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海放线菌Actinomadura cremea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
1
作者 陈传兵 胡金姗 +3 位作者 于鑫 章卫民 张琪 张翠仙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34,共7页
为寻找结构新颖的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对深海放线菌Actinomadura cremea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经多种柱色谱技术从其A1培养基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3个生物碱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其结构分别为:9H-... 为寻找结构新颖的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对深海放线菌Actinomadura cremea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经多种柱色谱技术从其A1培养基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3个生物碱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其结构分别为:9H-吡啶并[3,4-b]吲哚(1)、N-乙酰基色胺(2)、N-(2-(1H-吲哚-3-基)乙基)丙酰胺(3)、N-(4-羟基苯乙基)丙酰胺(4)、N-乙酰酪胺(5)、N-苯乙基乙酰胺(6)、戊内酰胺(7)、环(苯丙-缬)二肽(8)、环(脯-缬)二肽(9)、环(亮-缬)二肽(10)、环(丙-缬)二肽(11)、环(亮-异亮)二肽(12)和环(丙-异亮)二肽(13)。化合物1、3、4、7~13首次从Actinomadura属中发现,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深海放线菌Actinomadura cremea中得到,丰富了该菌种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nomadura cremea 深海放线菌 生物碱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垂枝红千层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
2
作者 李赛妮 陈玉婵 +2 位作者 刘洪新 朱牧孜 章卫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第23期16-21,共6页
目的:研究垂枝红千层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为进一步发掘活性代谢产物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培养垂枝红千层内生真菌,通过ITS序列分析对分离的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滤纸片法和SRB法对内生真菌的发酵液提取物进行... 目的:研究垂枝红千层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为进一步发掘活性代谢产物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培养垂枝红千层内生真菌,通过ITS序列分析对分离的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滤纸片法和SRB法对内生真菌的发酵液提取物进行抗菌和细胞毒活性研究。结果:共分离得到29个菌株,鉴定为17属20种,其中以黑孢霉属(Nigrospora)、间座壳属(Diaporthe)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为优势类群;菌株A797、A798和A809的发酵提取物,对金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具有较好抑制活性(抑菌圈直径≥13 mm);当发酵液提取物的作用浓度为100μg/mL时,菌株A781、A785和A805对4株受试肿瘤细胞均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90%以上)。结论:垂枝红千层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部分菌株具有较好的抗菌和细胞毒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千层 内生真菌 分离鉴定 抗菌活性 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巴戟天内生真菌Diaporthe lithocarpus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细胞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慧波 陈玉婵 +4 位作者 李赛妮 刘昭明 刘洪新 章卫民 李冬利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39-2444,共6页
目的:研究巴戟天内生真菌Diaporthe lithocarpus A740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凝胶柱和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对菌株A740的固体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NMR、MS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SRB... 目的:研究巴戟天内生真菌Diaporthe lithocarpus A740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凝胶柱和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对菌株A740的固体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NMR、MS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SRB法对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从菌株A740的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羟基苯乙酸乙酯(1)、4⁃(2⁃羟乙基)苯甲酸(2)、4⁃羟基苯乙酸乙酯(3)、4⁃甲基⁃5,6⁃二氢吡啶⁃2⁃酮(4)、(3R,4R)⁃cis⁃4⁃hydroxy⁃5⁃methylmellein(5)、viridianol 1(6)、5⁃羟基⁃7⁃甲氧基⁃4,6⁃二甲基⁃1⁃(3H)异苯并呋喃酮(7)、phomopene(8)、diaporisoindole B(9)、diaporisoindole A(10)、p⁃苯三醇(11)、异戊二烯基异苯并呋喃A(12)、lithocarin A(13)。结论:其中,化合物1~7为首次从Diaporthe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12和13对神经癌细胞(SF⁃268)、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肺癌细胞株(A549)四株肿瘤细胞株具有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10对这四种肿瘤细胞株的IC50为23.96~35.19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内生真菌 Diaporthe lithocarpus 次级代谢产物 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沉香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划分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圆圆 吴胜鸿 +4 位作者 杨思惠 陈晓颖 周欣 章卫民 高晓霞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6-552,共7页
目的:对沉香药材进行商品规格等级划分研究。方法:采用相关性分析、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K-均值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各样品间萜类化合物理化反应鉴别、醇溶性浸出物含量(T)、GC-MS指纹图谱相似度、GC-MS指纹图谱表观丰... 目的:对沉香药材进行商品规格等级划分研究。方法:采用相关性分析、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K-均值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各样品间萜类化合物理化反应鉴别、醇溶性浸出物含量(T)、GC-MS指纹图谱相似度、GC-MS指纹图谱表观丰度与GC-MS指纹图谱共有组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与γ-桉叶油醇、喇叭茶萜醇和马兜铃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可依据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将沉香药材分为3个等级(一等:T≥30.0%;二等:30.0%>T≥20.0%;三等:20.0%>T≥10.0%)。结论: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可作为沉香药材等级划分的指标,GC-MS指纹相似度可作为等级标准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商品规格等级 醇溶性浸出物 GC-MS指纹图谱
