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株湛江红树林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细胞毒活性研究
1
作者 梁晓燕 黄永梅 +6 位作者 杨洋 郑嘉琳 陈美芳 李俊杰 戚怡 李小叁 罗辉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目的研究两株来源于广东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放线菌Nesterenkonia sp.N267和Micromonospora echinofuscaT DSM 43913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开放硅胶柱层析、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色谱学方法,对菌株的发酵粗... 目的研究两株来源于广东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放线菌Nesterenkonia sp.N267和Micromonospora echinofuscaT DSM 43913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开放硅胶柱层析、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色谱学方法,对菌株的发酵粗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等现代波谱法,并结合相关文献数据对获得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两株放线菌菌株中分离鉴定出10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6为环二肽类:环-(l-脯氨酸-l-亮氨酸)(1)、环-(l-脯氨酸-l-缬氨酸)(2)、环-(l-脯氨酸-l-苯丙氨酸)(3)、环-(d-脯氨酸-d-苯丙氨酸)(4)、环-(甘氨酸-l-苯丙氨酸)(5)、环-(l-脯氨酸-l-酪氨酸)(6)、phenylalanine(7)、pyridoxine(8)、3,3-di(1H-indol-3-yl)propane-1,2-diol(9)、pyrocatechol(10)。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6和9进行多种肿瘤细胞毒活性评价,结果显示环二肽类化合物(1~6)在50μmol/L浓度下对肿瘤未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9表现出中等细胞毒活性,其IC50范围为(42.32±3.64)~(48.35±5.28)μmol/L。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涅斯捷连科氏菌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和6~10为首次从小单胞菌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红树林 放线菌 环二肽类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斑蝥素抑制人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侵袭转移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何太平 莫丽儿 梁念慈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3-447,共5页
背景与目的:斑蝥素在治疗癌症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疗效,已有较多文献证实核因子鄄κB(nuclearfactor鄄kappaB,NF鄄资B)与肿瘤侵袭转移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观察斑蝥素对人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鄄8910PM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 背景与目的:斑蝥素在治疗癌症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疗效,已有较多文献证实核因子鄄κB(nuclearfactor鄄kappaB,NF鄄资B)与肿瘤侵袭转移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观察斑蝥素对人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鄄8910PM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MTT法及细胞粘附人工重组基底膜实验检测斑蝥素对HO鄄8910PM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及粘附能力的影响;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斑蝥素对HO鄄8910PM细胞侵袭能力和趋化运动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法分析斑蝥素对HO鄄8910PM细胞中NF鄄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影响。结果:20μmol/L的斑蝥素作用6h对HO鄄8910PM细胞抑制率及体外侵袭、趋化运动和粘附的抑制率分别为(8.4±2.2)%及(38.8±1.7)%、(40.3±5.6)%和(55.1±6.7)%。20μmol/L斑蝥素能明显下调HO鄄8910PM细胞中NF鄄κB和VEGF的表达。结论:斑蝥素能抑制HO鄄8910PM细胞的侵袭、运动和粘附能力。斑蝥素抗肿瘤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与NF鄄κB和VEGF蛋白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素 侵袭 运动 粘附 转移 卵巢肿瘤 HO-8910PM细胞
下载PDF
