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高分子材料微生物腐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疏秀林 施庆珊 +1 位作者 欧阳友生 陈仪本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15,共5页
高分子的生物腐蚀影响其在多种工业材料的应用,包括航空航天结构复合材料、高分子增塑剂和添加物、电绝缘聚酰亚胺、腐蚀防护高分子外衣。高分子物质微生物腐蚀的作用机理是:合成高分子材料能否成为抑氧微生物的底物主要取决于其化学结... 高分子的生物腐蚀影响其在多种工业材料的应用,包括航空航天结构复合材料、高分子增塑剂和添加物、电绝缘聚酰亚胺、腐蚀防护高分子外衣。高分子物质微生物腐蚀的作用机理是:合成高分子材料能否成为抑氧微生物的底物主要取决于其化学结构、结合性能、微生物群落。生物腐蚀的程度还取决于聚合物的摩尔质量、结晶度、物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微生物腐蚀 破坏机理 预防
下载PDF
饮用水微生物安全风险控制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清平 张永清 张菊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8-191,共4页
归纳国内外饮用水中微生物污染状况及种类,相关饮用水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情况,饮用水中污染的微生物及其对人体的危害,以及控制饮用水中微生物污染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饮用水微生物安全所面临的挑战与建议,对于保障饮用水微... 归纳国内外饮用水中微生物污染状况及种类,相关饮用水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情况,饮用水中污染的微生物及其对人体的危害,以及控制饮用水中微生物污染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饮用水微生物安全所面临的挑战与建议,对于保障饮用水微生物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微生物安全 风险控制
下载PDF
ISO 17025:2017标准在科研实验室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青柏 李良秋 +3 位作者 徐鹏 曾绮文 王东东 王嘉铭 《甘肃科技》 2019年第2期86-89,共4页
科研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是科学创新的重要源泉。科研实验室出具的数据是科学成果的依据,其质量直接影响科学成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本文针对目前科研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鉴ISO 17025新标准的实验室管理新方法,为建立... 科研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是科学创新的重要源泉。科研实验室出具的数据是科学成果的依据,其质量直接影响科学成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本文针对目前科研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鉴ISO 17025新标准的实验室管理新方法,为建立保证科研实验数据结果质量的管理体系提供思路,为我国科研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 17025:2017 科研实验室 规范化管理
下载PDF
微生物检测内部质量监控评价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青柏 曾绮文 +1 位作者 谭雨婷 李良秋 《轻工科技》 2019年第7期114-115,136,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微生物检测内部质量监控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为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制定合理、有效的内部质量监控计划及其结果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生物 质量监控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创伤弧菌生物学特性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青柏 李良秋 +4 位作者 徐鹏 曾绮文 王东东 王嘉铭 谭雨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33-36,共4页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品污染病原,可造成养殖水产品的病害,同时也是一种致命的人类机会致病菌,与全世界大部分食用污染海鲜致死的案例有关。随着全球气温升高,以及食用海鲜产品的人群变多,我国创伤弧菌感染率呈...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品污染病原,可造成养殖水产品的病害,同时也是一种致命的人类机会致病菌,与全世界大部分食用污染海鲜致死的案例有关。随着全球气温升高,以及食用海鲜产品的人群变多,我国创伤弧菌感染率呈现上升趋势。简要综述了创伤弧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子检测的最新进展,为创伤弧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弧菌 生物学特性 检测技术
下载PDF
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测量方法在生物高分子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计伟 施庆珊 +2 位作者 欧阳友生 胡文锋 陈仪本 《广东化工》 CAS 2011年第4期18-20,共3页
