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与心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丹 黄雨晴 +1 位作者 余雪菊 冯颖青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7-423,共7页
肠道菌群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体互惠共生存在。人体为肠道菌群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居住环境;肠道菌群对人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消耗、储存、重新分配能量;调节先天性与后天性免疫;构成人体肠道的生物学屏障。肠道菌群结构... 肠道菌群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体互惠共生存在。人体为肠道菌群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居住环境;肠道菌群对人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消耗、储存、重新分配能量;调节先天性与后天性免疫;构成人体肠道的生物学屏障。肠道菌群结构会随着宿主的年龄、膳食结构、免疫状态及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心血管病 免疫状态 人体内环境 生物学屏障 居住环境 主要表现 重新分配
原文传递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病例总结 被引量:7
2
作者 薛玉梅 詹贤章 +7 位作者 郭惠明 刘洋 邓海 方咸宏 廖洪涛 魏薇 李腾 吴书林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15-219,共5页
目的评价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房颤)消融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08年至2013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消融策略及消融成功率。结果共纳入23例患者,... 目的评价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房颤)消融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08年至2013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消融策略及消融成功率。结果共纳入23例患者,男8例,女15例,平均年龄(51.0±9.2)岁。单纯二尖瓣置换术患者13例(56.5%),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10例(43.5%),其中5例同时进行三尖瓣置换或整形术。外科术后阵发性房颤患者14例(60.9%),非阵发性房颤9例(39.1%);这些患者在外科术前心律情况为9例窦性心律,4例阵发性房颤,10例非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距离外科手术时间为(6.9±5.8)年,外科术后发生房颤病程(3.1±3.2)年,左、右心房内径分别为(44.1±5.9)mm、(48.1±9.0)mm,左心室射血分数64.0%±8.3%。平均消融手术时间(156.8±46.6)min,X线曝光时间(27.3±11.2)min。随访(29.7±21.2)个月,其中4例(17.4%)患者接受再次消融术;14例(60.9%)维持窦性心律(6例服用胺碘酮),1例死亡,2例失访,6例复发(包括2例持续性房颤,1例阵发性房颤,2例偶发性心房扑动,1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结论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房颤导管消融有效、安全,步进式导管消融策略可能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外科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下载PDF
年龄≤50岁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被引量:6
3
作者 严红 毕君富 +4 位作者 张斌 董太明 乌汉东 于汇民 靳立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5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年龄在50岁及以下的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选取经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50岁及以下女性冠心病住院患者共173例作为疾病组,同期收治的50岁及以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住院患者共494... 目的探讨年龄在50岁及以下的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选取经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50岁及以下女性冠心病住院患者共173例作为疾病组,同期收治的50岁及以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住院患者共49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间冠心病危险因素、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疾病组中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家族史患者、血脂异常患者及高血压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疾病组患者舒张压、空腹血糖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体重、收缩压、停经年龄等则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值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尿蛋白阳性患者比例,疾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尿酸、肌酸酐(肌酐)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疾病组中,单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占53.8%;多支病变患者占31.2%;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或正常患者占15.0%。受累的冠状动脉以左前降支及其分支最多,其次为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结论 50岁及以下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冠心病阳性家族史、血脂异常、高血压(尤其是舒张压高)及尿蛋白阳性。单纯停经而没有伴随冠心病其他危险因素,可能不会导致冠心病发病率的增加。这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最多见,相当部分患者冠状动脉仅轻度异常甚或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岁 女性 冠心病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同期冠状动脉和肾动脉支架术对心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董豪坚 莫与京 +3 位作者 刘媛 罗建方 周颖玲 黄文晖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观察同期行冠状动脉和肾动脉支架术对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因素。方法入选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确诊的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169例,其中同期行冠状动脉和肾动脉支架术(联合组)14... 目的观察同期行冠状动脉和肾动脉支架术对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因素。方法入选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确诊的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169例,其中同期行冠状动脉和肾动脉支架术(联合组)149例,单纯行冠状动脉支架术(PCI组)20例。术后至少随访2年,记录基线及随访血压、血肌酐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以及不良心肾脑血管事件。结果PCI组左右肾动脉狭窄率均低于联合组(P均〈0.叭)。术后2年,联合组收缩压低于基线(P〈0.01),舒张压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基线(P均〈0.01);超声心动图显示,2组患者的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均低于基线(P均〈0.01),联合组较PCI组下降幅度更大(-55.6g/m2。比-12.8g/m。,P〈0.01);联合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小于基线[(41.7±18.9)ml·min~·1.73m。比(44.7±17.4)ml·min~·1.73111,P〈0.01];PCI组手术前后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联合组患者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基线肾功能不全不是不良心肾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HR:0.986,P〉0.05)。结论同期行冠状动脉和肾动脉支架术治疗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安全、有效,虽不能逆转肾功能下降,但有助于控制血压和减轻左心室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肾动脉梗阻 支架