植物黄酮抗骨质疏松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苏艳杰 陈亚辉 崔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2-568,共7页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和药理活性。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在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其部分作用机制已阐明,临床应用也得到认可。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黄酮类化合物抗骨质疏松...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和药理活性。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在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其部分作用机制已阐明,临床应用也得到认可。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黄酮类化合物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基础与临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黄酮类化合物在骨骼肌肉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植物黄酮是一类天然化合物,其作用机制可针对参与骨代谢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多途径和多靶点进行调节骨的平衡,作用机制独特,临床上的观察也进一步证明了植物黄酮可有效防治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黄酮 机制 应用
下载PDF
液质联用对半边旗二萜类活性成分分离富集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邓亦峰 兰柳波 梁念慈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7-99,共3页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以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分离 ,并以AgNO3-硅胶柱分离纯化半边旗二萜类活性成分的方法。采用[M -H]-为选择监测离子 ,以色谱保留时间和选择监测离子流峰面积跟踪监测目标成分 ,探讨最佳分离条件 ;以萃...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以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分离 ,并以AgNO3-硅胶柱分离纯化半边旗二萜类活性成分的方法。采用[M -H]-为选择监测离子 ,以色谱保留时间和选择监测离子流峰面积跟踪监测目标成分 ,探讨最佳分离条件 ;以萃取产物的总离子流图 (TIC)和质谱图评价提取产物的纯度。研究表明 ,大孔吸附树脂对5F和4F具有一定的分离富集作用 ;AgNO3-硅胶柱可以分离纯化5F。本实验对复杂基体中化学结构上仅相差1个双键、相对分子质量相差2的5F和4F(无紫外吸收 )进行了分析鉴定 ,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半边旗 二萜类 分离 鉴定 富集
下载PDF
壮骨肾宝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江琴 梁统 +3 位作者 庄海旗 莫丽儿 吴铁 李青南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 :建立壮骨肾宝胶囊的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 :用薄层层析法对壮骨肾宝胶囊制剂中的白术、黄芪、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 ;用高效液相外标法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 :鉴别方法简单 ,灵敏 ,准确 ;测定淫羊藿苷的线性范围为 12~ 10 0 μ... 目的 :建立壮骨肾宝胶囊的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 :用薄层层析法对壮骨肾宝胶囊制剂中的白术、黄芪、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 ;用高效液相外标法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 :鉴别方法简单 ,灵敏 ,准确 ;测定淫羊藿苷的线性范围为 12~ 10 0 μg/m L,r=0 .9991,精密度 RSD=1.2 % (n=6 ) ,重复性 RSD=1.4% (n=6 ) ,平均回收率 96 .8% (n=6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骨肾宝胶囊制剂 白术 黄芪 淫羊藿 鉴别 质量标准 HPLC
下载PDF
高良姜中芳香类化合物的分离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冯丽娜 邓亦峰 梁念慈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32-2733,共2页
目的提取分离高良姜芳香类化合物中的辣味部位,并对辣味部位与其余部分的镇痛、抗炎、抗菌活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真空液相色谱法分离高良姜芳香类化合物,并以离线TLC-MS及化学显色法进行鉴别;分别以体外抗菌实验、热板法、醋酸扭... 目的提取分离高良姜芳香类化合物中的辣味部位,并对辣味部位与其余部分的镇痛、抗炎、抗菌活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真空液相色谱法分离高良姜芳香类化合物,并以离线TLC-MS及化学显色法进行鉴别;分别以体外抗菌实验、热板法、醋酸扭体法、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进行抗菌、镇痛和抗炎活性评价。结果提取出的高良姜芳香类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和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后者为辣味部位;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菌、镇痛、抗炎作用与高良姜芳香类提取物相当。结论高良姜芳香类化合物的抗菌、镇痛和抗炎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辣味部位可分离出来另作特色开发,这样更有利于拓宽高良姜药用资源的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芳香类化合物 镇痛 抗炎 抗菌
下载PDF
