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桦木酸磺酰胺衍生物类小分子Omicron融合抑制剂的综合性实验设计
1
作者 宋高鹏 刘铭健 +2 位作者 王进绅 倪春林 刘叔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2-108,124,共8页
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S2介导了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膜融合过程,其氨基酸酸序列在Omicron等变异株中均高度保守,可作为开发新型抗新冠病毒药物的重要靶点。基于此前沿热点课题,该文设计了一类以桦木酸磺酰胺皂苷衍生物为结构骨架的新型小分子O... 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S2介导了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膜融合过程,其氨基酸酸序列在Omicron等变异株中均高度保守,可作为开发新型抗新冠病毒药物的重要靶点。基于此前沿热点课题,该文设计了一类以桦木酸磺酰胺皂苷衍生物为结构骨架的新型小分子Omicron融合抑制剂的综合性实验。以马铃薯三糖桦木酸皂苷1为苗头化合物,利用生物电子等排体原理及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方法(SBDD)设计并合成了三个马铃薯三糖桦木酸磺酰胺衍生物T-1、T-2、T-3,利用NMR及HRESIMs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基于S/HIV模型测试了其在细胞水平对Omicron等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抑制活性。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免疫共沉淀(Co-PI)、细胞-细胞融合实验、分子对接等实验得出该类皂苷分子能够嵌入S1/S2亚基交界处空腔、稳定S蛋白融合前的构象从而抑制病毒入胞,进而表现出广谱抗新冠病毒活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新冠病毒小分子融合抑制剂 桦木酸磺酰胺衍生物 综合实验
下载PDF
以hURAT1为靶点的排尿酸药物体外细胞筛选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嘉盛 吴婷 +2 位作者 丘玉昌 曹莹 庞建新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48-254,共7页
人尿酸盐阴离子转运体1(human urate anion transporter 1,hURAT1)是人肾小管重吸收尿酸的主要转运蛋白,以hURAT1为靶点,筛选hURAT1抑制剂是近年来降尿酸药物开发的热点,因此建立hURAT1抑制剂体外细胞筛选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实用价值... 人尿酸盐阴离子转运体1(human urate anion transporter 1,hURAT1)是人肾小管重吸收尿酸的主要转运蛋白,以hURAT1为靶点,筛选hURAT1抑制剂是近年来降尿酸药物开发的热点,因此建立hURAT1抑制剂体外细胞筛选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实用价值。本实验首先构建了表达SLC22A1 2(hURAT1编码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MDCK细胞后,通过G41 8筛选出稳转细胞株(稳转株);随后采用W 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并通过液闪计数仪检测hURAT1稳转株对[^(14)C]尿酸的摄取作用及hURAT1抑制剂苯溴马隆、丙磺舒对[^(14)C]尿酸摄取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显示,hURAT1稳转株目的蛋白表达量为对照稳转株的两倍,并且吸收尿酸的量明显大于对照细胞(P>0.001)。此外,实验中测得hURAT1稳转株对尿酸吸收的Km值为365.4μmol/L,苯溴马隆及丙磺舒对尿酸吸收的IC_(50)分别为0.1 8μmol/L和66.82μmol/L。以上结果表明,本实验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hURAT1的MDCK细胞株,并建立了一套hURAT1抑制剂体外准确筛选和评价的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尿酸盐阴离子转运体1 尿酸 慢病毒载体 MDCK细胞模型 药物筛选与评价 同位素标记法 抑制剂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损伤的促愈合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江平 郭海彪 +4 位作者 汪海涛 吴金刚 王灿茂 甘丹娜 程玉芳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1-56,共6页
