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儿主动脉缩窄超声心动图诊断指标的综合评估
1
作者 黄雨 申俊君 +3 位作者 杨柳青 庞程程 石子桢 潘微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7-175,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综合分析胎儿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CoA)的相关超声心动图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广东省人民医院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疑诊CoA存活胎儿204例的临床资料,提取产前超声心动图数据和患者资... 目的本研究旨在综合分析胎儿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CoA)的相关超声心动图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广东省人民医院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疑诊CoA存活胎儿204例的临床资料,提取产前超声心动图数据和患者资料。根据生后随访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真阳性组(A组)和假阳性组(B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指标并建立确诊CoA列线图预测模型,按6:4随机将患者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模型内部验证及效果评价。结果204例胎儿被纳入研究,其中A组95例(46.5%),B组109例(53.43%)。最终确定4个指标组成列线图模型,包括左心室Z值、主动脉远端横弓Z值、肺动脉主干与升主动脉比值、是否合并室间隔缺损。该模型具有一定预测能力和实用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888],在验证集中亦取得了良好的诊断效能(AUC=0.825),内部验证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应用价值。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作为应用简单且有效的工具,提高CoA的产前诊断准确性,促进围产期及生后的分层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先天性心脏病 产前诊断 超声心动图 胎儿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中miRNA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程 钟诗龙 张智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4期491-494,520,共5页
目的应用微小RNA(microRNA,miRNA)芯片技术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患者和不合并PAH患者血浆中miRNA表达谱的差异,并初步预测差异表达的miRNA调控的靶基因。方法收集室间隔缺损(ventri... 目的应用微小RNA(microRNA,miRNA)芯片技术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患者和不合并PAH患者血浆中miRNA表达谱的差异,并初步预测差异表达的miRNA调控的靶基因。方法收集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合并重度PAH(PAH组)和不合并PAH患者(对照组)的血浆。分别提取总RNA,然后采用miRNA芯片进行miRNA表达谱差异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验证。运用Targetscan、Pictar、Miranda软件预测可能调控的靶基因。结果 miRNA芯片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继发重度PAH患者血浆中表达上调的miRNA有50个,表达下调的miRNA有36个。实时定量PCR验证miR-98与芯片结果一致,表达上调。靶基因预测软件显示内皮素(ET-1)为hsa-miR-98的重要靶基因。结论 miRNA在先天性心脏病继发重度PAH患者血浆中存在差异性表达,miRNA可能与PAH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浆miR-98有可能成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PAH的新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肺动脉高压 微小RNA
下载PDF
小儿经导管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发生左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大业 钱明阳 卞洪亮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3期334-337,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经导管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术后发生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对631例经超声心动图和造影检查证实膜周部VSD,且具有介入治疗适应证的患者进行导管堵闭手术,对术后出现左束... 目的探讨小儿经导管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术后发生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对631例经超声心动图和造影检查证实膜周部VSD,且具有介入治疗适应证的患者进行导管堵闭手术,对术后出现左束支或左前分支传导阻滞进行相应治疗和早期随访。结果术中新发生左束支及左前分支传导阻滞6例,予以甲强龙2 mg/kg静脉注射,心电图均恢复正常后继续介入治疗。术后共计发生8例(1.26%)左束支传导阻滞,11例(1.74%)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其中术后1 d内发生左束支传导阻滞6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8例,给予相应处理后其中左束支传导阻滞4例恢复正常,2例无恢复(经心外科治疗后恢复正常);左前分支传导阻滞5例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新增发生2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术后3个月新增1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结论经导管封堵膜周部VSD术后发生左束支或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比例相对较低,术后早期发现并进行必要的干预可以减少外科手术,应加强中远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左束支传导阻滞
下载PDF
胎儿严重肺动脉瓣狭窄或闭锁的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评估、右心室发育评估及宫内介入治疗的结局随访 被引量:5
4