原文传递
室性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4
5
作者 魏薇 薛玉梅 +9 位作者 詹贤章 方咸宏 廖洪涛 邓海 梁远红 廖自立 刘洋 刘方舟 林炜东 吴书林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调查体表心电图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VA)的特征和分布情况。方法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筛查12导联体表心电图有VA的患者,测量基线QRS时限(QRS-B)及室性心律失常QRS时限(QRS-VA),分析起源,并按6... 目的调查体表心电图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VA)的特征和分布情况。方法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筛查12导联体表心电图有VA的患者,测量基线QRS时限(QRS-B)及室性心律失常QRS时限(QRS-VA),分析起源,并按6种基础心脏病(冠心病、非缺血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非器质性心脏病、其他)及3个年龄段进行总结。结果同期心内科住院患者共19554例,体表心电图VA检出率为4.9%,起源于流出道的占比51.7%。非器质性心脏病组的QRS-B明显大于冠心病组、非缺血性心肌病组、先天性心脏病组和瓣膜性心脏病组(P〈0.01);除冠心病组外,非器羼胜心脏病组的QRS-VA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0.05)。非缺血性心肌病组的QRS-VA/QRS-B比值小于其他各组(P〈0.05)。各疾病组的VA的起源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器质性心脏病较非器质性心脏病的VA分布于非流出道的比例大。3个年龄段的基础心脏病和VA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年龄越大VA越可能分布在双心室的非流出道。结论该时期心内科住院患者的VA起源于流出道的占比最大。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QRS.B和QRS.VA小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且VA起源于流出道的占比大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非缺血性心肌病组的QRS-VA/QRS-B比值小于其他各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面调查 体表心电图 室性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30
6
作者 杨大浩 谭宁 +5 位作者 何鹏程 刘勇 温剑艺 陈纪言 周颖玲 黄文晖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2-486,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人选拟诊冠心病的患者186例,根据相关的诊断标准分为3组,ACS组86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5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非冠心病者46例作为对照组。冠... 目的探讨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人选拟诊冠心病的患者186例,根据相关的诊断标准分为3组,ACS组86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5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非冠心病者46例作为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前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所有患者的PLA。比较3组的基线资料,并对3组间PL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值进行比较。在ACS组,根据患者人院时GRACE积分分值,将患者分成2组:低危组(0~108分)30例,高危组(≥109分)56例,比较这两组PLA的差别。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PLA、PMA、PNA、PlyA分别与hs-CRP及GRACE积分的相关性。结果ACS组的PLA(4.40%±3.08%)、PMA(33.6%4-21.5%)、PNA(3.76%4-5.06%)、PLyA(2.03%±1.27%)及hs—CRP[5.75(3.49,9.15)]均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均〈0.05)。GRACE积分高危组PMA值明显高于低危组(44.8%±18.0%比13.O%±6.3%,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s—CRP与PMA呈正相关(r=0.547,P〈0.001),与PIJA、PNA、PlyA均无相关性。GRACE积分与PMA、PIJA、PNA、PlyA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46、0.652、0.460、0.435,P均〈0.01)。结论PLA升高可能预示着ACS患者的不稳定状态,ACS患者PLA水平明显升高,PLA与hs—CRP及GRACE积分正相关,提示PLA可作为预测ACS患者病情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罗建方 董豪坚 +6 位作者 李光 黄文晖 刘媛 余丹青 谭宁 周颖玲 陈纪言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0-473,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1994年4月至2012年2月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行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患者共250例,对发生旋磨相关并发症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各类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1994年4月至2012年2月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行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患者共250例,对发生旋磨相关并发症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各类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病变均为B2或C型严重钙化病变。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后,7例(2.8%)患者发生慢血流,2例(0.8%)患者发生无复流,7例(2.8%)患者发生严重冠状动脉痉挛,2例(0.8%)患者发生窦性心动过缓,2例(0.8%)患者发生冠状动脉夹层,1例(0.4%)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穿孔和心包填塞,1例(0.4%)患者旋磨头撤出困难;未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器械相关死亡。与术前比较,术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升高[(31.2±4.8)mmol/L比(11.4±6.5)mmol/L,P〈0.05]。结论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发症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沉着症 心脏导管插入术 手术中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