为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 NGF)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损伤的愈合促进作用,将雄性SD大鼠,连续2 d,每天1次腹腔注射70 mg/kg链脲霉素建立糖尿病模型,以血糖≥11.1 mmol/L为糖尿病合格模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2组,建... 为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 NGF)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损伤的愈合促进作用,将雄性SD大鼠,连续2 d,每天1次腹腔注射70 mg/kg链脲霉素建立糖尿病模型,以血糖≥11.1 mmol/L为糖尿病合格模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2组,建立皮肤缺损模型和皮肤烫伤模型。m NGF(3,6,12μg/kg)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21 d。于治疗第0,3,7,10,14和第21 d拍创面照片,测量创面面积。给药结束后处死动物取创面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natoxylin-eosin staining)法观察创面中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和毛细血管生长情况。结果为:与模型组相比,m NGF各剂量对大鼠皮肤切割性损伤创面面积的促愈合速率无显著性差异;HE染色结果显示,m NGF能显著性促进创面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形成。m NGF各剂量对大鼠皮肤烫伤创面的促愈合速率显著高于模型组,且各剂量之间有显著的量效关系;HE染色结果显示,m NGF能显著性促进受损皮肤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增生。m NGF能明显促进糖尿病大鼠皮肤损伤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神经生长因子 糖尿病 皮肤缺损 创面愈合
下载PDF
蝮蛇中抗血小板聚集多肽的纯化及其特征研究
4
作者 徐伟 吴少瑜 +2 位作者 张嘉杰 李志琴 吴曙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914-915,共2页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C18层析柱 ,从华南地区产蝮蛇蛇毒中分离出一种分子量为 2 3339 0 0Da的多肽SV PP 2。SV PP 2在体外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在蝮蛇中尚未见有与SV PP
关键词 蝮蛇 抗血小板聚集 多肽 SV 体外 剂量依赖性 抑制 纯化 ADP 层析
下载PDF
铜胺络合物催化合成取代2-氨基-2'-羟基-1,1'-联萘类化合物
5
作者 陈之朋 刘叔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83,共5页
采用Cu Cl2·2H2O和苄胺(摩尔比为1∶4)的络合物作为氧化偶合试剂,甲醇作溶剂,室温下以取代2-萘酚与2-萘胺为原料进行氧化偶合反应,以中等产率得到一批结构新颖的含取代基的NOBIN类似物,目标产物以沉淀析出,反应后处理简单。产物结... 采用Cu Cl2·2H2O和苄胺(摩尔比为1∶4)的络合物作为氧化偶合试剂,甲醇作溶剂,室温下以取代2-萘酚与2-萘胺为原料进行氧化偶合反应,以中等产率得到一批结构新颖的含取代基的NOBIN类似物,目标产物以沉淀析出,反应后处理简单。产物结构经核磁、质谱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胺络合物 氧化偶合反应 2-氨基-2'-羟基-1 1'-联萘 合成
下载PDF
胰岛素缓释载体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甲基丙烯酸-N,N-二乙氨基乙酯的制备及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吴蕾 朱雯婷 +2 位作者 王俊 刘杰 曾庆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75-982,共8页
目的制备pH敏感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甲基丙烯酸-N,N-二乙氨基乙酯(mPEG-PCL-PDEAEMA)载胰岛素缓释纳米粒,考察其体外释放效果和体内降糖活性。方法结合开环聚合反应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具有不同疏水链段的mPEGPCL-PDEAEMA,用... 目的制备pH敏感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甲基丙烯酸-N,N-二乙氨基乙酯(mPEG-PCL-PDEAEMA)载胰岛素缓释纳米粒,考察其体外释放效果和体内降糖活性。方法结合开环聚合反应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具有不同疏水链段的mPEGPCL-PDEAEMA,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其结构;采用纳米沉淀技术制备聚合物载胰岛素纳米粒,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粒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BCA法测定载药情况,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监测给药后血糖水平。结果在pH1.2~7.4时,聚合物纳米粒的粒径随pH增大而减小。以90%wt投药比制备mPEG5k-PCL13kPDEAEMA10k和mPEG5k-PCL10k-PDEAEMA10k载胰岛素纳米粒时的包封率和载药率为最佳,包封率分别为(81.99±1.77)%和(53.12±0.62)%,载药率分别为(42.46±0.53)%和(32.34±0.26)%,粒径分别为181.9±6.67 nm和169±7.1 nm。体外释放结果显示聚合物载胰岛素纳米粒具有出色的缓释行为,并且随着疏水链段的增长,药物释放速度减慢。体内药效实验表明mPEG5k-PCL13k-PDEAEMA10k载胰岛素纳米粒能够在体内保持48 h的降血糖效果,较游离胰岛素的降糖作用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pH敏感三嵌段聚合物mPEG-PCL-PDEAEMA有望成为理想的胰岛素缓释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敏感 胰岛素 纳米粒 缓释 降糖作用