高良姜道地药材的高相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邓亦峰 冯丽娜 罗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51-1355,共5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广东徐闻高良姜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进行峰识别和分离度判断,获得优化的色谱分离条件:Shim-pack VP-ODS柱(2.0 mm×250 mm,5μm),流动相A为0.1%HAC水溶液,流动相B为15...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广东徐闻高良姜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进行峰识别和分离度判断,获得优化的色谱分离条件:Shim-pack VP-ODS柱(2.0 mm×250 mm,5μm),流动相A为0.1%HAC水溶液,流动相B为15%乙腈+40%甲醇+45%四氢呋喃,程序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结果:对所采集的10批高良姜药材进行了测定,建立了高良姜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确定了10个共有峰及其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结论:本分析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高良姜药材质量的控制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半边旗二萜类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邓亦峰 梁念慈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42-744,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的提取和富集分离半边旗中二萜类活性成分的方法.方法用超临界CO2与改性剂乙醇组成的复合流体萃取半边旗中二萜类活性成分,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萃取条件;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乙醇阶梯洗脱的方法分离富集半边旗中...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的提取和富集分离半边旗中二萜类活性成分的方法.方法用超临界CO2与改性剂乙醇组成的复合流体萃取半边旗中二萜类活性成分,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萃取条件;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乙醇阶梯洗脱的方法分离富集半边旗中二萜类活性成分;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质谱(MS)联用的分析方法跟踪检测,以主要的二萜类活性成分5F为监测目标,采用准分子离子[M-H]-1为选择离子监测离子,以色谱保留时间和选择监测离子流峰面积定量.结果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最佳条件为25MPa,60℃,15%甲醇,流量3.0 mL·min-1;采用35%乙醇洗脱D101大孔吸附树脂可除极性杂质,45%~55%乙醇洗脱流份可富集分离半边旗中二萜类活性成分.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与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相结合,提取分离半边旗中二萜类活性成分,具有效率高、不使用有毒有害溶剂、环境污染程度低的特点,该方法易于工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大孔吸附树脂 半边旗 二萜类活性成分
下载PDF
南中国多棘海星乙醇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何素辉 唐晓磊 +2 位作者 侯玉涛 邓亦峰 陈章权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6期402-405,共4页
目的研究多棘海星乙醇提取物对人肿瘤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筛选抗肿瘤活性成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方法用硅胶柱层析法对多棘海星乙醇提取物进行组分分离,采用MTT法观察各个组分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人宫颈癌H... 目的研究多棘海星乙醇提取物对人肿瘤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筛选抗肿瘤活性成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方法用硅胶柱层析法对多棘海星乙醇提取物进行组分分离,采用MTT法观察各个组分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人宫颈癌Hela细胞、鼻咽癌CNE-1细胞等肿瘤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通过硅胶柱层析从多棘海星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主要组分(Ⅰ~Ⅷ)。MTT结果显示多棘海星乙醇提取物中的4个组分对肿瘤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中组分Ⅳ和Ⅷ对MDA-MB-231、Hela和CNE-1细胞的增殖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组分Ⅴ对Hela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组分Ⅶ则对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0.01),而组分Ⅰ、Ⅱ、Ⅲ和Ⅵ则对上述3种细胞增殖均无抑制作用(P>0.05)。结论多棘海星乙醇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但不同组分对不同的肿瘤细胞株的增殖表现出不同的抑制作用,组分Ⅳ和Ⅷ可能是其主要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存在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星 乙醇提取物 抗肿瘤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中药丹参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陈泽禹 梁洪英 +2 位作者 罗世英 张怡婷 陈艳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9-46,共8页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中药丹参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丹参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OMIM、GeneCards、NCBI和DisGeNET数据库收集ONFH疾病靶点。利用jevnn获取...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中药丹参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丹参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OMIM、GeneCards、NCBI和DisGeNET数据库收集ONFH疾病靶点。