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PS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黎丽旋 易颂平 +4 位作者 梁芬芬 林英豪 郭婉薇 蔡少薇 许鸣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年第6期772-776,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肝硬化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肝硬化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行TIPS治疗的58例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基本实验指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行TIPS的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病因构成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48.28%)、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17.24%)、慢性乙型肝炎重叠丙型肝炎病毒感染(5.17%)、酒精中毒(13.79%)、胆汁淤积(6.90%)、不明原因(8.62%)。术前1 d与术后1月、3月、6月在HGB、PT、TBIL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LT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TIPS术后时间延长,HGB升高,PT缩短,TBIL水平升高,PLT无明显变化。术后6月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未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各组内门静脉血栓形成率分别是16.67%、18.18%、42.86%。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总的门静脉血栓形成率分别是6.90%、12.07%、20.69%。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越高,TIPS术后6月发生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越高。结论 TIPS术后6月使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比未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者形成门静脉血栓的风险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越高,发生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 门静脉血栓形成(PVT) 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