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胎与多胎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生长发育状况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崔其亮 吴繁 +9 位作者 张慧 谭岱峰 何伟彬 高平明 杨冰岩 黄辉文 张坤尧 李晓东 郭小芳 程柳旺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研究单胎和多胎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生后早期生长发育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异同点,为多胎VLBWI的生长发育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的9家医院新生儿科于2010-07-01—2011-06-30期间出院的早... 目的研究单胎和多胎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生后早期生长发育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异同点,为多胎VLBWI的生长发育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的9家医院新生儿科于2010-07-01—2011-06-30期间出院的早产VLBWI的住院资料,分为单胎组和多胎组,2组婴儿均统一参照"Fenton生长曲线2003—胎儿、婴儿生长曲线(供早产儿参考)(WHO生长标准版)"进行生长发育状况评估,对比性研究2组婴儿出生时宫内生长发育迟缓(IUGR)和生后2周、4周、出院时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的发生率差异,及2组婴儿的院内营养摄入情况、体重增长速度和相关疾病发生率差异等。结果单胎组和多胎组婴儿出生时IUGR和生后2周、4周、出院时EUGR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出生体重后的日均体重增长速度和各时间段(生后2周、4周、住院期间)的营养摄入及累计缺失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胎组婴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母亲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均高于单胎组,而羊水过少或Ⅲ度混浊的发生率小于单胎组(P<0.05)。结论多胎早产VLBWI生后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单胎,但生后早期的生长发育状况与单胎者无明显差异,其生后的生长发育状态监测可参考单胎婴儿的生长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多胎 生长发育监测 宫内生长发育迟缓 宫外生长发育迟缓
原文传递
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调查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慧 崔其亮 +9 位作者 吴繁 谭岱峰 何伟彬 高平明 杨冰岩 黄辉文 张坤尧 李晓东 郭小芳 程柳旺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目的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VLBWI)出生时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和出院时宫外发育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E... 目的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VLBWI)出生时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和出院时宫外发育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EUGR)的发生率,为其出院后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的9家医院新生儿科于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出院的ELBWI/VLBWI的住院资料,分别以出生时、出院时的体重在相应宫内生长速率期望值的第10百分位水平以下(生长曲线的第10百分位)定义为IUGR、EUGR,分别计算各胎龄组、各体重组、单胎与多胎组的IUGR、EUGR发生率,并计算各组EUGR较IUGR增加的发生率。生长曲线参照“Fenton生长曲线2003-胎儿、婴儿生长曲线(供早产儿参考)(WHO生长标准版)”。结果318例ELBWI/VLBWI出生时IUGR发生率为33.3%(106例),出院时EUGR发生率为70.8%(225例)。以出生胎龄(〈30周、〈32周、≥32周)进行分组统计,EUGR发生率分别为55.7%(68/122)、66.9%(79/113)、94.0%(79/83)(X^2=34.964,P=0.000),较IUGR发生率分别增加49.2%(60/122)、51.3%(58/113)、1.2%(1/83)(x。=63.024,P=0.000);以出生体重(≤1200g、≤1350g、〉1350g)进行分组统计,EUGR发生率分别为83.8%(88/105)、65.3%(66/101)、63.4%(71/112)(X^2=13.009,P=0.001),较IUGR发生率分别增加42.9%(45/105)、35.6%(36/101)、33.9%(38/112)(X^2=2.045,P=0.360);以单胎和多胎进行分组比较,则IUGR、EUGR及EUGR较IUGR增加的发生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BWI/VLBWI出院时EUGR发生率仍然很高,出院时EUGR发生率随出生胎龄的增加或出生体重的降低而升高,且出院时EUGR较出生时IUGR增加的发生率随出生胎龄的降低而升高,但EUGR发生率与胎数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婴儿 超低出生体重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宫内发育迟缓 宫外发育迟缓
原文传递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288例体重增长速度和相关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19
3
作者 吴繁 崔其亮 +9 位作者 张慧 谭小华 何伟彬 高平明 杨冰岩 黄辉文 张坤尧 李晓东 郭小芳 程柳旺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37-242,共6页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住院期间日均体重增长速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的9家医院新生儿科于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期间出院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住院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日均体重增长的不...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住院期间日均体重增长速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的9家医院新生儿科于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期间出院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住院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日均体重增长的不同分为3组:低体重增长组[日均体重增长<10g/(kg·d)],适宜体重增长组[日均体重增长10~15g/(kg·d)],高体重增长组[日均体重增长>15g/(kg·d)],对影响其生长速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各组随着日均体重增长速度的增加,生后1周、2周、4周、达完全经口喂养前、整个住院期间的日均热卡、蛋白质摄入量均相应增加,热卡、蛋白质累计缺失量则相应减少;高体重增长组(31例)禁食总时间、开始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最低体重出现时间、最低体重下降百分数、恢复出生体重时间、热卡摄入达标时间、蛋白质摄入达标时间等均小于低体重增长组(68例),适宜体重增长组(189例)上述指标介于高体重增长组与低体重增长组之间。结论营养摄入是影响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早期体重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改善早产儿生后早期的热卡、蛋白质摄入可明显改善其生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生长速度 营养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早产原因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繁 崔其亮 +7 位作者 何伟彬 杨冰岩 黄辉文 张坤尧 李晓东 曹碧霞 郭小芳 程柳旺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及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的早产原因,为如何降低ELBWI和VLBWI的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广东地区9家医院新生儿科2010年...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及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的早产原因,为如何降低ELBWI和VLBWI的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广东地区9家医院新生儿科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出院的早产ELBWI或VLBWI住院期间的病历资料及其母亲住院分娩期间的病历资料。卡方检验比较ELBWI与VLBWI,及不同胎龄早产儿的早产原因的差异。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ELBWI48例、VLBWI441例。胎龄为25.1~36.9周,平均(30.6±2.2)周。出生体重为500~1495g,平均(1246.6±179.0)g。除了不明原因的自发性早产102例(20.9%)外,可明确的早产原因中位居前5位的分别为双/多胎妊娠(31.9%,156/489)、胎膜早破(26.2%,128/489)、孕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5.4%,124/489)、胎儿窘迫(12.1%,59/489)、胎盘因素(11.0%,54/489)。在发生率超过10%的早产原因中,ELBWI组孕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高于VLBWI组E4].7%(20/48)与23.6%(104/441),X^2=7.479,P〈0.01]。对发生率超过10%的早产原因根据胎龄分组进行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胎儿窘迫发生率由高到低为≥32周[45.1%(55/122)和24.6%(30/122)]、~32周E22.8%(38/167)和11.4%(19/167)]、〈C30周[15.5%(31/200)和5.0%(10/200)](X^2=35.942和27.523,P〈0.01),自发性早产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为〈30周(26.0%,52/200)、~32周(22.8%,38/167)和≥32周(9.8%,12/122)(X^2=12.545,P〈0.01)。结论早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病因谱排序已发生变化,积极防治已知的各种危险因素,并根据新的病因谱做好防治重点,可望降低早产ELBWI和VLBWI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婴儿 超低出生体重 早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