下载PDF
阿霉素-甘草酸分子复合物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吕雪丽 刘媛 +3 位作者 祝瑶露 赵博欣 魏理 李国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3-620,共8页
目的以中药组份甘草酸为载体,按照阿霉素与甘草酸的不同比例制备阿霉素-甘草酸分子复合物(ADR-GL复合物),探究其在pH=7.4下的溶解度差异并初步评价其抗肿瘤效果。方法按照阿霉素与甘草酸摩尔比2∶1,1∶1,1∶2的量(ADR∶GL=2∶1,1∶1,1... 目的以中药组份甘草酸为载体,按照阿霉素与甘草酸的不同比例制备阿霉素-甘草酸分子复合物(ADR-GL复合物),探究其在pH=7.4下的溶解度差异并初步评价其抗肿瘤效果。方法按照阿霉素与甘草酸摩尔比2∶1,1∶1,1∶2的量(ADR∶GL=2∶1,1∶1,1∶2)投料,采用旋蒸法制备ADR-GL分子复合物并经红外光谱(FT-IR)和差式扫描量热(DSC)分析鉴定所得固体复合物。将ADR-GL复合物溶解于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过夜超声后3000 r/min离心5 min得ADR-GL复合物饱和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阿霉素溶解度。最后,MTT法测定ADR-GL对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及经流式细胞仪测定CD44+MDA-MB-231干细胞所占总MDA-MB-231细胞的比例以初步探究其抗肿瘤活性。结果ADR-GL复合物中阿霉素1525 cm-1红外光谱吸收峰消失,且DSC分析显示ADR-GL在86℃处出现一个明显的新的吸收峰,表明阿霉素可能被甘草酸所包裹而以新的形式存在,称之为“ADR-GL分子复合物”。对照组盐酸阿霉素组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溶解度为0.844±0.011 mmol/L,ADR-GL复合物组与对照组相比溶解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阿霉素与甘草酸摩尔比为1∶2组溶解度最高,为5.562±0.049 mmol/L,是对照组的6.3倍。此外,与阿霉素对照组相比,ADR-GL分子复合物组对HepG2细胞活力的直接影响及对MDA-MB-231肿瘤干细胞群比负作用二者无显著差异。结论ADR-GL不降低阿霉素抗肿瘤活性,其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安全的具有开发价值的新颖递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甘草酸 分子复合物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调节性B细胞亚群及其相关表面标志 被引量:2
8
作者 陶磊 王铿 +1 位作者 张悦阳 李晓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6-409,共4页
B细胞能够分泌抗体、递呈抗原,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部分B细胞还具有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的功能,被称为调节性B细胞(Breg)。Breg在多种自体免疫性疾病、感染和肿瘤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其研究将有助于深入阐述多... B细胞能够分泌抗体、递呈抗原,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部分B细胞还具有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的功能,被称为调节性B细胞(Breg)。Breg在多种自体免疫性疾病、感染和肿瘤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其研究将有助于深入阐述多种临床相关疾病的发病和治疗。Breg亚群众多,它们多数具有与调节性T细胞(Treg)类似的功能,激活后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本文主要总结了已报道的人与鼠的Breg亚群及其相关表面标志,并探讨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B细胞(Breg) 免疫 亚群 表面标志 综述
下载PDF
丹参酮ⅡA通过介导PI3K/Akt-eNOS信号通路改善野百合碱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喜民 刘思佳 +1 位作者 孙亚彬 李国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8-723,共6页
