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脉全弓置换术中自体血小板分离采集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6
1
作者 柴云飞 张建军 +2 位作者 雷黎明 罗志超 周成斌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总结主动脉全弓置换术患者术中应用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收集本院61例术中应用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的主动脉全弓置换术的临床麻醉资料,统计术中血小板分离采集的结果及采集过程中患者的心率、血压、血管活性药... 目的:总结主动脉全弓置换术患者术中应用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收集本院61例术中应用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的主动脉全弓置换术的临床麻醉资料,统计术中血小板分离采集的结果及采集过程中患者的心率、血压、血管活性药应用、术后并发症等数据,回顾分析术中血小板分离采集技术对麻醉管理的影响。结果:61例患者除1例在血小板分离采集过程中发生室颤抢救而中止采集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全部采集过程,平均处理全血(2 265±386)m L,采集血小板(230±52)m L,分离血浆(926±152)m L、红细胞悬液(592±124)m L。分离采集过程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为明显,主要包括低血压(65.6%)、心动过速(23%)、心动过缓(9.8%)等,除1例因严重低血压诱发室颤(抢救成功)外,其余均为短暂性出现或处理后迅速好转,血管活性药总使用率43.5%。术后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术中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对循环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低血压和心率改变,麻醉管理需密切监测和综合调控血流动力学状态,以维持循环稳定并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小板分离 血液保护 麻醉 心血管手术
下载PDF
60岁以下隐匿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与踝臂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郑伊颖 耿庆山 +5 位作者 黄晓渝 郑其岳 鲁桓 莫北溪 林凤 阮敏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548-550,共3页
目的探讨60岁以下隐匿性高血压(MH)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于阳江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及心内科门诊就诊的60岁以下非高血压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24 h动态血压分为MH组(120例)和对照组(12... 目的探讨60岁以下隐匿性高血压(MH)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于阳江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及心内科门诊就诊的60岁以下非高血压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24 h动态血压分为MH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检测入选者ABI、左心室肥厚(LVH)、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动态血压等。结果 MH组ABI值为(0.87±0.18),对照组为(1.12±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H组ABI正常比例低于对照组,血管钙化或失去弹性、中度和重度病变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20例MH患者中ABI异常93例,ABI正常27例。ABI异常组动脉壁增厚、LVH、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比例均高于ABI正常组,IMT、Scr水平高于ABI正常组,LVEF低于AB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H组患者ABI与动脉壁增厚(OR=2.667,95%CI:1.001~11.321)及IMT(OR=1.974,95%CI:1.061~9.167)、Scr(OR=3.110,95%CI:1.647~16.647)有关。结论 60岁以下隐匿性高血压患者ABI异常比例较高,动脉壁增厚、IMT以及Scr等隐匿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指标与ABI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 隐匿性高血压 踝臂指数 靶器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