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击波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下肢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
作者 廖曼霞 曹海燕 +2 位作者 易先锋 王俊 廖麟荣 《中国康复》 2016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观察冲击波疗法(SWT)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下肢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32例下肢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还进行SWT。治疗前后,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瘢痕... 目的:观察冲击波疗法(SWT)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下肢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32例下肢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还进行SWT。治疗前后,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瘢痕,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疼痛、下肢关节活动度、膝关节伸展与屈曲肌群等速肌力和6min步行能力测试(6MWT)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者的VSS评分、VAS评分、ROM、膝关节伸展、屈曲肌群等速肌力和6MWT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进步(P<0.05),观察组VSS评分更优于对照组(P<0.05),而VAS评分、ROM、等速肌力和6MWT距离则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初步证明冲击波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患者有一定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其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疗法 烧伤 增生性瘢痕 综合康复治疗
下载PDF
综合康复结合冲击波治疗对下肢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疼痛程度及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黎景波 曹海燕 +3 位作者 肖啸 何爱群 刘海鸥 黄鑫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4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结合冲击波治疗对下肢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疼痛程度及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92例下肢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冲击波...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结合冲击波治疗对下肢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疼痛程度及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92例下肢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冲击波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双侧伸、屈膝肌峰值扭矩(PT)值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为(7.06±0.86)分,治疗后8周为(5.89±0.37)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为(7.02±0.83)分,治疗后8周为(6.41±0.52)分;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7,P=0.821>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26,P=0.000<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双侧伸、屈膝肌P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双侧伸、屈膝肌PT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双侧伸展、屈膝肌PT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结合冲击波治疗可快速缓解下肢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疼痛程度,促进下肢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治疗 冲击波 下肢烧伤后增生性瘢痕 疼痛程度 下肢功能
下载PDF
超短波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彭树秀 刘书奇 +1 位作者 谌力蔓 赵嫦莹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24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超短波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主动肩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取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50例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以随机... 目的探讨超短波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主动肩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取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50例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康复治疗+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和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超短波治疗),各25例。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周后疼痛程度,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主动肩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1、3周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治疗1、3周后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主动肩关节活动度均升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超短波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治疗能加快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波 双氯芬酸二乙胺 脑卒中偏瘫肩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浩 刘四文 +4 位作者 贾延兵 王旭豪 吴金花 马建青 石芝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124,共4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及反射功能)的障碍。虽然近些年SCI的诊断、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脊髓损伤的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及反射功能)的障碍。虽然近些年SCI的诊断、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脊髓损伤的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给患者和家属带来身心上的巨大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脊髓损伤 运动功能康复 脊髓功能 重复经颅磁刺激 损伤平面 脊髓结构 运动阈值 大鼠 步行能力 药物治疗
