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唐福仙 林玉清 孔慧芳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8期1175-1176,共2页
目的 分析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肾性贫血发生状况,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发生肾性贫血的影... 目的 分析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肾性贫血发生状况,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发生肾性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发生肾性贫血81例,发生率为81%。发生组的血清白蛋白、 CRP、 PTH水平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水平偏低、 CRP水平偏高、 PTH水平偏高为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发生肾性贫血的危险因素(OR>1,P <0.05)。结论 血清白蛋白水平偏低、 CRP水平偏高、 PTH水平偏高是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发生肾性贫血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采取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透析 肾性贫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双向注射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寿明 梁活娟 余少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单向和双向注射尿激酶两种不同方式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56例血液透析并出现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8例。A组分别在距离动静脉内瘘血栓约2 cm处的近心... 目的探讨使用单向和双向注射尿激酶两种不同方式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56例血液透析并出现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8例。A组分别在距离动静脉内瘘血栓约2 cm处的近心端和远心端双侧注射尿激酶溶栓,B组仅在距离动静脉内瘘血栓约2 cm处的近心端一侧注射尿激酶溶栓。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处理动静脉内瘘血栓的疗效。结果 A组较B组尿激酶使用剂量低,溶栓时间短,溶栓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向注射尿激酶溶栓法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探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栓形成 动静脉内瘘 尿激酶 双向注射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在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梁活娟 温泉 +2 位作者 余少英 黎美连 莫丽芳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13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进行治疗。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进行治疗。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措施进行临床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 动静脉内瘘血栓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