作者 徐昕昀 张智伟 +9 位作者 张旭 李一凡 庞程程 申俊君 周成斌 庄建 温树生 韩凤珍 孙云霞 潘微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4期443-448,458,共7页
目的探讨胎儿室间隔完整型严重肺动脉狭窄(critical pulmonary stenosis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CPS/IVS)或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ulmonary atresia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PA/IVS)的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室... 目的探讨胎儿室间隔完整型严重肺动脉狭窄(critical pulmonary stenosis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CPS/IVS)或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ulmonary atresia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PA/IVS)的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室发育评估及宫内介入治疗的结局随访.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6例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为PA/IVS或CPS/IVS(1例诊断PA/IVS,5例为CPS/IVS)行胎儿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fetal pulmonary valvuloplasty,FPV)胎儿的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室发育评估及结局随访资料.结果6例胎儿诊断孕周为(26.48±2.15)周.6例胎儿术前三尖瓣环/二尖瓣环比值(tricuspid valve annulus/mitral valve annulus,TV/MV)分别为0.53、0.82、0.71、0.85、0.77、0.71,右心室纵径/左心室纵径比值(right ventricle length/left ventricle length,RV/LV)分别为0.42、0.63、0.52、0.61、0.75、0.61,三尖瓣流入时间/心动周期长度比值(tricuspid valve inflow duration/cardiac cycle length,TVID/CCL)比值分别为0.26、0.35、0.39、0.44、0.44、0.35,肺动脉瓣环/主动脉瓣环(pulmonary valve annulus/aortic annulus,PV/AV)比值分别为0.85、1.03、0.85、0.86、1.20、0.78.动态观察2周后,6例胎儿右心室各指标未见明显增长,于(29.45±1.19)周行FPV术,均取得技术性成功(100%),无宫内死亡,孕妇及胎儿无严重并发症.FPV术后,6例胎儿术后1~2周内TV/MV、RV/LV、TVID/CCL明显增长,术后2~6周增长趋于稳定,而PV/AV则在术后2~4周增长较明显.6例患儿分娩胎龄为(37.74±1.17)周,出生体质量(3.04±0.24)kg,于生后(15.33±7.31)d完成行一期手术,其中2例行外科手术,4例行FPV.1例于13个月于外院完成二次手术,完成心室修补,4例患儿完成双心室矫治,但1例患儿死于围术期的严重感染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存活的5例患儿血氧饱和度>95%,无右心衰竭症状.结论产前可通过超声评估CPS/IVS、PA/IVS胎儿右心室发育状况,筛选宫内介入治疗适应证,适时进行FPV,可促进右心室小梁部及三尖瓣发育,争取患儿生后实现双心室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狭窄 右心室发育不良 胎儿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 一体化诊疗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E/E'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薛正杰 张智伟 +1 位作者 孙凌 李俊杰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2期182-186,250,共6页
目的 探索在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脉冲多普勒超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与组织多普勒超声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比值E/E’与左右心导管检查中所测心室舒张末压的相关性,进而探索多普勒超声E/E’对左心室舒张... 目的 探索在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脉冲多普勒超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与组织多普勒超声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比值E/E’与左右心导管检查中所测心室舒张末压的相关性,进而探索多普勒超声E/E’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价价值。方法 总共纳入2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女120例,男80例,年龄6.5岁(6个月~21岁)。入院后患者均行心导管术,术中测得左心室舒张末压(end-diastolic pressure,EDP)或替代指标(左心房平均压及肺小动脉楔入压)。术前均由同一超声心动图专业人员测得超声心动图参数及组织多普勒(TDI)。这些患者被分成2组,1组为正常双心室患者,其中又分为三亚组:室间隔缺损亚组和房间隔缺损亚组及其他多样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混合亚组;另一组为单心室患者。结果 Pearson线性相关结果显示,在双心室组中,室间隔E/E’和心室EDP有较显著的关联[r=0.65,P〈0.001(双侧)],室间隔E/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与EDP相关性弱(r=0.19,P=0.087)。室间隔E/E’值大于10.85对于左心室EDP大于10 mm Hg(1 mm Hg=0.133 k Pa)灵敏度为77%、特异度为80%。受试者工作曲线下最大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E/E’(AUC=0.87,P〈0.001)而E/A(AUC=0.55,P=0.24)。而在单心室组中,这些参数与EDP没有任何关联。