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部带状疱疹致迟发副神经不全损害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函文 胡志兵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967-2967,共1页
患者,男,54岁,因右耳疼痛8 d,咽部疼痛、声音嘶哑6 d,口角歪斜半天;于2013年8月3日入院。患者2013年7月27日始出现右耳阵发性针刺样疼痛并波及右侧颞部,2 d后咽喉部有疼痛不适,伴有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咳清水样黏痰。8月2日患... 患者,男,54岁,因右耳疼痛8 d,咽部疼痛、声音嘶哑6 d,口角歪斜半天;于2013年8月3日入院。患者2013年7月27日始出现右耳阵发性针刺样疼痛并波及右侧颞部,2 d后咽喉部有疼痛不适,伴有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咳清水样黏痰。8月2日患者右侧颜面部及右侧耳后有灼热不适感,有饮水呛咳。8月3日出现口角向左侧歪斜,右侧眼睑闭合不全,刷牙时右侧口角漏水,间有右耳耳鸣,且右耳外耳道可见疱疹样丘疹,有发热,最高体温超过38℃。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声音嘶哑,右侧Bell征(+)。右侧额纹消失,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左侧歪斜,右侧软腭上举欠佳,右侧咽反射消失。右耳廓红肿,压痛明显,右耳外耳道见疱疹样丘疹,皮肤破溃,外耳道少许渗液。电子喉镜提示咽部淋巴增生,咽腔及喉腔黏膜充血,舌扁桃体增生,右侧声带旁正中位固定,左声带活动好,声门闭合差,右侧披裂充血、肿胀,可见散在溃疡,溃疡面有白膜附着,右侧梨状窝较多积液。电测听及听性脑干反应提示右耳感音神经性聋,右侧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未引出,左侧正常。查头颅MR平扫+增强、头颅 CTA、胸片、心电图、HIV、梅毒螺旋体抗体、乙型肝炎两对半、丙型肝炎抗体、EB病毒抗体、肿瘤三项( AFP、CEA、CA199)、生化、心肌酶、肝肾功能、结核抗体、脑脊液常规及生化结果均正常。腰穿脑脊液压力:初压150 mmH2 O,末压115 mmH2 O。血常规:WBC 11.29&#215;109&#183; L-1。诊断为耳带状疱疹性多颅神经炎(Ⅶ、Ⅷ、Ⅸ、Ⅹ)。予以阿昔洛韦0.5g/次,3次/d抗病毒,地塞米松10mg/次,1次/d减轻神经水肿,硫辛酸、甲钴胺、三维B、鼠神经生长因子营养神经,甘露聚糖肽提高免疫力等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出院时无发热,饮水呛咳及右侧面瘫体征较前明显好转,声音嘶哑无明显好转。出院后定期随访,2个月时家属发现患者右侧肩胛部肌肉较前变小,左右不对称,且右侧肩部稍下垂,但耸肩、转颈力量无明显异常。继续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部带状疱疹 声带旁正中位固定 副神经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梅毒螺旋体抗体 乙型肝炎两对半 鼠神经生长因子 口角歪斜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曹莹 戴建武 +1 位作者 胡志兵 梁冬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6期100-101,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和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治...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和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ADL)。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依达拉奉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电刺激 小脑顶核
下载PDF
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康复训练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艳婵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5年第4期26-27,34,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康复训练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实施干预后6个月,分别运用SF-36简易量表、Fugl-Meyer量表Bart...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康复训练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实施干预后6个月,分别运用SF-36简易量表、Fugl-Meyer量表Barthel指数评估2组生活质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评价2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干预后6个月,2组SF-36量表、Fugl-Meyer量表和Barthel指数均较实施干预前显著增加(P<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对照组为84.4%(38/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系统康复训练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康复护理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新生大鼠缺血缺氧后胶质性谷氨酸转运体的表达及GM1的干预研究
4
作者 胡志兵 陆雪芬 +2 位作者 郑德枢 孙卫文 戴建武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10期774-776,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胶质性谷氨酸转运体的表达及神经节苷脂(GM1)的干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缺血缺氧后不同时期大脑皮质胶质性谷氨酸转运体EAAT1、EAAT2的动态...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胶质性谷氨酸转运体的表达及神经节苷脂(GM1)的干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缺血缺氧后不同时期大脑皮质胶质性谷氨酸转运体EAAT1、EAAT2的动态表达及GM1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缺血缺氧后6hEAAT1的表达开始上升、第2d达高峰,第3d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EAAT2的表达在缺血缺氧后12h开始上升,第3d达高峰,第5d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GM1干预组脑组织损伤明显减轻,EAAT1和EAAT2的表达较单纯缺血缺氧组显著增加(P<0·01),持续时间延长。结论缺血缺氧诱导胶质性谷氨酸转运体的表达,GM1提高胶质性谷氨酸转运体的表达可能是GM1脑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大鼠 神经胶质 谷氨酸转运体 神经节苷腊类
下载PDF
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调节蛋白1和存活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戴建武 谭敏 +1 位作者 胡函文 胡志兵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7期42-43,47,共3页
目的观察红细胞生成素(EPO)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I/RP)后神经调节蛋白1(NRG-1)和存活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56只,将其随机分为缺血组和EPO预处理组,各28只,每组按照CI/RP时间分为CI/RP后6 h、24 h、72 h和7 d共4... 目的观察红细胞生成素(EPO)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I/RP)后神经调节蛋白1(NRG-1)和存活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56只,将其随机分为缺血组和EPO预处理组,各28只,每组按照CI/RP时间分为CI/RP后6 h、24 h、72 h和7 d共4个亚组,每个亚组7只大鼠。以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CI/RP模型,EPO预处理组大鼠于造模前5 d开始每天腹腔内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针,对照组同法给予相应体积0.9%氯化钠溶液,第6天开始造模。观察CI/RP后各时间点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RG-1和存活素的表达。结果两组大鼠CI/RP后6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O预处理组CI/RP后24 h、72 h和7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缺血组(P<0.05)。CI/RP后各时间点两组大鼠梗死侧神经元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内均可见NRG-1和存活素的表达,而EPO预处理组各时间点NRG-1和存活素的表达多于缺血组(P<0.05)。结论 EPO可以通过上调CI/RP大鼠神经元的NRG-1和存活素的表达对大鼠CI/RP起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神经调节蛋白1 存活素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5
6
作者 胡函文 胡志兵 +3 位作者 谭敏 戴建武 曹莹 梁冬蕾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第7、14、21天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量表(MESSS)评分及心肝肾功能变化,治疗前及治疗第7、21、30、90天改良的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7天ME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第14、21天MES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7天改良的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第21、30、90天改良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21天心、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补阳还五汤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内皮微颗粒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曹莹 胡志兵 +1 位作者 胡函文 谭敏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3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内皮微颗粒(EMP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内皮微颗粒(EMP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测定EMPs水平,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4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治疗期间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变化,并观察胃肠道、心血管、皮肤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EMPs水平、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EMPs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等无明显变化,且患者未出现明显胃肠道、心血管、皮肤等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能降低脑梗死患者的EMPs水平,具有减轻血管内皮损伤的作用,且可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补阳还五汤 内皮微颗粒
下载PDF
脑膜脑膨出并化脓性脑膜炎一例
8
作者 戴建武 麦静仪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11期1681-1681,共1页
关键词 脑膜脑膨出 化脓性脑膜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