利用jevnn获取丹参与ONFH交集靶点,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绘出“成分-靶点-疾病”的网络图,最后对药物核心成分与交集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出丹参与ONFH的交集靶点有74个,包括EZH2、CYP19A1、EGFR、PTPN6、OPRM1等。丹参抗ONFH核心成分有19个,包括木犀草素、紫丹参素C、异丹参酮II、丹参酮IIA等;存在潜在调控通路共237个,主要为AGE/RAGE、流体剪切应力、动脉粥样硬化、TNF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丹参酮IIA、木犀草素与EZH2之间有结合活性,丹参酮IIA、木犀草素与EGFR之间有强烈的结合活性。结论 丹参可以通过多个成分、多个靶点途径发挥治疗ONFH的作用,主要与促血管内皮增殖、影响骨细胞分化及调节血流动力学等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股骨头坏死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不同阶段2型糖尿病诱发骨质疏松症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1
作者 王盼 吴科锋 崔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9-624,共6页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骨折风险明显增加。因此,T2DM诱发的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被认为是最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骨脆性增加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的...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骨折风险明显增加。因此,T2DM诱发的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被认为是最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骨脆性增加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的典型特征,其发病机制是多因素引起的,包括肥胖、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hyperglycemia,HG)、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积聚和氧化产物积累以及微血管病变的存在等。这些因素在T2DM不同时期是相互平衡或相互促进的,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等炎症因子的异常活化打破了骨形成和骨吸收的代谢平衡,导致骨脆性增加。骨强度和骨折风险的变化取决于疾病进展的阶段。因此,糖尿病骨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可以通过分别考虑糖尿病早期和晚期骨骼相关因素来广泛讨论,其中早期阶段以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为特征,这些因素会导致糖尿病发病和初始阶段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增加。而晚期阶段的特征是β细胞衰竭,AGEs和氧化产物的堆积,加速衰老和血管并发症的发展。为此,本文希望对T2DM的不同阶段与骨代谢的关系进行综述,以便更好的认识T2DM的进展加速骨脆性风险的病理过程和致病机制,为治疗T2DM和T2DM诱发的OP、降低T2DM患者骨折发生的风险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早期糖尿病 晚期糖尿病 骨脆性 骨代谢
下载PDF
甲亢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胡卓清 杜敏群 崔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3187-3190,3194,共5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继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之后又一研究热点。本文旨在对甲亢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表明甲亢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常见病因,促甲状腺激素(TSH)的降低可能独立于甲状腺激素(TH)参与其...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继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之后又一研究热点。本文旨在对甲亢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表明甲亢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常见病因,促甲状腺激素(TSH)的降低可能独立于甲状腺激素(TH)参与其中。多数临床研究显示甲亢可致净骨量丢失,骨密度(BMD)下降致骨质疏松,甚至可增加未来骨折的风险。积极的抗甲亢及补钙辅助治疗是目前较确切有效对抗甲亢性骨质疏松的策略。甲亢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方兴未艾,未来需要更多更高质量的研究予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折 综述
下载PDF
Soluplus载体在抗肿瘤聚合物胶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聪 钟钰瑜 +2 位作者 刘雄英 冀素平 典灵辉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5期104-108,共5页
目前,传统抗肿瘤药物的化疗效果不尽如人意。相对于新化学实体药物投入多、风险高且难度大,研发新型释药系统具有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等特点。因此,研发新型释药系统成为近年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聚合物胶束因其载药能力强、易于... 目前,传统抗肿瘤药物的化疗效果不尽如人意。相对于新化学实体药物投入多、风险高且难度大,研发新型释药系统具有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等特点。因此,研发新型释药系统成为近年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聚合物胶束因其载药能力强、易于制备和能够实现主动靶向等优点得到研究者极大关注。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Soluplus)是一种新型的两亲性载体材料,与其他载体材料一起制备成聚合物混合胶束,或同时应用靶向给药、共载药策略,能够实现抗肿瘤药物减毒增效和逆转多药耐药的目的,从而提高传统抗肿瘤药物的化疗效果。但目前Soluplus制剂仍局限于基础研究,其在处方工艺、临床转化等方面还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聚合物胶束 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