目的 探究丹参酮ⅡA治疗野百合碱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PAH)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0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20只/组):模型组(MCT)、丹参酮ⅡA组(TⅡA)、丹参酮ⅡA+PI3K抑制剂组(TP)、PI3K抑制剂组(PI)、对照组。除对照组... 目的 探究丹参酮ⅡA治疗野百合碱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PAH)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0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20只/组):模型组(MCT)、丹参酮ⅡA组(TⅡA)、丹参酮ⅡA+PI3K抑制剂组(TP)、PI3K抑制剂组(PI)、对照组。除对照组颈背部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剩余大鼠均颈背部注射野百合碱(MCT)诱导肺动脉高压模型。2周后,丹参酮ⅡA组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10 mg/kg进行治疗,丹参酮ⅡA+PI3K抑制剂组注射丹参酮ⅡA10 mg/kg+PI3K抑制剂1 mg/kg,PI3K抑制剂组注射PI3K抑制剂1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均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2周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实验和α-SMA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评估大鼠肺血管形态;Western blot实验评估大鼠肺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磷酸化水平;ELISA法测定eNOS、NO水平。结果 HE染色实验和α-SMA免疫荧光染色证实丹参酮ⅡA能有效抑制PAH大鼠肺血管中膜厚度和血管肌化水平(P<0.0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能够显著提高PAH大鼠肺组织中PI3K、Akt和eNOS蛋白的磷酸化水平;ELISA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eNOS、NO水平降低(P<0.01)。结论 丹参酮ⅡA能够通过介导PI3K/Akt-eNOS信号通路改善野百合碱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PI3K/Akt-eNOS 丹参酮ⅡA 野百合碱 信号通路
下载PDF
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难愈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甜甜 程玉芳 徐江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3-796,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nerve growth factor,rh NGF)对糖尿病大鼠合并难愈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1))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并在大鼠背部造成一圆形烫伤创面,建立糖尿病合并难... 目的研究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nerve growth factor,rh NGF)对糖尿病大鼠合并难愈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1))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并在大鼠背部造成一圆形烫伤创面,建立糖尿病合并难愈创面的动物模型。用药组rh NGF(3、6、12μg·kg^(-1))肌肉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续21 d。测定大鼠伤口面积,HE染色和透射电镜检查创面皮肤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rh NGF明显减小糖尿病大鼠烫伤创伤面积(P <0. 05); HE染色结果表明,rh NGF明显促进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再生;透射电镜结果表明,rh NGF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皮肤的上皮细胞结构排列、细胞连接以及上皮下胶原等超微结构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rh NGF对糖尿病大鼠烫伤性难愈创面具有促进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 大鼠 溃疡 创面愈合
下载PDF
丹酚酸B及其镁盐通过阻止病毒融合抑制SARS-CoV-2感染靶细胞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婵 程晨 +6 位作者 王进绅 陈珂 詹剑 潘晓彦 许鑫锋 徐伟 刘叔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5-482,共8页