分子量是生物高分子性质的一项重要参数,决定了生物高分子的许多理化特性和生物效应。准确测定生物高分子的分子量有利于了解其性质,是其有效应用的前提。文章主要简述了近年来常用的测定生物高分子分子量的方法,如黏度测量法、凝胶渗... 分子量是生物高分子性质的一项重要参数,决定了生物高分子的许多理化特性和生物效应。准确测定生物高分子的分子量有利于了解其性质,是其有效应用的前提。文章主要简述了近年来常用的测定生物高分子分子量的方法,如黏度测量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法、电喷雾电离质谱法,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为微生物合成生物高分子领域内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测定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高分子 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 测定方法
下载PDF
吲哚酚显色底物的合成及其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清平 韦献虎 +1 位作者 张菊梅 郭伟鹏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80-589,共10页
吲哚酚显色底物是由作为产色原的吲哚酚或其取代物与酶底物间接缩合而成,其合成主要包括中间体乙酸1-乙酰基-吲哚-3-基酯的合成及其与酶底物的衍生物缩合两部分。中间体可以通过以取代苯胺、邻氨基苯甲酸、邻氯苯甲酸等为起始物合成,而... 吲哚酚显色底物是由作为产色原的吲哚酚或其取代物与酶底物间接缩合而成,其合成主要包括中间体乙酸1-乙酰基-吲哚-3-基酯的合成及其与酶底物的衍生物缩合两部分。中间体可以通过以取代苯胺、邻氨基苯甲酸、邻氯苯甲酸等为起始物合成,而其再与酶底物的衍生物如乙酰溴代糖、酰卤、三氯氧磷、氯磺酸等反应可得到相应的各种显色底物。吲哚酚显色底物应用于微生物检测,依据特异性酶与相应底物的特异性反应,一般通过显色培养基技术来实现,不同的显色底物针对的酶及其应用于检测的微生物会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酚显色底物 中间体 乙酸 1-乙酰基-吲哚-3-基酯 合成 应用 显色培养基
原文传递
ε-聚赖氨酸复合生物防腐剂对广式腊肠的防腐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莫树平 张菊梅 +3 位作者 吴清平 柏建玲 林苑苑 丘明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4-229,共6页
研究比较以ε-聚赖氨酸、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复配的生物防腐剂以及各单体物质在广式腊肠中的防腐效果,在设定的时间点,参照国标GB4789.2-2008方法检测菌落总数,采用半微量定氮法检测挥发性盐基氮含量(TVB-N值)。结果表明,在各检测... 研究比较以ε-聚赖氨酸、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复配的生物防腐剂以及各单体物质在广式腊肠中的防腐效果,在设定的时间点,参照国标GB4789.2-2008方法检测菌落总数,采用半微量定氮法检测挥发性盐基氮含量(TVB-N值)。结果表明,在各检测时间点,样品菌落总数及TVB-N值均比对照低,尤其复合防腐剂添加量为0.5 g/kg时效果明显,在检测的最后时间点(第30天),菌落总数为104 cfu/g,TVB-N值为17.56 mg/100 g,远低于国家规定的二级鲜肉标准(TVB-N值均低于25 mg/100 g),而此时对照菌落总数为106 cfu/g,TVB-N值为27.34 mg/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防腐剂 广式腊肠
下载PDF
水体粪便污染的微生物溯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冯广达 邓名荣 +4 位作者 朱红惠 郭俊 张曦 朱昌雄 梁浩亮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73-3281,共9页
畜禽粪便和生活污水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明确和区分水体污染的来源对污染控制和治理尤为重要.因此,利用微生物进行水体污染的溯源近年来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本文对两种类型微生物溯源方法的研究现状、优缺点以及应用中存在... 畜禽粪便和生活污水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明确和区分水体污染的来源对污染控制和治理尤为重要.因此,利用微生物进行水体污染的溯源近年来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本文对两种类型微生物溯源方法的研究现状、优缺点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和展望.认为在培养建库微生物溯源方法中重复序列分型应用性最强,而在非培养建库方法中基于大肠杆菌特异性基因的PCR-DGGE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非培养建库微生物溯源是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培养建库和非培养建库溯源方法相结合才能使溯源结果更加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溯源 水体粪便污染 大肠杆菌 PCR-DGGE 拟杆菌目
原文传递
微生物催化生产丁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邓名荣 郭俊 朱红惠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7-122,共6页
丁酸传统上可用于制造丁酸纤维素、合成丁酸酯、食品香料等,近年来研究发现丁酸是肠道上皮细胞的优选能量来源,能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具有抗癌作用。随着丁酸在生物相关领域功用的不断发现和实际应用,而消费者又日趋青睐生物源制品,... 丁酸传统上可用于制造丁酸纤维素、合成丁酸酯、食品香料等,近年来研究发现丁酸是肠道上皮细胞的优选能量来源,能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具有抗癌作用。随着丁酸在生物相关领域功用的不断发现和实际应用,而消费者又日趋青睐生物源制品,微生物催化生产丁酸将越来越具有竞争力。产物浓度低、选择性差是当前丁酸发酵的主要限制因素。许多研究从选用廉价培养基料、优化发酵工艺、简化提取步骤、遗传改造生产菌株等方面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取得一定进展。今后这些方面更多的突破,都将使微生物催化生产丁酸的产业化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 发酵 梭菌
原文传递