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多普勒超声获取的室间隔E/E’比值和左心室EDP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左心室充盈压的评价高于其他指标和方法,在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常规检查中,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心室舒张功能 左心室舒张末压 室间隔处E/E’ 室间隔处E/A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基因异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伍洋子 张旭 张智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2期242-244,共3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罕见的肺血管疾病,以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增高、弥漫性肺小动脉痉挛和肺血管重构为主要病理改变,最终导致患者右心衰竭死亡,但PAH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提示,PAH是一种...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罕见的肺血管疾病,以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增高、弥漫性肺小动脉痉挛和肺血管重构为主要病理改变,最终导致患者右心衰竭死亡,但PAH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提示,PAH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已经证实至少有8个基因的异常与其发病相关。发现新的基因突变,对研究PAH的发病机制,预测患者的预后,开展遗传筛查、遗传咨询,以及未来可能的个体化基因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基因异常 进展
下载PDF
心脏听诊及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筛查海南省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笃飞 陈仁伟 +4 位作者 莫泽来 羊玲 王亚洲 王海凡 张智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713-718,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听诊及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imetry,POX)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海南省17个市县出生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新生儿出生后6~72 h... 目的探讨心脏听诊及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imetry,POX)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海南省17个市县出生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新生儿出生后6~72 h内对其进行常规心脏听诊和POX筛查,对筛查阳性的新生儿做心脏超声心动图以确诊CHD。根据筛查结果分为杂音组(单纯心脏杂音阳性)、POX组(单纯POX阳性)、双阳性组(心脏杂音+POX双阳性组)及混合组(心脏杂音或POX任一项阳性与心脏杂音+POX双阳性)。评价心脏听诊及POX在CHD筛查中的价值。结果共对117005例新生儿进行了筛查,筛查阳性2185例。确诊CHD 572例,实际CHD发病率为0.49%(572/117005)。确诊的CHD前3位的分别为房间隔缺损221例,占38.64%;室间隔缺损144例,占25.17%;动脉导管未闭87例,占15.21%。杂音组1670例,POX组452例,双阳性组63例,混合组2185例。单纯心脏杂音、单纯POX和2项指标(心脏杂音+POX)联合筛查敏感度分别为60.31%、20.28%和90.56%,特异度分别为98.86%、99.71%和98.57%。单纯心脏杂音阳性的新生儿检测出非重症CHD 338例,重症CHD 7例;单纯POX阳性的新生儿检测出非重症CHD 107例,重症CHD 9例;心脏杂音+POX双阳性的新生儿检测出非重症CHD 6例,重症CHD 51例。多组间的比较显示:双阳性组的重症CHD占比率明显高于杂音组及PO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67例重症CHD均及时手术治疗。结论心脏杂音+POX联合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新生儿CHD,尤其是早期发现重症新生儿CHD,从而于有益于早期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筛查 心脏听诊 经皮血氧饱和度 新生儿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心电信号人工智能定位诊断的模型构建
8
作者 文龙 胡鑫荣 +3 位作者 梁东坡 林敏茵 刘甜 王树水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44-150,共7页
目的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outflow tract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OTPVC)心电信号的人工智能定位诊断模型。方法研究纳入了2015年10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广东省人民医院... 目的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outflow tract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OTPVC)心电信号的人工智能定位诊断模型。方法研究纳入了2015年10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广东省人民医院,经心电生理检查确诊为OTPVC的421例患者,其中右心室流出道(RVOT)330例,左心室流出道(LVOT)91例,采集每例患者各1份包含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PVC)的体表12导联心电信号及心电图。心电信号经过预处理,输入VGGNet、ResNet和MobileNet等3种CNN进行训练,构建3种人工智能OTPVC左右侧二分类定位诊断模型,比较3种模型的诊断效能,并与两名心电生理专科医师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基于VGGNet、ResNet和MobileNet架构的3种CNN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均为0.88,对OTPVC二分类定位诊断的准确度分别为87.65%、88.84%、89.31%,敏感度为92.12%、95.45%、95.45%,特异度为71.43%、64.84%、67.03%。两名心电生理医师对OTPVC的准确度分别为77.78%、79.01%,敏感度为93.70%、97.64%,特异度为20.00%、11.43%。3种CNN模型的诊断效能相近,其敏感度与两名医师相近,但准确度和特异度高于两名医师。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OTPVC心电信号的3种CNN人工智能左右侧定位诊断模型,构建的人工智能模型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有望在体表心电信号定位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人工智能 卷积神经网络 心电图
下载PDF
儿童院内心脏骤停预后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9
