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度近视性弱视儿童视网膜厚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万娟 田彧 谢燕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436-439,共4页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性弱视儿童视网膜厚度变化,并探讨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与眼轴、年龄的关系。方法:儿童39例65眼,平均年龄9.91!3.41岁,所有受检眼排除眼底的疾病和眼前节的病变。根据阿托品扩瞳验光的结果,分成高度近视性弱视组(24眼)...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性弱视儿童视网膜厚度变化,并探讨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与眼轴、年龄的关系。方法:儿童39例65眼,平均年龄9.91!3.41岁,所有受检眼排除眼底的疾病和眼前节的病变。根据阿托品扩瞳验光的结果,分成高度近视性弱视组(24眼)、高度近视组(19眼)、正视眼组(22眼),运用海德堡OCT对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及距中心凹0.5,1.0,1.5,2.0,2.5,3.0mm处上方(S,12∶00位)、颞侧(T,9∶00位)、下方(I,6∶00位)、鼻侧(N,3∶00位)的视网膜厚度进行测量,并通过A超测量出所有受检者眼轴长度。对各组间同一位点的视网膜厚度进行比较,分析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与眼轴、年龄的关系。结果:高度近视性弱视组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薄于高度近视组,厚于正视眼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距中心凹0.5mm处颞侧及下方视网膜厚度、距中心凹1.0mm处颞侧及上方视网膜厚度,高度近视性弱视组与正视眼组相比均变薄,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距中心凹1.5,2.0,2.5,3.0mm处鼻、上、颞、下视网膜厚度,高度近视性弱视组与高度近视组、正视眼组相比均变薄,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度近视性弱视组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与眼轴、年龄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高度近视性弱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存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弱视 视网膜厚度 眼轴 年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下载PDF
高度近视性弱视儿童脉络膜厚度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万娟 田彧 谢燕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性弱视儿童脉络膜厚度变化,并探讨其脉络膜厚度与眼轴、年龄的关系。方法:2014-01/07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儿童50例65眼,年龄4~15(平均9.91 3.41)岁,所有受检眼排除眼底疾病和眼前节病变。根据扩瞳验光的结果,分...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性弱视儿童脉络膜厚度变化,并探讨其脉络膜厚度与眼轴、年龄的关系。方法:2014-01/07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儿童50例65眼,年龄4~15(平均9.91 3.41)岁,所有受检眼排除眼底疾病和眼前节病变。根据扩瞳验光的结果,分成高度近视性弱视组(24眼)、高度近视组(19眼)、正视眼组(22眼),运用海德堡EDI-OCT技术对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及距中心凹0.5,1.0,1.5,2.0,2.5,3.0mm处上方(S,12∶00方位)、颞侧(T,9∶00方位)、下方(I,6∶00方位)、鼻侧(N,3∶00方位)的脉络膜厚度进行测量,并通过A超测量出所有受检者眼轴长度。结果:高度近视性弱视组中心凹下及各方位脉络膜厚度与高度近视组、正视眼组相比最薄,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弱视组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与眼轴长度有显著负相关性(r=-0.531,R2=0.282,F=7.476,P=0.013);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r=-0.292,R2=0.085,F=2.044,P=0.167)。结论:高度近视性弱视儿童的脉络膜厚度变薄,眼轴长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弱视 脉络膜厚度 眼轴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深层组织成像技术
下载PDF
高度近视性弱视儿童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万娟 田彧 谢燕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614-617,共4页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性弱视儿童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特点,并探讨与眼轴、年龄的关系。方法:选择收集2014-01/07间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儿童35例59眼,平均年龄9.59#2.90岁,所有受检眼排除眼底的疾病和眼前节的病变。根据扩瞳验光...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性弱视儿童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特点,并探讨与眼轴、年龄的关系。方法:选择收集2014-01/07间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儿童35例59眼,平均年龄9.59#2.90岁,所有受检眼排除眼底的疾病和眼前节的病变。根据扩瞳验光的结果,分成高度近视性弱视组(22眼)、高度近视组(15眼)、正视眼组(22眼),运用频域OCT对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进行检测,通过A超测量出所有受检者眼轴长度。对各组视盘周围各方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视盘周围各方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与眼轴、年龄的关系。结果:高度近视性弱视组视盘颞侧RNFL厚度薄于高度近视组,厚于正视眼组;视盘鼻侧、上方、下方、周围平均RNFL厚度与高度近视组、正视眼组相比均最薄,其中视盘下方及周围平均RNFL厚度与高度近视组相比变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视盘鼻侧、上方、下方、周围平均RNFL厚度与正视眼组相比明显变薄,有统计学差异(P<0.01)。高度近视组视盘颞侧RNFL厚度与正视眼组相比明显增厚,视盘鼻侧、上方、下方、周围平均RNFL厚度与正视眼组相比均明显变薄,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度近视性弱视组视盘下方RNFL厚度与眼轴呈负相关性(R=0.474,R2=0.225,F=4.933,P=0.040)。高度近视组视盘上方RNFL厚度与眼轴呈负相关性(R=0.642,R2=0.412,F=9.104,P=0.010)。高度近视性弱视组、高度近视组、正视眼组各方位RNFL厚度与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高度近视性弱视儿童视网膜结构存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弱视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眼轴 年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下载PDF