下载PDF
磷酸化扁藻胞外多糖的修饰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14
作者 易志恒 翁正芬 +3 位作者 温俊昊 刘梓茂 罗辉 吴斌华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498-502,507,共6页
目的优化扁藻胞外多糖的磷酸化工艺并研究磷酸化扁藻胞外多糖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以正交实验分析影响扁藻胞外多糖磷酸化的因素,分别检测扁藻胞外多糖(PEPs)和磷酸化扁藻胞外多糖(pPEPs)的红外吸光度,利用MTT法研究扁藻胞外多糖及其... 目的优化扁藻胞外多糖的磷酸化工艺并研究磷酸化扁藻胞外多糖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以正交实验分析影响扁藻胞外多糖磷酸化的因素,分别检测扁藻胞外多糖(PEPs)和磷酸化扁藻胞外多糖(pPEPs)的红外吸光度,利用MTT法研究扁藻胞外多糖及其磷酸化衍生物对Raw 264.7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正交实验显示最佳多糖磷酸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6 h,磷酸化试剂比例为6∶1,pH=8。PEPs与pPEPs样本经红外吸光度扫描显示多糖均为吡喃型多糖,以共价键形式连接的磷酸化多糖修饰成功。MTT结果显示PEPs与pPEPs均对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0.05或0.01),且以pPEPs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P<0.05或0.01)。结论以正交实验统计方法筛选扁藻胞外多糖磷酸化工艺操作简单方便,pPEPs具有体外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藻 胞外多糖 磷酸化修饰 正交实验 抗肿瘤
下载PDF
HPLC-APCI-MS分析半边旗中二萜类化合物 被引量:18
15
作者 邓亦峰 梁念慈 梁统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4-446,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准确可靠的分析半边旗中二萜类化合物的方法。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 大气压化学电离源 (APCI) 质谱 (MS)联用的方式 ,以选择离子监测 (SIM)方式进行测定。主要的二萜类化合物 5F和 4F的准分子离子为 [M -H]- 1 ... 目的 建立一种准确可靠的分析半边旗中二萜类化合物的方法。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 大气压化学电离源 (APCI) 质谱 (MS)联用的方式 ,以选择离子监测 (SIM)方式进行测定。主要的二萜类化合物 5F和 4F的准分子离子为 [M -H]- 1 ,发生源内分子离子碰撞活化解离 (CID)现象时 ,出现 [M -H]- 1 和 [M -H2 O -H]- 1 离子峰。采用 [M -H]- 1 为选择监测离子 ,以色谱保留时间和选择监测离子流峰面积定量 ,优选质谱条件和色谱条件。分析色谱柱为DiamonsilODS ,4 6mm× 15 0mm ,流动相为 3 0 %CH3CN 70 % 2mmol·L- 1 NH4 Ac,流速 1 0mL·min- 1 ,进样 5 μL。以测定半边旗中二萜类化合物 5F为例 ,对此方法进行了应用。结果 半边旗中二萜类化合物 5F为 1 18mg·g- 1 ,方法线性范围 0 0 5~ 2 5 μg,相关系数均优于 0 999,检出限达 0 4ng(进样 5 μL)。 5F的加标回收率为 97 8% (n =3 ) ,5F保留时间为 4 3min。结论 本法灵敏、准确、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大气质化学电离源 半边旗 二萜类化合物
下载PDF
含笑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典灵辉 龚先玲 +1 位作者 蔡春 张立坚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50-1251,共2页
目的:分析含笑花、叶、根茎的挥发油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分别鉴定出34,37,37种成分,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相关成分的含量。结论:含笑挥发油主要成分为β-榄... 目的:分析含笑花、叶、根茎的挥发油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分别鉴定出34,37,37种成分,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相关成分的含量。结论:含笑挥发油主要成分为β-榄香烯、[Z]-2-[3-环丙基-7-降蒈基]醋酸甲酯、γ-榄香烯、香桦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笑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36
17
作者 陈亚辉 龚忠勤 崔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6-360,共5页
磷脂酰肌醇三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是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存活、迁移和代谢过程的最为重要的一个信号通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骨组织中的许多信号分子能够选择性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的相关基因,通过调控成骨细胞和破骨... 磷脂酰肌醇三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是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存活、迁移和代谢过程的最为重要的一个信号通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骨组织中的许多信号分子能够选择性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的相关基因,通过调控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动,破坏骨重建过程中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动态平衡,在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 Akt FOXO WNT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半边旗二萜类化合物的液质联用图谱鉴定 被引量:7