目的探究中药单体丹酚酸B(Sal-B)及其镁盐体外抑制SARS-CoV-2感染靶细胞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感染性SARS-CoV-2及SARS-CoV-2假病毒体外细胞感染模型,检测Sal-B及其镁盐制剂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ZDDY)的抗SARSCoV-2活性;利用分子对... 目的探究中药单体丹酚酸B(Sal-B)及其镁盐体外抑制SARS-CoV-2感染靶细胞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感染性SARS-CoV-2及SARS-CoV-2假病毒体外细胞感染模型,检测Sal-B及其镁盐制剂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ZDDY)的抗SARSCoV-2活性;利用分子对接技术与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寻找Sal-B的抗病毒作用靶点;利用圆二色谱技术,检测六螺旋束(6-HB)的α-螺旋构象;利用SARS-CoV-2 S蛋白介导的细胞-细胞融合体系,检测Sal-B是否作用于新冠病毒入侵宿主的膜融合过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al-B是否作用于新冠病毒受体结合区RBD蛋白。结果Sal-B与ZDDY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E6)感染模型上抑制SARS-CoV-2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为55.47μmol/L,36.07μg/mL;Sal-B与ZDDY抑制SARS-CoV-2的进入阶段,抑制SARS-CoV-2假病毒活性的IC_(50)分别为1.69μmol/L,24.81μg/mL;Sal-B可与SARS-CoV-2 S2亚基的8个氨基酸位点结合,亲和力为-8.2 kcal/moL,Sal-B在分子对接预测位点与SARS-CoV-2 S2亚基稳定结合;Sal-B干扰SARS-CoV-2 HR1与HR2形成6-HB,显著降低6-HB的α-螺旋百分比(P<0.05);Sal-B浓度依赖性抑制SARS-CoV-2 S蛋白介导的细胞-细胞膜融合,IC_(50)为3.33μmol/L;Sal-B不影响SARS-CoV-2 RBD蛋白与受体ACE2结合。结论Sal-B及其镁盐制剂ZDDY体外可有效抑制SARS-CoV-2感染靶细胞,Sal-B通过抑制病毒膜融合过程发挥抗SARS-CoV-2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棘突蛋白 抗病毒药物 进入抑制剂 中药
下载PDF
一种含纳米银的物理交联壳聚糖-泊洛沙姆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云睿 李达恒 +4 位作者 陈嘉 余学飞 奚廷斐 罗晓梅 陈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001-11006,共6页
为了简单方便地制备出一种柔韧性、吸水能力较好的,并具有一定抑菌特性的薄膜,通过调节溶解在稀醋酸溶液中的壳聚糖-泊洛沙姆溶胶pH值的方法,制备出了具有优良抑菌特性、柔韧性与吸水特性的薄膜。薄膜通过物理交联法制备,并进行了力学... 为了简单方便地制备出一种柔韧性、吸水能力较好的,并具有一定抑菌特性的薄膜,通过调节溶解在稀醋酸溶液中的壳聚糖-泊洛沙姆溶胶pH值的方法,制备出了具有优良抑菌特性、柔韧性与吸水特性的薄膜。薄膜通过物理交联法制备,并进行了力学测试、薄膜断面SEM测试、吸水能力测试以及抑菌圈试验。测试结果显示,所制备的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泊洛沙姆和甘油的浓度有关。在薄膜的断面SEM测试中发现,泊洛沙姆的加入,会使凝胶断面出现孔洞,孔洞的最大直径<10μm。在吸水能力测试中发现,在PBS溶液中,4‰与6‰泊洛沙姆组和2%甘油组具有更好地吸水能力;而在生理盐水溶液中,8‰泊洛沙姆组和2%甘油组具有更好的吸水能力。在抑菌圈试验中,发现不同泊洛沙姆浓度制备出的薄膜基本上均具有明显的抑菌圈。最后,通过综合以上特性,优选出泊洛沙姆和甘油的浓度分别为6‰和2%。由于其制备的方便性、薄膜较好的柔韧性、吸水性,以及有效的抑菌特性,壳聚糖-泊洛沙姆薄膜有望在烧伤治疗、伤口化脓性感染的治疗方面得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泊洛沙姆薄膜 纳米银 表征
下载PDF
基于两性羧酸配体的Cu(Ⅱ)、Zn(Ⅱ)、Co(Ⅱ)、M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与DNA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铭臻 陈金香 +2 位作者 王若伦 卢钧雄 许雪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99-2510,共12页
以两性羧酸配体溴化N-(4-羧基苄基)异喹啉((HCbiq)Br)合成了4个新的金属配合物:[Cu_(2)(Cbiq)_(4)(H_(2)O)_(2)]Br_(4)·2H_(2)O(1)、[Zn(Cbiq)_(2)(H_(2)O)_(2)]Br_(2)·Cbiq·H_(2)O(2)、[M_(3)(Cbiq)_(8)(μ-OH)_(2)(H_(... 以两性羧酸配体溴化N-(4-羧基苄基)异喹啉((HCbiq)Br)合成了4个新的金属配合物:[Cu_(2)(Cbiq)_(4)(H_(2)O)_(2)]Br_(4)·2H_(2)O(1)、[Zn(Cbiq)_(2)(H_(2)O)_(2)]Br_(2)·Cbiq·H_(2)O(2)、[M_(3)(Cbiq)_(8)(μ-OH)_(2)(H_(2)O)_(2)](ClO_(4))_(4)·7H_(2)O(M=Co(3)、Mn(4))。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1~4的结构。配合物1含有一个由4个Cbiq的羧基桥联双核Cu(Ⅱ)的结构,2个Cu(Ⅱ)还分别与一分子水配位。配合物2中,1个Zn(Ⅱ)分别与2个Cbiq的羧基氧原子进行单齿配位,同时还与2个水分子的氧原子进行配位。配合物3和4结构相似,均为三核结构。每2个M(Ⅱ)除了通过2个Cbiq的羧基上的氧进行桥联,还通过一个羟基的氧进行桥联。此外,2个端基的M(Ⅱ)分别与2个Cbiq的羧基进行单齿配位,同时还与一个水分子进行配位。凝胶电泳研究表明,配合物1可能是通过氧化机制在生理条件下有效切割DNA,其最大催化速率常数k_(max)为2.80 h^(-1),米氏常数K_(M)为3.22 mmol·L^(-1)。溴化乙锭(EB)竞争实验表明配合物1具有较强的DNA结合亲和力。采用分子对接模拟计算得到配合物1与DNA的结合自由能为-49.87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羧酸配体 过渡金属配合物 晶体结构 DNA