同一屈光范围高度近视性弱视眼与高度近视眼眼底结构的特点 被引量:5
4
作者 万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02-1006,共5页
目的:探讨在同一屈光度数范围内高度近视性弱视眼与高度近视眼在EDI-OCT下视网膜、脉络膜、视盘神经纤维层的形态特征。方法:本试验招募6~16岁的中国儿童19例26眼进行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高度近视性弱视组(11眼)和高度近视组(15眼)。... 目的:探讨在同一屈光度数范围内高度近视性弱视眼与高度近视眼在EDI-OCT下视网膜、脉络膜、视盘神经纤维层的形态特征。方法:本试验招募6~16岁的中国儿童19例26眼进行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高度近视性弱视组(11眼)和高度近视组(15眼)。采用频域OCT深层影像扫描模式,检查黄斑中心凹及黄斑中心凹旁不同区域的视网膜、脉络膜和视盘神经纤维层厚度。结果:中心凹外1.0、1.5、2.0、2.5、3.0mm区域的视网膜厚度在绝大多数方位上,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下方3.0mm处,高度近视性弱视组脉络膜厚度显著薄于高度近视组(P=0.012)。两组各方位视盘神经纤维层厚度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在同一屈光度数范围内,中心凹周围的视网膜厚度,高度近视性弱视眼明显薄于高度近视眼,弱视的发生发展可能参与其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弱视 视网膜 脉络膜 视盘神经纤维层 EDI-OCT
下载PDF
参七脉心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袁超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503-2505,共3页
目的观察参七脉心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七脉心通胶囊口服,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视力及眼底病变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 目的观察参七脉心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七脉心通胶囊口服,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视力及眼底病变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3.0%,对照组47.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肾功能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七脉心通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 参七脉心通胶囊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熊妙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0年第4期243-244,共2页
目的做好白内障超声乳化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卫生宣教,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46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做好术眼术前准备、指导患者术中配合,术后正确使用滴眼液以及做好自我护理指导。结果 460例患者中,术后1周单眼视力恢复在0.6以... 目的做好白内障超声乳化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卫生宣教,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46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做好术眼术前准备、指导患者术中配合,术后正确使用滴眼液以及做好自我护理指导。结果 460例患者中,术后1周单眼视力恢复在0.6以上385人,占83.6%,单眼视力恢复在0.3~0.6有68人,占14.7%,单眼视力恢复在0.3以下7人,占1.7%。结论术前做好术眼准备、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做好术眼护理以及对患者做好卫生宣教,有助于降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 护理
下载PDF
通脉睛明汤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32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梁秀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9期13-14,共2页
目的探究通脉睛明汤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64例患者均选自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治疗非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治疗组采用静滴葛根素葡萄糖... 目的探究通脉睛明汤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64例患者均选自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治疗非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治疗组采用静滴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口服通脉睛明汤,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1周为1个疗程,共3疗程。对照组采用静滴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250ml(0.5g),每日1次,1周为1个疗程,共3疗程。随访治疗后第1、2及3个月患者的视力、眼底情况、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32例患者中,治愈有7例,占21.9%;显效有16例,占50%;有效有8例,占25%;无效有1例,占3.1%。总体有效率为96.9%。此外,2组患者中,部分患者发展为缺血型,给予激光光凝治疗。结论通脉睛明汤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是值得肯定、并可以推广使用的,将为广大长期受视网膜静脉阻塞疾病困扰的患者带来福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睛明汤 非缺血型 视网膜静脉阻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