18
作者 邓亦峰 梁念慈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源质谱联用的方法建立总离子流色谱图,以色谱保留时间和色谱峰的质谱图为依据,对不同地区和不同采集时间的半边旗LC-MS图谱中的主要色谱峰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质谱鉴定.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 ODS、... 用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源质谱联用的方法建立总离子流色谱图,以色谱保留时间和色谱峰的质谱图为依据,对不同地区和不同采集时间的半边旗LC-MS图谱中的主要色谱峰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质谱鉴定.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 ODS、4.6 mm×150mm,流动相为30%CH3CN-70%2mmol/L NH4AC、流速1.0 ml/min,进样5 μl;质谱分析条件:APCI负离子源,质谱扫描范围m/z 50~700,扫描间隔1s.以对照品为参比,鉴定出贝壳杉烷系二萜类化合物4F、5F和6F的色谱峰;根据色谱行为和质谱行为,推测出6F的16位饱和态化合物以及4F和5F的甙.对不同地区和采集时间的半边旗LC-MS指纹图谱中的主要色谱峰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广州市郊和湛江地区以及在11~12月采集的半边旗中5F含量较高.本法简便、快速,可为半边旗中二萜类抗癌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和新药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萜类化合物 半边旗 液-质联用 大气压化学电离 高效液相色谱一 LC-MS 采集时间 不同地区 分析条件 抗癌化合物 色谱峰 方法建立 质谱联用 保留时间 质谱鉴定 对比分析 APCI 扫描范围 贝壳杉烷 色谱行为 比较分析 指纹图谱
下载PDF
半边旗中二萜类化合物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HPLC-MS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邓亦峰 梁念慈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准确的提取和分析半边旗中二萜类化合物的方法。方法 以超临界 CO2 与改性剂乙醇组成的复合流体萃取半边旗中二萜类化合物 ,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萃取条件 ;建立了 HPL C-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 - MS联用的分析方法 ...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准确的提取和分析半边旗中二萜类化合物的方法。方法 以超临界 CO2 与改性剂乙醇组成的复合流体萃取半边旗中二萜类化合物 ,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萃取条件 ;建立了 HPL C-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 - MS联用的分析方法 ,以选择离子监测 (SIM)方式进行含量测定 ,以选择离子峰面积与总离子流峰面积的比值优选改性剂。主要的二萜类化合物 5 F的准分子离子为 [M- H]- 1。采用 [M- H]- 1为选择监测离子 ,以色谱保留时间和选择监测离子流峰面积定量。结果 超临界流体萃取最佳条件 :2 5 MPa、6 0℃、15 %甲醇、流量 3.0 m L /min;分析条件 :Diamonsil ODS色谱柱 (15 0 mm× 4 .6 mm,5 μm) ,流动相为 CH3CN- 2 mm ol/ L NH4 AC(35∶ 6 5 ) ,流速 1.0 m L / m in,进样 5μL ,线性范围为 0 .0 5~ 2 .5μg,检出限达 0 .4 ng。 5 F的加样回收率为 97.8% (n=3)。结论 本法提取效率高、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可应用于半边旗中二萜类抗癌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边旗 二萜类化合物 超临界CO2 萃取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改性剂
下载PDF
半边旗提取物6F抑制HL-6 0细胞蛋白激酶C活性(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承伟 梁念慈 +2 位作者 莫丽儿 李金华 张晓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 探讨半边旗提取物 6F的细胞毒作用及诱导DNA片段化与蛋白激酶C(PKC)信号转导途径的关系 ,检测 6F对PKC活性的影响。方法 受试对象为HL 6 0细胞 ,超速离心法获得的胞液 (可溶部分 )及颗粒 (不可溶部分 ,包括细胞膜系统及胞核 )部... 目的 探讨半边旗提取物 6F的细胞毒作用及诱导DNA片段化与蛋白激酶C(PKC)信号转导途径的关系 ,检测 6F对PKC活性的影响。方法 受试对象为HL 6 0细胞 ,超速离心法获得的胞液 (可溶部分 )及颗粒 (不可溶部分 ,包括细胞膜系统及胞核 )部分用作PKC活性测定。经 0 .4g·L- 1磷脂酰丝氨酸 ,0 .0 4g·L- 1甘油二油酸酯激动剂作用酶粗提物后 ,用液体闪烁计数仪计数 [γ 32 P]ATP参入外源底物的量以测定PKC活性。MTT法测定HL 6 0细胞的活力 ,二苯胺法测定 6F诱导DNA片段化程度。结果 在所测试的浓度范围内 (0 .5~ 312 μmol·L- 1) ,化合物 6F显著抑制胞液及颗粒部分PKC活性 ,最大抑制率达 88.6 % ,呈浓度依赖关系 (胞液部分r =0 .781,P <0 .0 5 ,颗粒部分r =0 .931,P <0 .0 1)。 6F诱导HL 6 0细胞DNA片段化及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可被具有致癌作用的PKC激活剂肉豆蔻酸酯 (PMA ,浓度为 6 5nmol·L- 1)拮抗 ,抑制率分别是 30 %和 4 4% (P <0 .0 1)。PMA单独用使HL 6 0细胞线粒体将MTT还原为甲月赞的能力增强 14 % (P <0 .0 1) ,即增强细胞活力。结论化合物 6F是PKC的抑制剂。 6F对HL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边旗 HL-60细胞 蛋白激酶C 细胞毒作用 DNA片段化 信号转导途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