下载PDF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PLGA-b-(PEI-co-PEG)的合成及其自组装电正性胶束的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俊 张辉武 曾庆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39-1146,共8页
目的合成一种生物可降解与低细胞毒性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LGA-b-(PEI-co-PEG),并研究其胶束化行为。方法采用开环聚合法合成PLGA;使用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烯亚胺(PEI1800)与聚乙二醇(PEG2000)相互交联合成水溶性PEI-co-PEG共聚物;采用... 目的合成一种生物可降解与低细胞毒性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LGA-b-(PEI-co-PEG),并研究其胶束化行为。方法采用开环聚合法合成PLGA;使用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烯亚胺(PEI1800)与聚乙二醇(PEG2000)相互交联合成水溶性PEI-co-PEG共聚物;采用脱水缩合法,合成PLGA-b-(PEI-co-PEG)。根据PEI-co-PEG在37℃PBS中孵育不同时间的相对分子质量变化情况,评估其生物降解性。通过MTT法测定PLGA-b-(PEI-co-PEG)与PEI-co-PEG对MCF-7的细胞毒性。采用标准透析法制备电正性PLGA-b-(PEI-co-PEG)胶束,使用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分布与Zeta电位;采用简单混合法制备PLGA-b-(PEIco-PEG)胶束/胰岛素复合物;使用透射电镜表征胶束及胶束/胰岛素复合物的形貌。采用荧光猝灭法,测定胶束/胰岛素复合物在不同浓度盐离子溶液中的稳定性。结果成功合成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LGA-b-(PEI-co-PEG)。PEI-co-PEG在37℃PBS溶液中的降解半衰期约为48 h。PLGA-b-(PEI-co-PEG)与PEI-co-PEG对MCF-7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375.7μg/m L与425.1μg/m L。PLGA-b-(PEI-co-PEG)胶束(粒径:99.5±2.61 nm,Zeta电位:52.9±2.38 m V)可与胰岛素形成纳米尺寸的胶束/胰岛素复合物;胶束/胰岛素复合物在150 mmol/L Na Cl溶液中的解离率为27.6%。结论 PEI-co-PEG在体外条件下展现了较好的降解性。PLGA-b-(PEI-co-PEG)的细胞毒性显著低于PEI-co-PEG(P<0.05)。PLGA-b-(PEI-co-PEG)胶束/胰岛素复合物在生理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盐离子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 PEI 胰岛素 电正性胶束
下载PDF
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与索拉非尼一线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瑞哲 邱凯锋 +1 位作者 江燕清 庞建新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5期825-831,共7页
目的:从中国医疗保健系统角度和美国支付者角度出发,比较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AteBev)与拉非尼(Sor)在一线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HCC)患者中的经济性。方法:基于Ⅲ期临床研究(IMbrave150)最新研究结果构建评价经济性的Markov模... 目的:从中国医疗保健系统角度和美国支付者角度出发,比较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AteBev)与拉非尼(Sor)在一线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HCC)患者中的经济性。方法:基于Ⅲ期临床研究(IMbrave150)最新研究结果构建评价经济性的Markov模型和分区生存(PS)模型,循环周期为1个月,研究时限为10年。成本和效用来源于文献和数据库,转移概率和比例通过计算获得;模型主要结果包括总成本、总生命年(LYs)、总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增量净健康收益(INHB)、增量净货币收益(INMB)。通过将ICER值与意愿支付阈值(WTP)比较,判断两种方案的经济性。通过敏感性分析处理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结果:基础分析中,从中国医疗保健系统角度出发,基于Markov模型和PS模型,AteBev方案相对于Sor方案的ICER值分别是138462美元/QALY、137056美元/QALY;从美国支付者角度出发,基于Markov模型和PS模型,AteBev方案相对于Sor方案的ICER值分别是492241美元/QALY、485804美元/QALY,ICER值均大于其意愿支付阈值(31499美元/QALY、150000美元/QALY),各种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基础分析结果稳定。结论:从中国医疗保健系统角度和美国支付者角度出发,在阈值为31499美元/QALY、150000美元/QALY时,Sor方案在一线治疗uHCC中更具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利珠单抗 贝伐珠单抗 索拉非尼 肝细胞癌 成本⁃效果分析