作者 李旭锋 郭予雄 +6 位作者 叶晓婷 陈纯玲 郑贵浪 孙跃玉 温树生 王树水 罗丹东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39-143,164,共6页
目的 分析住院儿童发生心脏骤停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构建并评价预测儿童院内心脏骤停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纳入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发生院内心脏骤停患儿,根据出院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儿的相关临床资... 目的 分析住院儿童发生心脏骤停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构建并评价预测儿童院内心脏骤停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纳入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发生院内心脏骤停患儿,根据出院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院内心脏骤停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构建预测儿童院内心脏骤停预后的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内部验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校正曲线评估模型效能。结果 75例患儿中存活29例(38.7%),死亡46例(6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年龄、合并心力衰竭、肝功能不全、儿童序贯器官衰竭评分(pediatric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p SOFA)、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VIS)、心肺复苏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SOFA(OR=1.268,95%CI:1.005~1.601)、心肺复苏持续时间10~30 min(OR=8.032,95%CI:1.487~43.378)、心肺复苏持续时间>30 min(OR=46.263,95%CI:7.588~282.074)是儿童院内心脏骤停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影响儿童院内心脏骤停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95%CI:0.803~0.959),内部验证得到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示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良好(χ;=4.805,P=0.684)。结论 基于pSOFA及心肺复苏持续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儿童院内心脏骤停预后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校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心脏骤停 预后 儿童 儿童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列线图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治疗儿童心肌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10
作者 王亚洲 张笃飞 李一凡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57-460,共4页
目的基于meta分析系统评价磷酸肌酸钠治疗儿童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搜索磷酸肌酸钠治疗儿童心肌炎临床效果的随机对... 目的基于meta分析系统评价磷酸肌酸钠治疗儿童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搜索磷酸肌酸钠治疗儿童心肌炎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确定搜索年限。对所搜索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Jadad质量评分),并使用Stata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共有990例对象,其中观察组496例,对照组49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OR=6.26,95%CI:3.82-10.25,P<0.00001)。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磷酸肌酸钠治疗儿童心肌炎临床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磷酸肌酸钠 儿童 META分析
下载PDF
心肌病与遗传
11
作者 张力力 王树水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6期815-820,共6页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心肌病遗传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经发现了相关的多个致病基因和突变,并在发病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但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的关系仍不完善,基因突变和疾病的发生和预后之间的关系仍是尚未解决的难题。基...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心肌病遗传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经发现了相关的多个致病基因和突变,并在发病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但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的关系仍不完善,基因突变和疾病的发生和预后之间的关系仍是尚未解决的难题。基因筛查作为遗传性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在协助诊断心肌病,发现亚临床患者,筛查先证者的家属,指导治疗和预防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但仍面临着很多问题。现对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遗传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遗传学研究 基因 突变
下载PDF
心外膜电极永久起搏器电极断裂1例
12
作者 陈茜茜 张笃飞 曾少颖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3期359-360,共2页
