占、黄广华占1号、黄广太占、五优粤禾丝苗、广8优金占、恒丰优387、青香优003、青香优132和青香优19香共9个品种适宜作中桩再生稻种植,二广香占3号、黄广油占、黄广华占1号、黄广太占、粤禾丝苗、南晶占、粤泰油占、黄华占、五优粤禾丝苗和广8优金占共10个品种适宜作低桩再生稻种植。中桩再生稻主要来自倒4节及以下节位,低桩再生稻主要来自倒5节及以下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留桩高度 水稻品种 产量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