下载PDF
镜像治疗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截肢后幻肢痛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国兴 丘开亿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10-311,共2页
幻肢痛是指肢体被截除后病人能够主观感受到肢体仍然存在并存在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疼痛。疼痛通常在截肢后一周或数周内出现,甚至也有数月或数年后发生者。疼痛发生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被截除肢体的远端,临床上表现为肢体钳夹感、针刺... 幻肢痛是指肢体被截除后病人能够主观感受到肢体仍然存在并存在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疼痛。疼痛通常在截肢后一周或数周内出现,甚至也有数月或数年后发生者。疼痛发生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被截除肢体的远端,临床上表现为肢体钳夹感、针刺痛、烧灼样痛或切割样疼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幻肢痛 截肢后 疼痛发生 治疗 镜像 肢体 截除
下载PDF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 被引量:9
6
作者 廖曼霞 廖麟荣 +1 位作者 郭钦 谭依华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2年第1期73-74,共2页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患者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23~58岁;均符合美国脊柱损伤学会制定的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00年修订)中关于脊髓损伤的诊断标准,经MRI检查证实为脊髓损伤,并...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患者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23~58岁;均符合美国脊柱损伤学会制定的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00年修订)中关于脊髓损伤的诊断标准,经MRI检查证实为脊髓损伤,并确认患者损伤平面以下痛觉消失(或大部分消失),有自发疼痛;排除伴有严重心、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 中枢性疼痛 星状神经节 腰交感神经节
下载PDF
医学训练式治疗对烧伤患者下肢肌肉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浩 贾延兵 +2 位作者 洪文侠 曾海潜 肖啸 《中国康复》 2016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观察医学训练式治疗(MTT)对康复期特重度烧伤患者下肢肌肉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康复期特重度烧伤患者59例,随机分为MTT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综合康复治疗,MTT组另外接受下肢MTT训练。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下肢肌... 目的:观察医学训练式治疗(MTT)对康复期特重度烧伤患者下肢肌肉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康复期特重度烧伤患者59例,随机分为MTT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综合康复治疗,MTT组另外接受下肢MTT训练。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下肢肌肉等速测试及步行能力测试。结果:治疗6周后,2组双侧伸、屈膝肌的力矩峰值、总功量和平均功率及6-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大(P<0.01),且MTT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0.05);治疗后,2组10-m步行测试所用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TT能有效改善康复期特重度烧伤患者下肢肌肉功能及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训练式治疗 烧伤 下肢功能
下载PDF
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3
8
作者 韩秀兰 刘开锋 +1 位作者 许轶 王楚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90-794,共5页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施行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后其平衡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符合要求的20例受试者依年龄、性别、功能障碍程度、偏瘫侧等条件以一一配对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施行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后其平衡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符合要求的20例受试者依年龄、性别、功能障碍程度、偏瘫侧等条件以一一配对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强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角度重建法测量膝关节位置觉和使用Berg平衡量表(BBS)测量平衡功能。结果:观察组患侧膝关节位置重现的平均偏差变小(P<0.01),屈膝30°、45°的测试中,试验后膝关节位置偏差与训练前测量值对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侧膝关节位置重现平均偏差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后的BBS评分值,两组对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膝关节本体感觉 膝关节角度重建实验 平衡功能
下载PDF
活动平衡信心量表用于慢性期脑卒中患者评价的信度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海兵 廖曼霞 +2 位作者 刘四文 王俊 廖麟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58-1259,1263,共3页
脑卒中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长期面临的临床问题之一,而平衡功能差可能会导致跌倒,严重时甚至引起骨折,还会直接导致患者参与社会活动障碍。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信心量表 慢性期 动平衡 平衡功能障碍 信度 临床问题 偏瘫患者
下载PDF
周围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运动皮质兴奋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浩 贾延兵 +4 位作者 王旭豪 马建青 吴金花 王勤灿 石芝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8-883,共6页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电刺激(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PNS)对脑卒中患者运动皮质兴奋性的影响。方法:将31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患者在接受当日常规康复治疗之外,治疗组和对照组还分别接受2...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电刺激(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PNS)对脑卒中患者运动皮质兴奋性的影响。方法:将31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患者在接受当日常规康复治疗之外,治疗组和对照组还分别接受2h的偏瘫侧上肢尺神经和桡神经的PNS治疗和伪PNS治疗。