患儿,男,9岁5个月,9年前因室间隔缺损、肺动肺高压行室间隔修补术,术后1 个月因发现Ⅲ°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使用心外膜电极永久起搏器Medtronicprodigysrr/8160 型心外膜激素电极VVIR(频率反应性心室起搏型),近1个月... 患儿,男,9岁5个月,9年前因室间隔缺损、肺动肺高压行室间隔修补术,术后1 个月因发现Ⅲ°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使用心外膜电极永久起搏器Medtronicprodigysrr/8160 型心外膜激素电极VVIR(频率反应性心室起搏型),近1个月反复头晕乏力,无晕厥、黑矇,于2018-01-23 入住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儿科。入院心电图示:右心房下部心律+交界性逸搏心律,Ⅲ°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见图1;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片提示心影内电极中断,见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膜电极永久起搏器 电极导线 断裂
下载PDF
长且迂曲的左冠状动脉-右心房瘘介入治疗1例
13
作者 王亚洲 张笃飞 张智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4期474-475,共2页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ongenital 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是一种少见的心血管畸形,通常是指冠状动脉主干或者其分支与心腔或者某一大血管之间存在的异常交通,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26%~0.40%[1].得益于不断提高的介入治疗技术水平...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ongenital 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是一种少见的心血管畸形,通常是指冠状动脉主干或者其分支与心腔或者某一大血管之间存在的异常交通,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26%~0.40%[1].得益于不断提高的介入治疗技术水平,更多的CAF患者通过介入治疗痊愈.我们用Amplatzer第Ⅱ代血管塞成功封堵1例长且迂曲的左冠状动脉-右心房瘘,以期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先天性 心脏介入治疗 儿童
下载PDF
生物陶瓷镀膜封堵器治疗儿童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中远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谢育梅 邱庆欢 +6 位作者 张智伟 张爱华 李俊杰 李渝芬 潘微 陈雄英 申俊君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18-822,共5页
目的评价生物陶瓷镀膜封堵器(陶瓷封堵器)治疗儿童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中远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儿科成功植入封堵器的98例患儿进行随访,其中室间隔缺损(VSD)44例,房间隔缺损(ASD)1... 目的评价生物陶瓷镀膜封堵器(陶瓷封堵器)治疗儿童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中远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儿科成功植入封堵器的98例患儿进行随访,其中室间隔缺损(VSD)44例,房间隔缺损(ASD)1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36例。试验组选用生物陶瓷镀膜封堵器Cera”(陶瓷封堵器),对照组选用普通镍钛合金封堵器(普通封堵器),所有病例术后定期在门诊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术后5年进行血镍测定。结果5年内共87例患儿完成术后心脏彩超及心电图随访,随访率88.78%,中位随访时间为52.86(11.28~69.73)个月,2组患儿心腔内径变化、心律失常发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残余分流、瓣膜返流发生率均较低。对照组2例PDA患儿术后左肺动脉血流速度增快。2组术前生长发育落后的患儿术后4年完全恢复正常。术后4年频发呼吸道感染人数试验组、对照组分为别4例(10.0%)、5例(11.6%),余患者呼吸道感染次数均在正常范围。术后5年试验组2例、对照组3例患者血镍质量浓度〉2.0μg/L,余患者均为正常范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45,P=0.884)。结论陶瓷封堵器治疗儿童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与普通封堵器相比,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当,可以应用于儿科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陶瓷镀膜封堵器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随访
原文传递
婴儿危重症肺动脉瓣狭窄及闭锁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严秋萍 杨满青 +3 位作者 刘利香 刘超 张雪芳 张利芬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4期577-579,582,共4页
目的分析婴儿危重症肺动脉瓣狭窄及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危险因素,以制定早期护理干预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4年6月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儿危重症肺动脉瓣狭窄及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患... 目的分析婴儿危重症肺动脉瓣狭窄及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危险因素,以制定早期护理干预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4年6月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儿危重症肺动脉瓣狭窄及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患儿22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危重症肺动脉瓣狭窄209例,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17例。记录研究对象围术期所有临床指标,包括心功能、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手术时间、穿刺部位、麻醉清醒时间、心电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根据危险程度进行分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儿危重症肺动脉瓣狭窄及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先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危险因素。