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方志记述方言的思考——以首轮广东省县区志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泽泓 《中国地方志》 CSSCI 2013年第9期27-32,3,共6页
本文以广东省首轮新方志93部县区志为研究对象,分析新方志记述方言的设置情况、篇幅、门类结构,以及记述中关于概述、方音俗字、谣谚歇后语存在的问题,并就第二轮志书是否设置方言门类及记述上如何掌握学术性的度进行探讨。新方志无论... 本文以广东省首轮新方志93部县区志为研究对象,分析新方志记述方言的设置情况、篇幅、门类结构,以及记述中关于概述、方音俗字、谣谚歇后语存在的问题,并就第二轮志书是否设置方言门类及记述上如何掌握学术性的度进行探讨。新方志无论是通志还是续志,均应重视对方言的记述;同时,要防止将方言志写成学科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方志 方言门类 记述
原文传递
一部广东通志——《广东考古辑要》之考证
2
作者 陈泽泓 《中国地方志》 2015年第2期28-33,63,共6页
清光绪年间成书的《广东考古辑要》,向来未被方志界所注意,未见列入方志书目。从《广东考古辑要》编修宗旨、篇目体例、分类体例、编纂体例、记述时限、资料来源及考证等方面考察,可以证明其是一部广东通志。考证《广东考古辑要》是一... 清光绪年间成书的《广东考古辑要》,向来未被方志界所注意,未见列入方志书目。从《广东考古辑要》编修宗旨、篇目体例、分类体例、编纂体例、记述时限、资料来源及考证等方面考察,可以证明其是一部广东通志。考证《广东考古辑要》是一部广东通志,既是对该书体裁的一个研究,也能通过这一考证个例对清代志书体裁作进一步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考古辑要》 志书体裁 广东通志
原文传递
自然部类称名研究析论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泽泓 《中国地方志》 2015年第8期22-28,共7页
新方志诸部类中,称名及内容较不确定的部类有自然部类。为解决自然部类在方志理论研究及编纂实践中的尴尬地位,需要总结两轮新方志纂修中自然部类的实践情况,并对与自然部类相关的地理部类、基础部类、综合部类等称法进行辨析,进而为自... 新方志诸部类中,称名及内容较不确定的部类有自然部类。为解决自然部类在方志理论研究及编纂实践中的尴尬地位,需要总结两轮新方志纂修中自然部类的实践情况,并对与自然部类相关的地理部类、基础部类、综合部类等称法进行辨析,进而为自然部类正名,同时对志书分类称名有所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部类 部类 新方志
原文传递
地方志功能析论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泽泓 《中国地方志》 2014年第4期24-31,4,共8页
对地方志功能的认识,涉及修志的动力,关系到修志的必要性,也关系到修志的内容。方志界对于地方志功能为资治、存史、教化,虽臻于共识,但有关法规、规定对地方志功能的重视、体现不够,而且在方志发展史上的演变有其规律,并各自负担不同... 对地方志功能的认识,涉及修志的动力,关系到修志的必要性,也关系到修志的内容。方志界对于地方志功能为资治、存史、教化,虽臻于共识,但有关法规、规定对地方志功能的重视、体现不够,而且在方志发展史上的演变有其规律,并各自负担不同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志 功能
原文传递
第二轮修志因创浅思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泽泓 《中国地方志》 CSSCI 2013年第10期13-17,3,共5页
所谓因创,就是继承和创新。新方志是方志发展史上历史性的创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第二轮修志应以继承为主,包括篇目、体例和编纂原则等方面的继承。创新艰难,所以更要做理性的分析。创新必须增强志书存真求实的编纂原则及效果,必须是... 所谓因创,就是继承和创新。新方志是方志发展史上历史性的创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第二轮修志应以继承为主,包括篇目、体例和编纂原则等方面的继承。创新艰难,所以更要做理性的分析。创新必须增强志书存真求实的编纂原则及效果,必须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而且应该是适度的创新。第二轮修志的创新有文省事增、志体规范、专家修志、网络修志、理论突破、改革用志6个方面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轮修志 继承 创新
原文传递
略论《厓山志》
6
作者 陈泽泓 《中国地方志》 2015年第4期35-40,63-64,共6页
《厓山志》历明清编修,版本复杂,记载的是宋元之际南宋王朝最终覆亡于广东新会压山这一历史事件。研究《厓山志》的篇目结构,分析其如何反映历史事件,是研究方志发展史及了解此类志书自身体例与价值的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厓山志》的版... 《厓山志》历明清编修,版本复杂,记载的是宋元之际南宋王朝最终覆亡于广东新会压山这一历史事件。研究《厓山志》的篇目结构,分析其如何反映历史事件,是研究方志发展史及了解此类志书自身体例与价值的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厓山志》的版本情况、点校做法、篇目构架及其使用体裁服务主题的特色,尤其是在着力于表现忠君爱国主题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又还原了历史复杂性的经验,值得后世修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厓山志》 版本 史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