以患手第一骨间背侧肌为靶肌肉,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应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检测卒中侧大脑静息运动阈值(resting motor threshold,r MT)、运动诱发电位募集曲线(recruitment curve,RC)、运动诱发电位峰值(peak motor evoked potential,p MEP)、皮质静息期(cortical silent period,CSP)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相关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接受PNS治疗后,RC斜率(P=0.01)及p MEP波幅(P=0.02)均显著增高,而r MT和CSP持续时间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接受伪PNS治疗前后,各运动皮质兴奋性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RC斜率和p MEP波幅的时间×组别的交互效应显著(P=0.030和0.033),提示治疗前后RC斜率和p MEP波幅的变化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单次2h的偏瘫侧上肢周围神经电刺激可以增强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患侧大脑运动皮质兴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电刺激 运动皮质兴奋性 神经可塑性 脑卒中
下载PDF
新型便携式肌力测定仪测量下肢肌肉的信度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浩 贾延兵 +3 位作者 王俊 黄战武 张世杰 钟林森 《中国康复》 2016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测试OE-210肌力测定仪在正常青年人群中的信度。方法:正常青年人42名,由2位治疗师分别使用OE-210肌力测定仪进行下肢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肌力测定,其中1位治疗师在3d后重复测试1次。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以及相应测量标准误(... 目的:测试OE-210肌力测定仪在正常青年人群中的信度。方法:正常青年人42名,由2位治疗师分别使用OE-210肌力测定仪进行下肢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肌力测定,其中1位治疗师在3d后重复测试1次。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以及相应测量标准误(SEM)和最小可测得差异值(MDD95)。结果:同一测试者重复测量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的信度为中等至优秀(ICC=0.74~0.92);不同测试者间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测量的信度均为好(ICC=0.80~0.88)。股四头肌的SEM和MDD95值分别为2.50~2.79和6.92~7.73。腘绳肌的SEM和MDD95值分别为1.86~2.43和5.16~6.74。结论:OE-210肌力测定仪测试下肢股四头肌、腘绳肌的信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力测定 股四头肌腘绳肌 信度
下载PDF
手持型肌力测定仪测量下肢肌力的信度与效度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延兵 刘浩 +5 位作者 熊愿 王楚珊 洪文侠 钟林森 黄战武 张世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2-574,共3页
目的测试手持型肌力测定仪OE-210测定下肢肌力的信度与效度。方法 2016年3月1日至4月30日,正常青年人38名,由2位治疗师分别使用OE-210进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肌力测定,其中一位治疗师在3 d后重复测试1次。受试者1 d后接受下肢等速肌力测... 目的测试手持型肌力测定仪OE-210测定下肢肌力的信度与效度。方法 2016年3月1日至4月30日,正常青年人38名,由2位治疗师分别使用OE-210进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肌力测定,其中一位治疗师在3 d后重复测试1次。受试者1 d后接受下肢等速肌力测试。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OE-210测试结果与等速测试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同一测试者重复测量ICC=0.718~0.924;不同测试者间ICC=0.784~0.870。OE-210测试结果与等速测试峰力矩正显著相关性(P<0.001),其中股四头肌轻中度相关(r=0.270~0.413),腘绳肌高度相关(r=0.582~0.668)。结论 OE-210肌力测定仪测试下肢股四头肌、腘绳肌的信度良好,而确保其使用效度的条件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持型肌力测定仪 信度 效度 下肢 肌力
下载PDF
外骨骼下肢机器人训练对截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邓小倩 王杨 +2 位作者 熊愿 韩俊奇 刘四文 《中国康复》 2021年第8期477-480,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外骨骼下肢机器人训练对完全性截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并讨论其临床应用范围。方法:分别测量30例完全性截瘫患者使用往复式截瘫步行矫形器(RGO)和外骨骼下肢机器人(ELLR)的6min步行距离、10m步行时间、生理消...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外骨骼下肢机器人训练对完全性截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并讨论其临床应用范围。方法:分别测量30例完全性截瘫患者使用往复式截瘫步行矫形器(RGO)和外骨骼下肢机器人(ELLR)的6min步行距离、10m步行时间、生理消耗指数(PCI)、Borg主观运动强度量表评分(PRE)。结果:与RGO相比,受试者使用外骨骼下肢机器人步行距离显著增加(P<0.05),10m步行时间、PCI及PRE明显下降(P<0.05)。结论:与RGO相比,截瘫患者应用外骨骼下肢机器人步行时步行耐力增强、步行速度提高、能量消耗较低,可作为完全性截瘫患者的治疗性步行辅具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骨骼下肢机器人 往复式截瘫步行矫形器 截瘫 步行功能 生理消耗指数
下载PDF
任务导向的功能性电刺激疗法在脑外伤患者手和上肢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奎成 刘晓艳 +8 位作者 刘四文 廖曼霞 王寅 李娴 曹海燕 王杨 黎景波 冯亚男 何爱群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21-625,共5页
目的探索任务导向的功能性电刺激疗法在改善脑外伤患者手和上肢功能及ADL能力方面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外伤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功能性电刺激(FES)组和任务导向的功能性电刺激疗法(TFES)组,每组30例;对... 目的探索任务导向的功能性电刺激疗法在改善脑外伤患者手和上肢功能及ADL能力方面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外伤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功能性电刺激(FES)组和任务导向的功能性电刺激疗法(TFES)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FES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FES治疗,TFES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TFES治疗,其参数及电极放置与FES组完全相同;共治疗3个月。