结果介入治疗总成功率98.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心功能指数、血氧饱和度、酸碱度、手术时间、术侧股动静脉曾经被穿刺、麻醉-清醒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等因素与并发症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体质量、手术时间和发绀程度是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对婴患儿行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然而,该治疗仍存在特殊的风险,所以应引起我们护理人员的重视。制定介入治疗围术期危险因素早期护理干预的管理流程,预见性地做好早期护理干预,确保患儿术后良好康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瓣闭锁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危险因素 婴幼儿 护理
下载PDF
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介入封堵30例报道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博宁 刘琮 +2 位作者 孟祥春 刘麟 张智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6期839-841,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介入封堵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婴幼儿进行介入封堵,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27个月,平均(10.0±3.5)个月。体质量最小3.5 kg,最大12 kg,平均(7.0±2.5)kg。... 目的探讨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介入封堵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婴幼儿进行介入封堵,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27个月,平均(10.0±3.5)个月。体质量最小3.5 kg,最大12 kg,平均(7.0±2.5)kg。动脉导管未闭最窄处直径最小3.5 mm,最大12 mm,平均(5.5±2.3)mm。肺动脉收缩压最大98 mm Hg(1 mm Hg=0.133 k Pa),最小40 mm Hg,平均(65.0±5.7)mm Hg。结果 30例中29例封堵成功(96.7%),无死亡患者。结论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需尽早治疗,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作为该类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婴幼儿 肺动脉高压 介入封堵
下载PDF
可降解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谢育梅 陈军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共5页
应用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大部分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的首选根治疗法。目前临床使用的封堵器大多为镍钛合金金属封堵器,被植入人体后将永久存在,并有机体慢性炎症、心脏穿孔及高度传导阻滞... 应用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大部分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的首选根治疗法。目前临床使用的封堵器大多为镍钛合金金属封堵器,被植入人体后将永久存在,并有机体慢性炎症、心脏穿孔及高度传导阻滞等严重并发症风险。可降解封堵器植入体内后可逐渐被自身组织替代。研究者不断探索使用不同可降解材料研制可降解封堵器,其中由张智伟教授团队主持研制的Absnow™完全可降解房间隔封堵系统已于2018年获得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GDMP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成为全球首款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完全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装置。人体预试验结果显示,该封堵器应用于人体具有初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尚需多中心临床试验进行评估验证。选择合适的可降解材料研制新型可降解封堵器以及封堵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仍然是目前可降解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研究的焦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生物可降解/可吸收 封堵器
原文传递
肺隔离症3种手术方式结果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梁小碧 李渝芬 +2 位作者 曾少颖 潘微 张智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对直视下隔离肺肺叶切除术、经胸腔镜下隔离肺肺叶切除、经皮导管介入侧支血管封堵术3种手术方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1995年10月至2014年5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分别采用直视下隔离肺肺叶切除术、经胸腔镜下隔离肺肺叶切除、经皮... 目的对直视下隔离肺肺叶切除术、经胸腔镜下隔离肺肺叶切除、经皮导管介入侧支血管封堵术3种手术方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1995年10月至2014年5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分别采用直视下隔离肺肺叶切除术、经胸腔镜下隔离肺肺叶切除、经皮导管介入侧支血管封堵术治疗隔离肺患者共31例,按相应手术方式的分为A组19例、B组7例和C组5例,比较不同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出血及输血总量等情况。结果A组19例均成功切除隔离肺,术后出现1例胸腔内大出血,3例气胸;B组7例均成功切除隔离肺,术后出现胸腔内大出血1例;C组4例使用血管塞的患者成功封堵供应隔离肺的侧支血管,1例因使用弹簧圈后复发。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无明显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手术时间比A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术后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手术成功率低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手术方式均可有效治疗肺隔离症。经皮导管介入体肺侧支血管封堵术操作简便,全身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但成功率稍低。直视下隔离肺肺叶切除术、经胸腔镜下隔离肺肺叶切除术成功率高,但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出血量及输血总量明显多于导管介入封堵侧支血管术,但适应证广(尤其是肺隔离症合并其他畸形者)。临床工作中,我们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但符合介入治疗条件的患者,应首选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隔离症 肺叶切除术 经胸腔镜下隔离肺肺叶切除 经导管介入体肺侧支血管封堵术