下载PDF
自驱动微纳米马达在主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美焕 涂彬彬 +2 位作者 刘璐 陈彬 涂盈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5-452,共8页
自驱动微纳米马达(MNMs)是一种能够将周围环境中的化学能或者外部能量转化为机械动能从而产生自主运动的新型人造微纳米机器。基于其自主运动能力,这些微纳米马达能够自主地运动到目标位置,因此在生物医学方面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自驱动微纳米马达(MNMs)是一种能够将周围环境中的化学能或者外部能量转化为机械动能从而产生自主运动的新型人造微纳米机器。基于其自主运动能力,这些微纳米马达能够自主地运动到目标位置,因此在生物医学方面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药物递送领域。研究证明微纳米马达能够有效地进行药物的装载并主动地递送至病灶区域,因此与常规纳米药物载体相比,能够更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并同时降低毒副作用。本文首先概述了微纳米马达的各种驱动机制,包括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驱动和基于光、磁、电、超声等外部能量的外场驱动。随后总结了近十年来基于化学驱动和外场驱动的微纳米马达在药物递送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当前存在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马达 药物递送 化学驱动 外场驱动
下载PDF
非临床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佳兰 谭艳辉 +1 位作者 李琳 李晓娟 《基础医学教育》 2017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来开展非临床专业的药理学本科教学。为增强课程表现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互动、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估等五方面入手,进行药理学教学改革方...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来开展非临床专业的药理学本科教学。为增强课程表现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互动、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估等五方面入手,进行药理学教学改革方案的相关总结与探讨,为进一步开展具体深入的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教学改革 自主学习 非临床专业
下载PDF
硼替佐米联用obatoclax协同诱导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alm-6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8
作者 戴丽霞 李亦蕾 余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分别与3种Bcl-2抑制剂(obatoclax、AT-101、ABT-199)联用诱导人急性B淋巴细胞株Nalm-6细胞凋亡的协同作用。方法应用MTT法分别检测3种Bcl-2抑制剂单用或联用硼替佐米作用于Nalm-6细胞48 h后的细胞活力。通过流式细胞术...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分别与3种Bcl-2抑制剂(obatoclax、AT-101、ABT-199)联用诱导人急性B淋巴细胞株Nalm-6细胞凋亡的协同作用。方法应用MTT法分别检测3种Bcl-2抑制剂单用或联用硼替佐米作用于Nalm-6细胞48 h后的细胞活力。通过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印迹分析分别检测不同药物单独或联合作用于Nalm-6细胞后的细胞凋亡情况及Bcl-2家族蛋白、泛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p62、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磷酸化p38、磷酸化JNK、C/EBP同源蛋白(CHOP)等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利用qRT-PCR检测硼替佐米和obatoclax联用后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关键基因Bip、CHOP、活化转录因子(ATF)4、ATF6、肌醇需求酶1α(IRE1α)、X-盒结合蛋白1(XBP1)的表达水平。