下载PDF
1株链霉菌产ε-聚赖氨酸的结构及分子量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盛荣 吴清平 +2 位作者 张菊梅 莫树平 杨小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7-110,115,共5页
目的:研究确定1株疑似产ε-聚赖氨酸链霉菌所合成产物的化学结构和分子量。方法:采用D152树脂离子交换法分离纯化ε-聚赖氨酸;薄层色谱分析化学组成;紫外可见扫描光谱分析有机官能团;长程异核位移相关谱分析赖氨酸分子间的键连接方式;... 目的:研究确定1株疑似产ε-聚赖氨酸链霉菌所合成产物的化学结构和分子量。方法:采用D152树脂离子交换法分离纯化ε-聚赖氨酸;薄层色谱分析化学组成;紫外可见扫描光谱分析有机官能团;长程异核位移相关谱分析赖氨酸分子间的键连接方式;Tricine-SDS-PAGE电泳分析ε-聚赖氨酸分子量。结果:薄层色谱显示赖氨酸为纯化产物的惟一化学组成;纯化产物200nm处有最大吸收峰,260~280nm蛋白特征吸收处无吸收;长程异核位移相关谱显示纯化产物为ε-聚赖氨酸;所分离ε-聚赖氨酸分子量约为3300u左右。结论:菌株GIM8发酵产物为ε-聚赖氨酸;薄层色谱、紫外可见扫描光谱以及长程异核位移相关谱三者结合适用于ε-聚赖氨酸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Ε-聚赖氨酸 化学结构 长程异核位移相关谱 Tricine-SDS-PAGE
下载PDF
中国小蘑菇属三新记录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言柳 裴男才 +3 位作者 张林平 邓旺秋 吴斐 刘萌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8-714,共7页
对采自江西省乐安老虎脑自然保护区的小磨菇属Micropsalliota进行分类研究,发现3个中国新记录种,即棕色小蘑菇M. arginophaea、球囊小蘑菇M. globocystis和拟白色小蘑菇M. pseudoarginea。对标本材料进行了详实的宏观和微观形态描述和... 对采自江西省乐安老虎脑自然保护区的小磨菇属Micropsalliota进行分类研究,发现3个中国新记录种,即棕色小蘑菇M. arginophaea、球囊小蘑菇M. globocystis和拟白色小蘑菇M. pseudoarginea。对标本材料进行了详实的宏观和微观形态描述和图解。基于ITS和nrLSU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学分析,验证了种菌形态学鉴定结果,进一步明确了种菌的分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科 形态学 序列分析 分类
下载PDF
沉香挥发油化学组成分析及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韩恰恰 杨思惠 +4 位作者 陈晓颖 钟兆健 周欣 章卫民 高晓霞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66-1571,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树种来源、不同提取工艺生产的沉香挥发油化学组成。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化学组成,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AMDIS)结合保留指数(RI)鉴定挥发性成分。结果:无监督模式识别(PCA)方法中,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目的:分析不同树种来源、不同提取工艺生产的沉香挥发油化学组成。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化学组成,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AMDIS)结合保留指数(RI)鉴定挥发性成分。结果:无监督模式识别(PCA)方法中,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生产的挥发油样品(S1~S3)聚为一簇,水蒸气蒸馏生产的挥发油样品(S4~S8)聚为一簇。3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生产的挥发油分别分离得到46、79和88个色谱峰,主要为白木香醛、绒白乳菇醛等倍半萜类化合物,2-(2-苯乙基)色酮、6-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和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等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其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种类较多,相对含量也较高;5批水蒸气蒸馏生产的挥发油分别分离得到85、80、89、91和61个色谱峰,主要为α-古芸烯、香树烯和(-)-马兜铃烯等倍半萜类化合物,棕榈酸和肉豆蔻酸等脂肪酸类化合物,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种类较少,相对含量也较低。沉香螺醇为8批沉香挥发油样品中检出的共有组分,在各样品中相对含有量差异较大。结论:不同提取工艺导致沉香挥发油品质差异较大,选择苄基丙酮、沉香螺醇、2-(2-苯乙基)色酮等指标性成分作为定量指标,将有助于沉香挥发油的全面品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巴戟天内生真菌Cytospora rhizophorae中ProL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性质分析
8
作者 孔亚丽 叶伟 +3 位作者 李赛妮 朱牧孜 钟国华 章卫民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89,共8页
【目的】从巴戟天内生真菌Cytospora rhizophorae中克隆proL基因,异源表达ProL蛋白并研究其理化性质,为解析ProL在合成Cytorhizins类新骨架活性化合物途径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技术从C.rhizophorae中克隆proL基因,... 【目的】从巴戟天内生真菌Cytospora rhizophorae中克隆proL基因,异源表达ProL蛋白并研究其理化性质,为解析ProL在合成Cytorhizins类新骨架活性化合物途径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技术从C.rhizophorae中克隆proL基因,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将proL基因片段插入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中异源表达,使用尿素对ProL蛋白梯度复性,采用SDS-PAGE技术和质谱测序对ProL蛋白进行分析和鉴定,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roL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进行分析,推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结果】克隆得到proL基因的编码序列,开放阅读框全长909 bp,编码303个氨基酸,ProL蛋白分子式为C1495H2320N424O444S13,相对分子质量为33754.22,原子数为4696,等电点为5.69,为酸性蛋白。ProL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以包涵体的形式大量表达,尿素梯度复性获得了纯度为98.9%的ProL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ProL氨基酸序列在已知蛋白中与Aspergillus ibericus XP025570169.1的酰胺水解酶2相似性最高,为59.40%,其三维结构模型中包含8个α-螺旋和8个β-折叠,保守氨基酸序列为207~216位。【结论】ProL蛋白属于酰胺水解酶超家族,预测其为一种新颖蛋白,该蛋白可能在生成高度氧化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途径中起水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Cytospora rhizophorae proL基因 克隆 表达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