下载PDF
儿童肺动脉吊带23例的诊治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欣 潘微 +3 位作者 王树水 崔虎军 张智伟 李渝芬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92-297,365,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肺动脉吊带(prognosis of pulmonary artery sling,PAS)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经验及手术预后。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9年2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收治的23例PAS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进行回顾性总结和... 目的探讨儿童肺动脉吊带(prognosis of pulmonary artery sling,PAS)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经验及手术预后。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9年2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收治的23例PAS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共纳入23例患儿,其中女14例,男9例,年龄6个月(6 d~7岁),体质量6.4(2.8~20.0)kg。临床表现主要为气促7例(30.43%,7/23),咳嗽5例(21.74%,5/23),喘息3例(13.04%,3/23),反复呼吸道感染3例(13.04%,3/23),心脏杂音3例(13.04%,3/23),喉鸣1例(4.35%,1/23),发绀1例(4.35%,1/23)。23例患儿均行心脏超声检查,诊断阳性22例(95.65%);所有患儿术前均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证实PAS,诊断准确率为100%。20例患儿(86.96%,20/23)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血管畸形。19例患儿(82.60%,19/23)CT和(或)支气管镜检提示存在气管狭窄,其中8例(34.78%,8/23)合并气管畸形,先天性支气管桥(26.10%,6/23)最常见。22例(95.65%,22/23)患儿行PAS矫治术,其中17例(73.91%,17/23)同期行心内畸形矫治,5例(21.73%,5/23)单纯行左肺动脉重建;22例患儿均未进行气管干预,手术存活率为100%。1例(4.35%,1/23)术前因气管中下段重度环形锥样狭窄呼吸窘迫而死亡。随访时间4~36个月,失访2例(9.09%,2/22)。13例患儿仍存在少许咳嗽、气促等呼吸道症状;7例患儿出院后早期因肺部感染再次住院治疗,复查CT提示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气管狭窄。结论心脏超声结合CT及支气管镜检查更有利于PAS的综合诊断。采取左肺动脉矫治,避免气管成形,可改善多数患儿呼吸道症状。术后应定期复查评估气管狭窄程度,对于严重气管支气管狭窄的患儿,应进行气管干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吊带 气管狭窄 肺动脉吊带矫治术
下载PDF
马凡综合征并发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象鼻”支架植入术后降主动脉重建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超杰 彭继海 +5 位作者 张文倩 何杰 陈广田 郭海江 黄劲松 范小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目的通过影像学随访分析马凡综合征并发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象鼻”支架置入术后的降主动脉重建变化的规律。方法共纳入2015年1月到2019年8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诊断为马凡综合征并发A型主动脉夹层且行全弓置换联合“象鼻”支架置入... 目的通过影像学随访分析马凡综合征并发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象鼻”支架置入术后的降主动脉重建变化的规律。方法共纳入2015年1月到2019年8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诊断为马凡综合征并发A型主动脉夹层且行全弓置换联合“象鼻”支架置入的患者27例,年龄(29.56±7.87)岁,分为急性组(19例)及亚急性/慢性组(8例)。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中资料,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1年及之后的每年进行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评价。结果所有手术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率100%,术后随访时间为(24.5±16.0)个月。急性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降主动脉支架覆盖区呈现出真腔扩大(P<0.001),假腔缩小(P=0.016),主动脉直径保持稳定(P>0.05),在之后的随访中,主动脉直径、真腔与假腔保持稳定;在降主动脉无支架覆盖区,术后真假腔及总直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的随访过程中,各平面主动脉直径及真腔均有增大(P<0.05),假腔保持稳定。亚急性/慢性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降主动脉支架覆盖区出现真腔扩大(P=0.048),主动脉直径与假腔保持稳定,之后的随访中主动脉直径与真假腔直径均保持稳定;在降主动脉无支架覆盖区,各层面主动脉直径、真假腔直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术后随访中,也保持稳定。术后主动脉假腔完全血栓化在急性组与亚急性/慢性组胸段可达到72.2%和75%,而在腹主动脉层面仅有10.5%和62.5%。结论全弓置换联合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马凡综合征并发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有利于促进支架段血栓化形成,促进胸段重建稳定,维持术后近中期各层面主动脉直径及真、假腔直径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