工业腐败微生物种属特性及抗药性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艺彩 谢小保 +2 位作者 施庆珊 欧阳友生 陈仪本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58-1565,共8页
为科学治理工业领域中微生物对杀菌剂的抗药性,从工业产品、原料及水样中采集腐败微生物,细菌按照《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API鉴定系统及16SrDNA序列分析,真菌按《真菌鉴定手册》及18SrDNA序列分析分别进行鉴定;通过测定杀菌剂的最... 为科学治理工业领域中微生物对杀菌剂的抗药性,从工业产品、原料及水样中采集腐败微生物,细菌按照《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API鉴定系统及16SrDNA序列分析,真菌按《真菌鉴定手册》及18SrDNA序列分析分别进行鉴定;通过测定杀菌剂的最小抑制浓度(MIC)来评估微生物抗药性水平。结果显示,腐败微生物中革兰氏阴性细菌约占46.91%,主要包括假单胞菌属、肠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克雷伯氏菌属等;革兰氏阳性菌约占32.71%,主要种属为芽孢杆菌属、微杆菌属、李斯特氏菌属及球菌等;真菌约占12%,主要包括青霉属、木霉属和曲霉属。MIC测试结果显示,主要抗药性微生物为假单胞菌属,约占33.78%,平均抗性水平达到36mg/L,且传代不稳定。结论认为,工业上微生物污染主要由细菌耐药性引起,细胞膜结构及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在该类杀菌剂抗药性产生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抗药性 工业杀菌剂 最小抑制浓度
原文传递
土壤样品长期保存对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和功能类群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杨 崔航 +2 位作者 朱红惠 傅声雷 姚青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17-1024,共8页
【目的】评估土壤长期保存(4个月)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Biolog?Eco PlateTM生态板研究4°C风干保存和-20°C低温冻存的农田土壤和森林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模式。【结果】与新鲜土壤样品相比,长... 【目的】评估土壤长期保存(4个月)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Biolog?Eco PlateTM生态板研究4°C风干保存和-20°C低温冻存的农田土壤和森林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模式。【结果】与新鲜土壤样品相比,长期保存的土壤样品的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大大降低,其多样性、均匀度和Simpson指数均降低;风干保存和低温冻存两者对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除风干保存的土壤样品中利用多聚物类的微生物类群的代谢活性外,两种保存方法显著降低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降低幅度为54.5%–99.8%。【结论】长期保存土壤可能会导致对微生物群落信息的低估,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研究的最佳样品为新鲜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风干保存 低温冻存 Biolog生态板 代谢活性
原文传递
抗菌塑料的应用及抗菌性能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彭如群 谢小保 +2 位作者 李金兰 欧阳友生 陈仪本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95-98,共4页
介绍了抗菌塑料制品的应用研究概况,分析了国内外塑料抗菌测试方法及其评价标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为抗菌塑料性能评价方法的选择和标准的有效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并结合现有标准的现状,提出了制定国家标准的必要性。
关键词 塑料 抗菌性能 测试标准
下载PDF
抗菌塑料的应用及抗菌性能评价
14
作者 彭如群 谢小保 +2 位作者 李金兰 欧阳友生 陈仪本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10期95-98,共4页
介绍了抗菌塑料制品的应用研究概况,分析了国内外塑料抗菌测试方法及其评价标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为抗菌塑料性能评价方法的选择和标准的有效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并结合现有标准的现状,提出了制定国家标准的必要性。
关键词 塑料 抗菌性能 测试标准
下载PDF
显色底物磷脂酰肌醇的化学法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琳 吴清平 +2 位作者 张菊梅 莫翠云 郭伟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3-457,共5页
采用化学方法制备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显色培养基底物磷脂酰肌醇(l-α-phosphatidylinositol,PI)。PI提纯过程中纯度和回收率是一对难以同时提高的矛盾因素,实验采用单一及复合溶剂萃取相结合的方法,考察... 采用化学方法制备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显色培养基底物磷脂酰肌醇(l-α-phosphatidylinositol,PI)。PI提纯过程中纯度和回收率是一对难以同时提高的矛盾因素,实验采用单一及复合溶剂萃取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溶剂比、溶剂体积、碱性物质种类等条件对该矛盾因素的影响。经过优化研究,以氨水为碱性物质配制pH=8.0的甲醇溶液预处理后,采用V(正己烷)∶V(乙醇溶液)=1∶1.5时分离效果最佳。比较了纯化前后产物与标准品的微生物显色效果,结果证实了产品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色底物 单核增生性李斯特菌 磷脂酰肌醇 高效液相色谱 溶剂法 提纯技术
