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贴近生活学课文实现课堂“三转化”
1
作者 陈婷 刘锦华 《生活教育》 2021年第25期70-73,共4页
通过课堂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探索"贴近生活学课文"的教学模式,即在导入环节的人文化、教学内容的丰富化、教学设计的技巧性与作业布置的灵活化中,把课文的教学细节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以此展... 通过课堂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探索"贴近生活学课文"的教学模式,即在导入环节的人文化、教学内容的丰富化、教学设计的技巧性与作业布置的灵活化中,把课文的教学细节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以此展现课堂的人本化、生活化、活动化,并通过这种师生互动的模式,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教学模式 人本化 生活化 活动化
下载PDF
宏大背景下主题写作之常见误区及应对策略
2
作者 陈婷 《读写月报》 2023年第7期31-35,共5页
宏大背景下的主题写作,向来是高考写作考查的重点。从2022年高考题看,更是已成为考查的主流。如新高考Ⅱ卷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写作,背景设定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北京卷的“在线”一题,背景设... 宏大背景下的主题写作,向来是高考写作考查的重点。从2022年高考题看,更是已成为考查的主流。如新高考Ⅱ卷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写作,背景设定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北京卷的“在线”一题,背景设定为“网络时代、疫情期间”;浙江卷的写作背景设定为“近年来,浙江省着力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等等。这些考题都是以背景设定来增强考生的情境意识,彰显了宏大背景下的写作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意识 高考写作 应对策略 人才强省 常见误区 高考题 创新驱动 主题写作
原文传递
《杜甫传》整本书阅读之有效技巧与方法探究
3
作者 陈婷 《教学考试》 2021年第10期39-40,共2页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学习任务群之一,针对学生的碎片化阅读、浅层次阅读等现象,化"碎"为"整",化"浅"为"深&quo...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学习任务群之一,针对学生的碎片化阅读、浅层次阅读等现象,化"碎"为"整",化"浅"为"深",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科学的阅读方法。《杜甫传》是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推荐的阅读书目之一,作者冯至在前记中已经点明自己的写作态度:"力求每句话都有它的根据,不违背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材 整本书阅读 碎片化阅读 写作态度 《课程标准》 阅读书目 技巧与方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原文传递
我们一起趟过的河流
4
作者 潘伟莉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0年第22期20-21,共2页
合起《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这本书,我的内心过了好久都无法平静。它引发了我关于人生的思考,它让我明白了,读名著,读书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不狭隘,能暂时脱离当下的生活,看到外面的世界、别人的轨迹与经验,或许我们也正在趟过同... 合起《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这本书,我的内心过了好久都无法平静。它引发了我关于人生的思考,它让我明白了,读名著,读书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不狭隘,能暂时脱离当下的生活,看到外面的世界、别人的轨迹与经验,或许我们也正在趟过同一条叫做"成长"的河流。走在成长的人生的路上,我们难免会碰壁,难免痛苦的折磨,难免会遇到瓶颈。卢梭说:"我们生来就置身于一个无边的竞技场,非死不能离。终于学会了如何驾驭马车,才猛然发觉马车已到了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的思考 漫步者 读名著 竞技场 马车 河流
原文传递
美,在生活中
5
作者 林漫纯 陈婷(指导) 《十几岁》 2021年第27期72-72,共1页
在美育的引导下,在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追求美,乃至创造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宇宙。美存在于大千世界之中。游走在街头巷尾,跨越万水千山,美亦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而我们需要发现美的眼睛,去感受,去领略。美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审美不可... 在美育的引导下,在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追求美,乃至创造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宇宙。美存在于大千世界之中。游走在街头巷尾,跨越万水千山,美亦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而我们需要发现美的眼睛,去感受,去领略。美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审美不可或缺。它是人们理解世界的特殊方式,亦是人们感受美的能力。对个人而言,审美就是不断完善自我,达到至真至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善自我 感知美 审美 追求美 大千世界 生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