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绿假单胞菌一氧化氮还原酶编码基因norD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1
作者 王颖思 周刚 +2 位作者 彭红 谢小保 施庆珊 《工业微生物》 CAS 2019年第5期33-39,共7页
一氧化氮还原酶(Nitric oxide reductase,NOR)是反硝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催化酶,本文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敲除铜绿假单胞菌中norD基因,并研究该基因敲除后菌株ΔnorD在好氧条件下的表型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野生菌株和回补菌株相比,... 一氧化氮还原酶(Nitric oxide reductase,NOR)是反硝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催化酶,本文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敲除铜绿假单胞菌中norD基因,并研究该基因敲除后菌株ΔnorD在好氧条件下的表型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野生菌株和回补菌株相比,ΔnorD对BIT的抗性增强。同时在BIT作用下,ΔnorD泳动能力减弱、绿脓菌素的合成能力降低,但norD基因不是BIT唯一的作用位点。上述结果明确了好氧条件下norD基因的部分功能,为更好的利用反硝化过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1 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 一氧化氮还原酶(NOR) 生物膜 表型变化
下载PDF
广东虫草子实体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香女 张成花 +2 位作者 邓旺秋 李泰辉 姜子德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56,共6页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不同溶剂(乙醇、甲醇、石油醚、乙酸乙酯)对广东虫草(Cordyceps guangdongensis)子实体色素的提取效果及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广东虫草色素易溶于80%乙醇溶剂,最大吸收波长为410nm。色素的乙醇溶液分别在...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不同溶剂(乙醇、甲醇、石油醚、乙酸乙酯)对广东虫草(Cordyceps guangdongensis)子实体色素的提取效果及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广东虫草色素易溶于80%乙醇溶剂,最大吸收波长为410nm。色素的乙醇溶液分别在光照与黑暗条件下放置5d,其吸光度值分别减少22.3%和16.6%,在有光照条件与无光照条件下色素的吸光度差异显著。与室温25℃相比,在20~50℃下,色素吸光度无显著差异,在60~70℃下,差异显著,而当温度为90、100℃时,差异极显著,色素吸光度分别升高了19.8%和37.7%;强酸条件(pH为2~3),氧化还原剂H2O2,使色素褪色;碱性条件(pH为8~9),氧化还原剂Na2SO3以及部分食品添加剂(麦芽糖、柠檬酸、蔗糖)对色素有增色作用;金属离子影响色素的稳定性,其中Fe3+及Fe2+使色素发生色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虫草 提取溶剂 墨绿色素
下载PDF
苦楝素联合BIT对白色念珠菌的协同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彭红 周刚 +3 位作者 王颖思 李彩玲 谢小保 施庆珊 《工业微生物》 CAS 2019年第5期24-28,共5页
探讨苦楝素与BIT分别单独及二者联合使用对白色念珠菌的浮游菌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以预加菌液倾注平板打孔抑菌实验法测定苦楝素、BIT及二者联合使用对白色念珠菌菌体生长的抑制效果,96孔板微量稀释法培养该菌浮游菌及其生物膜,... 探讨苦楝素与BIT分别单独及二者联合使用对白色念珠菌的浮游菌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以预加菌液倾注平板打孔抑菌实验法测定苦楝素、BIT及二者联合使用对白色念珠菌菌体生长的抑制效果,96孔板微量稀释法培养该菌浮游菌及其生物膜,分别测定浮游菌及其生物膜的吸光度并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最小抑菌浓度(MIC),计算二者联合时的抑菌指数(FIC)。平板打孔抑菌实验结果显示,其抑菌效果依次为:二者联合>BIT>苦楝素;96孔微量稀释法结果显示:二者联合的FIC系数为0.75;二者联合抑制该浮游菌生长比单用时药效增加了20%~50%,抑制其生物膜的形成比单用时药效增加了33%~50%。苦楝素与BIT联合使用具有对白色念珠菌生长的复配增效抑制作用,不但有效抑制该菌浮游菌生长,也能抑制其生物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素 BIT 白色念珠菌 抑菌效果 生物膜
下载PDF
肠道菌群调控代谢性疾病发生和发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田也 麦旭东 +7 位作者 马凯 韩木兰 印遇龙 许国焕 王润鑫 孙嘉 陈宏 谢黎炜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602-1613,共12页
人体肠道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生态系统,肠道菌群、营养物质和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其稳态对宿主健康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肠道菌群的各种菌落具有众多功能,如参与营养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代谢、形成肠道天然屏障等.肠道菌群紊乱会对健... 人体肠道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生态系统,肠道菌群、营养物质和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其稳态对宿主健康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肠道菌群的各种菌落具有众多功能,如参与营养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代谢、形成肠道天然屏障等.肠道菌群紊乱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许多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均与肠道菌群紊乱存在密切关系.肠道菌群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紧密关系已引起人们对益生菌的关注.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稳态并预防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回顾了肠道菌群尤其是益生菌在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并且评估了益生菌在治疗代谢性疾病中的转化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益生菌 肥胖 糖尿病
原文传递
辣木多糖提取物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保护效果
5
作者 罗雪婷 王庆 +3 位作者 张菊梅 郭伟鹏 胡丹丹 丘明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7-521,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评价模型,研究辣木多糖提取物预防NAFLD的功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低、中、高剂量组。各剂量组予以辣木多糖提取物水溶液灌胃(10 ml/kg BW),阴性... 目的通过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评价模型,研究辣木多糖提取物预防NAFLD的功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低、中、高剂量组。各剂量组予以辣木多糖提取物水溶液灌胃(10 ml/kg BW),阴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以同等体积纯水灌胃,每日一次,直至第90天。试验结束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坏死因子-α(TNF-α)。对所有的肝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组大鼠血清中抗氧化、抗炎指标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其各指标含量趋向于阴性对照组的含量,血脂指标高剂量组大鼠LDL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镜下发现,各剂量组肝细胞虽有一定程度损伤,但病变种类较模型对照组少,且程度轻,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随着剂量的升高而减轻。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辣木多糖提取物可改善NAFLD的脂质代谢紊乱、降低大鼠血脂水平、对抗氧自由基的攻击、改善炎症反应,保护肝脏。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抗氧化、抗炎途径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辣木多糖提取物 高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