下载PDF
海洋真菌梅花状青霉FS83抗菌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浩华 陈玉婵 +1 位作者 王磊 章卫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155,共5页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海洋真菌梅花状青霉(Penicillium herquei)FS83的发酵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活...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海洋真菌梅花状青霉(Penicillium herquei)FS83的发酵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活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提取物对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抗真菌活性,并采用连续稀释法测定提取物对所有细菌和真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值)。此外,还通过MTT法测试提取物对人肺癌细胞(NCI-H460)、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神经胶质瘤细胞(SF-268)的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菌丝体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活性,抑菌圈分别为18.1 mm、17.3 mm,最低抑制浓度均为1.56 mg/mL,对所有供试真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均达50%以上,最低抑制浓度为0.78-3.12mg/mL;发酵液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圈达16.4 mm,最低抑制浓度均为1.56 mg/mL,对所有供试真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最低抑制浓度为1.56-6.25 mg/mL。菌丝体提取物对3种肿瘤细胞株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为55.9-63.5μg/mL,发酵液提取物对肿瘤细胞株MCF-7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在200μg/mL浓度下的抑制率为8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梅花状青霉 提取物 抑菌活性 细菌 真菌 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裂褶菌多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贺凤 黄龙花 +2 位作者 刘远超 李诚斌 胡惠萍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8-93,共6页
裂褶菌多糖(Schizophyllan)是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综述了裂褶菌多糖结构、提取纯化工艺和生理活性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裂褶菌 多糖结构 提取纯化工艺 生理活性功能
下载PDF
蛹虫草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前景 被引量:59
18
作者 曾宏彬 宋斌 李泰辉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0-74,共5页
概述了蛹虫草的形态与分布、生物学特性、药理学、菌种选育、子实体栽培技术、液体发酵培养技术和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和展望了蛹虫草产业化发展方向和前景。
关键词 蛹虫草 生物学特性 药理学 产业化
下载PDF
我国香蘑属真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挺 宋斌 +2 位作者 林群英 沈亚恒 林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579-7581,7770,共4页
综述了我国香蘑属真菌在种质资源、营养成分、药理学与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我国香蘑属的研究方向和前景。
关键词 香蘑属 资源 开发利用
下载PDF
γ-聚谷氨酸/壳聚糖多孔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疏秀林 施庆珊 +2 位作者 林小平 欧阳友生 陈仪本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4-518,共5页
为提高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力学性能,改善其生物活性,修饰改性天然高分子,本文采用接枝共聚/冷冻干燥法制备多孔γ-聚谷氨酸/壳聚糖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吸水性试验以及降解性试验等对材料进行... 为提高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力学性能,改善其生物活性,修饰改性天然高分子,本文采用接枝共聚/冷冻干燥法制备多孔γ-聚谷氨酸/壳聚糖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吸水性试验以及降解性试验等对材料进行了材料结构表征和性能评价,为其新型组织工程材料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该复合材料具有多孔结构,孔径约100.29±40.46μm,空隙率83.45%;该复合材料的平均吸水性为465%±38%,500 rpm离心3min后保水性能达到329%±33%;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降解性,比壳聚糖有更好的降解性,12周降解百分率为12.96%。该共聚复合材料能有效地克服γ-聚谷氨酸和壳聚糖各自的缺点,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聚谷氨酸 γ-聚谷氨酸/壳聚糖 微观结构 吸水性 降解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