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线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单侧忽略的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踔 李晶晶 +5 位作者 张健 张玉生 占婷婷 麦玉珍 张媛 彭良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45-1546,共2页
目的探讨连线训练对脑卒中后单侧忽略的治疗效果。方法 12例右侧顶叶或颞叶梗死患者(病例组)和12例年龄和教育程度相近、性别相同的患者家属(对照组)纳入研究,在入组时和2个月后进行线段评分和删除测试及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进行为期... 目的探讨连线训练对脑卒中后单侧忽略的治疗效果。方法 12例右侧顶叶或颞叶梗死患者(病例组)和12例年龄和教育程度相近、性别相同的患者家属(对照组)纳入研究,在入组时和2个月后进行线段评分和删除测试及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连线训练。结果病例组入组时和2个月后上述3个测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病例组2个月后的3个测试表现均较入组时明显改善。结论连线训练可有效改善右侧大脑半球梗死患者左侧忽略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单侧忽略 连线训练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艾滋病合并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俊东 冯清华 +3 位作者 刘长珠 陈焕忠 张文先 张影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78-279,28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对艾滋病合并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临床疑似合并恶性淋巴瘤的艾滋病患者同时行颈部淋巴结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及手术切除病理检查,对2种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中,超声引导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对艾滋病合并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临床疑似合并恶性淋巴瘤的艾滋病患者同时行颈部淋巴结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及手术切除病理检查,对2种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中,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取材满意率为95.24%,对恶性淋巴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0.6%、100.0%、92.9%。结论: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诊断艾滋病合并恶性淋巴瘤的准确度高,并发症低,操作安全快捷,是临床诊断艾滋病合并恶性淋巴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活组织检查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淋巴瘤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CMV感染致消化道假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肖艳华 李凌华 +3 位作者 苏锦清 粟海霞 欧志涛 肖冠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患者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导致消化道假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5例患者均经内镜活检,采用HE、免疫组化染色,计数CD4阳性细胞,分析AIDS患者... 目的探讨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患者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导致消化道假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5例患者均经内镜活检,采用HE、免疫组化染色,计数CD4阳性细胞,分析AIDS患者CMV感染致消化道假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临床均表现为溃疡型肿物,镜下未见肿瘤细胞,可见黏膜水肿、坏死、炎症及溃疡形成,其间大量炎性肉芽组织、纤维血管组织增生或肉芽肿形成,导致局部形成肿块或假瘤样表现;可见病毒包涵体,形成"鹰眼"样征象,部分包涵体形态不典型;CMV经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更好地显示病毒包涵体。有3例患者外周血CMV-DNA水平增高;5例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1~72个/μL;5例患者消化道黏膜CD4^(+)T淋巴细胞阳性标记指数为1.53%±1.27%,稍低于AIDS非特异性病变患者(3.6%±0.47%)(P<0.01);显著低于无免疫缺陷患者(27.8%±4.6%)(P<0.01)。结论在AIDS或免疫缺陷患者中出现消化道肿瘤特别是内镜下提示为溃疡型肿瘤,伴血CMV-DNA水平升高(也可正常)及CD4^(+)T淋巴细胞明显减少(细胞计数<100个/μL)时,需警惕CMV感染的可能,临床与病理医师应重视内镜下活检,并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或行原位杂交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巨细胞病毒 消化道肿瘤 假瘤
下载PDF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炎症指标演变特点及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占婷婷 张泳民 +3 位作者 郑海鹏 李文锋 麦玉珍 詹远京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3期3243-3245,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novel-coronavirus)引起,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其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和接触传播,长时间在密闭环境也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1]。COVID-19患者的机体一直处于炎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novel-coronavirus)引起,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其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和接触传播,长时间在密闭环境也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1]。COVID-19患者的机体一直处于炎症状态,对机体的炎症程度进行评估,可以更准确地指导临床治疗。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机体的炎症状态及免疫水平[2]。本研究对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炎症因子,尤其是NLR对病情进展的预测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炎症状态 肺炎患者 临床诊断与治疗 炎症程度 炎症指标 接触传播 免疫水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