最终完成全部研究的患者有86例,其中对照组29例、FES组28例、TFES组29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对手和上肢功能进行评定,使用量角器对腕背伸和手指关节伸展主动活动度进行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功能独立性测评(FIM)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的FMA、MBI和FIM评分及关节活动度(ROM)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FES组患者FMA评分分别为(27.21±6.78)和(29.18±9.03)分,腕关节主动背伸活动度分别为7.43°±4.44°和14.86°±7.14°;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TFES组患者的FMA评分分别为(29.79±8.64)和(31.86±10.96)分,腕关节主动背伸活动度分别为7.34°±7.35°,18.97°±9.27±;FES组及TFES组在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的FMA评分及腕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TFES组在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的FMA评分,亦明显优于FES组(P〈0.05);TFES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MBI为(66.14±23.60)分、FIM评分为(82.38±25.71)分,明显优于FES组的(60.43±20.22)分和(75.68±23.44)分,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任务导向的功能性电刺激有助于脑损伤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和ADL能力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功能性电刺激 任务导向治疗 上肢功能 手功能
原文传递
超激光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廖曼霞 刘书奇 +2 位作者 安栋炜 张文娟 沈伟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3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超激光疼痛治疗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牵引、中频、悬吊运动训练、电针和推拿),治... 目的:探讨超激光疼痛治疗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牵引、中频、悬吊运动训练、电针和推拿),治疗组在除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超激光疼痛治疗。疗效评定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并按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定标准,分别评估患者的症状、临床体征、下肢功能、工作和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有效率、根性疼痛症状、体征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激光疼痛治疗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能很好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根性疼痛 超激光疼痛治疗 康复
原文传递
步行矫形器对腰2节段A-B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16
作者 石芝喜 黄凯荣 刘明检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4-507,共4页
目的观察穿戴膝踝足矫形器(KAFO)和截瘫步行矫形器(WO)对腰2节段A-B级脊髓损伤步行能力及生理消耗指数(PCI)的影响。方法纳入30例腰2节段A-B级脊髓损伤患者,年龄20-45岁,根据患者穿戴的步行矫形器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KAFO组(穿戴KA... 目的观察穿戴膝踝足矫形器(KAFO)和截瘫步行矫形器(WO)对腰2节段A-B级脊髓损伤步行能力及生理消耗指数(PCI)的影响。方法纳入30例腰2节段A-B级脊髓损伤患者,年龄20-45岁,根据患者穿戴的步行矫形器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KAFO组(穿戴KAFO)和WO组(穿戴WO),每组15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站立床训练、平衡训练、坐位下重心转移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以及电疗和针灸等。在穿戴步行矫形器后,KAFO组及WO组患者穿戴相应的步行矫形器进行步行训练,每日训练60 min,每周6 d,共12周;并对比2组患者穿戴不同步行矫形器第2周和第12周后的步长、步速、步频、10 m步行时间、6 min步行距离及PCI。结果经常规康复治疗后,KAFO组和WO组患者在穿戴不同步行矫形器步行训练第12周后的步长[(43.45±12.33)和(46.21±11.45)cm]、步速[(44.74±10.32)和(50.18±9.56)cm/s]、步频[(45.29±14.11)和(48.14±15.32)步/min]、10 m步行时间[(20.89±19.22)和(17.33±18.26)s]、6 min步行距离[(391.12±100.89)和(480.56±108.12)m]及PCI[(0.89±0.86)和(0.50±0.53)次/m]较训练第2周后的步长[(40.12±15.11)和(45.65±13.12)cm]、步速[(36.74±11.29)和(39.12±12.35)cm/s]、步频[(42.34±14.23)和(44.58±13.87)步/min]、10 m步行时间[(27.14±18.15)和(25.02±17.19)s]、6 min步行距离[(350.15±110.23)和(430.10±99.23)m]、PCI[(1.67±0.72)和(0.91±0.81)次/m]均有明显改善。组内比较,除WO组的步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2组患者的上述各项观察指标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2组患者在穿戴步行矫形器的同时间点上述各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AFO和WO两种步行矫形器对腰2节段A-B级脊髓损伤的步行参数、步行能力及PCI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且WO较KAFO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步行矫形器 膝踝足矫形器 截瘫步行矫形器
原文传递
全身振动训练对特重度烧伤患者骨骼的影响
17
作者 刘开锋 杨振辉 +3 位作者 王旭豪 刘辉 纪雪亮 王俊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5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对特重度烧伤患者骨骼的影响.方法:康复期特重度烧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均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包括运动治疗(传统肌力训练、牵伸治疗、关节松动训练、步行训练等)、物理因子治疗等、水疗、压力...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对特重度烧伤患者骨骼的影响.方法:康复期特重度烧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均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包括运动治疗(传统肌力训练、牵伸治疗、关节松动训练、步行训练等)、物理因子治疗等、水疗、压力治疗等,1次/d,6d/w,共12周.观察组受试者另接受全身振动训练,1次/d,6d/w,持续12周.治疗前、后使用外周定量CT(pQCT)测试2组受试者左侧胫骨干骺端骨量(全骨矿物质总含量和松质骨矿物质含量)、骨形态计量学(横断面总面积和松质骨横断面总面积)、容积密度(总密度和骨小梁密度)指标,和骨干骨量(全骨矿物质总含量和密质骨矿物质含量)、骨形态计量学(横断面总面积、密质骨横断面总面积和骨髓腔面积)、容积密度(总密度和密质骨密度)指标.结果:(1)2组受试者左下肢胫骨干骺端松质骨矿物质含量,松质骨密度均降低,但全身振动训练减少观察组受试者胫骨干骺端松质骨矿物质含量的丢失,缓解其骨密度降低(P<0.01),2组受试者全骨矿物质总含量、横断面总面积、松质骨横断面总面积、总密度数据比较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2组受试者左下肢胫骨骨干密质骨横断面总面积均增加,且全身振动训练有效增加观察组受试者胫骨骨干密质骨横断面总面积(P<0.01);2组受试者全骨矿物质总含量、密质骨矿物质含量、横断面总面积、骨髓腔面积、总密度和密质骨密度数据比较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全身振动训练有助于缓解特重度烧伤患者松质骨骨密度降低,减少松质骨骨质丢失,增加密质骨横断面总面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振动训练 烧伤 骨量 骨容积密度 骨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