最后通过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内质网应激反应抑制剂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是否可以逆转两药联用诱导的细胞凋亡。结果硼替佐米和3种Bcl-2抑制剂单用均可降低Nalm-6细胞的存活率。3组药物联用实验组中,仅有obatoclax+硼替佐米表现出协同细胞毒性作用,其余两组并无此现象。Obatoclax通过增加LC3B-Ⅱ、p62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Nalm-6细胞的自噬活性。与单药相比,硼替佐米和obatoclax联用后泛素化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硼替佐米联用obatoclax可同时抑制自噬和泛素蛋白酶体活性,造成大量蛋白蓄积,进而激活内质网应激反应,最终诱导Nalm-6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抑制剂TUDCA可削弱硼替佐米和obatoclax联用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硼替佐米联用obatoclax可同时抑制自噬和蛋白酶体活性,并激活内质网应激反应协同诱导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硼替佐米 obatoclax 协同作用 自噬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党参及其方剂在肾脏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9
作者 卢宪媛 董雅倩 +2 位作者 方枫琪 王静 刘孟华 《实用医药杂志》 2018年第8期726-728,732,共4页
目的以数据挖掘方法 ,分析《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治疗肾脏相关疾病的方剂,探讨党参及其方剂在治疗肾脏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建立的"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收集用于治疗肾脏相关疾病的方剂,建立... 目的以数据挖掘方法 ,分析《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治疗肾脏相关疾病的方剂,探讨党参及其方剂在治疗肾脏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建立的"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收集用于治疗肾脏相关疾病的方剂,建立数据库,分别采用SPSS 20.0和SPSS Clememetine 12.0作为数据挖掘平台,对党参使用频数和药方组方进行分析,绘制党参与常用中药关联的网络图。结果治疗肾脏相关疾病中药方剂共164方,其中含党参有80方;103组常用药物组合,含党参药材的64组,共涉及20味中药;党参与其组成常用药方,在治疗肾炎、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的肾脏相关疾病中均发挥健脾补气之功效。结论在治疗肾脏相关疾病中,党参健脾补气、益气养阴,可改善肾功能,延缓肾病的进展,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方剂 肾脏相关疾病
下载PDF
CpG-ODN联合抗CD40抗体活化小鼠调节性B细胞抑制CD4+T细胞增殖
20
作者 王铿 陶磊 +4 位作者 苏剑冰 张悦阳 邹斌华 王祎媛 李晓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64-1167,1173,共5页
目的分析CpG寡脱氧核苷酸(CpG-ODN)联合抗CD40抗体刺激后的调节性B细胞(Breg)对其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分选仪分选小鼠脾脏CD5+CD1 dhighBreg与CD5-CD1 dlowB细胞亚群,CpG-ODN联合抗CD40抗体激活24 h,再与纯化的CD4+T细... 目的分析CpG寡脱氧核苷酸(CpG-ODN)联合抗CD40抗体刺激后的调节性B细胞(Breg)对其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分选仪分选小鼠脾脏CD5+CD1 dhighBreg与CD5-CD1 dlowB细胞亚群,CpG-ODN联合抗CD40抗体激活24 h,再与纯化的CD4+T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后的Breg及对照CD5-CD1 dlowB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以及共培养抗CD3抗体联合抗CD28抗体激活的CD4+T细胞的增殖与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结果 CpG-ODN联合抗CD40抗体激活的CD5+CD1 dhighBreg亚群与CD4+T细胞共培养时能明显抑制活化的CD4+T细胞的增殖,同时IFN-γ的水平降低;而CpG-ODN联合抗CD40抗体刺激后的对照B细胞亚群则不能抑制CD4+T细胞的增殖与IFN-γ分泌。CD5+CD1 dhigh Breg亚群在CpG-ODN联合抗CD40抗体刺激24 h,IL-1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D5-CD1 dlowB细胞亚群。结论体外CpG-ODN联合抗CD40抗体刺激后的CD5+CD1 dhighBreg亚群通过分泌IL-10抑制CD4+T细胞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B细胞 CPG寡脱氧核苷酸 抗CD40抗体 免疫抑制 CD4+T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